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4573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textiles;

impact;

causesandcountermeasures

目录

引言……………………………………………………………………………………1

一、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2

二、我国贸易遭受绿色壁垒的成因…………………………………………………2

三、绿色壁垒的特点…………………………………………………………………3

1、绿色壁垒表现形式分类。

…………………………………………………3

2、绿色壁垒具有“一箭双雕”的功能。

……………………………………3

3、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3

4、绿色贸易壁垒设置的对象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4

5、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4

四、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绿色壁垒问题……………………………………………6

1、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认识不足………………………………………6

2、法规不完善,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6

五、我国纺织品贸易应对绿色堡垒的策略…………………………………………7

1、政府层面………………………………………………………………………7

2、纺织企业………………………………………………………………………8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引言

伴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通过采取新型的国际贸易壁垒手段,对国家的纺织品服装进行限制,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大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

随着我国积极发展绿色纺织生产以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绿色纺织品的生产将有助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本文将着重介绍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分析他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影响,并提出集中应对措施。

顾瑞龙工商企业管理

高起专2009春季97023210141

一、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8年约1851亿美元。

7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7倍。

我国对主要市场出口连续增长的同时,对非洲、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增长明显。

2003年我国纺织服装对东南亚、中东地区、非洲、欧盟、独联体、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出口增长分别为59%和109%。

绿色贸易壁垒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措施。

在全球4917种产品中,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3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320亿美元,占1999年世界进口额的88%,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790亿美元,占13%,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

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300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涉及纺织、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几千种商品。

又据中国首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提供的资料,1997年我国至少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环保因素而受阻。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

环境贸易壁垒"

、"

绿色保护主义"

,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绿色卫生检疫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

二、我国贸易遭受绿色壁垒的成因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在不断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开始在国际领域内寻求合作、达成共识,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国际法文件。

同时,各国也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等。

但是,随着国际间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这些原本用来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却被一些国家用来作为一种保护本国贸易和其他经济利益的手段,作为一种进行进出口贸易的门槛,绿色壁垒便随之产生。

三、绿色壁垒的特点

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

这些绿色壁垒规定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形式多样,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难以适应,从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产品,也无形地削弱了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方面,它是一种遏制工具。

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学技术优势,通过国内制定的有关环保的法律以及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产品进行准入限制,以达到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进行遏制。

另一方面,按照绿色壁垒中的绿色产品标准,如国际社会所制定的有关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环境标志和一些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种环境标准,来生产产品,可以提供绿色产品(无害产品),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以便达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的。

总之,绿色壁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隐蔽性、技术性和广泛性等特征。

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调整和补充,出现了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绿色贸易措施,涉及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安全等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它不仅对产品(消费)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后勤设施、操作人员医疗卫生条件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如美国实施的HACCP计划,其目的是更方便、更有效地实施其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的绿色贸易壁垒不仅表现为环境技术规定、标准,而且这些规定的执行过程也逐渐成为外国商品进入市场的严重障碍,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往往导致旷日持久的调查和取证,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并延误了良好的商机。

例如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活鱼,就遭到长达45天的批批检验待遇,致使大量的活鱼死在码头,几乎无法再出口。

绿色贸易壁垒往往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及劳动力的优势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或劳动密集性的产品,其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形成威胁。

所以,这类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最易遭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阻挠。

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各国所确定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必将进行不断的调整,包括壁垒设置的内容、方式、手段、目标以及设置壁垒的程度等都在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变动;

另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动态性还表现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往往会产生联动反应,一国实施立即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纷纷效仿,由一个设限国快速扩散到多个设限国,给出口国造成重大的打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在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使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以及各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大国来说,绿色贸易壁垒无疑是一把“温柔”的利刃,“温情脉脉”地刺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

从具体内容和形式看,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合法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技术性、手段上的隐蔽性、操作上的争议性等特点。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在国际贸易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绿色壁垒正日益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1)、表现形式合理合法。

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关注可持续发展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而且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

(2)、涉及内容广泛而系统。

既包括初级产品,又包括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不仅涉及资源环境,而且涉及动植物与人类健康;

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

(3)、保护方式复杂且具隐蔽性。

不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虽限制贸易,却还有一定透明性。

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具体的内容及变化,比其他非关税壁垒更容易回避贸易对方的指责,而且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及时应对而蒙受损失。

