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98367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襄垣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docx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狠抓矿井扩能改造,平均回采率由30%左右提升到75%以上。

着力调整工业结构,建设了一批循环经济和非煤科技型项目。

其中襄矿集团投资45亿元,建成煤矸石发电、金属镁、聚氯乙烯、粉煤灰制砖等10多个项目,成为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三产”发展步伐加快 建成金威、客都、鸿源三大超市和北关建材等10多个专业市场,发展4个县级配送中心、10个乡镇超市、290多个村级便民连锁店,形成了城乡市场流通网络。

组建财信担保公司和弘垣小额贷款公司,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创新旅游开发机制,将仙堂山景区开发权整体移交给金鑫集团,由政府投资转向社会投资,旅游开发走上快车道。

  ——县城面貌大为改观 打通了迎宾东西街等9条街道,改造了长兴路等6条主干线,形成“六纵六横”道路框架,建城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

建成立交桥、体育馆、华襄绿苑、东湖农耕文化园等亮点工程,县城品位明显提升。

建设了客运中心、集中供热、污水处理、供水供气管网改造等工程,县城功能逐步完善。

持续整治县城秩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下良镇被评为全省园林城镇、全省文化旅游名镇。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累计绿化8万多亩,新增林木绿化率4.5个百分点。

县城绿地率达到41.6%,比2005年增加26.7个百分点。

加强节能减排,关闭了一批污染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指导有关企业完善了环保设施。

县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6天,比2005年增加232天。

荣获“全省园林县城”、“全省环保模范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等称号。

  ——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新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123所、乡镇卫生院及分院20所、村卫生室323所,高标准建成迎宾幼儿园、西关小学和县医院住院大楼、妇幼院,教育、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56处,解决了12万人的饮水困难;

完成村通水泥(油)路340公里,改造县乡公路136公里,打通出境路6条61公里;

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电视257个行政村、1.5万余户;

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全覆盖”任务。

建成6个乡镇文化站和一批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发展户用沼气5510户。

尤其是地质灾害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整理土地2000亩、搬迁1300余户、补偿500余户。

通讯、电力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也有效改善。

  ——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注重科普宣传、新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

教师队伍得到加强,去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248名,其中研究生98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防控能力稳步提升。

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手工挂面等8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千年古县”称号。

人民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六连冠”。

人口与计生工作不断加强,自增率每年控制在4‰以内。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

妇女、儿童、体育、统计、老龄、档案、县志、气象、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安全事故明显下降,矛调工作扎实有效,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平安襄垣”创建活动持续引深。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6元,年均分别递增15.4%和11.3%。

社保体系日趋完善,“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86%和99%,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90%;

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建成乡镇敬老院11所,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29%。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5平米和41.4平米;

冰箱、彩电等日用家电基本普及,移动电话户均2部、小汽车百户拥有18辆……全县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虚心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依法行政,完成“五五”普法。

强化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襄垣变化日新月异,发展成就可圈可点。

特别是县城建设有力度、有规模、有品位,拉开了城市框架,彰显了生态魅力,体现了人文精神,开创了城市发展新纪元;

仙堂山景区开发大手笔、大投入、大推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打造了特色旅游新亮点;

设施农业发展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区域化种植,产业化运行,全方位扶持,找准了破解“三农”难题的突破口,托起了农民增收的新希望。

……如此等等,都在襄垣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一五”辉煌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决执行县委决策,自觉做到依法行政,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襄垣化”。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从而凝聚发展合力,把襄垣人民争强好胜、勇于进取的精神发扬光大。

三是必须突出项目建设,以项目大建设,促进经济大发展,带动社会大进步。

四是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改进作风不懈怠,狠抓落实不松劲,为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归根结底,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这既是过去五年的实践总结,也是今后政府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和参与襄垣发展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

一是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尤其是“一煤独大”,致使转型跨越面临产业发展惯性和内在动力不足的“双重挑战”;

