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5651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翠屏区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化学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石蜡熔化成蜡油D.玉米酿制成酒精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由于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根据此关系解决此题即可.

A、西瓜榨成西瓜汁,只是西瓜的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铝块压制成铝箔,只是铝这种物质的形状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石蜡熔化成蜡油是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玉米酿制成酒精,糖类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学生应正确的分析物质的变化,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质的是(  )

A.纯净的空B.海水

C.冰水混合物D.氧气和臭氧的共存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A、纯净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故是混合物,故A错误;

B、海水是氯化钠等的水溶液,因此是混合物,故B错误;

C、冰水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氧气和臭氧的共存物是氧气和臭氧两种不同单质组成的,因此是混合物,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木炭B.硫磺

C.铁丝D.红磷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

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镁粉用作照明弹B.铜丝用作导线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密度、气味、溶解性、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伴随着新的物质的生成,可以据此来分析并完成该题的解答.

A、镁粉燃烧发出了耀眼的白光,从而被用作照明弹,体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故不选;

B、铜丝是金属,具有导电性,在这里体现的是物理性质,故选B;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体现的是化学性质,故不选;

D、二氧化碳可以水反应生成碳酸,在这里体现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不选.

故选B.

掌握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本质区别,即:

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伴随着新的物质的生成.

6、下列有关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不易锈蚀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生锈

C.钛具有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海轮的外壳

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氧化铝;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发生反应,但并非铜不和任何物质反应;

C、海水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溶有较多的盐类物质,盐类物质的溶液可以加快钢铁等金属的腐蚀;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道金属锌的活动性大于铁,而铁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铁的锈蚀,其原因在于锌能与空气中氧气化合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锌保护膜,阻止铁与氧气的接触.

A、金属铝制品在生活中使用广泛,但却很少发现铝制品象铁似的出现锈蚀现象,其原因就在于铝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氧化铝,覆盖在铝制品表面,隔绝铝与氧气的接触;

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

C、使用具有耐腐蚀性的钛制造海轮的外壳,防止海水对轮船的浸蚀;

说法正确;

D、锌的表面也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铁与氧气的接触,防止铁的锈蚀,而非锌没有铁活泼.

故选A、C.

许多金属一定条件能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但与空气反应的结果却有很大不同,比如铁在潮湿空气中形成的铁锈会加快铁的锈蚀,而铝、锌等金属形成的氧化物却可以起到防止锈蚀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所形成氧化物的疏密程度.

7、构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粒子是(  )

A.质子B.中子

C.质子和中子D.电子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根据原子核的构成考虑:

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有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A、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有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故A正确;

B、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所以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故B错;

C、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有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故C错.

D、电子在原子核外面,故D错;

故选A.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不一定含有中子.

8、下列气体中,通常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是(  )

A.CH4B.O2C.H2D.CO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根据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来考虑本题,要熟悉常见气体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A、甲烷能够燃烧也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故A错误

B、氧气具有助燃性,本身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故B错误;

C、氢气能够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

故选A

要熟记二氧化碳、氮气都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9、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①常温下都较稳定;

 

②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③常温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④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氧;

⑤在反应中都表现出氧化性;

⑥在反应中都表现出还原性.

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⑥

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根据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答.

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

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可燃性,还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夺取金属氧化物中氧.

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中考的重点,记住相关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10、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若R的化合价不变,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A.R2(SO4)3B.R(N03)3C.R2Cl3D.R(OH)3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化学式的计算;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在R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

A、在R2(SO4)3中,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化学式正确;

B、在R2S3中,S的化合价是-2,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化学式正确;

C、在R2Cl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1.5.化学式错误;

D、在R(OH)3中,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可以求出R的化合价是+3.化学式正确.

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描述正确;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非白烟,描述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是四氧化三铁,描述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将结论当成了现象,描述错误;

解答时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将现象与结论分开.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油库附近严禁烟火的原因是由于(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D.分子不断地运动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在不间断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保持物质的性质,所以当油库中的部分可燃分子遇到明火会引起爆炸.

分子保持物质的性质,所以油库中油的分子与油的性质相同,而分子在不间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当油库中的部分可燃分子遇到明火会引起爆炸,因此要严禁烟火.

此提示对分子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的运动以及分子的性质,属基础性性质考查题.

