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96050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知识点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6.汉代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转变,从本质上看(  )

A.统治者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和“有为”成分有利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7.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

A.儒学内部的改造B.统治者的提倡C.社会环境的变化D.其他学说的衰落

8.《中华文化史》指出:

“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其表述的观点是(  )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9.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B.强调唯心主义观

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D.强调三纲五常

10.有一次,我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朋友问:

山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没有什么关系吧?

哲学家回答:

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

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这位哲学家应是(  )

A.庄子B.朱熹C.王守仁D.王夫之

11.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12.朱熹说: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认为贯通明理的途径是(  )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致良知”D.“存天理,灭人欲”

13.2010年10月22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

我们现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是他(  )

A.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B.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深远

C.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14.侯外庐认为:

“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这主要是指李贽的什么思想(  )

A.批判程朱理学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万物皆生于两”D.“存天理,灭人欲”

1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7.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18.下列中国人发明或制造的物品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是(  )

A.火药B.纸张C.丝绸D.瓷器

19.下图中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科学家是(  )

 A.张衡      B.张仲景     C.祖冲之      D.徐光启

20.2010年10月,温家宝在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致辞时说:

“中国的‘四大发明’和‘经籍西传’曾为欧洲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实力增强

C.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D.四大发明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9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

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 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人民版必修3)

材料五 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人教版必修3)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

(4分)

 

(2)材料三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四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

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

(3分)

(5)综观上述五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

”,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二 以下是来自孟子的言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三 董仲舒在书中极力推崇《公羊传》的见解,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把封建统一说成是天经地义而不可改变。

他认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沟通起来,为“王权神授”制造了理论根据。

——XX百科《春秋繁露》

(1)结合材料一,说明伏尔泰对孔子思想推崇备至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措施?

(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的思想与孔孟的思想相比,有何特别之处?

23.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

西汉的纸       司南模型

 

         元代的火药铳     活字印刷版模型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8分)

(3)四大发明在中国所起的作用,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有过如下评价: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揭露了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四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1.B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但其政治主张追求“克己复礼”,维护等级秩序。

故二者相互矛盾。

]

2.A [“主张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是墨家的“尚力”思想。

3.A [关键是对各项材料的理解,A项所述材料对君主的触犯最大。

4.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著名民本思想,孟子名轲。

5.B [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和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强调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而老子并未明确提出这方面的主张。

6.D [从“无为”到“有为”说到底是统治阶级统治思想的转变,而统治思想的转变其实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7.A [汉代儒学进行自我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这些思想适合了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为统治者所倡导,成为官方学说。

注意此题容易错选B,统治者所以倡导儒家思想,主要因为是儒家思想适应其统治需要。

8.D [结合材料中提到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判断材料表述的观点是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9.A [B、C、D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都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只不过一个是客观唯心主义,一个是主观唯心主义;

在认识论上,程朱理学认为,要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陆王心学认为,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10.C [题干材料反映了哲学家“心外无物”的观点。

11.A [B、C两项的表述本身错误。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思想产生。

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制度,摧残人性。

12.A [“发明本心”和“致良知”分别是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求理方法;

“存天理,去人欲”虽是朱熹的观点,但不是求理的方法。

13.D [纪念朱熹的原因要从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的角度考虑。

从本质上看,朱熹提出的理学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客观上讲,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重要作用。

主张心是世界本原的是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

14.B [B项强调的是追求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本性,与题意相符。

D项是程朱理学的思想,是李贽批判的对象。

15.A [上述思想家生活在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时代,从其思想内容看,都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反映。

16.D [在古代,佛教、道教等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儒家思想有重要影响,但也没有影响到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并且儒家思想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佛、道的传播。

17.B [打破世界各洲彼此隔绝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而对新航路开辟起最大作用的是指南针。

18.C [火药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12世纪传入欧洲。

15世纪后,中国的一些制瓷技艺就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但他们的生产水准始终处于初级阶段。

罗马帝国则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蚕种并发展养蚕技术的。

19.D [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20.B [火药在欧洲的使用削弱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实力,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21.

(1)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政在得民(或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以任答两点)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3)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源;

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

(4)反对君主专制(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提倡经世致用;

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思想。

(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精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对儒家思想应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演变及影响。

解答第

(1)问时,要注意从材料本身进行概括,切不可直接引用材料原句;

解答第

(2)问时,要从“中央集权”和“统一”两个角度切入;

解答第(3)问时,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有效信息;

解答第(4)问时,迁移教材知识,明确他们的侧重点;

解答第(5)问时,一是要指明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

22.

(1)原因:

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的君主制。

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

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2)思想:

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措施:

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

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

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

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等。

(3)特别之处:

宣扬“大一统思想”,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3.

(1)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到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

(2)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堡垒不堪一击,使用冷兵器的骑士阶层衰落,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使人类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欧洲人借鉴中国印刷术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解析 解答第

(1)问只要结合本课有关造纸术、印刷术的史实即可。

(2)问从四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角度考虑。

第(3)问从旧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的落后角度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