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龙虎网《民声有约》的特别节目我与Word下载.docx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龙虎网《民声有约》的特别节目我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龙虎网《民声有约》的特别节目我与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有医疗机构就一张卡。
市民去医院最纠结的就是排队,现在缴费要排队,检查要排队,就诊要排队。
我们单单讲缴费,缴费至少要排三次队,到医院就诊挂号的时候排一次,然后到医生那儿开了检查单,可能有放射检查,影像检查等等,单子开完以后又得去排队缴费,做完检查以后回到医生那里,根据什么病情需要做什么样治疗开出药单子,你又得去排队,非常浪费时间,单缴费就要排三次。
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这些缴费不排队或者少排队?
如果信息化能解决一些问题,大家就方便了。
同时大家感觉到我们去医院就诊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基础疾病病人,经常去医院看病的人,要带很多病历,这个也很不方便,我们能不能够凭一张卡,到医疗机构把以往的就诊记录调出来,这样就大大方便了老百姓。
第二个是惠民,要减少就诊费用,这也是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
比如说我们开展的医学检查同城互认,同级医院之间要互认,下级要认上级,但是医疗机构的人员技术水平和经验的不同就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各级医疗机构用起来会有所保留,我们能不能够通过信息化,使得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可以在网上调用?
经过授权能够共享,能省则省,这就减少检查的费用,这是惠民的角度。
第三是利民,还得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我们要通过信息化,建立每个市民的健康档案,换句话说我们每个市民都能经过授权,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相关健康信息的数据库,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从出生开始,包括各类体检,包括我们的免疫情况,包括有哪些基础疾病,以及既往的诊疗情况等,都可以自动归档,这样我们到医疗机构看病的时候,医生可以调出你曾经在哪个医院做过什么检查,吃过什么样的药有什么基础疾病,这就可以客观整体上帮助对你病情做出判断。
这个挺好的,我们平常只是可以调同一家医院的记录,很难查到其他家的。
对,我们知道有些病用的药相互之间有影响,能不能把这些影响降到最低?
所以我们想,今后卫生信息化更重要的是侧重于便民惠民利民的角度上,这是我们做信息化理念上的重大转变。
这个系统有没有这样的好处,比如说我在这家医院做过检查也治疗一段时间,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换到别的医院,那个医院会说不知道你的情况,重新给你检查一次,有了这个系统是不是免去这个程序?
是的,我们建立这个平台就是要打破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之间的相关业务数据的交换,不管你在哪个医疗机构看病,只要进入这个系统以后,就可以调出你原来的就诊的记录。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城互认,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是我们信息化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觉得您说的信息化相当于巨大的网,上面联系各家医院的相关信息,同时这个上面也有很多小的数据库,也就是我们个人的信息。
您打造这个信息化平台还面临哪些困难?
困难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知道信息化最重要的就是标准,标准就是规矩,卫生部对信息化这几年也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标准。
但是这些标准还不够,到了下面这个层次,还需要一个标准问题,我们现在正着手在研究,根据我们南京的实际情况,卫生部有标准按卫生部标准,没有标准的按国际惯例,国际惯例没有的我们就研究相关标准,我们已经研究制定了十多个规范、标准,包括社区统一接口的问题等等。
其次是有了标准,还得有一个认证系统。
有了标准还不行,还要确认,我要相信你这些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必须建立一个认证系统,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进行南京地区CA认证体系与标准的开发,所有的数据要进行电子认证,经过认证就有法律效力。
再次,是要有好的平台软件,我们现在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支撑项目,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示范与应用这么一个课题,这个课题从去年初就开始进行调研,去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有部分成果出来了。
一个好的软件,还得解决一些关键技术,比如说我们数据库信息量非常大,这些海量数据特别是影像数据如何进行存储问题,可能要应用云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
换个角度,一是技术层面上,医疗机构是一个单元,然后区县这一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到10多个——为一个单元,这就是我们医疗机构加上各区县整合成一个平台,这些东西必须要解决。
二是从行政层面上我们要解决一些问题,因为南京的医疗机构医疗资源非常丰富,有部属、省属、市属、区属、部队医疗机构,不同隶属医疗机构和不同级别的医院,还有不同部门的系统,比如说卫生信息化还涉及到医保系统,有市医保、省医保,还有新农合作系统,把这些系统结合起来,需要行政上强有力的推进。
三就是保障层面,要建立这样一个平台,既有软件的开发,还有平台硬件环境的打造,还有后期维护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建立平台中所不可回避的一些问题。
听了您的介绍,这确实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现在进展怎么样了,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目标?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个平台,把南京卫生信息平台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
我们现在已经拿出了南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总体方案,并且经过专家多次论证,报到市政府。
市政府非常重视,已经组织专家论证,并且把智慧医疗建设作为南京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来打造,沈市长在多次会议强调智慧医疗的重要性。
我们前期工作已经做了,比如说课题、标准的研究,比如说市民卡工程,有一些惠民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已经启动,准备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平台建设。
再过两年咱们就可以享受到这个非常便利的平台。
在2012年,雏形就可以出来了。
如果全面完善需要多长时间?
