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973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茎第几节位出叶

总叶数

绿叶数

最大叶

绿叶数中有

长柄叶数

短柄叶数

无柄叶数

(三)、角果生长动态

角果的生长,先长足长度,而后长足宽度,宽度长足后角果体积不再增大。

角果成熟所需时间,与不同开花期的环境条件有关。

分别于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于主花序上各选定同一天开放的10朵花挂牌记载,结果记录于下表。

表3、始花期的角果生长

果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长宽

开花期

花后5天

花后10天

花后15天

花后20天

花后25天

花后30天

退绿期

黄熟期

表4、盛花期的角果生长(表格格式同前)

表5、终花期的角果生长(表格格式同前)

三、作业

田间观察结束后,每人于明年5月下旬写出“油菜生长发育观察报告”,连同观察记载资料交教师评阅。

实验二、棉花的形态特征及四个栽培种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

棉花属于锦葵科的棉属。

栽培种有四个,即陆地棉、海岛棉、中棉、草棉。

生产上栽培面积最大的是陆地棉。

本实验主要了解棉花及四个栽培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形态区别

(一)、陆地棉的主要植物学特征

1、根

棉花的根系属园锥根系,具主根、侧根、支根、根毛。

在适宜条件下,主根入土深度可达2-3米。

侧根开始与地面呈水平伸展,以后渐向地下伸长,长达60-100厘米,下层较短。

侧根多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厘米深度范围。

2、茎和枝

棉花的主茎园形、直立、中实。

具有多数分枝。

茎的颜色幼时为绿色,老熟时或受日光照射后呈紫红色。

茎表面常有茸毛,茸毛多少,依品种而异。

茎上有节,每一节上有一片真叶,叶腋有一个腋芽,主茎下部2-3个叶的腋芽一般不发育,约自第4节起,以上的腋芽发育成为叶枝或果枝。

第一个果枝出现的节位称为第一节位。

第一节位出现的高低与品种及环境条件有关。

果枝与叶枝的区别:

果枝:

⑴每节上直接着生花蕾,叶片与花蕾对生。

⑵枝条弯曲,为合轴分枝。

⑶与主茎夹角大。

⑷一般着生于茎上部各节间。

叶枝:

⑴每节不直接着生花蕾,一个节上只有一片叶子。

⑵枝条不弯曲,为单轴分枝。

⑶与主茎夹角小。

⑷一般着生于下部几个节间。

果枝按其节数的多少,又可分为三大类:

⑴无限果枝:

果节数多,养分时可继续伸长形成新果节。

⑵有限果枝:

仅能生长1-2个节,即停止生长,在顶部丛生几个铃,株型很紧凑。

⑶零式果枝:

棉铃直接着生在主茎节上。

3、叶

棉花的叶片分为子叶和真叶,真叶又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陆地棉的子叶近半圆形,较大而厚,色绿。

真叶:

⑴完全叶主茎上每一节直接着生的叶片及其他部位发生的均具有叶片、叶柄、托叶的叶片。

主茎上的叶片,随着个体发育进程,叶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靠近子叶节的第一片真叶全缘,继后叶片出现裂缺,缺刻把叶片分成几个裂片,由最初的3个增至5个,甚至7个,至主茎顶部又减少至3个裂片。

叶身中脉所在的裂片称主裂片或称中裂片,主裂片左右两边的裂片称为副裂开片。

裂口深浅:

不同品种裂口深浅不同。

比较裂口深浅的方法是:

取主茎七、八节上的叶片,将中裂片从裂口处反转来,叶尖达不到叶基红点的,就是裂口小于1/2,叶尖超过叶基红点的,就是裂口大于1/2,叶尖超过叶基红点后,尖端又从叶基红点折转超过两裂口连线的,可说裂口深达2/3以上。

⑵不完全叶在主茎叶腋发生分枝时,不论是果枝不定期是叶枝,最初出现的一个节短缩,肉眼几乎辨别不出节间、节上有一片叶,形如托叶,实为分枝上第一节着生的无柄叶,属不完全叶,称先出叶。

易脱落。

4、花由外向内可分为五部分

⑴苞叶:

三片,叶三角形,裂齿转深而尖长

⑵花萼:

五片,联合成杯形

⑶花冠:

五个花瓣组成,陆地棉的花冠呈乳白色

⑷雄蕊:

约60-90枚,花丝基部连成一雄蕊管,并与花冠基部相连。

⑸雌蕊:

1枚,为雄蕊管所包围。

5、果实

蒴果,称棉桃或棉铃,3-5室,棉铃可分为铃尖、铃肩、铃面、铃基、铃柄几部分。

陆地棉的铃圆形或卵圆形。

铃的大小通常以每铃子棉重量表示,平均7克以上的称为大铃,5-7克为中铃,5克以下为小铃。

6、种子

除去纤维的棉子。

棉子上有短绒的称为毛子,毛子色有白、灰、绿、棕等到色。

种子无短绒的为光子,黑色。

尖端有毛的为端毛子。

7、纤维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成,是单细胞,外形上可分三部分。

基部:

靠近种子表皮细胞一端,直径较小,易断裂。

中部:

直径最大,成熟纤维有很多扭曲。

端部:

靠顶端渐细,没有中腔,也无扭曲。

棉纤维的长短、粗细、颜色因棉种或品种而异。

(二)、四个栽培种的主要区别

表1、四大棉种各生育期主要开矿特征表

棉种

陆地棉

海岛棉

中棉

草棉

染色体数

26

13

苗蕾期

子叶

近半圆形或椭圆形,叶片较大,较厚,绿色。

半圆形,叶片大而肥厚,浓绿色。

肾形,叶片较小而薄,淡绿色

肾形,叶片小而薄,嫩绿色

主茎中部叶片

中裂片宽,三角形,裂口深小于1/2。

叶片中等大,有长茸毛。

中裂片长而渐尖,裂口深大于1/2。

叶片最大最厚,无茸毛。

中裂片矛头形,裂口深1/2-1/3。

叶片较小,长大于宽,有短茸毛。

中裂片短矛头形,裂口深2/3或小于1/2。

叶片小,长小于宽。

花铃期

苞叶

苞叶基部分离,有苞外蜜腺。

较深缘齿。

苞叶基部联合离,无苞外蜜腺。

较浅缘齿。

苞叶基部联合,向外反卷,无苞外蜜腺。

花瓣乳白色,多数品种无红斑,花中等大。

花瓣黄色,基部有少许红心,花很大。

花瓣鲜黄色,基部许红心明显,花较小。

花瓣鲜黄色,有红斑,花小。

铃面平滑,油腺不很明显,铃大呈卵圆形,向上着生。

铃面有大凹点,铃中等大,较尖长,铃肩不明显。

铃面有小凹点,油腺明显,铃小,较尖长,有肩。

向下着生。

铃面光滑,油腺不明显,铃小,圆和扁圆形,有肩。

种子

大、毛子

大、光子或端毛

小、毛子或光子

纤维

较细长

细长

短而粗

短而细

二、材料和用具

1、棉花植株:

2、棉花叶、花、铃、种子和纤维标本

3、沙培7天、15天的棉苗

三、进行方法

1、观察陆地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纤维,观察棉株上不同部位的叶片变化,仔细比较果枝和叶枝的特点。

2、观察四个栽培种的主要形态特征,比较其异同。

四、作业

1、果枝和叶枝的区别如何。

描述所观察的陆地棉叶形和铃形。

2、四个栽培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形态区别,根据观察列表加以说明。

实验三、水稻的形态特征及种子发芽实验

了解水稻的植物学特征识别籼、粳、糯;

了解稻种在不同水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特性。

(一)、稻的植物学特征

1、根:

有种根和不定根。

种根又叫胚根,仅一条;

不定根又叫冠根,由茎基部各节发生。

从种根和不定根上又可发生支根。

稻根成长后,皮层部分薄壁细胞缢缩解体,形成较大的空腔,叫作裂生通气组织,是地上部向根系输送氧气的通道。

2、茎:

由节和节间组成。

稻茎中空,每茎有10-18个节。

各节均有腋芽,基部各节密集,腋芽能萌发分蘖并可发生不定根,故称为根节或分蘖节;

地上部分节间伸长,一般有伸长节4-6个,通常不发生分蘖和不定根,茎杆最上一个节为穗颈节。

3、叶:

发芽时最先长出的是胚芽鞘,白色无叶绿素;

接着出现的为不完全叶,绿色,仅具叶鞘而无叶片;

以后依次长出若干片完全叶10-18片,完全叶由叶鞘、叶片、叶舌、叶耳等四部分组成,叶片与叶鞘连接处叫叶枕。

最上一片叶叫剑叶(顶叶、止叶、旗叶)。

4、穗:

稻属园锥花序。

穗的中轴叫穗轴,穗轴上有节,叫穗轴节。

从穗轴上发生的枝梗称第一次枝梗,从么一次枝梗上再发生第二次枝梗。

枝梗上着生小穗,小穗由小穗梗、付护颖、护颖(不孕花外颖)和小花组成。

每个小穗有三朵小花,但下部的小花退化,仅上部一朵小花发育。

发育小花有内、外颖各一片,浆片2枚,雄蕊6枚,雌蕊1枚。

5、果实:

谷粒内有糙米1粒,称颖果,由果皮、种皮、胚及胚乳组成。

着生胚的一面为腹部。

背部有一纵沟,称背沟;

腹部常有腹白,米粒中心多有心白。

腹白、心白的多少及有无与品种及栽培条件有关,腹白、心白多的品种米质差。

米的色泽有白、红、褐、黑、紫等色。

(二)、籼、梗、糯类型识别

1、籼、粳亚种的区别

表1籼、粳亚种的区别

项目

籼亚种

粳亚种

叶的形态、色泽、顶叶开度

叶片较宽,色淡绿,顶叶开度小

叶片较窄,色浓绿,顶叶开度大

叶毛的多少

少或无

芒的有无及长短

多无芒,间有短芒

长芒至无芒,芒略弯曲

颖毛

毛稀短,散生

毛密而长,集生于颖棱上

谷粒形状

细长,断面扁平

短园,断面呈园形

脱粒性

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

染色较深

染色较浅

1%的石碳酸:

将苯酚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溶解,然后配成1%的的溶液。

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

取籼、粳谷粒各100粒,在30℃温水中浸6小时,把水倒出,用1%的石碳酸浸泡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再置于吸水纸上24小时,观察染色反应;

或直接将谷粒浸泡于装有石碳酸溶液的培养皿中,8小时后观察谷壳着色情况。

2、粘、糯性的区别

表2、粘、糯性的区别

粘性

糯性

胚乳颜色

白色透明

乳白色不透明

胚乳成分

含20--30%的

无直链淀粉或极少

饭的粘性

粘性小

粘性大

碘—碘化钾反应

吸碘性大呈蓝色

吸碘性小呈红褐色

碘—碘化钾溶液:

1.3g碘化钾溶于10ml水中,再加0.3g结晶碘,溶解后加水至100ml。

胚乳淀粉对碘—碘化钾反应:

取粘、糯稻种子,在米粒横断面上滴碘—碘化钾溶液1滴,观察着色反应。

(三)、稻种发芽特性

1、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

数3个100粒种子放入3个垫有吸水纸保湿的培养皿中,分别置于20℃、30℃、40℃培养箱中发芽,每天观察发芽率和根芽长度。

2、不同水分(氧气)条件下种子的萌发

数2个100粒种子分别放入1个垫有吸水纸保湿的培养皿和放有深水的烧杯中,置于30℃培养箱中发芽,每天观察发芽率和根芽长度。

1、绘稻穗模式图

2、籼、粳亚种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粘、糯稻淀粉对碘—碘化钾的反应的观察结果

3、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观察结果

4、不同水分(氧气)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观察结果如何,为什么?

实验四、油菜的形态特征及冬前苗期的田间诊断

一、目的

认识油菜的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并通过冬前(小寒前)油菜苗期的田间诊断,认识冬发苗、冬壮苗、冬瘦苗的长势长相,了解其形成原因,为采取相应的培管措施提供依据。

二、内容

(一)油菜的形态特征

直根系:

白菜型油菜为密生根系,主根入土浅,支根细,数量多;

甘兰型油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20-30cm;

芥菜型油菜为疏生根系,主根入土深,支根分布稀疏,木质化程度高。

2、根颈

在栽培上常将子叶节以下的整个幼茎称为根颈。

在植物学上,根和幼茎连接处的一小段幼茎称为根颈。

根茎的精细,长短是衡量油菜苗期生长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壮苗,根颈粗短,根子发达。

3、茎和分枝

(1)、主茎

甘篮型油菜的主茎可划分成三个茎段。

苗期为缩茎段,节短而密,苗床期留苗过密,缩茎段会延长形成高脚苗;

伸长茎段,节间由下而上渐长,着生短柄叶;

苔茎段:

位于主茎上部,节间自下而上渐短,着生无柄叶。

(2)、分枝

油菜的分枝性很强

根据分枝的级数分:

一次分枝;

二次分枝;

三次分枝。

根据一次分枝的多少和在主茎的分布不同分为:

下生分枝型:

缩茎段腋芽比较发达,分枝生长速度比主茎快或相近,株型丛生状,筒状;

上生分枝型缩茎段和伸长茎段的腋芽不能正常发育,株型为扫帚形;

中生分枝型缩茎段的腋芽不能正常发育,株型为纺锤形。

真叶为不完全叶,无叶托

甘蓝型油菜的叶型有三种:

