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01580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08焊接项目教学Word文件下载.docx

(2)焊接方法

焊缝的起头、连接和收尾与平敷焊的要求相同。

首先进行正面焊接,用直径3.2mm焊条,焊接电流90~120A,直线形运条,短弧焊接,焊条角度如图1—1所示。

为了获得较大的熔深和宽度,运条速度可慢些。

使熔深达到板厚的2/3,焊缝宽度应为5~8mm,余高小于1.5mm。

如图1—3。

操作中如发现熔渣与铁水混合不清,即可把电弧稍拉长一些,同时将焊条向焊接方向倾斜,并向熔池后面推送熔渣,这样熔渣被推到溶池后面,减少了焊接缺陷,维持焊接的正常进行。

如图1—4。

图1—3不开坡口的平对接焊焊缝尺寸要求图1—4推送熔渣方法

在正面焊完之后,接着进行反面封底焊。

焊接之前,应清除焊根的熔渣。

当用直径3.2mm的焊条焊接时,电流可稍大,这条速度稍快,以熔透为原则。

当选用直流焊机时,要消除磁偏吹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所谓磁偏吹,指电弧焊时,因受到焊接回路所产生的电磁场作用而产生的电弧偏吹,产生磁偏吹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接线(即连接焊件的电缆线)的位置不正确。

因此,只要改变接地线的部位,使电弧周围的磁力线分布较均匀,就能克服磁偏吹。

此外,在操作时,适当调整焊条角度,使焊条向偏吹一侧倾斜,或采用短弧焊接,都是减少电弧偏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薄板的平对接焊

当焊接厚度2mm或更薄的焊件时,最容易产生烧穿、焊缝成形不良、焊后变形严重等缺陷。

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装配间隙最大不应超过0.5mm。

剪切时留下的毛边在装配时应锉修掉。

2.两块钢板装配时,接口处的上下错边不应超过板厚的1/3,对于某些要求高的焊件,错边不应大于0.2mm,可采用夹具组装。

3.采用直径较小的焊条进行焊接时,定位焊缝应短,近似点状,定位焊缝间距应小些,如果间隙稍大,间距更应减小。

例如,焊接1.5~2mm厚的钢板,用直径2mm的焊条,60~90A电流进行定位焊,定位间距80~100mm。

4.焊接时应采用短弧和直线及直线往复式运条。

以获得较小熔池和整齐的焊缝成形。

5.操作时,最好将焊件一头垫起,使其倾斜15°

~20°

进行下坡焊这样可提高焊速和减小熔深,以防止烧穿和减小变形。

6.由于薄板受热易产生翘曲变形,焊接后应进行校正,直至符合要求。

四、缺陷的产生及防止

不开坡口的平对接焊是比较容易施焊的位置,但是如果焊接参数选择和运条方法不当,也容易产生下列缺陷:

1.焊偏产生原因是在施焊时,电弧距离坡口根部中心线或前一层焊道过远;

焊条角度不合适。

2.焊瘤产生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大,焊接速度过慢,导致熔池温度过高;

焊条角度不合适,运条方法不当,引起熔池金属外淌。

3.夹渣产生原因是在施焊过程中,焊条角度不合适,电弧太长,没有控制住熔渣流向,熔渣超熔池或电弧之前,导致熔池金属和熔渣没有分离,熔渣没有充分浮出熔池;

在施焊前对前焊道没有清理干净,施焊时由于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过快,熔池没有熔化,或虽已熔化但未能浮出熔池。

4.气孔产生原因是根部间隙太大,试件背面失去保护;

没有按规定烘干、使用焊条;

没有按要求认真清理试件表面。

综上所述,在焊前准备和焊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防止各种焊接缺陷的产生,保证焊接质量。