13、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是(  )

A.100gB.44gC.56gD.12g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物质质量守恒.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质量=生成B物质质量+生成C物质质量.

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质量=56g+44g=100g.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14、比较水通电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条件不同

B.生成物中都有氧气生成

C.反应中都有水参加

D.两个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电解水实验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

实验性简答题.

根据电解水实验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回答,电解水时,电源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反应条件是通电;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常温下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两个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A、水通电分解的条件是通电,过氧化氢分解条件是常温下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都有氧气生成,说法正确;

C、水通电分解的反应物是水,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没有水参加,说法错误;

D、水通电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都是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故选C

此题详细考查电解水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

15、大理石雕刻在露天放置时间较长会变得模糊不清和出现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A.O2B.COC.SO2D.N2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化学与环境保护.

氧气、一氧化碳、氮气等物质不能和水反应,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

二氧化硫和水反应能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氧气的作用下会生成硫酸,亚硫酸或硫酸显酸性,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就形成酸雨.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能和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酸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酸雨.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C.把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小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变成红色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将燃着的木条熄灭,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酸溶液或酸性溶液;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而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A、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将燃着的木条熄灭,如氮气,所以A说法不正确;

B、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B说法不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C说法正确;

D、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D说法不正确.

1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量时,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

B.取下的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子上

C.观察量筒读数时,应将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

D.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要正对手心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托盘天

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砝码应该放在右盘;

B、试剂瓶塞要倒放,避免污染试剂;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根据倒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A、托盘天平使用时应该注意是左物右码,故A不正确;

B、试剂瓶塞要倒放,避免污染试剂,故B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或仰视都会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

D、倾倒液体时,为了避免残留液流下来腐蚀标签,标签要对着手心,故D正确.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同时关于实验操作的题型也是中考中常见题目,希望同学们掌握好.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氢原子是保持氢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为密切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为密切.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在这个前提下,原子还能分成更小的粒子.故此项错误.

B、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故此说法错误.

C、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此说法错误.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为密切,说法正确.

故选D

要能分清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明确其相互关系.

19、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是因为它具有(  )

A.吸附性B.传热性C.难溶性D.氧化性

水的净化.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A、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正确;

B、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不是因为活性炭有传热性.故错误;

C、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不是因为它具有难溶性.故错误;

D、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不是因为活性炭有氧化性.故错误.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才能对活性炭净化水方面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20、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通电使水分解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C.氯酸钾加热分解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结合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并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A、通电使水分解,要消耗电能,不节能,且生成两种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符合题意;

C、氯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本题通过分析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考查了学生分析、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

2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氧气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氮气

(3)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固体二氧化碳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与水.

根据化学常识和课本基本知识中空气的成分及其各种成分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它们的含量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炭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因为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

(3)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的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

(1)氧气;

(2)氮气;

(3)二氧化碳.

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四种气体中,我国城市家中常用的燃料是(填化学式,以下同)CH4;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CH4;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CO2;

相同分子数的四种气体质量最小的是H2.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根据题意可供家庭用的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一氧化碳和甲烷;

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相同分子数的四种气体中,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城市家中常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同分子数的四种气体中,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CH4;

CO、CH4;

CO2;

H2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的理解及化学式正确书写方法的掌握.

23、请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1)+2价铁离子Fe2+

(2)氧化铁Fe2O3

(3)P2O5五氧化二磷(4)CuCl2氯化铜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1)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2)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先读后写,后读先写;

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

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3)(4)根据化学式,写出化合物的名称,一般是从右向左读.写出中文名称。

(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2价铁离子可表示为:

Fe2+.

(2)氧化铁是氧化物,铁为+3价,故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3)P2O5从右向左读作五氧化二磷;

CuCl2从右向左读作氯化铜。

(1)Fe2+;

(2)Fe2O3;

(3)五氧化二磷;

(4)氯化铜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4、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

(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质子电子

(4)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又电子(电子质量很小)带负电,两者的带电量相同,一正一负,所以整个原子显示的是电中性;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进行解答.

(1)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故答案为:

原子;

(2)根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带正电的微粒是原子核、质子;

原子核、质子;

(3)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微粒是:

质子、电子;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电子.故答案;

电子;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中微粒的电性,性质大小等知识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