长柄叶,着生在缩茎段,叶柄茎部两侧无叶翅;

短柄叶,着生在伸长茎段,叶柄茎部两侧有叶翅;

无柄叶,着生在苔茎段。

5、花

花序为总状花序,分为主花序,分枝花序。

为十字花科植物。

6、果实和种子

油菜的果实为角果,由果柄、果身、果喙三部分组成。

种子:

一般呈球形,色泽有黑色、褐色、黄色、红褐色,千粒重3g左右。

(二)、油菜三类型的识别

1、白菜型油菜

植株较矮小,上部苔茎叶无柄,叶基部全抱茎。

花淡黄至深黄,花瓣圆形,较大,开花时花瓣重叠或呈覆瓦状,花序中间花蕾低于开放花朵。

角果肥大,果喙显著,果柄与果轴夹角约为600。

种子3克左右,无辛辣味。

南方油白菜基叶叶柄宽,中肋肥厚,叶柄两侧多有附叶(裙边),叶全缘或有浅缺刻,叶面微被或不被蜡粉,种皮有褐、黄或黄褐杂色。

2、芥菜型油菜

植株较高大,茎较坚硬,主根木质化较坚硬。

叶面皱缩被有蜡粉和刺毛,叶色灰绿或青绿,有的紫色,苔茎叶均有叶柄,不抱茎。

花瓣窄小较长,开花时四瓣分离,花色淡黄,花序中间花蕾位置高于开放花朵。

角果细而短,果柄与花序夹角小,约为450。

种子较小,千粒重2-3克,辛辣味较强,种皮有黄、红、褐色。

3、甘蓝型油菜

植株高大,分枝粗壮,基叶具琴状缺刻,上部苔茎半抱茎;

叶色蓝绿似甘蓝,密被蜡粉或有少量蜡粉。

花瓣大,黄色,开花时两面三刀侧重叠。

花序中间花蕾位置高于开放花朵,角果较长,多与果轴呈直角,种子大,千粒重3-4克,不具辛辣味,种皮黑色或黑褐色

(三)冬苗期田间诊断

越冬期的苗势与长相是由秧苗素质、移栽质量、冬前有效生长期、越冬阶段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措施决定的,这一阶段的冬油菜常形成“冬发”、“冬壮”、“冬瘦”三种类型的长相。

1、冬发苗

在适期早播,大壮苗早栽、肥水条件良好的条件下,菜苗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生长期进行营养生长与养分积累。

进入越冬期,具有较大的营养体,根颈粗度大于1.5cm。

根系发育良好,单株绿叶数达12-14片,叶腋芽较多,叶面积指数达1.5以上,能够封行。

在近年二熟制地区推广的“秋发”油菜,即为此类的、典型代表,但在冷冬年冬发过旺的菜苗往往易受冻害,若 能顺利通过,则可望达到亩产250-250公斤的超高产水平。

2、冬壮苗

适期播种,适龄壮苗移栽,菜苗在冬前有效生长期内有较大的营养生长量与养分积累。

进入越冬期有较大的营养体,根颈粗1-1.5cm,根系发育良好,单株绿叶8-10片,叶面积系数1或以上,基本封行而未抽苔,叶厚色深,叶片嵌紫,抽少量腋芽,具较强的抗寒能力。

产量可达亩产150公斤。

3、冬瘦苗

由于晚播晚栽,苗床拥挤或肥力不足,进入越冬期出现多种类型的瘦苗:

(1)、脱肥型瘦苗

油菜冬前生长良好,其长势长相均以达到壮苗标准,但随着温度下降与肥力不足,红叶率显著增加,绿叶数减少,落叶增多,叶面积指数小于1。

(2)、徒长型瘦苗

苗前期或由于苗床拥挤,或由于直播的间苗不及时,造成根颈细长横卧地面,成“L”型向上生长。

这种菜苗的总叶数和绿叶数虽已符合壮苗要求,但根颈细弱,根颈粗不到1cm,根系发育差。

(3)、缓发型瘦苗

苗期由于缺少肥水或缺硼,进入越冬期时,单株总叶数5、6片左右,绿叶数约占总叶数的50%,叶片小而较厚,上下叶片的长短大小差异不大,根颈细小,且木质化程度较高,长势弱。

以上三种类型的瘦苗是当前生产上常见的冬苗长相,是油菜冬管的重点对象,常采取以工促壮、促根保叶等措施,促瘦苗向壮苗转变,争取亩产100公斤左右水平。

三、材料及用具

干植株标本,各种类型的油菜田

游标卡尺,米尺

四、方法

(一)观察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植株。

(二)、田间诊断调查方法

在田间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10株测量苗高、菜苗开度、总叶数、绿叶数、单株叶面积,根颈粗,叶面积指数。

