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242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doc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一号参赛选手。

我说课的内容是《皇帝的新装》。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布置作业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皇帝的新装》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第2课,这个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

这些文学作品的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作家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二、说学情

1、七年级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确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2、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复述、分角色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3)了解童话想象夸张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童话故事揭露的深层次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人性的弱点,启发同学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

由于童话的讽刺意义对于学生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领会主旨的深刻内涵,复述课文,从语言、心里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确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四、说教法与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新课标》要求:

“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领会能力。

”所以我在教法选择上要以“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学生”的原则,选择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去学习的教法。

这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朗读分析法:

课上我请同学们根据标点符号来划分语气朗读课文,一是让大家感受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说话语气、心理,二是边听边读边想,一举多得,多感官刺激学生了解形象。

(2)讨论探究法:

课文中的某些问题我给大家设置了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合作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能活跃了课堂氛围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学法分析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表达、自学、归纳、探究、表演等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用心体会、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共同探讨等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心理特点,我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贯穿全过程,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2分钟。

我先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动画片段,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再根据动画片童话故事等的导入提问学生:

你了解的安徒生?

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谈一谈对童话的认识。

在学生回答补充之后,我投影出示作者,作品及文体知识简介。

二:

整体感知(预计用时15分钟。

(知,知内容)

此时,我引导学生速读课文,(速读要求:

心专一、眼扫视、记要点、勿出声、忌回视)读完后,我会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有四处错误的文本缩写。

将全班分成男女两组,分组抢答展示的片段与文章不符的地方。

(初中一年级学生掌握速读了么)

(此环节能检验学生速读课文的效果并使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抢答环节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并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合刚才所作的标住,可以总结出:

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议新装(板书)

(三)研读赏析,预计用时10分钟。

(品,品语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在了解整个文章脉络结构后,我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课文中句段,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文句段的角色朗读并体会人物形象特征

(四)、质疑问难(预计用时5分钟。

)探:

探主题

为了让教学能向纵深发展,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论事上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

(展示)有哪些人上当受骗(官员、皇帝)?

(展示)为什么他们心甘情愿地受骗?

(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

这一环节的编排,能在编演中鼓励学生合作既是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又是解决了课文的难点,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批判性建议也能给予学生面对生活的其实,使得“人性的弱点”这一文章主题最终能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六):

拓展延伸

展示故事:

苏格拉底蜡苹果的故事

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

“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

“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

“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

”那位学生肯定地说:

“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

”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

“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展示完毕,就“如果——,我们就不会被骗”进行课堂填空(自信、清醒头脑、坚持真理、坚持主见)

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时间引导意义。

(七)练:

固基础,升能力

要求:

1)、以“皇帝回到皇宫之后”为题

2)、字数不少于150

3)、充分运用想象和夸张

(课外练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

(五)、课堂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此环节的实际是对一堂课的总结性概述,同时深化了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说真话,达到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实际的目的)(不确定要不要保留)

六、说板书设计

语文板书是教学、课堂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增强语文教学中直观因素的一种重要手段。

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也显示了课程的教学流程,它既便于教师归纳总结,又便于学生思考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