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学案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马说》复习学案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复习学案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见:
通“现”,表现、显现。
且:
犹,尚且。
策之:
用马鞭赶它,驱使它。
策: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鞭打、驾驭。
不以其道:
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按照。
道:
方法,正确的方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
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食之:
材:
通“才”,本领,才能、才干。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通:
通晓。
其意:
它的意思。
执:
拿、握、拿。
马鞭、鞭子。
其真无马邪: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
(1):
难道,表示诘问,表反问语气。
其
(2):
其实,恐怕,表推测语气。
邪:
通“耶”,吗,表示疑问。
翻译:
世间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会有,但伯乐却并不常常出现。
所以即使有了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仆手中受辱,在马槽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去,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千里马,吃一次饭有时能吃掉一石的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用普通马的食量)喂养它。
这样的良马,即使拥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量不充足,它的才能与美质就不能表现在外,想要和普通马一样尚且都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喂马的人)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用鞭子驱赶它,不用让它竭尽才能的方法喂它,它发声鸣叫却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马鞭面对着良马,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真的是不认识千里马吧!
2、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在文学上大力推进和领导古文运动,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shì
)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
在文学上,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提倡刚健质朴,言之有物的秦汉古文。
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至十六年间(795—800),其实,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才强烈不满,并加以揭露和抨击。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3)文体介绍——说
“说”:
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可以先叙后说,也可夹叙夹议。
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往往是托物寓意。
我们学习过的的说体文章有: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3、整体感知
第一层
(1):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
(2):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第三层(3):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4、字词积累
(一)通假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二)古今异义
1.故虽有名马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2.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或者。
3.是马也
指示代词,这,这样的;
对,正确。
4.安求其能千里也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安定,使安定,安全。
5.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道路。
(三)一词多义
1.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食不饱(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
2.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3.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4.策
策之不以其道(马鞭,这里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马鞭)
(四)词类活用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2.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
“千里之马者”)
2.反问句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也”相当于“怎么……呢”)
②其真无马邪?
(“其……邪”相当于“难道……吗”)
(六)成语积累
伯乐相马:
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5、文意理解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答案】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
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文章第2段结尾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反问句式,揭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传达出作者的委屈和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不满。
4.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
【答案】伯乐更重要。
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或答:
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
5.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6.文章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其真无马邪”承接上文的“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
“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7.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答案】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披露。
8.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答案】“千里马”:
寓指有才能的人。
“伯乐”:
寓指能发现人才赏识人才的人。
“食马者”:
寓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9.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答案】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10.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有千里马的才能;
要有展示的机会;
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答案】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
如:
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1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案】示例一:
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
我要努力完善自己,
做得更好。
示例三:
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13.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
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
千里马最终成功了。
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14.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文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
“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
“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做了深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6、总结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文,回答下题。
1.本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____________,“伯乐”喻指____________,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食马者食:
______
(2)外见
见:
(3)策之
策:
(4)以其道
道:
3.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这个观点作者重在强调什么?
4.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试分析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
【答案】
1.人才;
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巧用比喻说理的特点,文中的“千里马”指的是“人才”,伯乐指的是能识别人才的人,而将食马者比喻成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2.
(1)通“饲”,喂。
(2)通“现”。
(3)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
(4)方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结合课下注释以及文章主要内容回答即可。
3.作者的主要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个观点重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论点即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所以第一段作者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个观点主要是强调伯乐的重要性,所以结合这点回答即可。
4.要有才能;
要有展示才能的机会;
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要成为千里马的条件,第一肯定是要有伯乐,第二要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也就是要有才能,第三要有展示才华的机会,所以围绕这几点回答即可。
5.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方法。
妙处是:
用生活中的事物讲述道理,直观易懂。
马是封建社会主要的作战、交通和劳动工具,所以选马和喂养马都是那个时代容易理解的事情,因此以马为喻通俗易懂,何况历史上还有“伯乐相马”的典故,所以以此说理,耐人寻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方法,本篇文章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托物寓意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可以联系本篇文章的内容回答。
二、阅读《马说》一文,完成问题。
故虽有名马,祗①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画横线的词语。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3.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
4.谈谈作者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所发表的感慨和表现的主题。
【答案】①有时②面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的重点字词的含义,结合课下注释以及课文主要内容回答即可。
2.①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
②(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的能力,①句中主要翻译“骈”,②句中注意翻译“其”“邪”。
3.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重点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主要内容便了解原因是因为首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次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最后是因为“策之不以其道”。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的主旨,本篇文章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围绕这点回答即可。
★★中考衔接★★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呜呼!