  二是支撑“十二五”翻番的优质项目储备不足,对外合作有待加强;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农村居住分散,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带动力有待提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五是少数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对此,县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转型跨越的攻坚阶段。

根据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县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县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率先翻番为目标,着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旅游特色化、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六化”战略,努力建设全省一流的煤化工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新兴产业发展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上党北部物流集散基地,力争进入全省转型发展先进县、设施农业先进县、生态建设先进县、文化名县和旅游强县行列,打造文明、富裕、秀美、和谐的新襄垣。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使全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提高。

  

(一)推进工业新型化,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 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按照“园区化、多元化、集团化”的思路,狠抓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煤炭及煤化工循环集聚区,实现经济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

在园区化发展上,重点抓好富阳循环经济、虒亭煤化工、下良煤气电、王桥资源综合利用四大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用地指标向园区集中,停产关闭企业土地向园区置换,引进和新上地面项目向园区聚集,财政每年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低于1个亿,鼓励社会各界有偿参与园区设施建设,打造成招商引资和转型发展的大平台。

在多元化发展上,纵深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上项;

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强对外合作,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和合作(外资)经济的比重,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

在集团化发展上,指导企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支持所有单独保留矿井、焦化企业以及其他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兴产业,膨胀企业规模。

力争到“十二五”末,煤炭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由现在的30%提高到80%以上,非煤科技型工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以上;

建成10个以上管理科学、运营规范、发展强劲的企业集团,总产值占到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三农”发展推动力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大力发展“3+1”产业模式,培育设施种植、规模养殖、干果经济林三大产业和一批配套龙头企业。

力争到“十二五”末,发展大棚6万亩,发展核桃、红枣等干果经济林8万亩,同步发展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实现种养业联动发展,形成“丘陵干果平川菜、规模养殖龙头带”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基本实现“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活干、村村无闲人、户户奔小康”!

扎实推进“5+1”幸福工程,深入开展“五村联创”和“十福入户”活动,激励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不断追求幸福生活。

  (三)推进旅游特色化,增强三产发展内生力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来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创新融资机制,吸引社会投资,着力打造东部仙堂山佛教文化、中部县城休闲娱乐、西部宝峰湖观光度假三个旅游区,构建“三点一线”旅游格局。

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两日游”规模,列入全省精品旅游线路,进入国家4A级景区,努力实现年接待量百万人(次)以上,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四)推进城市现代化,增强区域发展带动力 

抓住我县列入长治“1+6”上党城市群规划的契机,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齐抓,巩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成果,创建全国园林、环保县城。

建设襄垣至长治城际路,实现半小时通达。

打通县城至侯堡、开元街至襄矿两条大通道,把侯堡镇区和富阳、王桥两个工业园区纳入县城,形成“一城三区”发展格局。

划分功能区域,优化县城布局。

力争到“十二五”末,县城人口膨胀到15万以上,成为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功能完善、品位较高的上党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实现襄垣人民撤县改市的梦想!

  (五)推进环境生态化,增强绿色发展影响力 

我县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抓住经济林和生态林两个重点,合理规划、积极推进林业工程建设。

力争每年绿化3.5万亩左右,五年新增林木绿化率10个百分点左右。

抓好以浊漳河三条干流为重点的小流域治理,促进生态有效恢复。

狠抓环保治理,强化节能减排,建设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环境优美的新家园。

  (六)推进社会和谐化,增强科学发展凝聚力 

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兴办一批惠民工程。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人民武装等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加强社会管理,改进信访工作,强化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稳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凝聚科学发展合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以上目标任务,体现了县委决策意图,彰显了科学发展理念,突出了转型跨越主题,反映了人民群众意愿。

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让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实施“六化”战略的起步年、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年。

我们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责任更加重大,意义更加深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综观全局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国内发达地区加快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山西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环顾周边 长治县去年财政收入首超我县,潞城、屯留、长子等县(市、区)大项目、大工程频频上马,争相发展的态势咄咄逼人。

审视襄垣 我们正处于蓄势待发、展翅腾飞、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跨越发展时不我待,率先发展刻不容缓!

