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8140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8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快速路道路结构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

设计速度

80km/h

30km/h-40km/h

3

标准路幅宽度

36m=5m(人行道)+12m(车行道)+2m(中分带)+12m(车行道)+5m(人行道)

30m=2m(检修道)+12m(车行道)+2m(中分带)+12m(车行道)+2m(检修道)

城市立交匝道:

单车道:

8.0m

双车道:

9.0m

公路公交匝道:

8.5m

10.5m

4

最小平曲线半径

Rmin≥1100m

Rmin≥45m(城市立交匝道)

Rmin≥60m(公路立交匝道)

5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Ls≥80m

6

最大纵坡

imax=4.8%

imax=5.8%(城市立交匝道)

imax=5%(公路立交匝道)

7

最小纵坡

imin=0.48%

imin=0.5%

8

最小竖曲线半径

R凸≥12000m

R凹≥5300m

830m

9

停车视距

≥110m

≥30~40m

10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人群荷载4.0KN/㎡

11

桥隧净空高度

≥5.0m

12

人行地道净空高度

≥2.5m

13

设计年限

沥青混泥土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为20年

14

桥梁设计基准期

100年

15

地震设防标准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

(构造设防)。

1.1.2.横断面

道路起点至苟坝水库大桥路段位于渝北开发区内,两侧土地以居住为准,根据业主意见及初步设计审查专家意见,原2米宽的人行道调整为5米,具体布置如下:

起点至苟坝水库路段:

B=5m(人行道)+12m(车行道)+2.0m(中央分隔带)+12m(车行道)+5m(人行道)=36m

苟坝水库至终点路段:

B=2m(检修道)+12m(车行道)+2.0m(中央分隔带)+12m(车行道)+2m(检修道)=30m

道路标准横断面

(一)

道路标准横断面

(二)

1.1.3.路基设计

填方边坡:

填方边坡上部8m为1:

1.5,8m-18m为第二级,18m一下每10m为一级边坡,第二级以下坡比均为1:

1.75,第三级以下边坡为1:

2,两级边坡间留2.0m宽马道。

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边沟。

挖方边坡:

挖方边坡每级均为8m,坡比1:

0.75,两级边坡间留2.0m宽马道,第一级边坡底设置护面墙。

挖方边坡坡顶外5m设截水沟,顺地势通过跌水或急流槽接入涵洞,排出路基范围。

1.1.4.路面设计

综合重庆地区石材较丰富等特点,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标准轴载为100KN,采用容许弯沉,容许拉应力控制,为加快进度,保证工期,基层选用养护期短的水泥稳定层,主线及匝道结构厚度如下:

沥青玛蹄脂SMA-13厚4.0cm,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中面层厚5.0cm,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厚7.0cm,稀浆封层厚0.6cm,掺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掺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底基层填方厚18cm,掺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填方厚18cm。

青岗立交A匝道、D匝道、E匝道、G匝道,道路下坡大于4%。

为增加行车安全性,在该路段下坡段沥青砼表层进行间断性地加铺一层薄层抗滑层材料,厚度控制在7mm左右,铺筑间距为:

5m,间距摊铺2m薄层抗滑层材料。

材料采用CRM抗滑层材料。

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

2.1施工工艺

2.1.1质量标准

1)底基层

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

质量标准

压实度:

≥97%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中线高程:

不大于20mm

横坡度:

±

20mm且不大于±

0.3%

厚度容许偏差:

+20mm,-10%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7天无侧限浸水强度:

≥2.0Mpa

弯沉值:

≤73(0.01mm)

(2)基层

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20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98%

不大于8mm

+5,-10mm

0.3%

≥4.0Mpa

≤40(0.01mm)

2.1.2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级配碎石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级配组成如下表:

结构层次

底基层

通过下列筛孔尺寸的百分率%

40

100

31.5

93~98

19.0

74~89

9.5

49~69

4.75

29~52

2.36

18~38

0.6

8~22

0.075

0~7

液限

<28

塑性指数

<9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

2)基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同底基层,碎石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1.5mm,级配组成如下表:

19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2.1.3施工要求

a、路基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

b、对水泥级配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拌合均匀性、施工厚度、含水量、水泥掺加量等都要严格检查控制。

C、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从当地专业供应商处购买成品料并运输到现场,采用人工辅助机械摊铺,松铺系数根据现场实测鉴定后采用。

c、铺筑后的碾压要严格控制在水泥终凝前完成,采用18t-20t三轮压路机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在摊铺压实过程中,水泥级配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果材料过于干燥,应及时补充洒水,使其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完成压实工作。

