某公园建设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某公园建设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园建设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2、组织管理保证体系
第一章、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戴家湖公园建设工程
2、建设单位:
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4、监理单位:
武汉市三楚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5、建设规模:
49.5万平方米
6、地理位置与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建设十路天兴洲大桥下,本工程主要包括三级园路、公共厕所、北(和平大道)入口、紫花道、中心广场、紫茵台。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关于戴家湖公园建设工程设计文件;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
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
4、《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5、《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三章、总体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路床、铺装、结构基础土方整理及夯实→基础垫层回填及夯实→园路及场地面层铺装→结构混凝土浇筑→室内给排水→结构装饰装修→室外给排水施工→电气施工→钢结构花架施工
第四章、施工准备
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
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后,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
根据控制点放出围护桩的轴线,并做好保护。
设备和材料进场之前要做好三通一平,施工场地的道路能够承受30吨机械设备来回走动。
第五章:
施工工艺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园路、场地、结构根据设计的路面中线进行安桩放线,每隔20M设置一中心桩,并在道路曲线的曲线起点、中点、终点各设一中心桩,在桩上注明标高,再根据路面宽度定下边桩,放出路面平曲线,广场根据设计范围先进行边线放样,每隔20M用控制桩确定位置,中间采用20M×
20M方格网放样,在桩上注明标高。
2、路床、场地、结构基础整理及碾压夯实
根据设计要求,放宽一定尺寸进行开挖,路槽局部遇软土处换填20mm厚3:
7灰土(体积比),土料采用粉质粘土,石灰采用新鲜的消石灰,灰土需拌合均匀,并当日铺填夯实,压实系数0.93,其质量检验采用环刀取样法,路槽每20m不少于一个检测点。
压实仔细,按要求整出路槽,分批碾压,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边后中,先高后低,要求轮迹重叠,沿中心线方向进行,压路机压不倒部位,采用小型夯机纵横循环夯实,防止漏夯,碾压后,路槽不符合处及时耙开重新处理,有"
弹簧"
现象应返挖,晒干后填筑碾压,整形后土基平整度控制2CM内,结构基础采用打夯机夯实。
对于地形不是特别复杂的园路地面,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测量标高,先用10-20T的压路机碾压,碾速应慢,每分钟约为25-30米,后轮重叠款1/2,先沿整修过的路肩一起碾压,往返几遍,自路面边缘压至中心,碾压一遍后,用路槽板及小线绳检验路槽及平整度。
局部不平处,要去高垫低。
去高是将多余的碎石均匀捡出,不得用铁楸集中铲除。
垫低是将低洼部分挖松,均匀地铺撒碎石,至符合标高后,洒少量水花,再继续碾压,至碎石初步稳定无明显位移为止。
这个阶段一般需压3-4遍。
3、基础垫层回填及夯实施工程序:
一般要求→材料要求→施工准备→施工要点
3.1水泥稳定碎石层的一般要求:
(1)、碎石垫层厚100-150mm,碎石垫层粒径不大于50mm。
(2)、水泥稳定碎石层采用集中搅拌,稳定土搅拌设备搅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推平摊铺、15T压路机初压、振动压路机压实。
(3)、水泥稳定碎石做基层施工时水泥及混合料必须合格,粒料符合要求,配合比、混合料拌和均匀。
铺筑后的高程、厚度、横坡、压实度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4)、水泥稳定碎石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为5%.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5)、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
降雨时应立即停工,已经摊铺的水泥碎石混合应尽快碾压密实。
并做好下承层的排水工作。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7)、施工中尽可能缩短拌和内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8)、洒水养生不宜少于7天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9)、混凝土垫层采用外购商混,人工振捣。
3.2材料要求:
(1)、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都可以用于稳定碎石,但应选用初凝时间较长以及受潮变质水泥不应使用。
宜用标号325水泥。
水泥应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
碎石:
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
(2)、混凝土严格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并且混凝土到场时必须由搅拌站出具开盘鉴定。
3.3施工准备
(1)、测量准备工作:
A、在基层边缘以外30cm处,直线段隔10m,平曲线段每隔5m钉基准铁桩,铁桩直径15-25mm,长600mm铁桩一端制成尖状。
B测量高程后用螺栓将横梁固定在铁桩上,固定好的横梁呈水平状。
C基准线钢丝绳两端用紧线器拉直绷紧、其拉力应不小于800N。
施工中做好基准村、线的看护工作。
(2)、现场准备工作:
A、做好底基层的验收工作。
当底基层完成后量测宽度、厚度、高程、横坡、压实度等各项实测结果要达到质量标准的规定值和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B、路面及场地底基层应坚实、平整无坑洼、松散、起皮、弹软现象。
不合格及时修理。
在施工该基层前结底基层进行清扫和洒水使表面潮湿,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3.4施工要点
(1)、集中拌和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A、配料要准确