我们只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在新一轮转型跨越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实现大作为!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总体部署,以实施“六化”战略和“三个十大攻坚”工程为中心,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效能为保障,围绕“一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突出“三个重点”,促进“四个提升”,打造“五型”政府,全面夺取“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胜利!

  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6亿元,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增长20%;

  ——财政总收入达到34.8亿元,增长1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亿元,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亿元,增长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18元,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3元,增长12%;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亿斤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5%;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县城二级以上天数不少于330天。

  全面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和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坚持转型跨越,推进率先发展 抢抓结构调整新机遇,唱响转型跨越主旋律,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选准突破口,抓住着力点,重点突破,整体攀升,推动观念转型、经济转型、服务转型,率先建设上党地区转型发展示范区、跨越发展领先区。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城乡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更加重视社会事业,更加重视群众工作。

既关注综合实力,也关注发展方式,更关注幸福指数。

各行各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求真务实,推进创新发展 求襄垣发展之真,务转型跨越之实。

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创新体制激活力,突出特色创亮点。

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确保政府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

  ——坚持民生为本,推进和谐发展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社会需要为第一选择、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

  根据上述目标和原则,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 

促转型 

培育跨越发展新优势

  转型跨越是襄垣发展的必由之路,项目建设是转型跨越的重要载体。

按照“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要求,以项目为抓手,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靠项目优化结构,靠项目加快转型,靠项目增强后劲,着力破解襄垣“因煤而兴,因煤而忧”的难题。

奋力实施“343163”发展目标:

  全力抓好“三个十大攻坚”工程 

今年全县确定的100项重点项目,涉及“六化”战略各个方面,特别是“三个十大攻坚”工程,是关系襄垣转型跨越发展的翻身工程。

不论任务多重,难度多大,都要集中全力,强势推进,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责任 

认真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既要抓开工建设,也要抓资金筹集和问题解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保证进度 

续建项目抓竣工,新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跟踪督查,快速推进。

提高效益 

严把招标代理、项目监理、质量监督三个环节,形成链条式、无缝化监管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集中打造四大工业园区 

坚持走园区化发展路子,努力把富阳、虒亭、下良、王桥四大工业园区建成项目建设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大平台、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按照各园区的发展定位,做好近中远期规划。

加快建设以“七通一平”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强化政策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提供优质服务,优先吸引亩均投资大、产生税收高、就业人数多、发展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和优质项目入园,形成产品在园区延伸、产业在园区提升、资本向园区流动的集聚效应。

  加快构建“三分天下”发展模式 坚持走多元化发展路子,努力使“国有为主体、合作为辅助”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国有、合作(外资)、民营三分天下”的雏形。

本着门槛最低化、环境最优化、扶持最大化的原则,做优国有经济 指导国有集体企业,储备后续项目,抓好现有项目,形成筹划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推进机制,不断提升发展实力。

做强民营经济 我县民营经济已经具备资本原始积累和人才基本素质两大要素,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通过政策推动、机制驱动、能人带动,激发民营企业大上项目,形成万马奔腾、千帆竞发之势。

启动“212”民营经济振兴计划,即:

集中培育2个年产值50亿元企业、10个10亿元企业、20个亿元企业。

做大合作(外资)经济 实施“大开放、大引进”战略,让外来投资者以独资、合资等形式办厂兴业,以控股、合股等形式,改造国有、集体及民营企业。

引导企业加强与外地优势企业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姻,努力使外向型经济比重明显提升。

  重点培育十大企业集团 

坚持走集团化发展路子,指导襄矿、七一、大平煤业、三元古韩、金鑫五大集团,率先做强做大,尽快建成我县的工业“航母”。

支持天垣集团、华润煤业、石泉煤业、华能集团、上庄煤业等企业新上非煤项目,积极向集团化迈进。

打造金鑫科技项目孵化基地,设立科技研发扶持基金,为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提升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按吨煤40元、吨焦10元标准,提取转型发展保证金,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经济杠杆作用,强力推进“一个集团上马一批转型项目,一个煤焦企业上马一个非煤项目”。

