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4860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LC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格式.docx

4

=M0.0

28

=Q0.0L1显示

5

LDI0.0

29

LDM10.1

6

TONT38,+30延时3S

30

OM10.6

7

ANT38

31

OM11.0

8

=M1.0

32

OM11.5

9

LDM1.0

33

=Q0.1L2显示

10

OM0.2

34

LDM10.4

11

=M10.0

35

12

LDM11.6

36

13

TONT39,+20延时2S

37

14

ANT39

38

=Q0.2L3显示

15

=M0.2

39

LDM10.3

16

LDM0.0移位输入

40

17

SHRBM10.0,M10.1,+14

41

18

42

19

OM10.2

43

=Q0.3L4显示

20

OM10.3

44

LDM10.2

21

OM10.4

45

22

OM10.5

46

23

47

48

=Q0.4L5显示

61

OM10.7

49

62

50

63

OM11.6

51

64

=Q0.7L8显示

52

65

53

=Q0.5L6显示

66

54

67

56

68

57

69

=Q1.0L9显示

58

70

LDI0.1停止

59

=Q0.6L7显示

71

RM10.1,1复位

60

72

RM11.6,1复位

梯形图如下所示

实验二机械手

一、实验目的

用数据移位指令来实现机械手动作的模拟。

二、机械结构和控制要求

图中为一个将工件由A处传送到B处的机械手,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的执行用双线圈二位电磁阀推动气缸完成。

当某个电磁阀线圈通电,就一直保持现有的机械动作,例如一旦下降的电磁阀线圈通电,机械手下降,即使线圈再断电,仍保持现有的下降动作状态,直到相反方向的线圈通电为止。

另外,夹紧/放松由单线圈二位电磁阀推动气缸完成,线圈通电执行夹紧动作,线圈断电时执行放松动作。

设备装有上、下限位和左、右限位开关,它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有八个动作,即为:

原位下降夹紧上升右移

左移上升放松下降

三、机械手动作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图6-11-1所示

机械手动作的模拟控制面板

上图下框中的YV1、YV2、YV3、YV4、YV5、HL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0、Q0.1、Q0.2、Q0.3、Q0.4、Q0.5;

SB1、SB2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0、I0.5;

SQ1、SQ2、SQ3、SQ4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1、I0.2、I0.3、I0.4。

上图中的启动、停止用动断按钮来实现,限位开关用钮子开关来模拟,电磁阀和原位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

四、工作过程分析:

当机械手处于原位时,上升限位开关I0.2、左限位开关I0.04均处于接通(“1”状态),移位寄存器数据输入端接通,使M10.0置“1”,Q0.5线圈接通,原位指示灯亮。

按下启动按钮,I0.0置“1”,产生移位信号,M10.0的“1”态移至M10.1,下降阀输出继电器Q0.0接通,执行下降动作,由于上升限位开关I0.2断开,M10.0置“0”,原位指示灯灭。

当下降到位时,下限位开关I0.1接通,产生移位信号,M10.0的“0”态移位到M10.1,下降阀Q0.0断开,机械手停止下降,M10.1的“1”态移到M10.2,M20.0线圈接通,M20.0动合触点闭合,夹紧电磁阀Q0.1接通,执行夹紧动作,同时启动定时器T37,延时1.7秒。

机械手夹紧工件后,T37动合触点接通,产生移位信号,使M10.3置“1”,“0”态移位至M10.2,上升电磁阀Q0.2接通,I0.1断开,执行上升动作。

由于使用S指令,M20.0线圈具有自保持功能,Q0.1保持接通,机械手继续夹紧工件。

当上升到位时,上限位开关I0.2接通,产生移位信号,“0”态移位至M10.3,Q0.2线圈断开,不再上升,同时移位信号使M10.4置“1”,I0.4断开,右移阀继电器Q0.3接通,执行右移动作。

待移至右限位开关动作位置,I0.3动合触点接通,产生移位信号,使M10.3的“0”态移位到M10.4,Q0.3线圈断开,停止右移,同时M10.4的“1”态已移到M10.5,Q0.0线圈再次接通,执行下降动作。

当下降到使I0.1动合触点接通位置,产生移位信号,“0”态移至M10.5,“1”态移至M10.6,Q0.0线圈断开,停止下降,R指令使M20.0复位,Q0.1线圈断开,机械手松开工件;

