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9352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为了防止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能带来的危害

C.用吸管吸饮料是嘴的吸力使饮料进入嘴中的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增大了锅内气压,降低了水的沸点

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锥形瓶,瓶内漂浮着一块冰,冰融化过程中

A.瓶内水面上升

B.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C.桌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D.水对瓶底的压强减少

5.如图甲所示,向浴缸中注水直至注满,已知相同时间内注入的水量相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深度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表示地面受到容器的压强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中的物品使用时利用了杠杆原理的是()

洗手盘下防臭水管

指甲钳

塑料吸盘挂钩

汽车逃生安全锤

7.正四棱台上底与下底面积之比为2∶3,如图所示,先把下底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再把它倒过来,上底放在水平地面上,两种放法棱台对地面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A.2∶3;

2∶3

B.1∶1;

C.1∶1;

9∶4

D.1∶1;

4∶9

8.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

A.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D.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二、填空题

9.将适量橡皮泥包裹在吸管下端,制成了一只土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两液面相平。

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

甲中密度计受的浮力______乙中密度计受的浮力;

ρ甲_____ρ乙;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F乙(均选填“<”“=”或“>”)。

10.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

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

______

,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

”、“

”成“

”)。

11.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放置在桌面的情景,把图甲物体对桌面的压强视为p1,若按图乙的方式把阴影部分切除后,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2,按图丙的方式将阴影部分切除后,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3,那么p1_____________p2,p1_______p3 

(选填“>

”,“<

”,“=”)

12.重力为1.2×

104N的一辆小轿车在水平路面上以一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轿车受到的阻力为2×

103N,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1.5×

105Pa,则小轿车与路面接触面积为________m2,轿车牵引力为________N。

13.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有关。

14.质量相等的实心金属铜块和铁块(已知ρ铜>ρ铁),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

体积相等的水和盐水,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

两瓶矿泉水,体积大的,质量较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甲<S乙<S丙,分别装有清水、酒精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_____,(填甲、乙、丙,下同)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

16.在学习了压强的知识之后,善于观察的小明思考了以下问题:

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乙,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将_______,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将______,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以上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两个物体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

2,接触面积之比是2:

1,那么,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

三、实验题

1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

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l

5

9

1.80

2

10

18

3

15

27

4

0.80

8

6

12

①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l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

_________,可归纳得出: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的结论.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

19.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的增加而增大.

(2)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进行比较.

20.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通过比较_____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大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法.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得到的结论是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_____.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m,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求: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3V

B

V

(1)水的质量m水。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有A、B两物体,它们的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当把它们分别浸没在水中时(水不溢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Dp水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的增加量Dp桌的比值之差。

(用字母表示)

22.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

① 

瓶内液体的质量;

②液体的密度.(g=10N/kg)

23.如图甲所示,用钢丝绳将一个实心圆柱形混凝土构件从河里以0.05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图乙是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整个提起过程用时100s,已知河水密度为1.0×

l03kg/m3,混凝土的密度为2.8×

l03kg/m3,钢铁的密度为7.9×

l03kg/m3,g取10N/kg,不计河水的阻力,求:

(1)0~60s内混凝土构件在河水里上升的髙度;

(2)开始提起(t=0)时混凝土构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计大气压);

(3)0~60s内钢丝绳拉力所做的功;

(4)通过计算说明,此构件的组成是纯混凝土,还是混凝土中带有钢铁骨架?

24.质量为50千克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小明的自行车相关数据见表.求: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体积/m3

2.5×

10-3

车架质量/kg

整车质量/kg

单轮接触面积/m2

10-4

(1)车架材料的密度;

(2)小明骑自行车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五、作图题

25.右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烧杯,甲杯放盐水,乙杯放煤油,丙杯放水,当杯底受到液体压强相等时,画出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

26.根据要求作画

(1)物体放在斜面上,请画出此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

(2)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