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名词解释精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态学名词解释精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名词解释精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又叫生态价。
10.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11.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小气候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小气候变化大,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
也正因为小气候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所以生态学研究更重视小环境。
12.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13.密度制约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
14.限制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15.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
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
16.阈:
生态因子发生可见作用的最低量。
17.率:
在阈以上,随着计量和浓度增加,作用强度和效果也发生变化。
18.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利比希最小因子法则,耐受定律,限制因子理论。
19.最小因子定律:
: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
也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14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5.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方面?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2)不等价性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主导因子作用,二是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主导因子作用是说:
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是说: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是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
(4)限定性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例如低温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以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16.外温动物:
指依赖外部热源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内温动物:
指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
异温动物:
指的是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
17.驯化:
实验室条件下所诱发的一种生理补偿机制,称为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
18.适应性低体温内温动物冬眠时,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它会自发地从冬眠中醒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至冻死(这是内温动物冬眠与外温动物冬眠的根本区别)。
内温动物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被称为适应性低体温。
19.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20.春化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
21.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
22.生物对光照会产生的适应: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质、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的影响。
23.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的适应:
生物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24.贝格曼规律:
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其相对表面积变小,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称为贝格曼规律。
25.阿伦规律:
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是阿伦规律。
26.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
地球上主要生物群系的分布称为主要温度带的反映,年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重要因子,但物种的分布并不完全由温度决定,温度可能与其他环境因素或资源紧密联系,例如相对湿度和温度间的关系,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地球上生物群系分布的总格局。
27.植物对光的适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a.对光质的选择性适应b.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c.生物随光照强度的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也出现适应性的昼夜节律以及光周期现象。
28.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分为:
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29.田间持水量:
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水。
30.土壤酸度包括酸性强度和酸性数量,或称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
31.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分为:
砂土,壤土,黏土;
土壤结构可以影响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比例;
水,大气,土壤构成了生物的物质环境。
32..湿生植物通常是指一类生长于隐蔽潮湿环境中,抗旱能力弱的植物。
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单抗涝能力很强,通气组织发达,根部通过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接以保证供氧。
33.中生植物指一类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的植物。
这类植物根系与疏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保证能吸收、供应更多的水分;
叶面有角质层,栅栏组织较整齐,防止蒸腾能力比湿生植物高。
34.旱生植物指一类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带,抗旱能力极强的植物。
根据其形态、生理特征和抗旱方式,又可分为少浆液植物和多浆液植物。
少浆液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叶片面积缩小,叶片上的气孔多下陷,以减小蒸腾量;
同时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深的地下吸水。
多浆液植物的根、茎、叶薄壁组织逐渐变为储水组织,成为肉质性器官。
30.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之一(另一部分为“非腐殖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同时也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可活化土壤微生物。
35.土壤质地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36.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可以影响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比例。
37.盐碱土植物是指一类能够生长在盐土和碱土及各种盐化、碱化土上的植物。
38.土壤的物理性质对生物有的作用:
①土壤质地与结构②土壤水分③土壤空气④土壤温度
39.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生物有的作用:
①土壤酸度②土壤有机质③土壤矿质元素
40.种群及其重要的群体特征: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体的集合。
该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占有一定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系统。
