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8040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0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景观尺寸Word文件下载.docx

轮椅坡道一般:

i=6%;

8.5%;

人行道纵坡:

2.5%。

  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

坡度:

  1:

20  1:

16  1:

12  1:

10  1:

8

最大高度(m):

1.50  1.00  0.75  0.60  0.35

水平长度(m):

30.0016.009.006.002.80

室外座椅(具):

H=0.38~0.40m,W=0.40~0.45m,

单人椅:

L=0.60m左右,

双人椅:

L=1.20m左右,

  三人椅:

L=1.80m左右,

  靠背倾角:

100-110°

为宜。

  扶手:

H=0.90m (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

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

H=0.68m\0.85m

栅栏竖杆的间距:

1.10m。

  路缘石:

 H=0.10~0.15m。

水篦格栅:

W=0.25~0.30m。

  车档:

  H=0.70m;

间距=0.60m;

墙柱间距:

3-4m;

  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0.60m),面底坡缓(1/3~1/5);

  一般园林柱子灯高3-5m;

  树池铸铁盖板:

有1.2、1.5m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

  低栏杆:

H=0.2~0.3m;

中栏杆:

H=0.8~0.9m;

高栏杆:

H=1.1~1.3m。

  亭:

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

  廊:

H=2.20~2.50m,W=1.80~2.50m。

  棚架:

H=2.20~2.50m,W=2.50~4.00m,L=5.00~10.00m,

  立柱间距=2.40~2.70m。

  柱廊:

纵列间距=4-6m,横列间距=6-8m。

 

园路尺寸

•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

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

宽7~8米。

●次要道路。

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

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

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

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道路:

道路名称

道路宽度

居住区道路

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道路

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

组团道路

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

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

园路(甬路)

不宜小于1.2m

主要道路(车辆行使道路)宽7~10米

次要道路(人行大道)宽3~5米

休闲小径或双人散步小道宽0.6~1.5米

园灯:

由灯头、灯杆和灯座三部分组成灯柱高约3~5米

园桌:

直径1000~1200高度700~750

栏杆:

低栏高0.2~0.3米中栏高:

0.8~1米高栏高1.1~1.3米

栏杆具有拦阻功能,也是分隔空间的一个重要构件。

设计时应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所,首先要充分考虑栏杆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突出其功能性和装饰性。

常用材料有铸铁、铝合金、不锈钢、木材、竹子、混凝土等。

栏杆大致分为以下3种:

(1)矮栏杆,高度为30-40cm,不妨碍视线,多用于绿地边缘。

也用于场地空间领域的划分。

(2)高栏杆,高度在90cm左右,有较强的分隔与拦阻作用。

(3)防护栏杆,高度在100-120cm以上,超过人的重心,以起防护围挡作用。

一般设置在高台的边缘,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扶手,设置在坡道、台阶两侧,高度为90cm左右,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必须设置扶手,以方便老人和残障人使用。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高度0.65m与0.85m两道扶手。

围栏、栅栏设计高度

功能要求

高度(m)

隔离绿化植物

0.4

限制车辆出入

0.5-0.7

标明分界区域

1.2-1.5

限制人员出入

1.8-2.0

供植物攀援

2.0左右

隔噪声实栏

3.0-4.5

围栏/栅栏

围栏、栅栏具有限入、防护、分界等多种功能,立面构造多为栅状和网状、透空和半透空等几种形式。

围栏一般采用铁制、钢制、木制、铝合金制、竹制等。

栅栏竖杆的间距不应大于110mm。

坡道:

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园路不应大于4%;

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控制在5%以内;

轮椅坡道一般为6%;

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路面;

人行道纵坡不宜大于2.5%。

  

坡度的视觉感受与适用场所。

坡度(%)

视觉感受

适用场所

选择材料

1

平坡,行走方便,排水困难

渗水路面,局部活动场

地砖,料石

2-3

微坡,较平坦,获得方便

室外场地,车到,草皮路,绿化种植区,园路

混凝土,沥青,水刷石

4-10

缓坡。

导向性强

草坪广场,自行车道

种植转,砌转

10-25

陡坡,坡型明显

坡面草皮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一般为1.2m,但考虑到轮椅的通行,可设定为1.5m以上,有轮椅交错的地方其宽度应达到1.8m