其真无马邪?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C.执策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5分)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划分节奏的问题,C项的句意为“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根据句意,正确的划分应该是“才美/不外现”,故选择C项。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B项中“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故选B项。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故选B项。
4.
(1)千里马,有时能吃一石谷子。
(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像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的能力,
(1)句中注意翻译“食”“或”,
(2)句中注意翻译“且”“等”“安”。
5.主观因素:
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
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
客观因素:
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
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
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的主旨,结合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回答即可。
【2018年河北省中考】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
又曰:
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
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
琬年七岁,时在旁,曰: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⑪。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⑫麻炬⑬,从夕达旦。
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闻有异书,必往祈⑭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
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
“此鸟名商羊。
儿童有谣曰:
‘天将大雨,商羊鼓舞⑮。
’是为大雨之兆⑯。
”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
战国楚国诗人。
②以:
在。
③舟楫:
泛指船只。
④拯:
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
⑤角黍:
即粽子。
⑥黄琬:
人名。
⑦琼:
人名,即黄琼。
⑧太尉:
官职名。
⑨诏:
召见。
⑩况:
比方。
⑪初:
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⑫燎:
燃烧。
⑬炬:
火把。
⑭祈:
乞求。
⑮鼓舞:
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⑯兆:
预兆,征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谓之竞渡谓:
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何:
(3)从夕达旦旦:
(4)是为大雨之兆是:
2.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
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4.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
5.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答案】1.
(1)称
(2)为什么(3)早晨(4)这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其中“旦”是“早晨”的意思。
2.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例句“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项中“于”意思为“比”,故选C。
3.⑴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
⑵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其中“对”是“回答”的意思,“及”是“等到”的意思。
4.赛龙舟、包粽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节日习俗的了解。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有自己不同的习俗,仔细阅读四个选项,辨析作答。
仔细阅读文段一,从“竞渡”“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可以看出,这是端午节的两个习俗:
赛龙舟、包粽子。
5.刘峻好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章拟写题目的能力。
记叙文类的题目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具有象征意义。
仔细阅读第三篇短文,可以看出,写的是刘峻勤奋好学的故事,可以拟题为“刘峻好学”。
参考译文:
屈原在初五投江去世,楚国人用船只从水中打捞出,称作赛舟。
另外,初五在江水中投放粽子来祭祀屈原,担心被蛟龙夺取,所以赛龙舟来追赶它。
后汉的黄琬,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
黄琼把他听到的日食情况报告朝廷。
皇太后询问他日食的情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
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
“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
”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
刘峻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常常点燃火把,从晚上读到早晨。
有时睡着了,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听说有奇异的书,一定去祈求别人借给他。
齐国有一种鸟,常屈一只脚,在大殿的前面飞舞。
齐侯向孔子请教,孔子说:
这种鸟角商羊。
儿童有歌谣唱:
‘天将大雨,商羊鼓舞’这是大雨的预兆。
”后来果然这样。
《马说》《和氏璧》比较阅读
(甲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乙文)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
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
音“yuè
”,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
何,为什么。
④理:
加工雕琢玉石。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
_______
②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3.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4.《马说》以“‘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①虽:
②相:
鉴别。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
虽:
即使;
②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
相:
鉴别.
(2)①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②(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
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
等:
相同;
安:
怎么。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
以:
被;
贞士:
诚实正直的人;
名:
称作。
(3)《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