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之处,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骄傲。
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
第一课时
1、知识:
通过欣赏我国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
2、技能:
对我国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情感:
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对我国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的建筑艺术。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课本、自己收集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建筑,点出建筑
师:
同学们,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教室)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墙壁、天花板、地面、门窗)
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些特点?
(电影院、家……)
(二)新授:
1、[课件1:
现代建筑]这些都叫做“建筑”。
(板书)
2、[课件2:
古代建筑]同学们看这做建筑和我们现代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是古代的、外观不同)
3、(揭示课题)板书
4、欣赏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欣赏一下课本各种现代筑。
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建筑的感受。
同学们说一说自己交流的感受。
(2)欣赏建筑的外观造型
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现建筑的“外观造型”(板书)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
板书:
“屋顶屋身台基”
(3)(课件3:
现代建筑外观)说一说,各个部分的造型特点。
(4)欣赏建筑结构
同学们说一说我国现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让我们走近建筑找一找它的特点。
(课件4:
建筑结构)
学生结合课本找出现代建筑的特点。
读一读课本中的注解。
(5)欣赏群体布局
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群体布局)
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文字。
学生说出从文字中所了解到的,并记录到黑板上。
(6)欣赏建筑装饰色彩(设计意图:
了解建筑装饰色彩)
同学们分组从课本中找出在建筑中所包含的艺术内容。
请每个组来说一说。
我国现代筑综合运用了艺术表现手法。
5、同学们说一说在建筑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
6、色彩是我国现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从课本中找一找我国现代建筑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怎样的?
三、总结:
1、今天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来说一说。
2、看到我国的现代建筑你有什么感慨呢?
3、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现代建筑的资料和我们所在地区的现代建筑资料,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展示资料
2、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大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来为同学们的介绍分分类。
二、新授:
1、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各种建筑类别。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说说什么是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
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类别。
4、欣赏评价
5、我们来争做“优秀小导游”,谁来介绍一下家乡的古代建筑。
三、学生绘画
请同学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建筑并可以将自己画出来。
四、作业评价
1、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谁来做导游介绍一下。
2、你对我们的城市建筑有什么认识和评价,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绿色山庄
教学目标
1、山庄文化,了解山庄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能用山庄知识,绘制一幅山庄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2、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山庄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3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山庄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活动主要可设置为三部分:
山庄欣赏——山庄设计——山庄制作。
山庄欣赏前可通过课件和影像资料创设两种不同的情境,一是把孩子们带入一个美不胜收的山庄世界中,让美打动人,激发创作愿望;
另一种是环境变得恶劣,谈谈对周围环境的切身感受,使之对创作目的有更深的认识,增加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投入到学习中。
山庄的组成要素、布局方式等山庄设计知识的了解都可以在山庄欣赏的过程中解决。
按照欣赏的侧重点的不同把欣赏内容由大到小进行分类,通过互动交流归类总结,这样就可以使一些繁杂又不可或缺的欣赏点清晰成线,让欣赏不变成简单地看,让每一张图都传递给学生信息。
并且每一类根据其特点安排不同的欣赏形式,如欣赏花木、道路、山石、配景四类组成要素,把每一类特征的讨论任务分到不同的小组,再把每组的讨论结果按图例集中。