树池及树池箅选用表

树高

树池尺寸(m)

直径

深度

3m左右

0.6

0.5

0.75

4-5m

0.8

1.2

6m左右

0.9

1.5

7m左右

1.0

1.8

8-10m

2.0

木栈道由表面平铺的面板(或密集排列的木条)和木方架空层(2CM)两部分组成

一般为3-5cm厚,板宽一般为10-20cm之间,板与板之间宜留出3-5mm宽的缝隙。

饮水器(饮泉)

  饮水器分为悬挂式饮水设备、独立式饮水设备和雕塑式水龙头等。

  饮水器的高度宜在800mm左右,供儿童使用的饮水器高度宜在650mm左右,并应安装在高度100-200mm左右的踏台上。

  饮水器的结构和高度还应考虑轮椅使用者的方便。

垃圾容器

(1)垃圾容器一般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入口附近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

(2)垃圾容器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普通垃圾箱的规格为高60-80cm,宽50-60cm。

放置在公共广场的要求较大,高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宜超过75cm。

(3)垃圾容器应选择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产品,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倾倒。

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混凝土、GRC、陶瓷材料制作。

座椅(具)

(1)座椅(具)是住区内提供人们休闲的不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装点景观进行设计。

应结合环境规划来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彩,力争简洁适用。

室外座椅(具)的选址应注重居民的休息和观景。

(2)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

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左右,3人椅180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为100°

-110°

(3)座椅(具)材料多为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塑料等,应优先采用触感好的木材,木材应作防腐处理,座椅转角处应作磨边倒角处理。

信息标志

居住区信息标志可分为4类:

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警示标志。

信息标志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妨害。

标志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建筑、景观环境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

标志的用材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方便维修。

各种标志应确定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物业管理形象。

标志类别

标志内容

适用场所

名称标志

标志牌楼号牌树木名称牌

环境标志

小区示意图

小区入口大门

街区示意图

居住组团示意图

组团入口

停车场导向牌公共设施分布示意图

自行车停放处示意图垃圾站位置图

告示牌

会所、物业楼

指示标志

出入口标志导向标志

机动车导向标志自行车导向标志

步道标志定点标志

警示标志

禁止入内标志

变电所、变压器等

禁止踏入标志

草坪

  廊以有顶盖为主,可分为单层廊、双层廊和多层廊。

 廊的宽度和高度设定应按人的尺度比例关系加以控制,避免过宽过高,一般高度宜在2.2-2.5m之间,宽度宜在1.8-2.5m之间。

居住区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廊尺度控制必须与主体建筑相适应。

棚架形式可分为门式、悬臂式和组合式。

棚架高宜2.2-2.5m,宽宜2.5-4m,长度宜5-10m,立柱间距2.4-2.7m。

照明分类

参考照度

(Lx)

安装高度

(m)

注意事项

车行照明

居住区主次道路

10-20

4.0-6.0

灯具应选用带遮光罩下照明;

避免强光直射到住户屋内;

光线投射到路面上要均衡。

自行、停车场

10-30

2.5-4.0

人行照明

步行台阶(小径)

0.6-1.2

避免眩光,采用较低处照明;

光线宜柔和。

园路、草坪

10-50

0.3-1.2

场地照明

运动场

100-200

采用向下照明方式,灯具的选择应由艺术性。

休闲广场

50-100

广场

150-300

装饰照明

水下照明

150-400

水下照明应防水、防漏电,参与性较强的水池和游泳池使用12伏安全电压;

应禁用或少用霓红灯和广告灯箱。

树木绿化

花坛、围墙

30-50

标志、门灯

200-300

安全照明

交通出入口(单元门)

50-70

灯具应设在醒目的位置;

为了方便疏散,应急灯设在侧壁。

疏散口

特写照明

浮雕

采用侧光、投光和泛光灯多种形式;

灯光色彩不宜太多;

泛光不应直接射入室内。

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

(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

(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

(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

(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

(2)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绿地

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中心绿地

名称

设置内容

要求

最小规格

(ha)

最大服务半径(m)