五、技术要求与评分标准

焊件焊后变形应较小,无明显咬边现象,焊件表面应无夹渣,气孔、裂纹,焊瘤等缺陷,焊缝宽窄基本一致,高低基本相同,接头处无过高,过低现象,弧坑应饱满。

1、表面质量30分焊缝不直,扣5—10分,接头过高,脱节各扣5分,波纹粗糙扣5—10分。

2、余高≤220分每超差1扣5分

3、焊缝宽度8±

220分每超差1扣5分

4、夹渣10分一处夹渣扣5分

5、咬边15分深度大于0.5mm,累计10mm,扣5分

6、气孔10分有气孔,一处扣2—5分

7、错边5分错边大于0.5mm,扣5分

8、安全文明生产违章扣分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工作前穿戴好一切防护用品,检查所用的工具,设备一切无问题,方可使用。

2.气割下料时,气瓶附近应留一定的气带余量,防止拉倒气瓶,损坏减压器。

3.气割时,应戴好防护眼镜,防止焊渣溅入眼内。

4.推拉电门时,应注意安全。

项目2平角焊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实训,让学生掌握平角焊的操作方法,操作要领,能根据不同试件的厚度,确定焊脚尺寸,焊接层数,焊接道数,达到焊脚尺寸大小基本均匀,焊脚断面尺寸形状满足要求。

二、练前准备

1、焊条及焊接电源的选用焊条选用E4303

2、焊接电源E4303焊条采用交流电源,BX315X系列焊机。

3、试件的加工及清理钢板σ=6mmσ=8mmσ=10-12mm,用气割下料成100×

300mm,每组两块,每种规格每人各一对,用于不同焊脚尺寸的平角焊。

试板应平直。

应将试件接头及其两侧20mm内的铁锈、氧化皮、油、漆等污物清理干净,并使之露出金属光泽。

4、氧气、乙炔焊钳、电缆每组一副

5、扳手、钢丝刷、渣锤等。

三、操作说明

平角焊包括角接接头和T型接头,平接和搭接接头平焊。

因角接接头、搭接接头、T型接头平角焊操作相类似,因此,本课题只介绍T型接头的操作。

对于角焊缝,增大焊脚尺寸可以增加接头的承载能力,一般焊角尺寸随焊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焊件厚度为3-6mm时,最小焊角尺寸为3mm;

焊件厚度为6-11mm时,最小焊角尺寸为4mm;

焊件厚度为11-12mm时,最小焊角尺寸为5mm;

焊件厚度为12-16mm时,最小焊角尺寸为6mm;

焊件厚度为16-23mm时,最小焊角尺寸为8mm。

焊角尺寸决定焊接层数与焊接道数。

一般当焊脚尺寸小于6mm时,采用单层焊,焊脚尺寸为6-8mm时,焊两层,焊脚尺寸大于8mm时,采用多层多焊道,如图所示:

ak<6mmbk=6-8mmck>8mm

焊一层一道焊两层两道或两层三道多层多道焊

图2—1不同焊脚尺寸的操作方法

1、σ<6mm的钢板单层焊

(1)、装配定位焊

定位焊所用焊条与正式施焊时相同。

定位焊缝应焊在距试件两端各20mm处,定位焊缝长度≤15mm,定位焊缝应打磨成缓坡形。

装配时,立板与底板应垂直。

根部间隙≤0.5mm,最好为0。

不许在试件背面进行定位焊。

(2)、焊接工艺参数

当焊接厚度小于6mm进行单层焊时,焊脚尺寸可选3-4mm,选用ΦΦ3.2的焊条,焊接电流为110-120A,短弧焊。

(3)、操作技能

焊接时,焊条的位置应按焊件的厚度不同来调节,电弧应偏向厚板,才能使两焊件的温度较均匀。

对相同厚度的焊件,焊条角度与两试件的夹角应相等,均为45度,与焊接方向成60-80夹角,如图2-2所示:

两试件不同时焊条角度两试件相同时焊条角度图

图2-2不同厚度试件焊接时焊条角度

操作时焊条与焊件前进方向夹角应合适,太小会造成根部熔深不足;

角度过大,熔渣移跑到熔池前面造成夹渣。

焊脚尺寸为3-4mm时,采用直线形运条,短弧焊;