这样就节约了时间,让大家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在欣赏山庄的节奏美时,可先罗列出长短、高低、曲直、方圆、大小的错落关系,请大家在欣赏的山庄图片中找到相应的例子。
不论欣赏形式是从图例赏析到特征总结还是反之,都遵循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发现的原则。
这样的欣赏过程也是学生设计构思的基础。
期间可以针对花草树木的造型组合,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对山庄的认识都来源于图,因此只要适当提示学生先整体布局,先画近后画远,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就可以进入第二部分:
山庄设计——设计图的绘制。
绘制的工具提倡多样化,彩笔、蜡笔可自由选择。
最后对设计进行反馈评述。
山庄模型制作时小组的分工、合作要明确。
整个制作过程可以采用合作——分工——再合作三段进行。
首先是合作,从材料的使用到设计稿的制定都需要达成共识,分组看看各自的材料,讨论不同的材料分别适合制作山庄模型中的什么内容;
小组成员把自己“活动一”的设计图放到一起集中讨论并择优整合,合作拟出一份设计稿。
然后就分工,个人选择自己负责的部分开始制作。
再合作,把单个的小景组合在一起,相互帮助,体会共事的快乐,作业也将更精美。
四、教学选择
“活动二”山庄模型的制作可尝试使用多种材料,丰富的材料能使制作更方便,景物更多样。
第一,可以选择纸工为主,六年级以前有过一些纸工造型基础,教师帮助学生对纸工的折叠、扭曲、切挖、裁剪、粘贴、涂色等技法做些回顾指导,也可以利用一些不同的纸片,如皱纹纸、厚卡纸、瓦楞纸等。
第二,综合材料运用,教材中列举了泡沫、塑料、卵石,多从身边寻找常见的小物品加以利用,如:
牙签,用牙签尖的一头可帮助景物固定;
橡皮泥,橡皮泥的色彩多,可塑性强;
海绵,便于剪裁变形,添画颜色。
从本地资源着手。
城市学生常见的塑料彩珠、彩色吸管、包装纸、瓶盖都是小景物的好材料。
农村地区常有的,如用河滩上的小石子搭建石景,成块的青苔铺做草地,麦秸和稻草用来搭栅栏织凉亭的顶,树枝、铁丝、棉花、麻绳每一次材料的变更和利用都会给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五、教学建议
1.设计作业和模型制作采用两种不同的评价活动,设计图的评价先互相观摩,在个别交流的基础上互评出最有创意的设计;
模型的评价根据各组的学习情况,以组为单位评奖,分别从创意、合作、制作三方面评选。
重视学生有关资料图片的收集整理。
2.组内可以设立“艺术总监”、“建筑师”、“架桥师”、“花木造型师”等职务,使分工更加明确合理。
3.通过材料的收集选择与利用,使学习活动贯穿课堂内外。
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广泛地收集资料,广泛地收集材料,从积累中获得创新。
长大后的我
教材分析
前两节课,学生学习了人体速写和对劳动中的人物动态速写方面的知识,本课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有关人体比例知识和人物动态的表现方法进行综合练习,还要求学生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熟悉的人的容貌特征,专注人物的衣着打扮、习惯动态等,表现出该人物的个性特征,较前面所学的内容加大了难度。
五六年级学生的绘画处在写实期,其思想逐步由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中来。
因此,引导他们用速写的表现手段来观察、反映身边的真实生活,从中培养美感,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启发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来再现现现实生活。
依据这样的想法,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刻画人物的容貌、性格和体型特征,反映出人物的个性,从中表达出与画中人物的特殊关系。
教学难点则是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能描绘出有自己风格的人物画。
二、教学目标:
1、能用学生或记忆画的方法,描绘自己最熟悉的人,表达自己对他的敬爱或友好之情。
(了解)
2、通过观察和会议,抓住自己熟悉的人的面貌、体形、服饰等特征,画出熟悉的人的形象,提高人物动态的表现力。
(练习)
教学重点:
刻画人物的容貌、性格和体形特征,反映出人物的个性,从中表达出与画中人的特殊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能描绘出有自己风格的人物画。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
人物肖像画
五、教学过程:
上课
小结《劳动中的人物动态》的学习情况,展示部分优秀作业。
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讨论或分析:
(1)劳动内容方面
(2)劳动中使用的工具及环境
(3)劳动时的动作
(4)描绘人物时线条的表现
(5)整体画面的视觉效果
(6)检查画面视觉效果,修改人物的表情,更好地显示人们的性格与个性。
揭示课题—《我熟悉的人》,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二)讲解不同年龄的人的特征
老年人的突出特征:
耸肩驼背(由于骨骼的变化,颈部向前方倾斜),脂肪较少,肌肉萎缩,皮肤松弛而下垂,皮肤干枯而粗糙多皱纹,眼神迟钝,眸子不亮,整个眼睛镶嵌在眼眶之中,须发皆白。
轻壮年头像特征:
方而呈现棱角,方中寓圆,肌肉结实,体块感强烈,粗眉大眼有神,嘴形大而方厚,有力度感。
女青年面部特征:
骨骼细秀,肌体脂肪层厚,呈现圆润细秀、灵巧俏美之感,发式变化多。
观察同学们的脸部,共同找一找少年的脸部特征。
学生作业
画熟悉的人,要注意画好手的姿势,衬托出人的气质和神态。
只要求表现人物的动态,对细部不必作过细的描绘。
画“人”,则应对人物的神态、表情、服饰等作细腻的刻画,一达逼真传神的艺术效果。
(四)作业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五)课后小结
巧包装
教学目的:
教学生选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运用各种手法,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一幅新颖的拼贴画。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边废材料,以不同的手法设计制作出新奇的装饰画。
启发学生设计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教学教具:
范画,各种不同的材料、演示的材料等。
一、引入新课:
展示拼贴范画,供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制作兴趣。
提问“这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成的?
