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二遍Word文档格式.docx
《传播学第二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第二遍Word文档格式.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
总述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后还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比自然群体结构秩序更严密的社会集合体。
其特点:
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的设置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
现代组织的典型形态—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从事生产,而生产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机结合,系统性显而易见。
大众传播——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特点体现在:
(1)(主体活动)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对象)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3)(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4)(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
(5)(机制)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等),但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这些特点使大众传播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既是社会互动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系统。
综述: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收集、整理、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由此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
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是人类社会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因为人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制约,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而人能够主动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什么是“传播隔阂”?
存在: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人-群,员-组,群-群、组-组、世代-世代、文化-文化间隔阂等。
还包括无意误解和有意曲解。
危害:
~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
(前苏联)
解决:
然而,他们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必然现象。
关键在于人如何科学认识、把握并解决这些矛盾,把社会发展推向高阶段。
第3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联系:
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对象范畴○1在马恩那,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并没多大差异。
使用概念○2马恩在论述精神交往之际,也大量使用了现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这说明,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做是马恩的传播观,并非牵强附会的理解。
区别: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视野广阔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往往单纯地研究信息或研究传播;
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两个考察2.马恩认为,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
从此观点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我们首先不能不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
其次,我们也不能不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
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信息及生产3.从马克思观点看,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生产必然有它的产品—信息,其行业叫信息产业。
信息既然是产品,必然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
但信息又有其个性,一般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多是—次性的,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一般是多次性的。
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相联系。
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虽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然而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寻找产生这些倾向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
我们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发,也是我们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两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要点:
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之中。
这个辩证关系也是我们理解现代的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乃至现代信息社会的一把钥匙。
其独立性和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并不能取代传播学,但它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
这种传播观就是:
我们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
仅强调前者,会导致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
仅强调后者,只能使传播学成为一种“头重脚轻”的理论,这也是欧洲批判学派的一些学者面临的困境。
只有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出发,我们才能对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作出科学阐释。
第2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劳动:
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小,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
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
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动物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
而人类可以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
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还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
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第2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
以手抄为主。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
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
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
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重要意义——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局限性: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
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
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
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试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
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三个里程碑式的意义:
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
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
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2、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开始体外化的进程。
3、电子媒介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数字技术把分散发展的文字、音声、画面、影像媒介都整合到一个有机联合的传播系统中,迎来了多媒体传播的新时代。
第3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
媒介即讯息。
核心思想是:
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
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
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
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
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
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受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三类媒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什么是信息社会?
它具有哪些特点?
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什么是信息社会?
它具有哪些特点?
概述——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特点——1.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主体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体外化信息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和的时代。
体外化信息系统得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媒介有信件、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等。
20世纪50年代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的媒介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
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
一大飞跃,同时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
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就是媒体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
任何一种媒介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第3章人类传播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简述符号的定义】
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
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
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
符号可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人类语义性质。
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信号的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
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如冒烟是着火的信号,这种对应关系是客观的、具有因果性的联系。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象征符具有哪些特征?
象征符的特点:
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可以自由创造,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
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
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
【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的几种类型:
1、语言的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工整度等。
也称为副语言。
不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
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
2、体态符号,如手势、动作、表情、视线、姿势等。
在形成语境(传播情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
如仪式和习惯、服装恶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等。
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
【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表述和理解功能。
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传播者,传播对象。
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达功能。
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3、思考功能。
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
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什么是意义,它是如何产生的?
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符号的意义的分类:
1、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
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较容易发生变化。
2、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与多义性?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
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
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
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
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