种群的重要群体特征包括:
①种群密度;
②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③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
41.种群的重要群体特征区别于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是变动着得,其数量变动可表现为季节消失,波动,平衡,爆发,衰落与灭亡;
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42.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43.种群内分布型大致可分为:
随机型,均匀型,成群型;
种群按照年龄结构分为:
增长型,稳定型,下降型种群
44.种内关系:
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45.同生群:
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
46.生命期望:
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数。
47.生殖价:
衡量一个个体对未来种群生育繁衍的价值,或描述某一年龄的雌体平均能对未来种群增长的贡献。
48.内禀增长率:
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49.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50.生物导弹技术:
选择性的杀伤靶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
51.生命表分为:
动态,静态,综合生命表。
52.存活曲线分为凸型(I型,针对大型哺乳动物以及人类),对角线型(Ⅱ型,针对鸟类),凹型(Ⅲ型,针对昆虫)
53.逻辑斯谛曲线通常划分为5个时期:
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54.逻辑斯谛方程重要意义:
A.是相互作用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B.是渔业,牧业,林业等领域确定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C.模型中的俩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55.生物防治:
指对一种有害生物的防治或指用一种生物技术防止某种有害现象
56.时空格局:
不同生物种类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就导致了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不同生物种类组成在空间上的配置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7.种群调节机制(俩种理论,五种假说):
一是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强调外因,认为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
包括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生长有利的气候的短暂的限制)和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性作用);
二是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研究者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特别是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行为、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反映。
包括行为调节学说(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内分泌调节学说(哺乳类),遗传调节学说(种群数量的增加,通过自然选择压力和遗传的改变,必然为种群数量下降铺平道路)
58.集合种群,集合种群与通常所说的种群的区别:
集合种群所描述的是斑块生境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通常所说的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集合种群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也就是说多个局域种群集合而组成的系统,因此有人将集合种群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59.集合种群满足的四个标准:
A.适宜的生境以离散的斑块形式存在,这些斑块可被局域繁殖种群占据B.即使是最大的局域种群也有灭绝风险存在C.生境斑块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了重新侵占的发生D.各局域种群动态不能完全同步
集群的生态学意义:
A.有利于改变小气候的条件B.利于集体取食C.利于共同防御天敌D.利于动物繁殖和抚育幼体E.已进行迁移和迁徙
60.生物种的概念:
生物种概念认为种是一组具有相似形态和遗传特性的可以相互交配的自然种群,它们与其他种群之间具有繁殖隔离。
生物种有如下特点:
①生物种不是按任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逻辑的类,而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相互识别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
②物种是一个可以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的集合;
③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61..多态现象:
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种内变异是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即表型性状的差异。
这是因为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这种现象叫多态现象。
这些不同体型的个体,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整体。
62.进化动力: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确定某一物种在一些形状上的地理变异,比较自然选择还是遗传漂变的强度
63..经历过遗传瓶颈的种群:
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导致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历过瓶颈。
经过瓶颈后,若种群一直很小,则由于遗传漂变作用,其遗传变异会迅速降低,最后可能致使种群灭绝,另一方面,种群数量在经过瓶颈后也可能逐步恢复。
64.滞育:
昆虫的休眠称为滞育
65.生活史及其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的生活史是指其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命率、繁殖和寿命。
66.生活史对策: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活史对策(又叫生态对策,它有许多种,如能量分配与权衡对策、体型大小对策、生殖对策、取食对策、迁移对策等)。
67.K-对策和r-对策各有那些特点?
K-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
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而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世代周期。
r-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
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根据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将生物分为K-对策者和r-对策者两类。
K-选择种类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适应竞争;
r-选择种类是在不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
68.潜在生境的四种类型:
A.低严峻度,低干扰B.高严峻度,低干扰C.低严峻度,高干扰D.高严峻度,高干扰
69.两面下注理论:
“两面下注理论”是根据对生活史不同组分(包括出生率、幼体死亡率、成体死亡率等)的影响来比较不同生境。
如果成体死亡率与幼体死亡率相比相对稳定,可预期成体会“保卫其赌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后代(即多次生殖);
而幼体死亡率低于成体,则其余分配给繁殖的能量就应该高,后一代一次全部产出(单次生殖)。
总之,两面下注理论就是考虑生境对生物不同生产期死亡率和繁殖力相关变化的影响,来预测最佳生活史对策。
70.种内与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
主要的种内相互作用是:
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等;
主要的种间相互作用是:
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71.种内竞争方式:
A.消耗战B.生死战C.尊重优先权D.实力较量和实力评估E.争夺社群优势地位的战斗
72.种内竞争的结果:
A.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B.一利多利,一损多损(对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会影响到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73.共存的三个假说:
A.群灭假说B.精明的捕食者说C.猎物超前进化说
74.成为最有效率的捕食者标准:
A.使能量的净瞬时摄取量最大B.使特定营养物的摄取率最小C.使食物链或特定营养物的总摄入率波动最小,即使整个季节的净摄取率最大;
解决问题:
A.到什么地方觅食B.取食什么类型的食物C.什么时候转移取食点
75.俩物种竞争格局:
A.种一胜,种2被排除B.种2胜,种1被排除C.俩种共存
76..密度效应的普遍规律:
植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个体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
现已发现植物的密度效应有两个规律:
A.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在一定范围内,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表示为
Y:
单位面积产量;
植物个体平均质量;
密度;
一常数②-3/2自疏法则:
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竞争结果典型的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做自疏。
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这种关系叫做-3/2自疏法则。
,两边取对数,得:
lg
=lgC-
lgd,
C:
一常数
77.协同进化(红皇后效应):
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后人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这种协同进化关系描述为红皇后效应。
78.自疏:
在年龄相等的固定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也是使较少量的大型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称为自疏。
79.动物领域大小性规律:
A.领域面积随着其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B.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的影响,食肉动物的领域面积比同等体重的食草动物大,且体重越大差别越大C.领域面积和行为随着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
80.种间竞争:
专指俩种生物因具有共同的食物,空间,水等而产生的相互关系。
81.领域:
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82.领域行为:
动物保护领域的行为。
它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
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
83.社会等级:
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
84.他感作用:
他感作用(又叫异株克生)通常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这种作用是生物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种内、种间关系都有此现象。
85.竞争排斥原理:
在一个稳定环境中,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86.竞争释放和性状替换:
在缺乏竞争者的时候,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即为竞争释放;
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叫做性状替换。
87.生态位:
笼统地说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具体来说是指在自然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88.生态位释放:
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
89.极限相似性:
竞争物种在资源利用分化上的临界阈值
90.捕食:
一种一种生物攻击,损失,杀伤另一种生物并以其为食的行为。
91.共生的类型:
共生分为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又分为专性互利共生、兼性互利共生、防御性互利共生、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性互利共生。
92.偏利共生:
即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利的关系;
93.互利共生:
不同种两个体检一种互惠关系,以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94.适合度:
以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乘以存活率算出的,如果以W表示适合度,m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l表示基因型个体存活率,则W=ml。
适合度是用来描述一个个体生存和繁殖能力的指标。
广义泛指个体不管以何种方式,在后代中传播基因的能力,
95.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物种种群的集合。
具体解释:
在这个定义中,首先强调了时间概念,其次是空间概念,即相同的地段。
因为在相同的地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从组成到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所以生物群落一定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群落。
96.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②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④具有一定的结构(垂直结构上出现分层性,水平结构上出现镶嵌性,物种之间的营养结构以及时间上的季相变化);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有它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败和灭亡阶段);
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⑦具有边界特征。
97.群落交错区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或边缘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其主要特征:
①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生物多样性较高;
②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阻抗相对较低,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
③生态环境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也造成生态环境恢复得困难。
98.边缘交错区:
不同群落之间存在的过渡带。
边缘效应:
边缘交错区种的数目以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99.边缘效应(交错区)的作用:
A.保留了俩侧区域的物种,不断向俩侧输送物种B.俩侧物种向交错区汇集C.阻止了俩侧物种相互侵入
100.优势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建群种:
优势层的优势种
101.亚优势种: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起一定的作用的物种
102.罕见种:
偶然由于人们带入或随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或在漫长地质演变过程中残留下来的物种
103.生物多样性:
指生物的多样性,变异性,生态系统的多样复杂性
104.干扰:
指平静的中断,对正常过程的妨碍或打扰
105.空间异质:
资源在空间配置的不均匀性
106.生活型: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相似。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该地区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比上该地区全部植物的种数
107.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主要是生物因素,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与捕食。
其次是干扰。
此外,空间异质性和岛屿也能影响群落结构。
108.层次:
群落在垂直结构上表现为分层性(包括地面上和地面下);
层片:
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109.重要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及估计方法:
多样性指数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主要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基于在一个无线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它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
用公式表示为: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1
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
假设种i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Pi,那么,随机取种i两个个体的联合概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