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503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预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doc

浦东新区2013年中考预测

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

A.1000瓦 B.400瓦 C.40瓦 D.1瓦

2.原子中不带电的粒子是

A.原子核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3.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演员表演时主要模仿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4.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下列物理量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 B.比热 C.密度 D.电阻

图1

(a)(b)(c)(d)

5.图1(a)、(b)、(c)、(d)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a)和(b) B.(c)和(d) C.(a)和(c) D.(b)和(d)

6.重为G的小球,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则小球所受到合力大小一定为(不计空气阻力)

A.G+F B.F-G C.G D.0

0

123456

2.4

1.8

1.2

0.6

t/秒

s/米

图2

7.PQ两点相距3.6米,甲、乙两小车同时由P点向Q点沿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2所示三条线中的两条,两车先后经过PQ间中点的时间间隔大于2秒,则到达Q点的时间间隔

A.一定为5秒

B.可能为3秒

C.不可能大于8秒

D.不可能小于6秒

S

V

A

8.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键S闭合后,只有一个电表指针发生偏转,故障可能出现在电阻R、灯L上,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R

L

A.若L不发光,则L一定无故障

B.若L不发光,则L一定有故障

C.若L发光,则R一定无故障

图3

D.若L发光,则R一定有故障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家中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1)伏,消耗的是

(2)能,它与家中其它用电器是(3)连接的。

图4

10.地球是围绕(4)运转的天体,当某近地小行星接近地球时,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小行星是(5)(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若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其表面会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而产生高温,这是通过(6)方式增加了它的内能。

11.如图4所示,是某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一个冲程,该冲程是(7)冲程,汽车所用的汽油是一种(8)(选填“可再生”、“非再生”)能源;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汽车由于(9)仍将滑行一段距离。

12.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为2×10-4米3,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牛,物体所受的重为(11)牛;水面下0.2米深处的水的压强为(12)帕。

图5

(b)

FB

B

(a)

A

FA

13.如图5所示,使用(a)图中滑轮的优点是可以(13);物体B的重力为100牛,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当用拉力FB匀速提升物体B时,力FB的大小为(14)牛,在此过程中物体B的机械能(15)(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则在2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6)库,电流做的功为(17)焦;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为3伏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18)安。

图6

15.如图6所示,边长分别为a、b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则甲物体的质量(19)(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体的质量。

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Δp甲:

Δp乙为(20)。

16.为了研究使用斜面匀速提升物体时的拉力大小,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如图7(a)所示;又拉着同一个小车沿不同倾斜角度的光滑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几次实验如图7(b)、(c)、(d)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b)

(c)

(d)

图7

①分析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可得:

(21);

②分析比较图(b)与(c)与(d)可得:

(22)。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7.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M

N

A

B

图8

18.如图9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电源

图9

(反面还有试题)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将2千克水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50℃,求水吸收的热量。

【C水=4.2×103焦/(千克•℃)】

2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秒钟内移动了8米的距离,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21.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5×10-3米3的水。

①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②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③现将一质量为0.2千克的物块浸在水中,求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大增加量。

22.如图10(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1A”字样,R1的阻值为30欧。

闭合电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0(b)所示,求:

(a)

V

P

R2

S

R1

①此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

②此时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电功率;

图10

V

3

15

③现有阻值分别为10欧、15欧、20欧的定值电阻,从中选择一个替换R1,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路能正常工作,且能够使电压表V指针转动的角度最大。

请通过计算说明所选择的电阻是________,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

(b)

若用另一阻值略大于30欧的电阻来替换原30欧的电阻R1,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如图11(a)所示的仪器是

(1)的表盘,此时该仪器的示数为

(2);如图11(b)所示的仪器名称为(3),它的计量单位是(4)。

A

0.6

3

(b)

图11

(a)

24.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宝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

测定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

测定铜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含砝码)、铜块、量筒、细线、水

实验原理:

(5)

实验步骤: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6)刻度处,并调节(7)使横梁在水平位平衡;

3、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

4、用量筒测出铜块的(8);

……

25.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按实验要求提供了两套器材,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且相等,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20Ω2A”、“10Ω2A”字样,小灯分别标有“2.4V”、“3.6V”字样。

小宝和小明各选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发现两小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恰好都相同,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50安,但小明所测小灯比小宝所测的暗;此时,小宝电路中的滑片恰好在滑动变阻器的中点附近。

①根据题中的信息(9)可判断:

小明所用的小灯标有“2.4V”字样;

②他们所用电源的电压值为(10)伏;

③(11)同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

④小明同学所测小灯的额定功率为(12)瓦。

26.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f=10厘米物高8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1

50

12.5

2

2

30

15

4

3

18

22.5

10

4

16

26.7

13.3

5

15

30

16

表二f=10厘米物高6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6

30

15.0

3.0

7

25

16.7

4.0

8

18

22.5

7.5

9

15

30.0

12.0

10

6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13)。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15)

表三f=(16)厘米物高(17)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11

(18)

/

/

12

(19)

/

/

13

(20)

/

/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物理答案

1.C 2.D 3.A 4.A 5.C 6.B 7.D 8.D

9.220,电,并 10.太阳,运动,做功

11.做功,非再生,惯性 12.1.96,1.96,1960

13.可以改变里的方向,50,变大

14.6,36,0.15 15.小于,b3:

a3

16.用斜面匀速提升物体时拉力大小比拉着物体沿竖直方向拉力小

不同斜面匀速提升物体时拉力不同,斜面越平缓拉力越小

19.4.2*105焦

20.160J,32w

21.5kg,2940Pa,96Pa

22.0.4A,2.4V;20Ω,0~3V变小

23.电流表,0.16A,电能表,kw.h

24.=M/V,零,平衡螺母,体积

25.小明所测小灯比小宝暗,6,小明,1.2

26.像高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

2与6(或3与8或5与9)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