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4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docx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第一章综述

一.设计依据:

(1)《临港新城中心区一期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游船码头地块局部调整20100708》;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3)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75-97,1997);

(4)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5)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

(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7)《上海市市绿地设计规程》DBJ08-15-89;

(8)《草坪建植和草坪管理的技术规程》DBJ08-67-97;

(9)《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8-231-98;

(10)《花坛、花境技术规程》DBJ08-66-97;

(11)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

二.区域位置和工程概况:

项目地点:

本项目位于临港新城主城区DSH-H1-1-12地块

规模尺寸:

总占地面积29214平方米

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是临港新城集中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质量的标志性地区,是碧水蓝天绿树环抱的生态都市,是上海向世界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着的展示馆”。

为进一步推动临港新城主城区一期建设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及形象,完善主城区旅游及商务功能,完善滴水湖的功能和景观开发,按照临港新城主城区总体规划及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在西侧距现状亲水平台东侧边界、南侧滴水湖岸线、东侧E港边界、北侧环湖北一路红线处建设滴水湖一号码头公共绿地。

滴水湖一号码头公共绿地建设内容主要为绿地景观建设、驳岸景观建设及局部改造、道路广场建设、地下及地上停车场、相应的服务用房建设。

其中预计园路铺装及道路广场用地约占31.97%,绿化用地约占65.03%,游览休憩等公共服务建筑约占3%。

地下停车库面积约为7180平方米

第二章方案总体构思

一.方案设计总体构思理念:

在遵循总体规划中水滴能量波的概念,遵循总体规划构图原则的基础上以“生态、创意、景致”为理念,坚持地块开发的社会化原则、经济性原则、生态化原则。

注重周边建筑及湖岸协调关系,为市民打造一块以休闲、体验为核心的公共绿地。

二.外形特点:

上海及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居民期待逃离都市的喧嚣,一号码头公共绿地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城市中解放的自然环境,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与一号码头建筑形态紧密结合,是整个滴水湖线性绿地中极富个性与魅力的一笔。

三.总体设计及空间规划:

1.环境景观分析

本项目作为临港新城主城区景观工程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其周边环境非常优越,又毗邻未来地铁16号线,建成后将有充足的人气。

地块狭长且不规则,给设计带来不同的挑战,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块形态使景观空间变得更加丰富。

2.功能定位和区域划分

由于地块狭长且不规则,不同区域具有各自地形、位置特点,因此根据控规划分地块,对不同地块提出适宜的景观设施和植物配置。

公共绿地景观的功能是为滴水湖畔提供一个微妙的,精致的和自然游憩体验。

通过公园提供的各种步道、广场不仅连接了整个滴水湖畔的不同的区域点,还提供了可以进行散步,骑行和休憩等活动的场所。

(1)地块西部

地块西部毗邻16号线总站,涉及到与16号线下沉广场设计的衔接,同时承载着大量的人流,是市民进入地块的主要方向,

(2)地块中部

地块中部结合一号码头设计一个较大的广场空间,是市民集会和欣赏滴水湖的主要场所之一,该地块主要解决与一号码头建筑风格的融合问题。

(3)地块东部

靠近E港的是地块的东部,该地块要求设计码头的候船广场和游艇展示区域,同时也是码头后勤区域,如何解决几个功能区块的交叉问题是这块设计的主要内容。

(4)地下空间

充分考虑地块未来的停车压力,同时与码头地下空间结合,设计约7100平米左右的地下空间。

3.建筑布置

因为湖岸的整体设计原则是极具个性的的,因此在功能建筑的布局和外形设计也是融于景观之中的,多采用结合景观的形式,与周边环境不相冲突。

在适当的地方布置厕所、出入口和景观亭等,其数量和面积需符合规范要求,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第三章设计方案说明

一.总平面设计说明:

1.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地处1-12地块,基地上地块平整,地形起伏不大;目前,基地中心湖泊已基本施工成型,场地原有条件对本次设计指导意义不大;现场勘探发现湖区整体气势恢宏,且周边无明显突兀的视觉障碍物,景观条件良好。

2.环境与绿化设计分析

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旨在营造一个城市外的森林,使湖畔公园看上去自然和谐。

作为滴水湖公共绿化带的一部分,整体风貌应该是自然的,就如一片森林,需要由成片的乔木来打造其景观骨架。

同时湖畔景观设计也应该强调植被的多元化,这是一次穿越森林.草坪.特色种植等区域的空间之旅。

3.景观设施与景观小品设计

1)出入口设计

绿地入口是一个自然的,但富有个性的区域,具有迎宾功能,并提供一个可供聚集于见面的场所。

成片草花迎接游客的到来,廊架为游客提供遮荫。

通过木材、金属、石材和砖以及装饰来表现出创新的风格。

2)景观廊架设计

景观廊架提供一个放松,休憩和避雨的场所。

设计风格简洁,由金属的构架和木质屋顶构成。

廊架中都设有座凳,让游人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微风。

3)盥洗室设计

盥洗室的设计目标是建造一个不影响公园的整体外观的公共设施.外墙装饰使其能更容易的融入自然背景中,同时促进了公园的整体可持续性。

4)城市家具设计

在湖畔公园中使用的座凳应与周边自然的环境相协调。

设计采用了沿地形设置的条形长凳,并且以木材作为主要材质,并根据不同位置的不同功能需求,将座凳分为不同类型。

5)码头设计需严格符合运营计划中所要求的面积和承载力,保证功能完整和使用安全。

6)艺术灯光

灯具的选择将以实现最佳效果为目标,做到照明源不与周围的环境产生视觉冲突。

用于突出建筑结构或景观的灯具装置将尽可能隐藏于游客的视线外。

游客步行通道不能设置高杆灯柱。

毗邻一号码头建筑的边缘部分将进行特殊的主题照明设计。

7)地下车库设计

考虑地块未来大量人流情况,设计两个地下车库单元,其面积分别约3380平米和3080平米,可停车约210辆。

同时与码头建筑下方的地下空间沟通。

4.广场布置设计分析

广场布置是与周边环境相关联的。

广场的分布主要位于西面主入口集散广场,迎接地铁出入口的广大人流;码头候船广场考虑检票上船流程。

5.道路交通设计说明

1)出入口

园区内根据周边环境及用地属性设计一个主要车行出入口,若干个人行出入口,最大限度做到人车分流。

2)主要道路

道路交通设计主要施行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消防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自成体系互不干扰。