(4)、实施效果具有歧视性。

各国在政策和标准制定上主要依据国内资源技术条件和国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手段,有些条例是专门针对出口国家或商品制定的,甚至制定一些明显或隐蔽的双重环境标准,执行这些措施和标准时,隐含着歧视性和非公平待遇,使国民待遇原则受到扭曲,往往是有利于本国生产者而不利于外国出口商。

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与贸易自由化相对立,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赞同、保护或鼓励,其原因在于它具有的双重性。

一方面,它被一些发达国家用来作为限制或阻碍他国产品或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国内市场的屏障,并具有一定的“合法”地位;

另一方面,它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的作用。

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或某几个国家的“专利”,它可以被任何一个国家所采用。

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条件,每一个国家都可以采用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方法,“合法地”对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设置一定范围和一定限度的“障碍”

四、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绿色壁垒问题

目前,我国应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认识不足

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早就提醒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将对我国对外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和制约,但决策者和广大企业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去认真对待和考虑采取何种措施和对策冲破外国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如: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

但遗憾的是,我国企业对它的反应迟钝。

2、法规不完善,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构建了环境保护法体系,但环境标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保护环境与恶化环境的现象并存,假冒伪劣禁而不绝;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国家为了逃避本国环保法规的管制或避免支出高昂的环保费用,往往将本国限制或淘汰的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业设施,通过对我国出口及直接投资等渠道向我国转移,这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受到影响,部分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出口愈加困难。

目前,从整体而言,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的模式上。

检测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不足和基础研究工作的不够,使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建立科学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技术指标体系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如各种产品涉及环境方面的技术指标,应由环保部门还是由技术监督部门制定还没有法律方面的规定。

如果把这些技术指标定义为环境标准则应由环保部门制定,如果定义为产品的技术标准则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制定,可是目前这类指标的性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五、我国纺织品贸易应对绿色堡垒的策略

1、政府层面

(1)、大力宣传并加强环保意识。

面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要发展对外出口贸易,我们就必须大力宣传并加强环保意识,使企业和公众都深入地认识到,为了自己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我国纺织企业树立“环保与外贸相互促进”的思想,实现绿色贸易。

(2)、与时俱进,建立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

在制订国家质量体系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质量标准体系,如ISO14000认证标准等,采取“吸取精华,弃其糟粕”的借鉴方法制定适合我国纺织品行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本国认证条例。

而且,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一批纺织品出口生产基地,实行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来帮助纺织企业做好出口产品的各种质量标准认证工作。

(3)、实事求是,建立和健全出口产品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我国应尽快建立对国外技术和绿色壁垒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加强我国的通报咨询网络建设,以便能够及时地、准确地向企业通报国际上产品标准的制定及变化的相关信息,并协助企业采取针对性的实施对策,为企业扩大出口服务。

例如,我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针对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的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为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减少贸易损失,针对重点受影响产品,启动了对日农产品出口预警分析,发布《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并密切跟踪日本实施情况,发布出口行业预警,目的是加强和各相关行业及企业的沟通,共同做好应对工作。

在纺织品行业方面也同样可以开展这项工作。

(4)、加大对研发绿色产品提供经济支持。

政府可以选择部分纺织品行业的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为其提供研发绿色产品的经济支持,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可以鼓励个体老板、企业家等,投资研发绿色产品项目。

再者,鼓励外商投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和商品消费市场广,又长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外的企业家看好我国的经济发展局势,我们应该鼓励这部分人来华投资,以增大对纺织行业绿色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形成群策群力之局,提高我们纺织品的整体质量。

(5)、积极建立反“不合理绿色壁垒标准机构”。

不合理的绿色壁垒其实是国际霸权的一种体现,政府应该建立专门“反不合理绿色壁垒标准”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对绿色壁垒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了解绿色壁垒隐蔽性的一面,并按照WTO协议的标准壁垒的规定范围及其他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定,对不合理的绿色壁垒标准要求进行有理、有力、合法地对应,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纺织企业

(1)、提高纺织品绿色安全质量。

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市场的声誉,打好质量战是企业在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提高产品绿色安全质量。

首先,企业应把好原料选择关,要关注原料生产地域土质的好与坏、农药施用控制的管理及其生长期的周围环境的监控等方面,从源头上保证纺织产品质量安全;

