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1517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docx

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复习讲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组

2016年3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会数“正”字,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会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会解决问题,并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例:

 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

晴天

雨天

阴天

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

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求可以分成几份?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总数÷每分数=份数

例:

24本练习本,每人3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

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

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例:

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

式读作(),表示的意义是()。

4、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乘数相同的只能各写一个)

例:

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   C、24÷3=    D、24÷4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

1、小明2分钟做18道加法计算题,照这样计算8分钟能做几道计算题?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

1、轴对称图形:

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

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

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方向、大小不变,距离发生改变)

3、旋转:

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一)填空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车轮的运动是()现象。

 

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 )现象。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4、火箭升空,是平移现象。

( ) 

5、翻书时纸张是绕点旋转的 ( ) 

6、拧开水龙头的过程是平移现象。

()

7、一条小鱼从左游到右,又从右游到左,是平移现象。

()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四)涂一涂。

练习七第4题和第14题。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

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

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接口算:

28÷4 =81÷9=30÷5=47÷6=

58÷7=48÷8=9÷9=8÷1=

2.填空:

 45÷9=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 )里有()个();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有(++、--、+-、-+、××、÷÷、×÷、÷×)

例:

23+6+18    97-34-28    32+11-8    53-24+38

2×3 ×8  81÷9 ÷3   2×8÷4     72÷8×4

2、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运算中,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非同级运算的类型有(×+ ,×-, +×,-× ,÷+ ,÷-, + ÷,

     -÷)。

例:

5× 6 +14      3× 7-16     3 + 5 ×9     45-9×3 

45÷9+14     64÷8-8   13 + 56÷7   64-40 ÷8

3、在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带小括号的类型:

×( + ), ×(-), ( + )÷,(- )÷。

 

例:

 6×(7 + 2) (24-18)×9   (14+35 )÷7  (82-18 )÷8 

4、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重点)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数要先算出时,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例:

6×7=42     42-1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24     24÷3=8   (强调括号不能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4=9     12+9=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在考试时为确保拿到该拿的分,除非明确规定要用综合式,否则尽可能用分步式)

例:

妈妈买回5捆铅笔,每捆8支,送给妹妹12支后,还剩多少支?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1、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

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

用20元钱买票够吗?

3、小明在计算“6+×5”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40.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剩余的不能再分的数,就是余数)。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最小的余数是1。

最小的除数比所给的余数大1。

例:

43÷7=6……( ) 余数可能是( )或者余数最大是()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

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

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

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

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例:

50÷7=56÷9=49÷6=39÷9=40÷7=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常见的情况有;

1、至少问题即“进一法”在商的基础上加1

例:

有60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2、最多问题即“去尾法”不管余数是多少都只看商。

例: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3、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看几个元素为一组,用要求的数字除以每一组元素的个数,看余数是多少,那么它就与某一组的第几个元素相同,没有余数,就与某一组的最后一个元素相同。

例:

1、有一串珠子,按照蓝蓝黄黄绿的顺序穿起来,一共穿了27颗,最后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2、小丽想穿一串项链,用两种颜色的珠子按照蓝蓝黄蓝蓝黄的规律穿,共用了26颗珠子。

黄色和蓝色的珠子各用了几颗?

第七单元

一、读出下面各数:

3089                      4908                5120

7009                      6010                1000

10000                     987                  2910  

二、一个四位数,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时,( )。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    )

(1)只读一个零     

(2)读两个零     (3)一个零也不

三、写出下面各数:

 

十      六千五百一十          一千

八千零八       三千零一十二      六千零六十六          一万 

四、2个百、5个十和6个一(     )4个百和8个一(     ) 二千八百(          )

五、用2、0、0、8四个数字按要求组成数字:

(1)只读一个零(   )(     )(   )(     )

(2)一个零也不读(     )(    )

(3)最大的四位数(       )最小的四位数(         )

六、 用3、0、5、9、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可以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七、用2、3、8、5、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

八、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相差(     )

九、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它们相差(      )

一十、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相差(   )。

一十一、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相差(  )。

一十二、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它们相差(  )。

一十三、用一个1,一个7和两个0组成四位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一十四、最大的四位数是(   ),它比10000少(    )。

一十五、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相差(     )。

一十六、

(一)、大数的认识

1、十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二)、数位

1、八百五十写作(     ),这个数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2、2356是由()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3、940是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的。

4、5800里面有(     )个千和(   )个百。

8900里面有(   )个十。

5、七个百加八个百是(    )个百,是(       )、

(三)按要求写数

1、3个千、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2、4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3、由3个千,8个百,4个一组成的数是(      )。

4、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5,十位上是4,百位和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5、由6个千,5个百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6、由6个千、8个百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7、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6,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四)数位表、最高位、几位数、计数器认数

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2、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    )位是万位。

第( )位是百位

3、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4、3986是(   )位数,最高位是(    )。

5、8203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其中2在(  )位上,表示(  )个(   )。