居住区公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

1.0

800-1000

小游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

0.4

400-500

组团绿地

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

可灵活布置

0.04

从住区分类上看,住区景观结构布局的方式

住区分类

景观空间密度

景观布局

地形及竖向处理

高层住区

采用立体景观和集中景观布局形式。

高层住区的景观布局可适当图案化,既要满足居民在近处观赏的审美要求,又需注重居民在居室中俯瞰时的景观艺术效果

通过多层次的地形塑造来增强绿视率。

多层住区

采用相对集中、多层次的景观布局形式,保证集中景观空间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能满足不同的年龄结构、不同心理取向的居民的群体景观需求,具体布局手法可根据住区规模及现状条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营造出有自身特色的景观空间。

因地制宜,结合住区规模及现状条件适度地形处理。

低层住区

采用较分散的景观布局,使住区景观尽可能接近每户居民,景观的散点布局可集合庭院塑造尺度适人的半围合景观。

地形塑造不宜多大,以不影响低层住户的景观视野又可满足其私密度要求为宜

综合住区

不确定

宜根据住区总体规划及建筑形式选用合理的布局形式

适度地形处理

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

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组合基本有如下几种:

组合名称

组合形态及效果

种植方式

孤植

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可成为开阔空间的主景。

多选用粗壮高大,提醒优美,树冠较大的乔木。

对植

突出树木的整体美,外形整齐美观,高矮大小基本一致。

以乔灌木为主,在轴线两侧对称种植。

丛植

以多种植物组合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绿化结构。

由遮阳为主的丛植多由数株乔木组成。

以观赏为主的多由乔灌木混交组成。

树群

以观赏树组成,表现整体造型美,产生起伏变化的背景效果,衬托前景或建筑物。

由数株同类或异类树种混合种植,一般树群长宽比不超过3:

1,长度不超过60m。

分观赏草坪、游憩草坪、运动草坪、交通安全草坪、护坡草皮,主要种植矮小草本植物,通常成为绿地景观的前提。

按草坪用途选择品种,一般容许坡度为1-5%,适宜坡度为2-3%。

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

植物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

植物分类

植物高度(cm)

空间效果

花卉、草坪

13-15

能覆盖地表,美化开敞空间,在平面是暗示空间。

灌木、花卉

40-45

产生引导效果,界定空间范围。

灌木、竹类、

藤本类

90-100

产生屏障功能,改变暗示空间的边缘,限定交通流线。

乔木、灌木、

藤本类、竹类

135-140

分隔空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围合空间。

乔木、藤本类

高于人水平视线

产生较强的视线引导作用,可形成较私密的交往空间。

高大树冠

形成顶面的封闭空间,具有遮蔽功能,并改变天际线的轮廓。

挡土墙

挡土墙的形式根据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经过结构设计确定。

从结构形式分主要有重力式、半重力式、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从形态上分有直墙式和坡面式。

档土墙的外观质感由用材确定,直接影响到挡墙的景观效果。

毛石和条石砌筑的挡土墙要注重砌缝的交错排列方式和宽度;

预制混凝土预制块挡土墙应设计出图案效果;

嵌草皮的坡面上需铺上一定厚度的种植土,并加入改善土壤保温性的材料,利于草根系的生长。

常见挡土墙技术要求及适用场地

挡土墙必须设置排水孔,一般为3m2设一个直径75mm的排水孔,墙内宜敷设渗水管,防止墙体内存水。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必须设伸缩缝,配筋墙体每30m设一道无筋墙体每10m设一道。

挡墙类型

技术要求及使用场地

干砌石墙

墙高不超过3m,墙体顶部宽度宜在450——600mm,适用于可就地取材处。

预制砌块墙

墙高不应超过6m,这种模块形式还适用于弧形或曲形走向的挡墙。

土方锚固式挡墙

用金属片或聚合物片将松散回填土方锚固在连锁的预制混凝土面板上。

适用于挡墙面积较大时或需要进行填方处。

仓式挡土墙/

格间挡土墙

由钢筋混凝土连锁砌块和粒状填方构成,模块面层可有多种选择,如名画面层、骨料外露面层、锤凿混凝土面层和条纹面层等。

这种挡墙适用于使用特定挖举设备的大型项目以及空间有限的填方边缘。

混凝土垛式挡土墙

用混凝土砌块垛砌成挡墙,然后立即进行土方回填。

垛式支架与填方部分的高差不应大于900mm,以保证挡墙的稳固。

木制垛式挡土墙

用于需要表现木制材料的景观设计。

这种挡土墙不宜用于潮湿或寒冷地区,适宜用于乡村、干热地区。

绿色挡土墙

结合挡土墙种植草坪植被。

砌体倾斜度宜在25-70°

尤适用于雨量充足的气候带和有喷灌设备的场地。

台阶

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视线的作用,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尤其是高差较大的台阶会形成不同的近景和远景的效果。

