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①②④
3.辽宋西夏金形势图错误一项是…………………………………………………()
A.
B.
C.
D.
4.“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A.宋高宗时
B.宋真宗时
C.宋太宗时
D.宋太祖时
5.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
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
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
6.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C.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D.南方商业非常发达
7.小华同学撰写的宋代历史小论文关键词:
开封、庙会、瓦子、勾栏。
他研究的内容是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灿烂的宋词文化
C.兴盛的海外贸易
D.先进的农业技术
8.如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A.①北魏②南宋③元
B.①北周②陈③西晋
C.①辽②南宋③元
D.①辽②东晋③元
9.宋真宗的《劝学篇》中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从中可以了解到的史实有()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科举制产生深远影响
③宋朝开启“偃武兴文”的风尚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0.北宋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杭州
B.苏州
C.景德镇
D.明州
11.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
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灭掉金朝
D.灭掉南宋
1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更看中门第。
隋朝实行科举制,使普通的读书人也能走上仕途。
这体现了科举制
A.促进贵族向平民转化
B.简化人才选拔的程序
C.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
D.保证世袭贵族的特权
13.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
“寂寞天宝(唐玄宗在位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诗中的“世乱”指的是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
14.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期
史实
西汉
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15.学完中国古代史后,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其中概况最为准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6.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③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④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D.①②③④
17.下图是内蒙古昭乌达盟白塔子的辽墓壁画,图中这匹经过梳理装饰的骏马,是契丹人用来同中原人交换的重要商品。
历史上,契丹人与北宋曾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你认为这种和平往来应从哪一事件开始()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订立宋夏和约
D.澶渊之盟
18.“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陶渊明
19.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朱温”“后梁”“907年”反映的主题是()
A.开元盛世
D.五代十国中后梁的建立
20.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吃占城稻做的米饭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
那么开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2.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23.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由此判断这一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24.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
②都减轻人民负担
③重视人才的选拔和知人善任
④都通过侵略战争来称霸
A.①③④
D.①②③
25.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鉴真东渡
②文成公主同松赞干布和亲
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朝建立后的一天,在长安城内,一名官员,大声宣读朝廷的规定:
“从今以后,读书人参加考试,合格的就可以做官。
”对此,人群中议论纷纷。
材料二: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于是有了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
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人群中高门权贵的子弟对新规定的态度是什么。
当时出身低微的读书人的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分析,隋唐时期的这一发明,发挥了什么作用?
除此之外,你认为这一发明还有什么作用?
(3)作为一名学生,你对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开通于哪个朝代?
(2)材料一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
(3)材料二中“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这一工程的什么作用?
(4)当时统治者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工程的开通又有什么意义?
(5)材料三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你认为正确吗?
28.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江南地广,或火耕而水耨(放火烧荒,耕种水田)。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不忧冻饿,亦亡(通“无”)千金之家。
——《汉书》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丰收),则数那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南北方人口变化趋势.(见下图)
材料三:
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南方经济发展概况表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趋势。
(3)南北方人口变化的趋势对当时的南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三,举出两个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
29.“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摘自七下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动乱”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生活在这一时期有“诗吏”之称,被誉为“诗圣”的是谁?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说出两条)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