最迟2013年可以完成。
市民卡全面推行以后和医疗的对接问题一直是个重点,现在有不少医院还不能使用市民卡,什么时候在南京各家医院都可以使用?
市民卡工程,是我们近期要强力推进的工程。
这个平台的建设,里面存储了大量数据,需要有一把钥匙,这就是市民卡。
我们今后要统一各种就诊卡,今后看病就是一张卡。
如果不是南京市民怎么办?
我们现在市民卡是A卡,外地来就诊的可以办一个市民卡C卡,也是全市医疗机构通用的。
是不是只认这张卡?
目前情况下是并存的。
医院原先发行的就诊卡目前还是并存的,都可以用,包括过去医保卡都可以用,但是运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后会变成只有一张卡,这张卡就是市民卡,就是调出市民相关健康档案的钥匙,也是跟国家今后发的社保卡,以身份证号为索引的卡一样。
目前市政府推行这张卡力度非常大,而且把市民卡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作为一个重点的突破口,我们现在大的医疗机构已经有15家可以使用市民卡,包括鼓楼医院、中大医院等都已经可以用了。
下一步我们要推进的就是区县、社区服务机构能使用这个卡,今年年底80%的三级医疗机构要使用这个卡,5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使用这个卡。
到明年的上半年,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可以使用这个卡。
明年上半年可以全部使用。
在民声频道卫生局版块有一个网友说高淳、溧水等六郊县的医疗统筹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解决,他们到南京看病为什么不可以刷卡呢?
他讲的医疗统筹,我的理解就是这些郊区县的人员就诊只有在当地可以用,这也在平台建设的计划之内。
我们专门有一个新农合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系统,目前7个郊区县里面还不完全一样,有三个版本,现在我们逐渐统一版本,统一建成全市新农合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建成以后跟医保系统一样,跟医疗机构实行无缝对接,方便农民朋友的就医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统一规划之中。
有没有具体时间?
也是明年上半年。
跟市民卡工程推进是同步的。
比如说六合医保卡在南京城区药店里刷,刷不起来,这个可以统一吗?
这是医保部门在管理,据我所知他们也在进行资源整合。
我们知道南京有一个卫生12320的咨询服务中心,主要是卫生部门为方便市民建立的,这个服务平台有什么功能?
12320是卫生部门打造的一个电话,是卫生部统一规定的电话,在2006年全国一共有5个省市试点12320的服务电话,南京是其中之一。
最初是公共卫生公益电话,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觉得群众对仅仅是公共卫生方面的公益咨询不满足了,更多是医疗,询医问药,咨询这个病到底怎么看,在什么地方看?
既然大家有需求,我们就要朝这个方面去努力,所以我们拓展了卫生部12320电话服务内容。
新开展了12320预约挂号服务,现在注册人员已经达到3万多人,成功预约也有4万人次,这是一个服务。
第二就是开展专家在线咨询,每个工作日下午有一个专家,进行简单的在线咨询服务。
我们每个月、每个星期公布一次具体的专家名单,都是南京各大医院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
我们希望12320能打造成卫生系统联系百姓的桥梁,这是我们想着力建设的,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有一些问题,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我们也希望大家提出意见,我们不断完善改进。
中国南京的网友说专家资源稀缺,无论在网上预约挂号还是打听挂号都是人满为患,网上预约专家号多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网友提出的问题还是非常专业的,确确实实在南京地区看专家号是比较难的,为什么这样说?
虽然总体上南京卫生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南京一天的就诊量,我可以给大家公布一个数字,是将近16万人到医疗机构就诊,有2000人需要住院。
在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有40%人都是外地人,安徽的和苏北的,南京周围的,有的医院可能超过一半。
像儿童医院这样的,外地到南京就诊的要占到一半,这么大的一个专家需求量,大家都想看专家,这使我们在就诊中矛盾比较突出。
当然,这里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合理的情况。
还有就是我们有时候还不太习惯于预约,都喜欢到医院排队。
预约就诊是今后就诊的重要方式,也是缓解专家挂号难的有效途径。
现在的这个阶段,我们确实在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说一些医疗机构没有把足够的专家号放出来进行预约,这也是我们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一定要努力推进预约挂号,使得医疗机构要开放更多的专家号,我们就诊的时候能够尽量选择预约就诊,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尽量提前网上预约一下。
还有网友说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为民服务上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市属医院实现了网上挂号,能不能统筹在省属、军属医院,把更多的资源给公众呢?