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d、纵横施工接缝的处理,在继续铺筑新料前,应沿竣工断面划线垂直切下,提前予以润湿,使新旧料结合紧密,避免产生裂缝。

e、水稳层施工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控制施工车辆,不许出现轮槽。

2.1.4施工准备

a.在合格的路基层上进行中线测量放样,定出正确的中桩、边桩,进行标高测量,取得标高和厚度资料。

b.施工前对路基层进行清扫,保持无杂物,并洒水使之保持湿润。

c.挂线桩必须埋设牢固,根据线形的不同,直线段每10m放样一点,曲线段每3~5m放样一点。

d.通过打桩、挂线确定好基准线后,准备摊铺。

2.1.5拌和与运输

a.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从重庆市当地专业供应商购买合格的成品料,供应商负责运输到现场,在搅拌站和现场分别取样试验,进行质量监控,混合料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予以调整和改进。

b.加强混合料均匀性控制,确保混合料水泥剂量不超出双边波动范围。

c.安排试验人员在拌和场对拌和后的混合料进行观察、检验,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运送、铺筑。

d.运输混合料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要求汽车货箱干净平顺、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倒料顺利;

装料时按车厢前部、后部、中部分三次装载,并保持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

e.控制行车速度30km/h以内,合理组织交通。

f.当拌和场离摊铺点距离较远时,混合料运输中盖油布防止水分蒸发。

2.1.6摊铺与整型

用自卸汽车将混合料运至摊铺现场。

为保证路面各层实际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基层施工必须为面层施工提供良好的平整度,这样逐层不断提高路面平整度。

水稳层采用人工辅助机械摊铺,摊铺时应由试验确定松铺厚度,在摊铺时应及时消除混合料严重离析的部位,尤其是粗集料集中的集料窝和集料带必须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均匀填实。

尽量做到混合料在路面全宽范围内一次铺筑,这样可避免纵向接缝。

不可避免地出现纵向接缝时,接缝严格按要求做成垂直接缝。

新旧料结合时应将接缝处充分润湿,以使新旧料结合紧密。

2.1.7碾压

a.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型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时先用18T光轮压路机静压,再用18T振动压路机振实,最后用光轮压路机收光表面。

初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0m/min;

复压3~4遍,碾压速度不大于50m/min。

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均匀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有轮迹或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边角,用小型振动夯夯压。

b.碾压时,按路拱由低向高连续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重叠,重叠宽为轮宽的1/2~1/3,使每层全宽内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路拱符合要求。

c.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若表面水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d.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3~4小时。

e.雨季施工时,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并备足够的塑料薄膜,以防止突然降雨。

f.压实后的基层要求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软弱现象,施工接缝平整、稳定。

2.1.8养生

水泥稳碎石基层在施工成型初期的养生非常重要,若不及时养生,基层会因严重失水而发生严重干缩而开裂(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更是如此)。

因此,各段基层施工完毕即进行洒水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根据气候条件确定,以始终保持基层湿润为原则。

a.设置禁止标志牌,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洒水车通过时保持慢速行车;

在不能封闭交通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一般车辆可以通行,但车速必须控制在30km/h以下,同时不得急刹车、调头,载重车不得通行。

b.覆盖好麻袋,高温时采用双层麻袋搭接覆盖。

c.麻袋预先洒水湿润,覆盖4h-6h后开始洒水养生,并始终保持麻袋湿润状态。

d.养生期:

施工温度≥20℃时不少于7天,20℃以下不少于10天。

2.1.9取样和试验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实验规程》(JTGE51—2009)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已完成的基层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压实度试验。

质检人员还须按《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规定的要求跟踪检测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中心偏位等。

当检测发现有不合格项目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2.1.沥青透层油洒布

2.1.1.施工准备

2.1.1.1.透层油的要求

透层沥青采用煤油稀释沥青,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煤油与沥青的掺配方法是:

煤油:

沥青=45~55:

55~45(重量比),每一车煤油稀释沥青必须做粘度试验,粘度8~12S。

透层油的掺配:

可将煤油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与已加热的沥青进行掺配,并不断搅拌,直至完全均匀为止,并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透层油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范中要求。

2.1.1.2.现场准备

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

透层油的洒布前注意以下几点:

1)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

透层油用煤油稀释沥青。

2)喷洒油层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然后用9~12m3/min空压机将浮尘吹干净,使基层表面骨料外露,以利于透层沥青渗透及与基层的粘结。

准备工作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开始洒布。

3)洒布前,对附近的结构物采用彩条布覆盖,防止污染。

2.1.2.透层油施工

1)采用沥青洒布车洒布,喷洒不到的边角处由人工手喷枪喷洒,小面积局部施工采用人工涂刷。

2)洒布前应对喷嘴与洒油管进行加热,确保每个喷嘴及洒油管无堵塞。

调整好喷嘴的喷射角和高度,使各相邻喷嘴的喷雾扇,在其下角能有重叠。

3)透层沥青洒布量为0.8~1.2Kg/m2。

4)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洒布温度宜为80~90℃,沥青洒布车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不允许出现油包。

5)在浇洒沥青时,先洒靠近中央分隔带或路中间的一个车道,由内向外,一个车道接着一个车道的喷洒,下一个车道与前一个车道不重叠喷洒,但不能露白,露白处需要用人工喷洒设备补洒。

6)洒布开始和洒布结尾处用彩条布遮住下承层,防止洒油量过多、过少或不均匀。

7)在喷洒交接处洒布沥青时须精心控制,使之不超过规定的洒布量。

喷洒超量、漏洒或少洒的地方及时纠正。

喷洒时应控制车速,均速行使,保持洒布量稳定。

8)当洒布管喷嘴喷出气泡时,沥青已洒完,立即停止洒布,同时抽空管内沥青。

洒布车停止时,如有少量沥青流出堆积在一起,及时将沥青扫均匀,以防止上层摊铺碾压时出现泛油现象。

9)养护

洒布透层沥青的基层上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在其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在其上调头、转弯,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并应尽快洒布稀浆封层。

2.1.3.施工注意事项

1)透层油须渗透入基层中,渗透深度不小于5mm。

2)透层油施工的气温不低于10℃,风力适度。

大风、浓雾或下雨不施工。

3)天气即将下雨或正在下雨时严禁施工。

2.2.稀浆封层施工

透层油洒布24小时后,立即摊铺稀浆封层,并用8~10t的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

2.2.1.施工准备

1)封层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要求

骨料:

选择碱性矿料如石灰岩等,必须坚硬、耐磨、无风化并要表面干净,砂当量大于60%,其级配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沥青:

稀浆封层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铺筑,基质沥青采用重交沥青AH-70,添加剂采用丁苯胶乳,软化点≥55℃。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沥青材料的主要技术符合规范要求。

油石比可采用6.5-12,稀浆封层厚度为6mm。

2)封层摊铺机检测

稀浆封层施工采用稀浆封层铺筑机施工,铺筑机具有储料、送料拌和、摊铺和计量控制等功能,摊铺前必须对摊铺设备做全面的检查和调试,包括:

油泵系统、液压系统、拌和系统、输料系统,同时标定摊铺厚度。

2.2.2.稀浆封层施工

1)摊铺前应控制好集料、填料、水乳液的比例。

当发现一种材料用完时,必须立即停止铺筑,重新装料后继续进行。

搅拌形成的稀浆混合料,应符合设计的沥青用量和级配要求,并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2)稀浆封层的施工采用稀浆封层机铺筑。

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

3)稀浆封层施工时由低往高摊铺。

摊铺时,调整好摊铺槽,打开控制开关,使调整好的稀浆流入摊铺槽内,当流至2/3槽时,启动底盘,匀速前进,并始终保持摊铺槽内有一定量的稀浆,当第一车料摊铺完后,下一车摊铺时应重叠上一车摊铺层5~10cm。

4)摊铺后用8~10t轮胎压路机碾压4~8遍,以提高密实度、早期强度和平整及其防水性能。

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

5)质检员时刻检查摊铺厚度。

6)施工时如有破损地方和出现沟痕,应人工及时修补,保证整体完整。

2.2.3.施工注意事项

1)稀浆封层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

2)天气即将下雨或正在下雨时严禁施工。

3)铺筑沥青路面前应对稀浆封层全面检查一遍,发现损坏及时修补。

2.3.粘层油洒布

2.3.1.粘层油的要求

粘层油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改性沥青。

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对粘层油的要求。

2.3.2.粘层油洒布

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

洒布前,应认真检测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并不能污染环境。

粘层油的洒布方法同透层油。

2.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4.1.质量标准

面层施工质量标准如下表所示: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要求

压实度

试验室标准密度98%,试验段密度99%(以合格率低的标准作为评定结果)