同时T38启动延时1.5秒,T38动合触点接通,产生移位信号,使M10.6变为“0”态,M10.7为“1”态,Q0.2线圈再度接通,I0.1断开,机械手又上升,行至上限位置,I0.2触点接通,M10.7变为“0”态,M11.0为“1”态,Q0.2开,停止上升,Q0.4线圈接通,I0.3断开,左移。

到达左限位开关位置,I0.4触点接通,M11.0为“0”态,M11.1为1”态,移位寄存器全部复位,Q0.4线圈断开,机械手回到原位,由于I0.2、I0.4均接通,M10.0被置“1”,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再次按下启动按钮,将重复上述动作。

五、实验设备

六、实验程序

符号

符号

LDI0.2上限为开关

OLD

AI0.4左限位开关

ANM10.1

AT37

ANM10.2

ANM10.3

ANM10.4

AI0.2

ANM10.5

ANM10.6

ANM10.7

AI0.3

ANM11.0

ANM11.1

LDM10.5

AI0.1

LDI0.4

AM11.1

LDM10.6

OI0.5停止按钮

AT38

=M11.1

LDM10.7

LDM10.0

AI0.0启动按钮

LDM11.0

AI0.4

=Q0.1夹紧

SHRBM10.0,M10.1,+9

55

=Q0.5

=Q0.2上移

=Q0.3右移

=Q0.0

=Q0.4左移

SM20.0,1

TONT37,+17

RM20.0,1

LDM20.0

TONT38,+15

梯形图

实验三四节传送带的模拟

通过使用各基本指令,进一步熟练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试。

有一个用四条皮带运输机的传送系统,分别用四台电动机带动,控制要求如下:

启动时先起动最末一条皮带机,经过5秒延时,再依次起动其它皮带机。

停止时应先停止最前一条皮带机,待料运送完毕后再依次停止其它皮带机。

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皮带机及其前面的皮带机立即停止,而该皮带机以后的皮带机待运完后才停止。

例如M2故障,M1、M2立即停,经过5秒延时后,M3停,再过5秒,M4停。

当某条皮带机上有重物时,该皮带机前面的皮带机停止,该皮带机运行5秒后停,而该皮带机以后的皮带机待料运完后才停止。

例如,M3上有重物,M1、M2立即停,再过5秒,M4停。

四、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图6-12-1所示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面板

上图下框中的KM1、KM2、KM3、KM4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1、Q0.2、Q0.3、Q0.4:

SB1、SB2、分别为主机的输入点.I0.0、I0.5;

表示负载或故障设定的A、B、C、D分别接主机输入点I0.1、I0.2、I0.3、I0.4。

上框中启动、停止用动合按钮来实现,负载或故障设置用钮子开关来模拟,电机的停转或运行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

五、实验程序

LDI0.0启动按钮

=M4.0

OM1.0

LDM4.0

ANI0.5

TONT40,+50

SQ0.4,1D电机运行

LDT40

RQ0.2,1B电机停转

=M5.0

TONT37,+50

LDM5.0

TONT41,+50

SQ0.3,1C电机运行

LDT41

=M2.0

RQ0.3,1C电机停转

LDM2.0

=M6.0

TONT38,+50

LDM6.0

LDT38

TONT42,+50

SQ0.2,1B电机运行

LDT42

=M3.0

RQ0.4,1D电机停转

LDM3.0

LDI0.1故障A

TONT39,+50

RQ0.1,1A电机停转

LDT39

=M7.0

SQ0.1,1A电机运行

LDM7.0

LDI0.5停止按钮

TONT43,+50

OM4.0

LDT43

ANI0.0

=M8.0

LDM8.0

TONT46,+50

TONT44,+50

LDT46

LDT44

LDI0.3故障C

=M9.0

LDM9.0

LDI0.2故障B

=M12.0

LDM12.0

TONT47,+50

73

LDT47

74

TONT45,+50

75

LDI0.4故障D

LDT45

76

77

=M11.0

78

79

实验四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的模拟

熟练使用置位和复位等各条基本指令,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模拟,熟练地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试。

二、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图6-9-1所示

液体混合装置控制面板

上图下框中的V1、V2、V3、M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Q0.0、Q0.1、Q0.2、Q0.3;

起、停按钮SB1、SB2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0、I0.1;

液面传感器SL1、SL2、SL3分别接主机的输入点I0.2、I0.3、I0.4。

上图中,液面传感器利用钮子开关来模拟,启动、停止用动合按钮来实现,液体A阀门、液体B阀门、混合液阀门的打开与关闭以及搅动电机的运行与停转用发光二极管的点亮与熄灭来模拟。

