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6917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第5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Word格式.docx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教材补遗]李约瑟

李约瑟,英文名字约瑟夫·

尼德汉,1900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早年在生物化学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望。

1941年,早已对中国科技历史感兴趣的李约瑟被英国文化委员会派往中国,担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

虽然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已经打响,李约瑟仍然不畏危险,几年时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考察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并收集相关科技典籍。

据古兰教授介绍,沉醉于中国科技与文化的李约瑟在回到剑桥后,把大半生的学术生涯都献给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与著述,最终庞大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鸿篇巨制得以问世。

三、文学艺术

1.文学: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1)李白(盛唐):

以激情与浪漫著称;

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2)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

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

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

2.书法

(1)魏晋时期:

书法进入自觉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

(2)唐代:

书法艺术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

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

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山水画发展;

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4.音乐、舞蹈与戏曲

(1)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曲》。

(2)隋唐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

《西凉乐舞》展现了南北朝时代“胡舞”的风范。

(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歌舞杂技,均与后来的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1.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发展阶段

诗歌类别

诗人

初唐

王勃、陈子昂

盛唐

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

高适、岑参

(浪漫主义)

李白(“诗仙”)

(现实主义)

杜甫(“诗圣”)

中唐

讽喻诗

白居易

晚唐

咏史诗

杜牧、李商隐

2.中国古代主要字体的演变及特点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教的冲突与交融

史料一 (《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

《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葛洪《抱朴子·

外篇·

自叙》

史料二 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

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茅山志》卷8

史料三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儒,则归于墨;

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入于彼,必出于此。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入者附之,出者汙之。

噫!

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韩愈《原道》

(1)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唐代韩愈对佛教传播的态度如何。

其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2)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的儒学发展及正统地位一度中断。

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如何认识?

(1)史料一的信息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了儒、道合流的趋势。

(2)史料二表明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对三教基本上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也反映了儒、道合流加快的趋势。

(3)史料三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原有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1)态度:

对佛教流行的现象深感忧虑,极力提倡将儒家思想中孔孟仁义道德之说列为国家的正统学说,以抵制异端邪说的流传。

实质:

说明当时社会上出现儒、佛、道等思想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2)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并且盛行,儒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②儒学在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过程中始终在发展,儒学的发展并没有中断。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以及之后的隋唐儒学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成为上承两汉经学、下启宋明理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素养3—历史解释]

佛教的传播对魏晋到隋唐时期社会的影响

(1)政治上:

它被封建统治者用来腐蚀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得到很大发展,南方和北方相同的宗教信仰成为隋朝统一中国的条件之一。

唐朝时,佛教与道教、儒学并存,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密切了对外关系。

但同时,佛教的盛行也导致了人口减少、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不问政事,导致了僧侣贵族与世俗地主的矛盾。

(2)经济上:

佛教的盛行催生了一种畸形的社会经济——寺院经济。

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

同时,僧尼众多,却没有纳入国家的户籍,成为免除赋役的特权阶层,使国家税收减少,国库虚空,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思想文化方面:

佛教的传入及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

自魏晋以来,儒学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

佛教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重大影响,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也十分流行,我国著名的石窟和佛像也大都集中于此时开凿。

[素养4—唯物史观]

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西汉独尊儒学,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隋唐:

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

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元:

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南宋山河破碎激发了文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杂剧繁荣。

1.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

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高僧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

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唐代高僧慧能《疑间品第三》

A.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

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

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

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的政治地位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就得到了提升,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佛教的发展而非儒学思想的发展,故B项错误;

由材料东晋“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唐代“行直何用修禅”可知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而非儒佛道三教合一,故D项错误。

]

2.在《唐代墓志汇编》的志文中,常见墓主蒙童(初入学塾的儿童)时“幼挺岐嶷(幼年聪慧)”、“宣慈惠和(博爱众人)”、“弱不好弄(弄:

玩耍)”、“蔚然老成”的表现,同样的描述在唐代高僧传中也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唐代(  )

A.志文往往夸大墓主的品德言行

B.佛教思想深刻影响日常生活

C.儒家的礼教规约备受社会推崇

D.儒佛两种文化已完成了融合

C [志文存在虚夸成分,但并不全是夸大,故A项错误;

材料中“博爱众人”并不仅仅是佛教的思想,且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主要集中于社会的上层,影响日常生活的说法不准确,故B项错误;

材料中志文对墓主的推崇以及当时对高僧也往往如此称赞,这说明当时社会上推崇儒家的礼教等思想,故C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体现佛教和儒家思想的融合,故D项错误。

3.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

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

这一记载(  )

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B.说明我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D.体现古人对制造火药的认知

D [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火药的最早记载是在东晋葛洪《抱朴子》,并不能说明此时的火药已经发明,故A项错误;

中国古代制造火药是源于炼丹,火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经验的总结,并未上升为制造火药的技术,故B项错误;

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是在唐末宋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制造火药的认知,故D项正确。

4.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

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

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

B [书法艺术由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到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其主观原因是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只是客观条件,故A项错误,B项正确;

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是客观存在的,故C项错误;

东方审美情趣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也有,故D项错误。

考点2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一、宋元时期的思想

1.程朱理学

(1)背景: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

 主张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二程”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把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

朱熹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地位及影响

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③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

道德观

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

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将人心与道德联系起来

二、宋元科技文化的辉煌

1.科技成就

(1)活字印刷术:

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2)天文历法

①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②元朝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对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