”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综合拼贴(制作)
1、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图例,提问“这些拼贴画是用什么东西制作的?
用火柴枝为主拼贴成“汲水少女”,富有规律美;
用树皮为主拼贴“小屋”,有一种简朴淡雅的美感,用牙签为主拼贴“竹楼”,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风格,简朴自然而富有美感。
这些作品所取得的让人惊讶的新奇感,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各种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不同对象的肌理,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的。
这两节课就是教同学们制作综合拼贴画。
2、讲授制作步骤:
(以课文第18页下面的拼贴画为例进行讲解)。
1)用树皮贴小屋。
2)用软管水粉颜料挤上轮廓线,
3)整理完成。
这幅画只采用了普通材料,但手法新奇,故能创造出新颖的效果。
综合拼贴就是需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新的、独特的效果。
三、布置作业:
出示用各种材料制成的装饰画供学生参考。
制作综合拼贴画,要求选取材新奇,运用新颖手法制造丰富的肌理,创作出造型奇特、有装饰性的作业。
(本节课要求完成构思和画好图稿。
)
四、学生画设计图,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后,布置下节课准备合适的粘合剂及制作材料。
我的留言册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综合探索
1、通过本课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
2、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和技法,表现身边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创作内容、构图安排、画面绘制。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1、导入:
本节课是一节创作课,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各种美术知识和方法来表现我们身边的生活。
内容也不会限制,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也可以是社会生活。
我们要从生活中选取具有典型性,较鲜明的主题。
2、新授:
作品赏析
《农家小院》是一幅版画。
画面上是一处幽静的农家院落,简朴的房舍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门前有一盘石磨和一池碧水,几只戏水的白鹅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动感。
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情调,很耐人寻味。
《秋叶》是一幅版画,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树林里捡落叶,秋天的树叶,有的金黄,有的紫红,随着秋风飘飘洒洒的落下来。
这些叶子无论从外形和颜色上都是非常吸引孩子们,于是他们忙不迭的捡起来,收藏起这美丽的落叶,就是珍藏起一个金色的秋天。
这幅画构图饱满,色彩浓重艳丽,是一幅非常生动的儿童画。
《赛车手》表现的是学生们正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只见他们一个个俯下身子,紧握车把,用力蹬车,使人感到这些车子正在飞快的前进,小作者着重刻画了运动员的动态和神情,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这幅画着色爆满,对比强烈,很好的突出了画中的人物。
《喂鸡》是一幅民间剪纸,画面上一个女孩子正在喂鸡,两只大花鸡带着一群小鸡围在女孩身边嬉戏啄米,这幅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剪纸的一些技法,比如细致的刻出女孩身上的花围裙,以及大花鸡漂亮的羽毛花纹,作品非常丰满漂亮。
这幅画表现了愉快的乡间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紫色地子托黄色剪纸,呈现出一种明朗、质朴的艺术风格。
《摘果子》是一幅国画,表现得是学生们愉快的课外活动,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姑娘高兴的摘着,满脸喜色。
这幅国画笔墨淋漓,色彩浓重,有一种稚拙天真的趣味。
《天发区》是一幅蜡笔画,作者用蜡笔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的画出一大片高低错落,色彩各异的新楼房,楼房掩映着绿色的草地,草地中间是宽敞的大道,远处有起伏的山脉,小作者满怀激情的讴歌了改革开放后祖国日新月异的新貌,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热烈的感情,这幅画色彩沉着厚重,有一种油画的味道。
《节日的蓝屋》是一幅线描作品,小作者采用了非常细腻的线条,疏密有致的刻画了一个庞大的场景,天空中有飞翔的鸽子,屋顶有飘扬的彩旗,中间部分为新颖别致的房子,构成了这幅画的主题,地面上那茂盛的树木以及活动的人物为画面增加了丰富的情节。
这幅画充分显示了作者的绘画功底。
《静物》这是一幅水粉画,它不是靠边缘轮廓线来塑造形象,而是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和色彩的对比关系来呈现物体的形象和立体感,这幅画显示了作者的用色能力。
《小伙伴》是一幅装饰画,小作者运用了民间美术的构图方法,画面充实、饱满、对称,作者以鲜艳的色彩细致的刻画了孩子和动物的亲密关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框住记忆
本课是义务制小学美术课本的十二册中的一节课,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
对于小学即将毕业,就要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正处于告别童年。
迈进青少年的时期,处在生理和心理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时期,出现了成人感和独立感,开始把视线转入内心世界,在思维活动中,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作用。
此时让他们来会议美好的童年生活,追忆童年烂漫多彩的美好生活,将难忘的亭年趣事描绘出来留住童年的美景,有着特殊的意义。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用绘画形式完成命题创作——美好的童年,歌颂今天幸福的生活,从而反映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的崇高品德和对生活的追求。
而难点则是主题的确定,以及通过再造想象把最美好的记忆描绘出来,一形象化的艺术手段表现主题。
1、明确创作意图,通过会议,把在小学阶段最美好的记忆描绘出来,完成《美好的童年》。
2、学习正确的选材、取材、提炼以及表现主题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创美能力。