焊脚尺寸为4-5mm时,采用3.2mm的焊条,用斜圆圈形或斜锯齿形运条方法,但运条必须有规律,不然容易产生咬边、夹渣、边缘熔合不良等缺陷。

斜圆圈形运条方法如图2-3所示:

a第二层一道b第二层两道

图2-3平角焊时斜圆圈形运条法图2-4σ=6-8mm钢板两层焊焊道分布

运条时,由a→b时,速度要慢,以保证水平焊件的熔深,由b→a时稍快,以防止金属下淌,在c稍作停留,以保证垂直焊件熔深,避免咬边,由c→d时稍慢,以保证根部焊透和水平件的焊深,防止夹渣,由d→e稍快,到e处也作停留。

按上述规律用短弧反复练习,且注意收尾时填满弧坑,能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

2、σ=6-8mm时钢板两层焊

对与σ=6-8mm时钢板,训练时,我们焊脚尺寸可达到6-8mm,因此,必须焊两层。

焊接时,第一层焊一道,第二层可焊一道或两道,如图2-4所示:

(1)采用两层焊,第一层焊接时,运条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等与<6mm的钢板单层焊相同。

(2)如第二层焊一道,用Φ4.0的焊条,I=150-160A,采用斜锯齿或圆圈形运条,运条方法与要领见图2-3。

(3)第二层焊二道时,用Φ4.0的焊条,I=160-170A,用直线形运条,焊焊道2时,电弧应对准打底焊道的下沿;

焊焊道3时,电弧应对准打底焊道的上沿,焊条可稍作横向摆动。

3、σ>8mm的钢板多层焊

训练时,我们可选择σ=10-12mm的钢板进行多层焊。

采用多层焊时,由于焊脚表面较宽,坡口较大,熔化金属易下淌,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所以,采用多层多道焊比较合适。

如焊脚尺寸在10-12mm时,一般可焊三层六道焊完成,随焊脚尺寸的增大,可焊四层十道或五层十五道。

如图2-5所示:

图2-5多层多道焊的焊道排列图2-6焊道1、2、3的焊条位置与角度

a)焊第一道焊缝时,用Φ3.2的焊条,I=130-140A,直线形运条,收尾时注意填满弧坑,焊完将熔渣清除干净。

b)焊第二道焊缝时,对第一条焊道的覆盖不小于三分之二,焊条应对准打底焊道的下沿,焊条与水平焊件的角度稍大些,应在50-60度之间,以使熔合金属与水平焊件很好的熔合。

如图2-6所示:

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仍为65-80度,以免夹渣,运条方法为直线形运条或锯齿形运条,焊完焊道2,不须敲渣,直接焊焊道3,以保证焊道成形良好。

c)焊接第3道焊道时,对第二条焊道的覆盖应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焊条与平焊件的角度为40-50度,电弧应对准打底焊道的上沿。

焊条角度太大,易产生焊脚下偏现象,运条时,焊条可稍作摆动,使熔池上沿与立板平滑过渡,熔池下沿与焊道均匀过渡。

焊接中如发现爹人第二条焊道覆盖第一条焊道大于三分之二时,在焊第三道时,可采用直线往复形运条,运条速度稍快,以免第三条焊道过高。

如果第二道覆盖太少时,第三道焊接可采用斜圆圈形运条方法,运条时在垂直焊件上要稍作停留,以防止咬边,这样就能弥补由于第二道覆盖过少而产生的焊脚下偏现象。

d)焊接第四道时,焊缝应压住焊道3的三分之一左右,压得太少,易产生缺陷。

焊接焊道4前,应清除焊道2和焊道3的焊渣。

其焊条位置及角度见图2-6中的4。

e)焊接焊道5时,焊道应覆盖焊缝4的二分之一以上,且基本覆盖完焊道3,如图2-5所示,且应注意焊道5的焊条所处的位置及角度。

f)焊接焊道6时,应注意保证焊道与立板平滑过渡,同时防止咬边,与焊道5过渡应均匀,不能出现沟槽。

采用四层十道或五层十五道焊接时,操作仍按上述方法进行。

但这样的平角焊只适用于承受较小静载荷的焊件。

对于承受较大或动载荷的焊件,应开坡口,以保证根部焊透,其焊接方法与多层多道焊相同。

四、缺陷的产生及防止

T形接头平角焊是比较容易施焊的位置,但是如果焊接参数选择和运条方法不当,也容易产生下列缺陷:

(1)、熔合不良产生原因是在施焊打底层时,焊接电流太小,焊条不到为位,电弧太长,焊接速度太快,焊条角度与运条不正确。

(2)、未熔合产生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小,电弧太长,焊条角度不合适,焊条不到为位,运条方法不当,母材或前焊道表面的氧化物、焊渣等污物未清理干净而又没有充分熔化,就被熔化金属覆盖。

(3)、焊偏产生原因是在施焊时,电弧距离坡口根部中心线或前焊道过远;

(4)、焊瘤产生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大,,焊接速度过慢,导致熔池温度过高;

(5)、咬边产生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大,电弧太长,焊接速度过快,焊条角度不正确,运条到焊道上缘时停顿时间太短,运条方法不当。

(6)、夹渣产生原因是在施焊过程中,焊条角度不合适,电弧太长,没有控制住熔渣流向,熔渣超熔池或电弧之前,导致熔池金属和熔渣没有分离,熔渣没有充分浮出熔池;

在施焊前对前焊到没有清理干净,施焊时由于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过快,熔池没有熔化,或虽已熔化但未能浮出熔池。

(7)、气孔产生原因是根部间隙太大,试件背面失去保护;

没有按规定验收、烘干、使用焊条;

综上所述,在焊前准备和试焊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五、评分标准见表2-1。

六、安全注意事项

1.焊工工作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皮手套,以防触电。

2.电焊工敲渣时,应戴眼镜或用面罩挡住,以免焊渣溅入眼内或灼伤皮肤。

3.电焊条不准乱放,焊条头不能乱丢,注意施工现场整洁。

4.焊钳不得漏电,不准赤手换焊条,以免触电,焊钳不能随便乱放,以免造成短路,烧坏焊机。

5.工作完毕,必须切断电源,收好所用的工具。

将实训场地打扫干净,方可离开。

表2-1平角焊考核项目、考核要求及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配分

评分标准

名称

裂纹、未熔合、焊瘤

不允许出现

出现其中任何一种缺陷,本试件均为0分

立板侧焊脚尺寸

6mm≤K≤11mm

6

6mm≤K≤11mm得6分;

K>11mm或K<6mm本项为0

立板侧焊脚尺寸差

k-k≤3mm

k-k≤3mm得6分;

k-k>3mm本项为0

底板侧焊脚尺寸

6mm≤k≤11mm

6mm≤k≤11mm得6分;

底板侧焊脚尺寸差

凸、凹度

≤1.5mm

4

≤1.5mm得4分;

>1.5mm本项为0

咬边

深度

≤0.5mm

12

无咬边得12分;

有咬边每3mm长扣1分;

咬边深度>0.5mm本项为0

夹渣、气孔

缺陷尺寸≤3mm

倒扣分(扣完为止)

缺陷尺寸≤1mm,每个缺陷扣5分;

≤2mm,每个缺陷扣10分;

≤3mm,每个缺陷扣20分;

>3mm,试件为0

断口检查

裂纹、未熔合

不允许

出现裂纹、未熔合试件为0

熔合不良

根部熔深≥0.5mm

10

根部熔深≥0.5mm得10分;

0~0.5mm得6分;

≥1mm试件为0分

缺陷尺寸≤2mm

40

缺陷尺寸≤0.5mm;

每个扣2分;

≤1mm,每个扣4分;

≤1.5mm,每个扣6分;

≤2mm,每个扣13分;

>2mm,试件为0分

安全文明生产

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遵守考场文明生产有关规定

发生一般安全事故酌情扣1~5分;

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不及格,不遵守者视情况酌情扣1~5分

项目3立角焊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实训,让学生学会立焊的焊接方法,熟悉立焊的各种运条方法,掌握立角焊的操作及要领。

