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575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7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doc

2017全国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编

(黑龙江绥化2017)(五)阅读美文《低到尘埃的愿》,回答26-29题(8分)

①路过一个工地,几个农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

“要是每个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说手缩脚了。

”“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②在东北,人们爱说“妥了”,那是一种心灵满足后的肯定。

就像给生命放了一张舒适的床,生命跟着熨帖了。

知足是一种境界,口袋里只有5元钱,妥了,那就吃4元钱的“大餐”——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

剩下的1元给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乞丐,他已经给路人行了无数个礼,却还没有“开张”;没钱坐车去上班,妥了,那就骑自行车或者跑着去,正好这个年龄该减肥了。

③人的心永远想去山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

人的心总在远方——财富、权力、名声以及许多,人常常会忘记当下。

殊不知,回到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精彩。

简单如一的生命,也可以是那根最优美的琴弦,上面满是快乐而炫目的音符。

听着那几个民工畅快的笑声,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的境界,简简单单的向往,踏实而天真,温暖着社会你死我活的残酷。

④人世间有多少愿望,在旁人看来触手可及,可于他们却是奢侈的。

比如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的愿望是在假期多编几个篮子卖掉,有了学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比如一个拾荒的老人,他的愿望是明天早上可以第一个去占领那个富人区的垃圾箱;比如一个乞丐,他的愿望是今夜不要下雨,因为窝棚盖被风刮掉了;比如一个流浪汉,他的愿望是冬天再迟一天来,缩在墙根儿再多取一天阳光的暖;比如两头相爱的猪抢食吃,彼此希望明天早上自己的重量超过对方而被宰杀,那样就可以让对方苟活下来;比如一个车辙里的两尾鱼,希望能再吐出一点唾液给对方,以求延长一秒此生的幸福……

⑤苏轼写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无灾无难,便是他对孩子的愿望。

安德烈问他的母亲龙应台:

如果将来我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你会失望吗?

龙应台告诉她的儿子: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无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朋友在新年短信里说,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这些很低很低的愿里,藏着很深很深的爱。

⑥忽然想起自己一个个简朴的生日和一张张亲人的脸,那很低很低的愿的蛋糕里,不是一样插着很饱满的蜡烛吗?

26.幸福是个比较级,在相对的平衡中才能感受其真实的存在,选文中作者是通过一件什么事顿悟到幸福的?

(2分)

27.文中第④段的划线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分)

28.阅读强调情感共鸣。

选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2分)

29.时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幸福指数,现在你是否有被幸福紧紧包围的感觉。

请晒出你的“幸福账单”。

(提示:

至少从三个角度来谈;50字以上)(2分)

答案:

(五)阅读美文《低到尘埃的愿》,回答26-29题(8分)

26.作者由民工打牌时满足和愉悦的状态顿悟到幸福其实很简单。

评分说明:

(2分)概括事件1分,精神状态1分。

27.结构上的作用:

承上启下或者过渡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

承接上文简单而美好的愿望引出了下文生活中许多渺小的愿望。

评分说明:

(2分)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答题,各1分。

28.“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饱含着朋友对“我”的关爱;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向上的过程,在“行走”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收获快乐,而不仅仅是疲惫追逐。

评分说明:

(2分)从情感角度和含义理解两方面来答题,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29.提示:

来自学校、家庭、自然或社会的幸福账单。

评分说明:

(2分)写出一份账单不得分,写出两份账单得1分,写出三份账单方可得2分。

(2017湖南益阳)(五)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

(16分)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

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

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

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

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

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

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

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

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

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

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

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

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

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

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

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

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

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

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

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 有删节)

2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3分)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22.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3分)

23.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

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24.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3分)

2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3分)

(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五)21.(3分)①春夜小麦②饱满③即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每空1分)

22.(3分)“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

(1分)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2分)

23.(4分)

(1)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

(1分)

(2)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1分)“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充分表现了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1分)

24.(3分)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

(1分)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

(1分)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任对一点即得1分)

25.(3分)示例:

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

就像我们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围绕“珍惜岁月、辛勤耕耘、努力奋斗、创造价值”等主题谈,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

共同观点1分,阐述内容2分)

(2017湖南湘西)15.阅读雷抒雁《生命的选择》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

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

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

种些什么呢?

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

自然是蔷微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

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

“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

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

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

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

怎么可能呢?

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

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

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

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

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

“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

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

你看,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

这才是生命的选择。

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赏析第八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3)第五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