平整度

<

5mm

厚度容许偏差

+20mm,-5mm

中线高程

10mm

横坡度

20mm且不大于0.3%

宽度

20mm

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

不小于0.8mm

弯沉值

≤26(0.01mm)

2.4.2.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

2.4.2.1.沥青

应用于路面面层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B级AH-70#沥青(中、下面层沥青砼用)和AH-90#沥青(上面层SMA改性沥青砼用)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B级AH-70#和AH-90#沥青技术要求表

试验项目

AH-70

AH-90

针入度(25℃,100g,5s)

60-80

80-100

延度(5cm/min,15℃)cm

≥100

软化点(R&B)℃

46

42-52

闪点℃

≥230

含蜡量(蒸馏法)%

≤2.2

≤3

密度(g/cm3)

实测记录

溶解度%

≥99.5

≥99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

≤0.8

≤1.0

针入度比%

≥61

≥50

延度25℃cm

≥75

延度15℃cm

应用于路面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SMA13的SBS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砼沥青材料采用4%SBS改性沥青(96%AH-70石油沥青+4%SBS改性剂)。

2.4.2.2.石料

根据重庆市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砼所用集料,采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

指标

中下层用集料

上层用集料

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

视密度不小于

2.5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坚固性不大于%

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软石含量不大于%

集料磨光值不小于BPN

42

集料冲击值不大于%

集料的破碎面积不小于%

90

集料的级配要求如下表所示:

混合料类型

SMA13

AC-16

AC-25

筛孔(mm)

通过率(%)

26.5

90-100

75-90

16.0

65-83

13.2

76-92

57-76

45-65

28-60

34-62

24-52

20-32

20-48

16-42

1.18

14-26

13-36

12-33

12-22

9-26

8-20

0.3

10-18

7-18

5-17

0.15

9-16

5-14

4-13

8-13

4-8

3-7

建议油石比%

5.8-7.2

4.0-6.0

纤维用量%

≥0.3

2.4.2.3.矿粉

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表C.12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

2.4.2.4.纤维

路面表层SMA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

2.4.2.5.抗剥落剂

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或采用掺加一定量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2.4.3.施工准备

1)原材料供给

所用集料符合质量要求,按规范标准进行检验,矿粉和沥青必须符合规范标准的质量要求,沥青路面中、下面层采用AH-70(或AH-50)沥青,上面层采用进中AH-90新型SBS改性沥青。

2)配合比试验

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3)对下承层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对有污染的地方,必须清洗干净且吹干后再补洒稀浆封层或粘层油。

4)测量放样

下面层摊铺为基准线法,采用2~2.5mm钢丝作为基准线,并用立杆固定,立杆的间距一般为10m,弯道处为5m,布设基准线时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弹簧秤连接于张紧器上,便于张力的调整;

中、上面层摊铺时,分别利用下面层和中面层作为传感器的接触件,通过非接触平衡梁控制面层摊铺厚度。

5)施工机械检测

a.拌和与运输设备的检测:

督促供应商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在运转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注意连接的紧固情况,检查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冷料传送带是否运转正常和有无跑偏现象,仔细检查沥青管道各个接头,保证吸沥青管无漏气现象,注意检测电器系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还应检查传动链的张紧度,检查运输车辆是否符合要求,保温设施是否工作正常。

b.拌和楼计量系统检测

拌和楼计量检测分两部分,一是对拌和楼热料仓称量系统进行计量检测,确认拌和楼称量的准确性;

二是对冷料仓的上料速度进行测定,以利于在拌制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时,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

①热料仓称量系统的计量检测

对热料仓称量系统进行计量标定,使拌和楼计算机显示重量与实际碎石、矿粉、沥青重量间的误差小于1.0%。

②冷料仓上料速度测定

首先固定拌和机冷料仓放料口的大小,分别采用拌和机额定的最低转速到最高转速(其间最少分5点)对某一冷料仓单独上料5~10分钟,采用拌和机计量系统对所上石料进行计量,确定该料仓在该开口大小情况下,转速与上料速度的关系曲线,确定每一冷料仓的上料速度。

③摊铺机应检查机械性能,振捣板、振动器、熨平板、螺旋布料器、刮板分料器、料斗闸门、厚度调节器、自动找平装置等是否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