B、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铺筑地段,摊铺后在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C、拌合要均匀。
(2)、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数量与现场摊铺的能力相匹配。
(3)、拌和好的混合料及时地用大型自卸汽车运抵现场摊铺。
(4)、压实
A、用振动压路机配合重型轮胎压路机紧跟混合料的摊铺面进行碾压。
开始用振动压路机不挂振进行碾压1~2遍,然后挂振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边向路中心或自横坡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碾压范围应较基层边缘宽出10cm,碾压时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1.5~1.7km/h。
用振动压路机在前轮胎压路机在后配合继续碾压。
碾压速度2.0-2.5km/h。
B、碾压顺序同前,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C、碾压过程中如气温高或风天基层表面易风干,可利用轮胎压路机自动喷水装置边喷水边碾压。
D、在操作中应做到三快即快运输、快摊铺、快碾压。
以确保从向拌和机内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延迟时间不超过2小时。
(5)、养生与交通控制、
A、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压实度合格后,立即开始用洒水车洒水养生。
洒水次数视气候而定,在养生期间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潮湿。
B、养生期不宜少于7天。
C、对基层进行检测使其高程、压实度、平整度等各项质量指标均处于允许误差之内,凡超出者一律整修至符合要求。
D、养生结束将基层表面泥土杂物清扫干净,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沥青用量按设计要求)一般按0.8~1.0kg/m2选用。
如果施工车辆必须通行时在已洒透层油乳液分裂撒布3~8mm的小碎石做下封层。
并应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通行车速度不应超过25km/h。
4.1、施工准备
(1)根据设计要求及铺贴方法。
准备好各种材料及其辅助材料。
块料面层要求规格一致平整方正,不能有缺棱掉角,不开裂,无凸凹扭曲,颜色均匀。
各类材料应按设计图案要求,事先选好统一编号,以便对号入座。
(2)面层铺装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4)采用洁净的无有机杂质的中粗砂。
其含泥量不得超过3%。
各种填充材料、粘结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4.2、作业条件在已经完成的砼基层上,重新定点放线。
路面一般每10M施工一段,根据设计标高,路面宽度定放边桩、中桩、拉好边线。
确定砌块路面的砌块列数及其拼装方法。
铺砌面砖前应首先弹好各花样品种的分隔线。
选料时应按配花、品种挑选,尺寸基本一致,纹理通顺,并分类存放,待铺贴时取用。
分块排列布置要求对称,缝子要求贯通。
4.3、操作工艺
(1)铺贴前对铺装材料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进行预选。
并预先湿润后晾干。
(2)根据水平线、中心线,按预排铺好两侧标准后,再拉线进行铺贴。
(3)铺贴前,应先将基层浇水湿润,再刷水泥浆一道(水灰比为0.5左右)水泥浆应随刷随铺,不得有风干现象。
(4)广场施工时,应采用分段顺序铺贴。
按标准进行拉线,并随时做好各工序的检查和复验工作以保证铺贴质量。
(5)面层铺贴24小时内,应根据各类面层要求分别进行擦缝,勾缝、压缝工作。
缝的深度及宽度应均匀,擦缝和勾缝,宜采用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水泥,同时应及时清理表面水泥。
并做好面层养护工作。
4.4、质量标准园路与广场各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如下:
(1)各层的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2)各层的强度和密实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结合应牢固。
(3)变形缝的宽度和位置、块材间缝隙的大小,以及填缝的质量等应符合要求。
(4)不同类型面层的结合以及图案应正确。
(5)各层表面对水平面或设计坡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0MM。
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应作泼水试验,以能排队液体为合格。
(6)块料面层相差两块料间高差,不应大于允许偏差。
(7)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和铺在水泥砂浆上的板块、卵石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应良好,应用敲击方法检查,不得空鼓。
(8)面层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9)面层中块料行列(接缝)在5M长度内直线度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有关规定。
(10)各层厚度对设计厚度的偏差,在个别地方偏差不得大于该层厚度的10%,在铺设时检查。
各层的表面平整度,应用2M长的直尺检查,如为斜面,则应水平尺和样尺检查。
各层表面对平面的偏差,不应大于规范规定
5.1材料要求
①本工程所用钢筋,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强度300,Ⅰ级钢筋,fy=270MP
②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
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
(2)钢筋连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为确保钢筋接头质量,基础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
钢筋接头位置须在应力较小处,各钢筋接头位置须适当错开。
同一断面的搭接率不得超过50%。
钢筋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少于36D(D为钢筋直径)。
(3)钢筋间距按设计要求施工
(4)钢筋锚固的长度包括水平和垂直两部分,其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2.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1)钢筋制作前,工程技术人员按照本工程的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认真翻样,本工程基础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制作。
(2)钢筋进场必须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到分期分批分别堆放,并做好钢筋的维护工作,避免锈蚀或油污,确保钢筋洁净。