这也是我们在做的事情,这需要一个行政上的协调。
可以很高兴告诉大家,不管是省属的还是部队的,对我们这项工作都是很认同的,也非常支持在一个平台上开放预约挂号。
请大家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最终目标是南京地区所有不同隶属医疗机构要同步。
还有网友说现在市民都可以在网上进行预约挂号,未来几年我们是否可以在网上查询药价,床位量?
这个倒是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在平台建设过程当中,开放给群众的查询内容上要不断拓展。
我们这个平台建设要满足三个不同层次需要,一个是管理层,管理机构对疾病未来走势的分析,一个满足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需要,第三要满足于群众在档案库里面能够查到自己的情况。
你刚才讲的关于医疗机构的床位、专家相关的信息,这个也可以作为我们下一步平台整合的内容。
实际上,我们12320网站里面就可以查到南京地区的专家,目前开放挂号的专家有800多个,12320咨询专家已经达到160多个,下一步省属的、部队医院的专家也要进入。
今后可能连药品价格都可以查到了。
看来这位网友提的建议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位网友说体检完了要去医院拿结果,人多要排队太麻烦,我觉得应该要把体检结果查询放到网上,登陆身份证就可以查询。
这个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比如说你去医院检查,还没有拿到数据,你可以在网上查询到。
同时还有在医疗机构实行一卡通的同时,我们正在推进的是自助智能终端服务。
我们现在已经在6家医院进行试点,这个终端服务就是你到医疗机构就诊,可以直接在终端上进行挂号,类似于我们到银行柜员机一样的,你可以在终端机上实行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这个还可以与我们医保、民政救助同步,甚至今后要跟银行卡进行结算,你的市民卡放上去之后,有银联标志的都可以结算。
这样,今后推广开来,一个自助智能终端服务机相当于一个窗口,在不同检查区域都可以放置这样的终端机,这样方便自助服务,也可以实现跨医疗机构打印你的就诊检查单。
我可能在大医院看的病、做的检查,因为时间紧张不能打印,回到家上网,或者到社区服务中心打印一下,今后都是可以实现的。
我希望这位网友可以看到您关注的希望。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意见或者疑问,可以登录我们的直播间留言,或者在线提问,黄局长会做出解答。
我们日前提出“三好一满意”的指标,要简化门急诊服务的流程,但是不少医院反映这个太麻烦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南京会不会执行这项规定?
这项工作不是我分管的,我了解的相关信息也不一定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
既然大家提出来了,我还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三好一满意”是“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群众满意。
这项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促进我们医疗机构要把服务群众、把质量第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这项活动我们今年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对活动的具体内容——从技术、服务、医德几个层次进行分解,什么叫质量好,什么叫服务好,什么叫医德好,都有相关条款进行分解,下发到医疗机构执行。
我们每个月督察一次,既有明查,也有暗查,每月进行通报,同时把结果跟医疗机构考核挂钩起来,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来促进我们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态度。
在质量问题上也有一些具体做法,对一些医疗机构关键点的控制下发一些文件,促使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我们要进行评估,要对你进行考核。
同时在我们市属医疗机构之中还开展了技能考核,让大家提高专业技能,这个活动开展对于改进服务质量,提供服务方面的水准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里我们也希望老百姓在就医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也可以直接跟我们说,大家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改进建议我们也将给予最大限度的采纳,今后还要建立一种评价机制。
过去我们对住院病人有一个回访率,今后我们要建立一种凡是就诊的都有权利对这个医疗机构进行评价的机制,正在进行调研。
这样逐步改变,评价一个医院,要把服务和质量放在同等的一个位置上进行考核。
您说的特别好。
关于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一个医院最根本的是服务质量,我们需要提高这些东西,至于等候的时间当然越短越好,但是不能完全追求这个而舍弃其他方面。
10分钟排队就诊,我们要按照这样的目标去做的。
刚才我也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就诊量非常大,可能在实际中,在挂不同的专家号时,很难做到统一。
我们要求医疗机构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这样的要求,比如说多设立窗口,比如说安排一些专业人员进行疏导和分流。
我们过去导医台就一个人,有的已三四个人,让大家少走冤枉路。
从管理上进一步优化。
但这里也有一个就诊习惯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就医格局,我们希望有些病不一定去看专家,也不一定到大的医疗机构,同时形成合理的预约挂号就医习惯,对缓解到大医院看病时的纠结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各大医院都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执行是最好不过了,但是不可否认会有一些不太和谐的情况出现,比如说当医院服务达不到市民的要求,甚至出现一些医疗纠纷的时候。
我们有网友问:
“为什么很多病人家属宁愿选择一些过激手段,也不愿意走正常程序去求助政府部门,究竟是求助的手续太烦琐呢?