台阶的踏步高度(h)和宽度(b)是决定台阶舒适性的主要参数,两者的关系如下:

2h+b=60-6cm为宜,一般室外踏步高度设计为12cm-16cm,踏步宽度30cm-35cm,低于10cm的高差,不宜设置台阶,可以考虑做成坡道。

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大于1.2m,台阶坡度一般控制在1/4-1/7范围内,踏面应做防滑处理,并保持1%的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晚间人们行走,台阶附近应设照明装置,人员集中的场所可在台阶踏步上暗装地灯。

过水台阶和跌流台阶的阶高可依据水流效果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儿童进入时的防滑处理

种植容器

花盆

(1)花盆是景观设计中传统种植器的一种形式。

花盆具有可移动性和可组合性,能巧妙地点缀环境,烘托气氛。

花盆的尺寸应适合所栽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有利于根茎的发育,一般可按以下标准选择:

花草类盆深20cm以上,灌木类盆深40cm以上,中木类盆深45cm以上。

园林学习网【】48

(2)花盆用材,应具备有一定的吸水保温能力,不易引起盆内过热和干燥。

花盆可独立摆放,也可成套摆放,采用模数化设计能够使单体组合成整体,形成大花坛。

(3)花盆用栽培土,应具有保湿性、渗水性和蓄肥性,其上部可铺撒树皮屑作覆盖层,起到保湿装饰作用。

树池/树池箅

(1)树池是树木移植时根球(根钵)的所需空间,一般由树高、树径、根系的大小所决定。

树池深度至少深于树根球以下250mm。

树池箅是树木根部的保护装置,它既可保护树木根部免受践踏,又便于雨水的渗透和步行人的安全。

(2)树池箅应选择能渗水的石材、卵石、砾石等天然材料,也可选择具有图案拼装的人工预制材料,如铸铁、混凝土、塑料等,这些护树面层宜做成格栅装,并能承受一般的车辆荷载。

树高

树池尺寸(m)

直径

深度

3m左右

0.6

0.5

0.75

4-5m

0.8

1.2

6m左右

0.9

1.5

7m左右

1.8

8-10m

2.0

入口造型

居住区入口的空间形态应具有一定的开敞性,入口标志性造型(如门廊、门架、门柱、门洞等)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避免盲目追求豪华和气派。

应根据住区规模和周围环境特点确定入口标志造型的体量尺度,达到新颖简单、轻巧美观的要求。

同时要考虑与保安值班等用房的形体关系,构成有机的景观组合。

住宅单元入口是住宅区内体现院落特色的重要部位,入口造型设计(如门头、门廊、连接单元之间的连廊)除了功能要求外,还要突出装饰性和可识别性。

要考虑安防、照明设备的位置和与无障碍坡道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色彩和材质上的统一。

所用建筑材料应具有易清洗不易碰损等特点。

水景景观

水景景观以水为主。

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

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自然水景

自然水景与海、河、江、湖、溪相关联。

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的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

应能融和居住区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居住型态。

自然水景的构成元素

景观元素

内容

水体

水体流向,水体色彩,水体倒影,溪流,水源

水上跨越结构

沿水道路,沿岸建筑(码头、古建筑等),沙滩,雕石

沿水驳岸

桥梁,栈桥,索道

水边山体树木(远景)

山岳,丘陵,峭壁,林木

水生动植物(近景)

水面浮生植物,水下植物,鱼鸟类

水面天光映衬

光线折射漫射,水雾,云彩

驳岸

(1)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

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是否能与环境相协调,不但取决于驳岸与水面间的高差关系,还取决于驳岸的类型及用材的选择。

驳岸类型见表4-14。

(2)对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规则几何式驳岸(池岸)还是不规则驳岸(池岸),驳岸的高度,水的深浅设计都应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

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栏索等),也应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进行设计。

表4-14驳岸类型列表序号

驳岸类型

材质选用

1

普通驳岸

砌块(砖、石、混凝土)

2

缓坡驳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