焊后,立角焊焊脚尺寸大小均匀,焊脚分布对称,焊波细,成形差,焊缝上无咬边、焊瘤、夹渣等缺陷。

二、练前准备:

1、电焊条 E4303φ3.2φ2.5

2、电焊机BX—315BX—400

3、低碳钢板δ=6δ=10-12mm

1、立敷焊工件处于立焊位置,在工件表面上堆敷焊道的操作方法称为立敷焊。

立敷焊是立焊的基础,掌握了立敷焊方法,对于立角焊,立对接焊等操作方法就很容易了。

操作要点

⑴选用低碳钢板δ=6mm用气割下料成300×

300mm每组一块。

⑵选用小直焊条φ2.5φ3.2

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电流比平焊时小10-15%,φ2.5的焊条,焊接电流I=60-80A,φ3.2的焊条,焊接电流I=80-100A。

⑷采用短弧施焊在立焊位置焊接时,电弧太长,不利于熔滴过渡,焊缝成形不良,所以在立焊位置,尽可能采用短弧焊。

⑸采用适当的运条方法。

立焊时,常用的运条方法有:

1三角形运条法即焊条的末端作三角形摆动,由下向上施焊,适用于薄板的焊接。

2锯齿形运条法即焊条的末端作锯齿形摆动,由下向上施焊。

3月牙形运条法即焊条的末端作月牙形摆动,由下向上施焊。

⑹采用合适的操作方法。

焊接时焊条应处于通过两焊件接口

而垂直于焊件的平面内,并与焊件成60-

80度的夹角,如图3-1。

这样的电弧吹

力对熔池有向上的推力,有利于熔滴过渡

并托住熔池。

(7)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熔池的形状,图3-1焊条与焊件的夹角

如发现椭圆形熔池的下部边缘由比较平直的轮廓逐渐鼓肚变圆时,表示温度已稍高或过高,如图3-2所示,立即跳弧或灭弧,

让熔池降温,避免产生焊瘤、咬边,待熔

池瞬间冷却后,在熔池处引弧继续焊接。

跳弧法就是当熔滴脱离焊条未端过

渡到熔池后,立即将电弧向焊接方向提起,A.正常b.温度稍高c.温度过高

这时为不使空气侵入,其长度不得超过6mm。

图3-2熔池形状与熔池温度的关系

灭弧法就是当熔滴从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生,立即将电弧熄灭,使熔化金属有瞬时凝固的机会,随后重新在弧坑引燃电弧。

2、立角焊立角焊是将焊件定位成T型接头,焊缝处于立焊位置的操作。

(1)装配定位立角焊装配定位焊要求与平角焊相同。

(2)焊接工艺参数当焊件厚度小于6mm时进行单层焊,焊脚尺寸可选3-4mm,当焊件厚度大于6mm时,应进行多层焊,其焊脚尺寸应视焊件厚度而定。

立角焊通常选择的焊条直径为3.2mm,焊接电流为3.2mm,焊接电流为100-110A,短弧焊。

(3)立角焊时焊条的位置为了使两焊件能均匀受热,保证熔深和提高效率,应注意焊条的位置和倾斜角度,如所焊焊件厚度相同时,焊条与两焊件夹角应左右相等,焊条与焊缝中心线的夹角保持在60-80度,如图3—3所示。

(4)立角焊运条方法立角焊焊接时根据试件的厚度不同,焊接层数不同,常用的运条方法有直线运条,跳弧法,三角形运条,锯齿形运条和月牙形运条。

如图3-4所示。

①直线形运条包括直线往复运条,常用于立角焊的第一层或焊脚高度要求较小的立角焊缝,其特点是可获得较大的熔深,但获得的焊缝成形不理想。

图3-3立角焊焊条角度图3-4立角焊运条方法

②跳弧法立角焊焊接时,发现熔池温度超高,有咬边倾向或产生焊瘤时,就应挑弧,使熔池降温,也可采用灭弧法,使熔池降温,但应把握好灭弧的时间,灭弧时间太短,同样易产生焊瘤,太长,易形成夹渣,熔池之间熔合不良或使焊波脱节,影响美观和焊接质量。