三、控制要求

由实验面板图可知:

本装置为两种液体混合装置,SL1、SL2、SL3为液面传感器,液体A、B阀门与混合液阀门由电磁阀YV1、YV2、YV3控制,M为搅动电机,控制要求如下:

初始状态:

装置投入运行时,液体A、B阀门关闭,混合液阀门打开20秒将容器放空后关闭。

启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SB1,装置就开始按下列约定的规律操作:

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

当液面到达SL2时,SL2接通,关闭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B阀门。

液面到达SL1时,关闭液体B阀门,搅动电机开始搅动。

搅动电机工作6秒后停止搅动,混合液体阀门打开,开始放出混合液体。

当液面下降到SL3时,SL3由接通变为断开,再过2秒后,容器放空,混合液阀门关闭,开始下一周期。

停止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SB2后,在当前的混合液操作处理完毕后,才停止操作(停在初始状态上)。

四、编制梯形图并写出程序

参考程序表6-9-1所示

EU

=M10.0启动脉冲

LDI0.1

OM10.0

=M10.1停止脉冲

SQ0.0,1液体A阀打开

LDI0.2

SQ0.1,1液体B阀打开

=M10.2

LDI0.3

OM10.1

RQ0.0,1液体A阀关闭

=M10.3

LDNI0.4

SQ0.3,1搅动电机工作

RQ0.1,1液体B阀关闭

=M11.5

RQ0.3,1

LDM11.4

LDQ0.3

SQ0.2,1混合液阀打开

TONT37,+60延时6S

LDNQ0.3

RQ0.2,1混合液阀关闭

LDM11.2

AM12.0

SM20.1,1

ANM11.5

=M11.4

RM20.1,1

LDM20.1

TONT38,+20延时2S

五、程序设计及工作过程分析

启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SB1,I0.0的动合触点闭合,M10.0产生启动脉冲,M10.0的动合触点闭合,使Q0.0保持接通,液体A电磁阀YV1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

当液面上升到SL3时,虽然I0.4动合触点接通,但没有引起输出动作。

当液面上升到SL2位置时,SL2接通,I0.3的动合触点接通,M10.3产生脉冲,M10.3的动合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复位指令RQ0.0使Q0.0线圈断开,YV1电磁阀关闭,液体A停止流入;

与此同时,M10.3的动合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保持操作指令SQ0.1使Q0.1线圈接通,液体B电磁阀YV2打开,液体B流入。

当液面上升到SL1时,SL1接通,M10.2产生脉冲,M10.2动合触点闭合,使Q0.1线圈断开,YV2关闭,液体B停止注入,M10.2动合触点闭合,Q0.3线圈接通,搅匀电机工作,开始搅动。

搅动电机工作时,Q0.3的动合触点闭合,启动定时器T37,过了6秒,T37动合触点闭合,Q0.3线圈断开,电机停止搅动。

当搅匀电机由接通变为断开时,使M11.2产生一个扫描周期的脉冲,M11.2的动合触点闭合,Q0.2线圈接通,混合液电磁阀YV3打开,开始放混合液。

液面下降到SL3,液面传感器SL3由接通变为断开,使M11.0动合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M20.1线圈接通,T1开始工作,2秒后混合液流完,T1动合触点闭合,Q0.2线圈断开,电磁阀YV3关闭。

同时T1的动合触点闭合,Q0.0线圈接通,YV1打开,液体A流入,开始下一循环。

停止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SB2,I0.1的动合触点接通,M10.1产生停止脉冲,使M20.0线圈复位断开,M20.0动合触点断开,在当前的混合操作处理完毕后,使Q0.0不能再接通,即停止操作。

参考梯形图如下所示:

图6-9-2

六、实验设备

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设,让我了解了plc梯形图、指令表、顺序功能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

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虽然本次课程设计是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彼此还是脱离不了集体的力量,遇到问题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多和同学讨论。

我们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不停的讨论问题,这样,我们可以尽可能的统一思想,这样就不会使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方向,并且这样也是为了方便最后设计和在一起。

讨论不仅是一些思想的问题,还可以深入的讨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处理问题要快一些,少走弯路。

多改变自己设计的方法,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要不停的改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方便自己解决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老师的帮助与意见。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向老师请教或向同学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是有句话叫做思而不学者殆。

做事要学思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