(3)钢筋的数量、规格、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间距应严格按施工图绑扎。
5.3.钢筋绑扎质量要求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4.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材质符合要求,表面无锈蚀。
钢筋下料准确,制作正确。
(2)钢筋焊接必须具有焊接考试合格证的人员进行,并按规定抽样进行试验。
5.5.模板
①模板安装顺序:
按板面控制线进行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模板验收砼浇筑拆模
5.6.模板制作安装的技术要求
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刨光且应保持平整。
木模板的接缝可制作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有防止漏浆的措施;
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
5.7.模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准确定位。
②安装侧模板时,支撑应牢固,应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移位。
③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④模板安装完成后,其尺寸、平面位置和顶部高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节点联系应牢固。
⑤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应牢固,位置应明确。
5.8模板的拆除
①墙柱模板拆除在砼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杠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
5.9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
①在浇筑混凝土前,地基面应予清理,并应采取防、排水措施。
②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等加以检查。
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检查内容:
模板位置、尺寸、高层,预留孔洞,预埋件,支撑牢固与否,钢筋骨架安装,脱模剂涂刷情况等。
③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
木模板应用水湿润,但不应留有积水;
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④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成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拌制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震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决定,
⑤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
对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其允许间歇时间不应大于2.0h;
当气温达30℃左右时,不应大于1.5h,当气温至10℃左右时可延至2.5h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当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漏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⑥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1.2Mpa。
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薄膜、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应凿除,并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但不得存有积水。
新混凝土浇筑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然后再接续新层混凝土。
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应捣实。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表面出现析水时,应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不得扰动已浇筑的混凝土。
6、室内给排水施工
6.1管道安装
(1)室内管道明装
安装前应配合土建正确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
在装水嘴的位置,必须用管卡固定并选择带座的管件体为宜。
复合管的安装不要太靠近热源,离火源距离不得小于400mm。
吊顶内的给水管道采用30mm厚的玻璃棉保温以防结露。
(2)室内暗敷管道
卫生间管道采用暗敷设方式,管道嵌墙、直埋敷设时,应在砌墙时预留凹槽,其深度和宽度应满足连接的外型尺寸,管道试压后,凹槽用1:
2水泥砂浆填补密实。
若在墙体上凿槽,应先确认墙体强度。
强度不足或墙体不允许凿槽,只能在墙面上固定敷设后,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并加贴面砖。
(3)安装注意事项
1)室内埋地管应在底层土建地坪施工前安装;
2)室内埋地管道安装至外墙外不宜小于500mm,管口应及时封堵;
3)钢塑复合管不得埋设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中;
4)管道安装宜从大口径逐渐接驳到小口径;
5)管道穿越楼板、屋面、水箱(池)壁(底),应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
6)管径不大于50mm时可用弯管机冷弯,但其弯曲曲率半径不得小于8倍管径,弯曲角度不得大于100。
7)埋地、嵌墙敷设的管道,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后应及时填补。
(4)给水系统冲洗、试压、消毒、调试
1)管道安装完毕,应在冲洗合格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本工程给水试验压力为0.6MPa,试压应以闸阀为界分段试压。
2)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应对系统冲洗消毒。
3)冲洗顺序应先室外,后室内;
先地下,后地上。
室内部分的冲洗应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
4)冲洗用自来水进行,冲洗前应对系统的仪表及设备采取保护措施,必要时将其隔离或拆除。
对不能经受冲洗的设备和冲洗后可能存留脏物、杂物的管段要进行清理。