步行道都是自然柔和的穿行于自然景观之中。

在大多数地区都是用大块面的花岗岩铺装,在某些特殊区域转变成小块面的花岗岩,甚至是卵石。

消防车道部分采用隐蔽式设计,既满足消防要求又保证景观的完整性。

6.竖向设计说明

在竖向上,除东部靠近E港区域设计成片水杉林之外其余设计都是以疏林草地为主。

保证滴水湖边缘的视线通透。

同时竖向的设计充分考虑景观排水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

7.标志标识系统设计说明

标识是起整合作用的视觉元素,可以表明定位,并给游客提供引导和信息。

场地区域的标识的外观、位置和图形质量必须综合考虑,达到视觉统一。

所有的标识、指路牌和度假区入场门户标识是主题化、整合的、全面的滴水湖区标识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统一的视觉外观,遵循相应等级,并强化车辆、行人的流动。

车辆和行人的指路牌和项目识别的图形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管理标识、指向标识、安全和警示标识、地图版。

8.灯光照明设计说明

整个绿地的灯光设计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主要集中在主景区域如一号码头、广场、滨湖岸线等,第二等级主要是绿地中的主干道等主要园路设计上。

第三等级则是绿地的大部分区域,这些区域的灯光设计主要满足对岸观赏效果,以照树灯以及一些符合规范要求的基本照明为主。

9.无障碍设计

根据国家规范规定,在本工程设计中,在建筑主入口处设计了1/12的坡道作为无障碍坡道,园区内所有盥洗室均设无障碍厕位,园区内所有步行道均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上海市及全国绿地规范设计要求。

二.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整体植物景观大气简洁,植物品种丰富但不杂乱,为要为滴水湖绿化带营造出简洁自然的绿色背景。

漫步在景区中,丰富的植物种类,又为人们营造出一处可以细细品味自然的好去处。

1.平面布局

根据场地规划中流畅的曲线构图,植物采用带状的布局,结合地形、道路营造和分隔空间,植物设计模拟自然,以类同的植物群植形成不同特色林带如杉树林、樱花林、色叶林等,多个林带交接呼应,营造流畅大气的植物景观。

2.植物种类

植物选择主要以适地适树为原则,结合景观设计总体意图,乔木和大的花灌木种类并不多,主要选用了上海常用的观花、观色、杉类植物等,如香樟、乌桕、无患子、枫香、银杏、三角枫、红枫、白花泡桐、日本早樱等,并选取少量的观赏效果比较好的品种如秋红枫、巨紫荆等,杉类选用水杉、池杉、落羽杉等,既增添了植物的色彩,又丰富了整体植物景观空间立面层次。

下层植物以开花类的地被和多年生草本为。

第四章单体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临港新城中心区一期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游船码头地块局部调整20100708》;

(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4)《上海市市绿地设计规程》DBJ08-15-89

(5)《草坪建植和草坪管理的技术规程》DBJ08-67-97

(6)《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8-231-98

(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8)《花坛、花境技术规程》DBJ08-66-97

二.功能原则:

具有生态风景、科教文化、展现风貌的文化型建筑

具有安全疏散、游憩等候、坚固实用的功能型建筑

具有生态保健、亲水游憩、水上休闲的滨水型建筑

以上的三个功能原则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

三.平面设计:

1)盥洗室设计

盥洗室的布置根据《公园设计规范》中的游客容量计算方法,本项目综合考虑容量在900~1000人,厕位应在14个左右,厕所数量在1处左右,同时满足服务半径小于250米,即间距控制在500米以内。

地块东侧考虑使用咖啡吧及一号码头建筑内部厕所。

盥洗室的平面布局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

2)咖啡吧设计

该建筑定位为VIP咖啡吧,设计有约430平米左右的使用空间,同时也设计了一个公共的操作间及储藏室,以及专供工作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3)服务用房设计

服务用房约占240平米左右,供码头工作人员堆放工具及绿地日常管理所用。

3)地下车库设计

考虑地块未来大量人流情况,设计两个地下车库,其面积分别约3380平米和3080平米,可停车约210辆。

同时与码头建筑下方的地下空间沟通。

与其他部位用耐火极限大于2h隔墙和1.5h楼板隔开,墙上门设带闭门器甲级防火门。

三.立面设计:

1)盥洗室设计

盥洗室采用屋生态树桩做为里面材料之一,转达的是环保生态的理念。

2)咖啡吧及服务用房设计

咖啡吧及服务用房的设计采用生态节能的材料,立面的处理运用消隐手段,使公共绿地更加协调统一。

四.无障碍设计:

各服务单元入口处均设置≤12%的无障碍坡道,入口处室内外高差≤0.015m,以斜坡过度,公共走道宽度≥1.20m。

各服务单元均设无障碍卫生间。

五.建筑用材及设备:

填充墙体:

地面以上外墙厚为200mm混凝土空心砌块,±0.000以上内墙墙厚为200mm及1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

内装饰标准:

由二次装修另定。

外装饰标准:

外墙采用清水混凝土饰面板、仿石涂料及部分环保可回收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