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6864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全解读》秋人教版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格式.docx

另外,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例如:

回声、雷电等.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也是个很好的例子.

从分析数据获得信息,是学习物理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在此处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方法的练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课时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复习教案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准备】 真空罩、电铃、抽气机、激光灯、平面镜、土电话各1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铁架台、音叉、细线、乒乓球、小锤;

(2)烧杯、水、橡皮筋、木梳;

(3)钢尺、塑料泡沫.

导入一:

师: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生甲: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乙:

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生丙: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生丁: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让我很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导入二:

选用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始片段,影片开始的情节是:

高空中一只雄鹰在展翅翱翔,发出嘶哑的叫声,山谷中延伸出长长的铁轨,一个人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过一会一辆火车汽笛长鸣,从远处开来,车里传出悠扬的歌声.这个人把耳朵贴在铁轨上,他在干什么呢?

同时影片中还听到了许多其他的声音,适时抓住机会,反问学生:

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而引入第一个实验探究:

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为下面的固体能传声埋下伏笔.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1.问题启发

(1)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

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

实验中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物体的区别.

2.探究实验

实验1:

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尤其强调将发声时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

指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开始实验1并归纳总结.

总结:

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实验2:

用音叉、鼓做实验

(1)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实验1一样明显吗?

(2)怎样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呢?

启发学生(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呢?

学生回答:

可以在鼓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纸屑),紧挨着音叉放一乒乓球.

学生改进实验再做,并同样回答前面的问题.

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

实验3:

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

吹瓶子口,听声音.

(1)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2)假如空气在振动,你能看见吗?

怎么办?

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绒球,然后交换进行.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气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实验4:

利用水产生声音,并注意观察水面的振动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四个常见而且学生易做的实验,容易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通过学生边做边观察,很容易达到实验探究结果的目的.

学生进行实验并归纳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识拓展] 常见的发声体及发声原因.

发声体

发声原因

腹基部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

机械唱片

唱针振动

人说话

声带振动

打击乐器

被打击物体振动

弦乐器

弦的振动

管乐器

管内空气柱振动

蚊子、苍蝇

翅膀振动

小鸟鸣叫

气管和支气管交接处的鸣膜振动

  [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那么请同学思考一下:

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思路一

我国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了几天的时间,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听到这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问大家:

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

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大家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什么能传声呢?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听到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的吗?

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

实验探究: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放映水波的传播.

我现在拿一张纸,它没有发出声音,问:

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呢?

教师挥动手中的纸,引起纸的振动,纸发出了声音.

问:

纸的振动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吗?

水滴使水面振动,以水波的形式传播,振动的纸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以什么形式传播呢?

我们可不可以用水波类比一下呢?

从而引入了声波.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

同学们猜想一下,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提示:

有几种介质)

  [过渡语]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是一样的呢?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和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

思路二

1.三个实例:

(1)早读时,我们能听见旁边教室里同学的读书声.

(2)虽然看不见鸟儿,但我们能听到林中鸟儿的歌声.

(3)我们能听到远处火车的轰鸣声.

学生思考:

这些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学生活动:

学生猜测.

2.动画演示实验:

我们敲响音叉,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另一个音叉进行观察.

观察后说明现象.

3.知识点归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都叫声音的介质.

(3)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

(了解)

声源振动压缩邻近空气时,这部分空气就变密,声源反方向振动时,空气就变疏.声源邻近空气的振动又引起周围更远的空气也发生疏密相间的变化,从而把振动向四周传播.因此,声也是一种波,叫做声波.

动画演示:

声波.

强调四个重点词:

振动、声源、介质、声波.

[知识拓展]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有声源;

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③人的听觉系统良好;

④音量(响度)达到一定的程度;

⑤声音的频率(音调)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

阅读小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1)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常温时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

通过对声速的学习,评议自己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进一步问:

3次敲击声分别是沿着什么物质传来的?