冲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复位。
5)管网冲洗的水流速度,可按设计流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可用流速不小于1.0m/s的自来水连续冲洗,直至出水口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处相同为止。
6)管网冲洗的水流方向原则应与系统工作水流方向一致。
如果系统管网因现场环境及水源关系无法按系统工作水流方向冲洗时,应做好保护措施,用反冲洗的方法进行。
7)冲洗时应保证排水管路畅通安全。
排水管的截面面积不得少于被冲洗管道截面面积的60%。
8)给水管道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L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并在管道中留置24小时以上。
消毒完后,再用饮用水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交工使用。
6.2排水管道
(1)干管安装
采用托吊管安装时应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做好托、吊架。
施工条件具备时,将预制加工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
各管段粘接时也必须按粘接工艺依次进行。
全部粘连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各预留口位置准确。
干管安装完成后应作闭水试验,出口应用充气橡胶堵封闭,达到不渗漏,5min内水位不下降为合格。
托吊管粘牢后在按流水方向找坡度。
最后将预留口封严和堵洞。
地下埋设管道,根据图纸要求的坐标、标高,预留槽洞或预埋套管,而后开挖沟槽并夯实,回填时应先用细砂回填至管上皮100mm,回填土过筛,夯实时勿碰损管道。
(2)立管安装
安装前清理场地,根据需要支撑操作平台。
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
安装立管时按设计要求安装伸缩节,无规定时将伸缩节置于三通下方(如三通在楼板上面则置于三通上方),立管穿楼板处固定,安装前首先清理上次已预留的伸缩节,将锁母拧下,取出U型胶圈,清理杂物。
复查顶板洞口是否合适。
立管插入端应先画好插入长度标记,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锁母及U型橡胶圈。
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伸入上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至标记为止(一般预留胀缩量为20~30mm)。
合适后即用自制U型钢制抱卡紧固于伸缩节上沿。
然后找正找直,并测量顶板距三通口心是否符合要求。
无误后即可堵洞,并将上层预留伸缩节封严。
在需要安装防火套管或阻火圈的楼层,应先将防火套管或阻火圈套在管段外,然后进行管道接口连接。
立管设伸缩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层高小于等于4m时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每层设一伸缩节;
层高大于4m时,其数量应根据管道设计伸缩量和伸缩节允许伸缩量计算确定。
立管宜每二层设一个检查口,顶层和楼层转弯时应一层设置检查口,安装高度距地面lm。
7.1、内、外墙饰面砖施工
①、施工准备
(1)材料:
水泥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采用中砂;
面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均匀性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砖表面平整方正,厚度一致,不得有缺楞、掉角和断裂等缺陷。
(2)作业条件
1)墙面预留洞口封堵完毕且墙面抹灰完,做好墙面防水层、保护层和地面防水层。
3)安装好门窗框扇并用1:
3水泥砂浆将缝隙堵塞严实,且应塞堵密实并事先粘贴好保护膜。
4)墙面基层清理干净,脚手眼堵好。
5)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间,经建设单位、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镶贴。
②、操作工艺操作流程
选砖→基层处理与抹底灰→排砖、弹线→贴标准点→垫底尺→镶贴面砖→镶贴边角→擦净。
(1)选砖:
按照1mm差距分类选出1-3个规格,选好后根据房间大小计划用料。
选砖时要求方正、平整、无裂纹、楞角完好,颜色均匀,表面无凹凸和扭翘等毛病,不合格的面砖严禁使用。
(2)基层处理与抹底灰
1)基层为混凝土墙面
首先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对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如果墙面已被油污染,可采用“毛化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将墙体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用10%的火碱水将墙面的油污刷掉,随之用净水将碱液冲净、晾干。
然后用1:
1水泥细砂浆内掺入重20%的界面剂,喷或用扫帚将砂浆甩到墙上,其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疙瘩全部粘到混凝土光面上,并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
抹底灰:
先刷一道掺水的界面剂,紧跟分层分遍抹1:
3的水泥砂浆底灰,每层厚度宜为5-7mm,底层砂浆与墙面要粘结牢固,打底灰要扫毛或划出纹道。
2)基层为砖墙面
首先检查并堵砌好脚手眼,检查墙面的凹凸情况,对凹凸墙面的砖必须剔平;
其次将墙面上残存的废余砂浆、灰尘、污垢、油渍等清理干净,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再次吊垂直、找规矩、贴灰饼、冲筋;
最后抹底灰:
先在墙面上浇水湿润,紧跟分层分遍抹1:
3水泥砂浆底灰,厚度约12mm,吊直、刮平,打底灰要扫毛或划出纹道,24h后浇水养护。
3)排砖、弹线
待基层灰基本干时即可按图纸要求排砖,一个房间应镶贴尺寸一致的面砖。
开始镶贴时,一般由阳角开始,自下而上的进行,尽量使不成整块的面砖留在阴角。
根据所需尺寸划痕折断后,应在砂轮上磨边对缝。
在底层砂浆上应弹垂直与水平控制线,一般竖线间距为1m左右,横线一般根据面砖规格尺寸每5—10块弹一水平控制线。
4)贴标准点
标准点是用废面砖粘贴在底层砂浆上,贴时将砖的棱角翘起,以棱角做为镶贴面砖表面平整的标准。
做灰饼的砂浆用混合砂浆,在灰饼面砖的棱角上拉立线,再于立线上拴活动的水平线,用来控制面砖表面平整,做灰饼时上下灰饼需用靠尺板找好垂直,横向几个灰饼需拉线或用靠尺板找平;
5)垫底尺
根据计算好的最下一皮砖的下口标高,垫放好尺板作为第一皮砖下口的标准。
底尺上皮一般比地面低1cm左右,以便地面压住墙面砖。
底尺安放必须水平,摆实摆稳,底尺的垫点间距应在40cm以内。
要保证垫板牢固。
6)镶贴面砖
首先把挑出一致规格的面砖,清扫干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用混合砂浆由下往上镶贴。
镶贴方法是在面砖背面抹一层混合砂浆约8mm厚,紧靠底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