③三角形运条立角焊第一层,第二层焊接时,可采用三角形运条,其特点是可获得圈套的熔深,焊缝成形较较好。

④锯齿形运条立角焊第二层,第三层焊接时,可采用锯齿形运条,其运条方法是在焊缝的两侧稍作停留,使熔化的金属能填满焊缝两侧的边缘部分,用这种方法焊接时,焊缝成形较好,焊波均匀,成形美观。

⑤月牙形运条立角焊第二、三层焊接时,也可采用月牙形运条法,其运条要领与锯齿形相同,即在两侧稍作停留,所不同的是焊条末端作月牙形摆动,能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

四、技术要求及

(1)焊脚尺寸应符合要求,当焊件厚度相同时,焊脚应分布对称。

(2)焊缝表面光滑,无气孔,夹渣,焊瘤等缺陷。

(3)焊缝应无明显咬边,接头处无脱节,堆高现象。

(4)焊件上不允许有引弧痕迹。

五、实训安全教育

1、工作前穿戴好一切防护用品,检查所用的工具,设备,一切无问题,方可使用。

2、工件定位在操作架上时,一定要牢固,防止由于粘条等原因,工件掉下伤人。

3、气割时,要戴好气割眼镜,防止飞溅溅入眼内。

4、气割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将开关关闭。

5、气瓶附近应留一定的气带余量,防止拉倒气瓶,损坏减压器。

6、注意防止烫伤,触电等。

7、工作完毕,应收好使用的工具。

项目412mm钢板开坡口的平对接焊

一、实训目的

让学生掌握开坡口的平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打底层焊接工艺参数,运条方法要领及接头方法,掌握中间层及表面层焊接操作技术。

1、选用δ=10~14mm的低碳钢板,其尺寸为12×

300×

140,采用手工气割坡口或半自动气割坡口。

坡口角度为60°

,如图4—1:

图4—1坡口角度

图4—2试件的定位间隙

2、用锉刀对坡口面清理,清除氧化皮,挂渣等,并锉出合适的钝边,钝边高为1~1.5mm。

3、焊条E4303φ3.2φ4.0

4、电焊机ZX7—400ZX7—315

5、烘干箱面罩,焊钳,渣锤等

1、装配定位

装配时,应防止试件错边,并应留一定的装配间隙,装配间隙为3—4mm。

如图4—2所示:

定位焊缝应在试件背面的两面端头处,始焊端可少焊些,始焊端应多焊些,防止在施焊过程中开裂,变形。

为保证试件焊后没有角度形,试件装配完后,应预反变形,反变形角度θ为3~4°

如图4—3。

如图4—3反变形a)获得反变形的方法b)反变形角度θ

2、焊道分布单面焊四层四道如图4—4。

图4—4焊道分布图4—5打底焊条角度

3、工艺参数⑴打底层φ3.2I=85~90AI引=3~5A

⑵中间层 φ3.2I=130~140φ4.0I=160~180A

⑶表面层 φ3.2I=120~130φ4.0I=150~165A

4、操作要点

⑴打底层的焊接打底层焊接是单面焊双面成形的关键,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的试件的合格与否。

1)运条方法直线形运条,直线往复运条,小锯齿运条,月牙形运条等。

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上述几种运条方法。

2)焊条角度打底焊时,焊条与焊件间的角度如图14—5所示:

3)焊接要点:

①控制引弧位置打底层从试板左边定位焊接的始焊处开始引弧,电弧引燃后,稍作停顿预热后横向摆动向右施焊待电弧到达定位焊缝右侧前沿时,将焊条下压并稍作停顿,以便形成熔孔。

②控制熔孔大小在电弧的高温和吹力作用下,试板坡口根部熔化并击穿形成熔孔,如图4—6:

形成熔孔后,应将焊条提起至离开熔池约1.5mm左右,即可向右正常施焊。

      图4—6平板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