其次,企业应按照国际公认的纺织品安全质量标准来生产产品,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无害产品,走绿色纺织品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有利于冲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再次,要切实加强纺织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把好质量关,以此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贸易绿色壁垒。

(2)、重视国际贸易市场信息及其战略战术。

常言说得好:

“商场如战场”,在今天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同样如此,我国纺织企业要时刻关注商场战略和战术问题。

企业要做到讲究市场战略战术,需要企业树立“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的生存理念,学会加强自我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需要纺织企业领导人和高层管理人员在国际贸易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潜意识的挖掘力,分析国际贸易市场信息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冲破绿色壁垒。

(3)、坚持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从长远来看,企业为了更好地避免和减少因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而带来的损失,就必须坚持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甚至已有学者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实现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

(王学军,2006)“引进来”代表着学习,“走出去”代表的是创业,“引进来”的是外国的资金、纺织业先进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和设备等,借此提高企业绿色产品质量;

“走出去”的是产品和技术人员,纺织企业要定期将自己的技术人员送到国外大型相关企业或大学中学习深造,建立国外试验基地,将其建设成内外沟通协作的窗口,借此步步为营,开拓国际市场,为打破国际贸易壁垒而建立平台。

同时,根据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特点和双重性质,我国应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策略应分为如何冲破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和如何合理利用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两个方面。

如何冲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是我国当前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对策研究的重点。

为此应采取如下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

加强环境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建立相应研究机构,尽快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

全面、广泛地宣传国际环保公约和国际环境标准等法规,特别是由于日益增多的国际环保公约、协议、标准是各国行使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应着重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概念深入人心,把环保导入企业经营决策中,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把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变成全社会的动力,使全社会的每一成员都认识到应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挑战,既是我国经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进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参与竞争的需要,大家应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来回应这一挑战。

(2)、建立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政府应尽快建立国外技术性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外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和动态,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及时辨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建立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

要反复认真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国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从他国的经验中找出我国可资借鉴的内容,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

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贸易与环境条款的谈判,利用WTO的非歧视原则,运用外交手段积极参加国际贸易与环境方面争端问题的解决,以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3)、完善贸易的环境法规和政策措施,强化贸易环境立法和执法

加快制定清洁生产法,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应尽快把忽视环境、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相互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

由外贸部门牵头,环保和技术监督部门配合,组织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技术指标体系,发展并完善我国的绿色会计与绿色审计体系。

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逐步修订各种产品的标准,包括环境标准,使我国产品标准和相关环境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或激励企业进行绿色认证,获取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禁国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尤其是危险、有毒废旧物质甚至是污染产业流入我国。

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策略,促进发展中国家法律与WTO环境议题的互动,充分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和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保护我国企业的公平贸易机会。

(4)、合理利用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双重性。

我国在制定冲破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对策的同时,还应制定合理利用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的对策,以保护生态环境、人和其他动植物的健康,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和主导产业。

具体对策如下:

①、加快环境标准建设,构筑我国自己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我国应建立起自己的绿色保障系统,防止自己的产品和一些弱势民族产业遭受发达国家的打击。

在制定或完善环境标准时,在符合国情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防止境外污染项目或产业向国内转移;

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因标准不同而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受阻。

并且,这种基于国际标准的环境标准也容易得到发达国家特别是WTO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承认。

当然,提高环境标准或采用国际标准,一定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否则,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对我国自己的企业产生某种限制。

把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国家的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体系,在外商投资项目的引进和进口贸易方面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要求。

对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环境标准适用的进口商品和引进项目,应要求贸易对象国适用其本国标准,防止污染向我国国内转移。

②、适时利用政府采购

现阶段,尽管我国已加入WTO,但还没有签署《政府采购协议》,因此,在政府采购时可以实行国货优先的原则暂时缓解国外产品给我们造成的进口冲击力。

与此同时,正确利用政府采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政府可通过调整采购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对需要鼓励的环保产业采取扩大相对购买量等方式增加产品的购买力度。

二是政府可向环保产品的供应商颁发绿色环保标志,这样在以后的采购中,这些被认定的企业就会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由此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努力改进产品的环保性能。

三是由于政府采购批量大,影响力大,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通常政府采购支出占一国财政支出的30%以上,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0%左右,因此,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结论

中国对绿色纺织品的生产开发起步较晚,至今尚未指定响应的认定标准和制度。

这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地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我国积极发展绿色纺织生产以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绿色纺织品的生产将有助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