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157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doc

云南省禄丰县第三中学——您的成功,我是们最大的喜悦

禄丰三中网址:

,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C—12N—14O—16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

A

.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D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D

.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A

.已知:

C(s)+CO2(g)2CO(g)△H>0。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C

.0.1mol/L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

A.5.6B.7.0C.8.4D.13.0

B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

CH3COO-+H3O+=CH3COOH+H2O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C6H5O-+CO2+H2O=C6H5OH+CO32-

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3Fe+8H++2NO3-=3Fe3++2NO↑+4H2O

C

.已知:

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

②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D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A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O+H2OCO2+H2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

B

.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

1

2

3

4

5

6

7

8

9

……

C2H2

C2H4

C2H6

C3H4

C3H6

C3H8

C4H6

C4H8

C4H10

……

AC6H12BC6H14CC7H12DC7H14

C

.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

.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BC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

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A

.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S和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ABD

.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

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CD

.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和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λ1+λ2Bλ1-λ2CD

AD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

A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0

B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0

C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0

D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0

BD

.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

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

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E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B.E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C.Ek=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D.Ek=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C

.如图所示,在PO、QR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

一导线框abcdefa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相互垂直,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

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

以a→b→c→d→e→f为线框中的电动势ε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

CD

第Ⅱ卷

本试卷共10小题,共174分。

(1)AC

(2)(ⅰ)R0滑动变阻器甲E2(ⅱ)偏小

.(17分)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①。

(2)有一电注表,量程为1mA,内阻r1约为100Ω。

要求测量其内阻。

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以认为的内阻rg=R1,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①;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②;电源E应该选择③。

(ⅱ)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④。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2mgR+mv2①

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轨道的压力N。

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mg+N=m②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

N≥0③

由②③式得

V≥④

由①④式得

H≥2.5R⑤

按题的需求,N=5mg,由②式得

V<⑥

由①⑥式得

h≤5R⑦

h的取值范围是

2.5R≤h≤5R⑧

.(16分)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有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