表1油菜越冬前苗期植株长相调查

日期

株号

苗高

(cm)

油菜开度

单株叶面积

(cm2)

根颈粗(cm)

叶面积指数

苗类型

五、作业

1、试述所观察的油菜品种植株特征。

2、根据诊断结果,提出形成不同类型长相的原因及分别应采取的培管措施。

实验五水稻生育特性观察

一、生育期观察

(一)、生育期的观察方法

1、秧田期:

播种后在秧田定点观察出苗期和三叶期。

定点的方法是:

播种时在有代表性的秧厢上,每品种选取3—4个点,每点1平方尺,各点用同样大小的报纸覆盖,播种后揭出报纸,在覆盖处再播种预先数计好的种子。

出苗时定期观察点内出苗数,再根据播种总粒数计算出出苗期、出苗率、三叶期及成秧率。

2、大田期:

水稻移栽后,大田每品种定10—20蔸作为生育观察材料(小区一般垂直插秧方向连续定10蔸,大田20蔸;

小区靠边行2蔸,大田5蔸不宜作观察材料)。

定点后进行定期(三天1次)观察。

(二)、生育期记载标准

1、出苗期:

观察点内发芽总粒数的10%不完全叶突破芽鞘,叶色转青的日期为出苗始期,50%为出苗期,80%为齐苗期。

2、三叶期:

观察点内50%的秧苗第三片完全叶全展的日期。

3、返青期:

移栽后50%的植株新叶重新展开,叶色由红转绿,心叶开始伸长,同时有新根发生的日期。

4、分蘖期:

10%的植株新生分蘖叶尖露出叶鞘1厘米时为分蘖始期,50%为分蘖期。

总茎蘖数最多时为最高分蘖期。

分蘖速度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

5、茎蘖数与最后有效穗数相同的日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6、拔节期:

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早稻达1厘米以上,晚稻为2厘米以上的日期。

7、孕稻期:

50%的植株的剑叶叶枕全部露出下一叶叶枕时的日期

8、抽稻期:

10%的稻穗穗顶露出剑叶叶鞘达1厘米时为抽穗始期;

50%为抽穗期;

80%为齐穗期。

9、乳熟期:

50%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充满颖壳,呈乳浆状,手压开始有硬物感觉时为乳熟期。

10、蜡熟期:

50%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粘,手压有坚硬感,无乳浆状物出现的日期。

11、完熟期:

早籼稻80%谷粒变黄,米质变硬;

晚稻全部谷粒变黄的日期。

12、全生育期:

从播种第二日起至成熟的日期。

二、叶龄观察

(一)、定株:

秧苗第一叶全展后选有代表性的秧厢1—2厢定10—20株秧苗做观察株,3叶全展时用红漆标记样株叶片,以后每隔一个叶龄再标记一次。

水稻移栽时可将样株移入本田,每蔸插一个样株,定期(3天1次)记载叶龄,直到剑叶定型为止。

(二)、叶龄记载方法:

叶龄以主茎完全叶叶序为准,尚未完全抽出的心叶(n),以其抽出的长度(m)达到下一叶(n-1)叶全身长(M)的大体比例来衡量,以小数表示之。

1、心叶露尖卷曲如筒状,m长度小于1/3M时为0.1。

2、心叶顶端开始展开,1/3M<

m<

1/2M时为0.3。

3、1/2M<

3/4M时为0.5。

4、3/4M<

m≤M时为0.7。

5、m>

M时为0.9。

6、心叶叶枕从下一叶叶枕中露出时为1.0。

三、群体动态观察

(一)、秧田群体

1、出苗率:

第一完全叶出现时,调查观察点内的总出苗数,求算出苗率:

出苗率=出苗数/(观察点总种子数*发芽率)*100

2、成秧率:

插秧前1—2天,调查点内正常苗和缩脚苗(苗高不足正常苗一半者)的数量,求算成秧率:

成秧率=(正常苗-缩脚苗)/(观察点总种子数*发芽率)*100

3、分蘖株率:

调查观察和带分蘖的株数,

分蘖株率=带分蘖的株数/样点内总苗数*100

(二)、本田群体

1、分蘖动态观察:

定点定株观察,小区每点10蔸;

大田每点20蔸,共4—5个点。

回青后调查基本苗数(含秧田分蘖),分蘖开始时每3天调查一次总茎蘖数,直至抽穗为止。

表1、水稻分蘖动态记载表

调查日期

各蔸总茎蘖数

万/亩

平均

基本苗

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