还是老百姓不太信任政府部门?
”
医疗过程中的矛盾甚至纠纷的解决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每个医疗机构都建立了化解矛盾的机构,另外卫生行政部门对大家的投诉也是有投诉必调查、必回复的。
如果不满意还可以申请相关的医疗仲裁,再不满意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现在南京还有一个专门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司法调解。
我觉得绝大部分就诊患者都能够选择正确方式,我把这几种途径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去选择,这也是多样性的需求。
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偏激的,我们始终认为还是个别的人选择极端的方式,这样既不利于医院的就诊环境,也不利于问题解决。
还是希望老百姓相信政府,走正常途径。
有一位网友说很多医生拿回扣,向我们推荐一些自费药,很多药效并不好,我希望卫生部门不要包庇这些医生。
这点是肯定的,我们历来是发现一起就会认真查处一起。
我们再回头来说到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一些工作效率,便于管理,同时更重要的是便于管理者的监督,我们今后平台建设完以后,对每一个患者的用药、检查都能够在网上查出来,专家在进行回顾、调查、评估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进行,也会方便每一个患者进行查询。
这个在以前是实现不了的?
是的,以前各个医疗机构的系统是独立的。
还有在用药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老病号对于药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现在知识的获取渠道也是多样化的。
开完药以后,(患者)可以在自助终端机上选择哪些药要,哪些要不要,可以采取不付费的方式,自然也就不会给你这个药。
过去我们是打单子,今后是你可以看到,认可就付,不认可就不付。
当然,还有大部分老百姓对药的特性不太了解,是靠医生推荐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医德教育,促进医德水平的提高。
还有一位说:
“希望政府能够关注一下过度医疗的问题,个别医生可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让病人多做一些检查,甚至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无形当中增加了病人的风险,请问卫生部门有没有给力的监管手段呢?
我们卫生部门对于过度医疗、不合理的医疗行为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
包括我们推进单病种付费、临床路径、抗生素用药控制等,都是针对过度医疗的。
在执行和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使这些现象不断减少甚至没有。
所以我们也希望市民在类似问题上加强对个案的投诉,碰到什么情况都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向医院各级医疗机构的行风部门进行投诉,以得到及时的纠正。
如果情况查实,一般来讲医生会受到什么惩罚?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各个医疗机构本身,我们卫生行政部门对于这类问题都是有一系列相关工作规定,具体我就不再一一说了。
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我们刚才说了不少看病贵的问题,我们再说说看病难。
有网友说:
“南京医疗资源分布不太合理,好医院都分布在鼓楼区,导致大医院里面都是人满为患,挂号的问题人太多达不到多少分钟可以解决。
”有没有好的办法?
比如说我们鼓励一般病人到社区医院有什么措施?
关于医疗资源集中的问题,这是历史形成的。
市委、市政府正在加大力度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最新确立的四个医疗中心的问题。
我们在河西、南部新城、仙林大学城、江北,要分别建立四个医疗中心,就是为了更加合理布局医疗资源,这个都是按照三级医疗机构的水准进行布局的。
我们对医疗资源的分布有一句话形容“突破城墙,跨过长江”,什么意思?
过去城墙里面的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城墙外面需要更加努力发展;
江北医疗资源比较薄弱,所以江北也要建立比较大的医院资源。
这个工作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但是在我们规划中已经这样做了,并且在过程中推进。
我相信政府不光是要建立这四个医疗中心,对医疗中心的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设施、医务人员的配备上都需要投入一些。
对,是要实行一种更加合理的机制使得这些医疗机构在质量上、管理上能达到三级医院水平要求。
只有当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达到市民的要求后,市民才愿意到这些地方看病。
是的,我看到网友一个问题是关于老病号用纸质病历的问题。
这方面,电子病历我们也在推进,在整个平台当中也做了,我们刚才也提到了,现在看病要带一大堆卡,我们今后只要拿一张卡就可以了,这个是可以解决的。
目前,我们建立的主要是覆盖南京地区的医疗机构系统的平台,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会拓展到外地去,这个要在更大范围内考虑。
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
“网上预约80%为什么都不成功,是不是医生少病人多,信息化以后有什么改善?
今后预约挂号要成为看病新的模式。
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家依赖这个平台预约挂号,二是我们要放出更多的专家号。
大家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样可以合理分布专家的时间和资源。
同时我们现在医疗机构也都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全日制门诊,延长服务时间,比如过去8点30,现在是8点,甚至有的医院在7点30就开始了。
我们会通过多种途径来满足大家对专家门诊的需求。
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访谈先到这儿,非常感谢黄局长给我们的回答让我们对南京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更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可以继续给我们留言,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