5、 这个数是(   )位数,最高

位是(  )位,它是由(  )个千、

(  )个百和(   )个一组成的。

、读作(           )。

(五)相邻数、按要求数数

1、与5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599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3、 2998后面连续两个数是(     )、(      )。

3980、(   )、(    )、(    )。

(六)估算

1、每架钢琴售价为9979元,约是(        )。

2、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

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    )元。

3、一年级150人,二年级170人。

两个年级共需要(    )个一次性注射器。

4、冷饮店原有矿泉水528瓶,卖出184瓶,大约还有( )瓶。

上午卖出冰棒219根,下午卖出392根,今天大约卖出( )根。

5、上海广播电视塔高468米,中央广播电视塔高405米。

上海广播电视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大约高(    )米。

6、据统计,世界上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又10座分布在喜玛拉雅山脉。

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大约为8848米。

其中近似数是(       ),准确数是(         )。

8、录音机原价359元,现价231元,便宜约(    )元。

电视机原价965元,现价748元,便宜约(    )元。

9、                          乘火车比飞机大约便宜(      )元。

10、一家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219根,下午卖出392根,今天大约卖出(    )

11、估算    593+412≈          631-409≈          521-287≈

(七)比较大小相关的题目

1.在□里填上不同的数:

 

9  27>9563       9  27>9563     9  27>956   9  27>9563

3、按顺序排列下面数字。

 999  1080  10000  1290  2100

(   )<(   )<(   )<(   )<(   )

4、在( )里填上“>”、“<”或“=”。

最大的四位数( )9000   6050( )6005   2千克大米( )2千克棉花

5、在下面三个数中,最接近1000的数是(  )。

(1)989      

(2)1019      (3)899 

6、判断;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   ) 

、9621=(  )+(  )+(  )+(  )6080=(  )+(  )+(  )+(  )

(九)判断题。

1.9个一、8个十、5个百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9854。

      (  )

2.供应小学有学生1304人,约是1300人。

           (  )

3、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  )

4‘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  )

5、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

(  )

(十)比470多320的数是(      )。

 

第八单元

一、在(     )里填上合适质量单位

1、一个西瓜重5(     ),       一瓶墨水重100(      )                一本故事书重210(      )

2、一个梨重200(     ),      一只鸡重3(     )                         一只山羊重35(      )

3、一头牛重200(     )        一枚2分硬币重1(    )                 一袋方便面重105(    )

4、一个桔子重100(    )      一个足球重500(     )                  小明的体重是25(      )

5、笔记本电脑重2(    )      一只兔子重1500(    )                  一袋奶粉重300(    )

6、一袋食盐重500(    )     一只小狗重4(     )                         一盒牛奶重250(    )

7、一棵白菜重2(    )          一支铅笔重5(    )                      一头猪重150(    )

8、一条鱼重1(     )             一辆汽车可以装5000(     )          一个草莓重3(     )

9、一听可乐重360(    )        一只螃蟹重100(   )                  一只虾重20(     )

10、一个菠萝重2(    )         一个别针重2(    )                   一块橡皮重10(     )

11、一瓶饮料重445(    )     一袋大米重25(    )                 一袋面粉重10(    )

二、填一填

 4000克=(    )千克                 1000克=(    )千克                    8千克= (     )克

4千克200克=(     )克              2000克=  (   )千克          3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5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400克+600克=(  )千克    1千克-200克=(  )克

三、在(    )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

5千克(      )3千克             1千克(      )300克                 8000克(    )10千克

3千克(      )3000克                   7千克(     )9000克          4000克(     )9克

800克(     )1千克 7千克(  )700克500克(  )3千克

4千克(  )4000克2千克(  )1700千克

500克(  )5000克  7千克(  )8020克    

4500克(  )4千克  1千克-700克(  )700克-400克

600克(  )60千克 9000克(  )9千克

8千克(   )8001克  1300克(  )13千克    

6千克(  )4千克     1千克(  )500克      

900克(  )10千克   4千克(  )3500克     

四、判断

1、一个梨重150克。

                                               (     )

2、在3千克、300克、1300克中,1300克最重。

    (     )

3、200千克比199米大。

                                          (     )

4、10千克比50元少                                                  (     )

5、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6、1个鸡蛋重1千克                                                    (     )

7、1千克冰比1千克水重                                            (    )

8、1个2分硬币约重1克,9个2分硬币约重18克  (     )

9、8000克与8千克一样重                                            (      )

10、小明的体重是60克                                                 (     )、

第九—第十单元

 

1.填合适的单位。

(1)一枚5分硬币重2(     )。

(2)一只鸡重约2(     )。

(3)一袋面粉重25(      )。

(4)一本书约重200(     )。

 2、用6、0、0、8组成四位数,最大的一个数是(       ),最小的一 个数是(      );读数时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        ) 、(      )和(      );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和(      )。

  

3、计算54÷6和54÷9所用的口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