  [过渡语] 当我们走进大山,对着空旷的大山喊时,过一段时间,会传来一个和你声音一模一样的声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回声现象.

四、回声现象

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要响亮得多?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老师说明: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

老师介绍:

回音壁的发声原理.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

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故选B.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流水的“哗哗”声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选项A,D中有液体,但它们是发声体,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耳朵,说明气体可以传声,A,D错;

选项B中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说明气体可以传声,B错;

选项C中人的声音穿过空气和水被鱼儿听到,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选C.

3.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一声B.最多2声C.3声D.4声

在一根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次,产生的敲击声会通过三种不同的介质传播:

①沿着固体水管传播;

②沿着水管中的液体——水传播;

③沿着水管周围的空气传播;

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在另一端的乙同学听到的第一声是通过水管传来的,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来的,第三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即共听到3次声音.故选C.

4.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v声=340m/s)

解:

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说明声音从发出到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t

0.6s.因为v

所以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s=vt=340m/s×

0.6s=204m.

4.回声定位的利用:

s=vt(t

t回).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3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3,4,5题.

【选做题】

教材第3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2.一种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

3.考场上,监考老师宣读考生守则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    产生并通过    传入考生耳中的. 

4.下列实验或事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敲鼓时见到碎纸屑不停地跳动;

用手按住鼓面,碎纸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             . 

(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指示灯在闪烁,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说明                 . 

【能力提升】

5.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2.6,那么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m/s?

6.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述符合科学道理吗?

7.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山崖的正前方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则:

司机按响喇叭的时候汽车距山崖多远?

【拓展探究】

8.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

“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

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响.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

(3)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

【答案与解析】

1.D[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停止了振动,故鼓声消失了.故选D.]

2.B[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故选B.]

3.振动 空气[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物体振动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4.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

(1)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所以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按住鼓面后,碎纸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只能看到指示灯在闪烁,但是不能听见铃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解:

它的飞行速度是v=2.6×

340m/s=884m/s.

6.不符合科学道理.[解析:

这段描述不符合科学道理.理由是:

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因为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天狼号爆炸发出的声音根本无法传到神鹰号上.]

7.解:

在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

=v'

t=30m/s×

2s=60m,声音传播的距离s″=v″t=340m/s×

2s=680m,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s

370m.

8.

(1)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 

(2)提出问题,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论证. (3)转换法.[解析:

(1)通过薄膜随着声音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可以得出结论:

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

(2)小明先提出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设计并进行了试验,最后根据实验分析论证.(3)转换法.]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声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固体等物质中传播.探究完声的传播形式、声的介质以后,讨论了课本30页: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地掌握声的产生原因、传播形式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速等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节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如: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

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试管内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觉到: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动手动脑学物理(教材第31页)

1.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敲鼓时,鼓面在振动;

风吹树叶,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

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一次声音由铁管传来,一次声音由空气传来.

4.在室内讲话时,声音经室内墙壁等反射后形成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所以听起来更响亮.

s=vt=340m/s×

255m.

  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学原理

一、回音壁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

回音壁有回音的效果.如果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渡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二、三音石

通向皇穹宇的台阶,其中有一块被称为三音石.如果你站在这块台阶上拍一下手,你就能听到三次,或者更多次连续拍手的声音.这块台阶所用的石头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两样,那么,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呢?

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原来,天坛的四周围墙很高,而且坚硬光滑,能够很好地反射声音;

墙又是圆形的,三音石正好放在圆的中心处.当你拍了一下手后,声音从空气中向四周传播,遇到围墙后,又给反射回来,这些经反射回来的声音又都经过位于圆心的三音石.所以,我们站在三音石上拍手,就会听到清晰的回音,而且回音特别响.

反射回来的声音还有一个特点,它经过圆心后继续向前走,一直传到对面围墙上,经过第二次反射又回到三音石.这样,我们就听到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声音了,这里除你拍手的那次声音是原始声音,其余的都是回音.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