用绘画形式完成命题创作——美好的童年,歌颂今天幸福的生活,从而反映处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文明笠帽,遵守纪律等的崇高品德和对生活的追求。
主题的确定,以及通过再造想象把最美好的记忆描绘出来,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段表现主题。
教师:
放大书中范画,收集各年级儿童画作品。
(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框住记忆
》,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5分钟
1、欣赏儿童画作品。
指导学生评画,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评画时,可发动学生从这几方面进行评议:
(1)该画的命题好不好,是否与画意紧扣,你能给它一个更合适、更有文采的好命名吗?
(2)该画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3)作者用什么形象来表现主题?
(4)为了突出主题,你认为可以添上或删去哪些部分?
(5)作者用什么技法来完成这幅作品?
(6)画面视觉效果怎样,美不美?
如果你来完成这幅作品,你将怎样地处理?
(7)作者的构思中,哪些你没有想到?
(8)画面构图有什么特点,怎样更有新意?
……
2、问:
把你在小学阶段最美好的记忆画下来,你打算画什么?
怎样画?
请大家好好地思考,一件件地回忆,犹如放映一部记录片,将最美好的记忆定格,并告诉老师。
3、教师倾听学生对美好的童年的回忆,并将学生的发言用一句话或几个字作概括,写在黑板上。
选几位学生的发言,作简单的评论。
肯定他们美好的记忆,鼓励他们再细细地回忆,在脑海里再出现这样美好的形象,并设法将它们简单地描绘出来。
。
(二)讲解练习要点
4、虽然我们都在同一班级学习,由于每个人都有个人的特殊环境,
有不同的个人成长史,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爱好,所以每人所取的“美好回忆”是不同的,画好这幅画的关键是:
(1)正确地理解“最美好”一词的涵义。
(2)选择好自己要画的内容,并写出一个好的命题。
(3)主题确定后,就要考虑用什么方法和选择哪些形象取反映主题,突出
主题。
(4)考虑画面的构图,布局。
(5)将创作的意图画成草图。
(6)仔细观察草图,看是不是将自己的意图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样画主题突出吗,做怎样的修改效果会更好?
待这些问题都得到满意的解决后再作色彩安排。
(7)完成作品,尽可能将画面画满。
(三)学生作业
(四)作业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提议每位学生留一幅佳作给母校。
彩墨人物
认知目标:
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操作目标:
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情感目标:
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学生状态解读:
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具有着好奇心并且乐于去体验的。
水墨变体画是一种新颖的绘画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应该比较有乐趣。
教材文本解读(含教学重难点):
变体画就是把艺术家原有的作品,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面目一新的作品。
本课我们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把中外优秀的作品,加入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运用水墨画的技法,合理构图,有层次地表现水墨画的质感,画出新奇的水墨变体画。
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
名画投影片;
补充的名画;
范画作品。
第一课时:
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欣赏:
方案一: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
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
欣赏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
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
3、讨论:
什么是变体画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
讨论:
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
5、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
6、创作水墨变体画:
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
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
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
C、墨色的运用:
焦、重、浓、淡、清。
7、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
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
C、勾线后染墨。
8、作业展评: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9、课后拓展:
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
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
2、欣赏;
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
3、讨论交流:
讨论;
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
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
4、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
C、教师点评:
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5、创作练习:
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
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
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
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
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7、评价:
让学生针对作业成绩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