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22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7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考前重要分析地理学科.docx

学员专用请勿外泄

2018年江苏南京市教育局直属教师招聘笔试

考前重要分析

《地理》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考点·褶皱和断层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特征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死亡率高,有时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高低高”模式(传统型)

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

劳动力充裕,促进经济发展

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贫困加剧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人口压力减小,就业机会较多,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和兵源短缺,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

考点·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项目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郊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存条件

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考点·乳畜业

1.概念

对象

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分布地区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

区位要求

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的分布地区多紧邻消费市场

区位特点

多分布于大城市的郊区

2.西欧乳畜业区位条件

考点·工业指向类型

工业部门

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考点·东南亚的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的大部。

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2.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mm左右,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吹东北风,降水较少为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降水较多为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考点·我国四大区域种植业的地区差异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东北

华北

长江中下游

华南

农业类型

旱作农业

水田农业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粮食作物

春小麦

冬小麦

水稻、冬小麦

水稻

小麦

小麦、青稞

油料作物

大豆

花生

油菜

油棕

——

——

糖料作物

甜菜

——

——

甘蔗

甜菜

——

纤维作物

亚麻

棉花

棉花

棉花

——

考点·中国重要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

考点·东北地区——黑土、沼泽及森林破坏问题

1.黑土地问题: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措施:

植树造林,坡面治理,黑土培肥,秸秆还田。

2.沼泽地问题:

水多气少、地温低

措施:

降低水位、提高地温,促进有机质分解。

3.森林资源问题与措施

(1)采育失调,林质下降——合理采伐;

(2)覆盖率下降——积极营造人工林;

(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4)皆伐浪费、不利于更新——建立保护区。

考点·课程总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考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2.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3.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考点·教学过程

1.基本步骤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作业安排

2.设计原则

(1)以课本知识点为框架

(2)以教学方法为核心

(3)以师生双边互动环节为支撑

(4)以重难点知识的阐述为落脚点

3.书写模板

(1)实验/素材/案例/地图展示

(2)问题引导

(3)教学双边活动

(4)教师点拨总结

考点·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

(1)常用导入方法

常用的导入方法有:

复习导入、设悬导入、时政新闻导入、生活实例导入、视/音频导入、图片导入等。

(2)导入构成

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课题

2.提问技能

(1)提问环节

发问→聆听→追问→评价

(2)提问的教学功能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

首先独具匠心的设问是成功点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极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其次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的作用。

最后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建立和谐课堂氛围,提高教与学的作用。

①检测功能:

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这类问题,大多数在旧课复习后,新课开始前。

②引导功能:

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大脑对所学知识进行检索、思维加工、再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顺利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③激励功能:

课堂上师生开展一系列的问题评价活动能够产生催人向上的作用。

④警示功能: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进行正常教学的前提条件,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违纪行为。

3.三板技能

(1)板书类型

常用的板书类型有:

纲目式板书、结构式板书、图解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综合式板书等。

(2)板书的教学意义

①概括内容、突出重点;②引导思路、体现过程、启发思维、培养能力;③便于教师授课,利于发挥主导作用;④强化学生记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板图、板画的教学意义

①简单明了,重点突出;②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关系;③利于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④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⑤利于化难为易;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⑦板图可增加课堂的美感,树立教师的威信。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