加快石板沟等10座矿井扩能改造,力争年内全县煤炭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

全部完工后,总产量达到1500万吨,为企业集团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发展六大产业 一是现代煤化工产业。

围绕“煤气化、煤气电、煤焦化”三条主要路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拉长产业链条,逐步提高附加值。

重点抓好襄矿集团40万吨聚氯乙烯、七一集团30万吨甲醇等在建项目,抓紧筹备襄矿集团20万吨煤制乙二醇、煤炭地下气化、华能焦化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力争使新上项目工业增加值、循环经济增加值有较大提升。

二是新能源产业。

加快建设华富生物秸秆发电等项目,抓紧筹备襄矿集团煤制气、低温余热利用储备等项目。

三是新材料产业。

重点抓好LED照明灯具等项目,积极筹备襄矿集团镁电池及储能电池、七一集团乙丙橡胶、大平煤业镀膜防腐管道等项目。

四是机械制造产业。

重点抓好襄矿集团汽车轮毂、精密铸件等项目,重振襄垣机械制造业雄风。

五是旅游产业。

按照“兴办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开发大市场”的思路,围绕“三点一线”旅游格局,聘请一流设计单位进行创意包装,确保我县旅游业高起点开发。

做精景点 仙堂山景区重点建设3座大佛、8个游乐馆等景点,宝峰湖景区力争新建温泉度假村、芦苇荡及湿地等景点,做亮特色 坚持以景观标准抓绿化,让绿色生态变景点,形成以生态旅游为开发品牌,以家庭式一日游和农家乐为主要形式,以精品景观、观光农业和田园风光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产业。

做响品牌 围绕打造“千年古县、法显故里、连氏根祖”等文化品牌,把我县的优秀特色文化融入景区,增强文化性,提升影响力。

同时,积极做好旅游产品策划、推介、营销等工作,多角度展示旅游精品,多层面推介旅游品牌。

六是现代服务业。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吸引社会投资,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促进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物流、休闲娱乐、信息技术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壮大。

重点抓好五星级大酒店、华丽港购物广场、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等工程,打造县城现代商贸聚集区和综合物流集散地。

  做好三项基础工作 一是产业政策收集和发布工作。

在经信局成立专门机构,及时收集国家产业政策,编制成册,定期发布,为企业转型上项提供政策服务。

二是产业规划和项目储备工作。

在发改部门成立项目储备、评估和策划机构,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谋划襄垣、设计襄垣,科学制定《襄垣县产业发展十年规划》。

抓好项目库建设,年内力争储备优质项目100项。

三是向上争取项目工作。

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产业动向和资金投向,部门联动,争取国家的、要回省里的、协调市里的,赢得上级更大支持。

  

(二)抓“三农” 保增收 建设幸福美好新农村

  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围绕推进“3+1”产业发展模式和“5+1”幸福工程,以工业理念抓农业,按城镇标准建农村,用创业主体待农民,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做大主导产业 

培育“3+1”特色主导产业,既是物质性的“造物”运动,也是精神性的“塑人”运动,既是推进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

今年重点抓好“8251”工程,“8”是建设80个设施大棚园区,总面积1.5万亩;

“2”是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2万余亩;

“5”是培育王村山窝窝农牧公司20万只鸡、夏店旭明合作社5000只羊、北底民欣合作社500头牛、上马东林合作社5000头猪、王桥瑞杰合作社30万只肉鸭5个规模养殖小区;

“1”是重点扶持永丰育苗、鑫源祥育苗、益农市场、宝达菇业、广发禽业、东宝薯业、阁老醋业、晋襄王、米氏皇米、银润农业循环园10个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激发农业活力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原则,鼓励农民以入股、租赁、置换等形式,将土地向种植能手流转,提高集约化水平,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

二是探索“田间变车间”发展模式。

借鉴工业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