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门槛》及赏析.docx
《屠格涅夫《门槛》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屠格涅夫《门槛》及赏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屠格涅夫《门槛》及赏析
屠格涅夫《门槛》及赏析
屠格涅夫《门槛》及赏析
门槛译:
巴金
我看见一所大厦。
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
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
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
“我知道。
”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
“我知道。
”
“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
”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
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
“好。
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
“阜”
是。
”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
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你。
”
你甘心去犯罪?
”
姑娘埋下了她的头。
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
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春?
”
这一层我也知道。
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
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
”有人在后面嘲骂。
一个圣人!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一声回答。
门槛》赏析之
格涅夫的自由主义幻想和对民主主义渐进论的信念,
已被19
门槛》是屠格涅夫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由于晚年的屠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和西欧旧世界的现实碰得粉碎,同时,他又远离祖国,身患重病,生活艰难,因而情绪更加消极悲观。
他的82篇散文诗,大都是低沉的、忧郁的。
然而,槛》却犹如他晚年沉闷作品中的一股清泉,回响着作者青年
时代热情追求、探索的余音。
这主要应归功于屠格涅夫即使
观察力。
屠格涅夫创作《门槛》这篇散文诗时,正当俄国发生了“五
人案”“一百九十三人案”和薇拉•查苏里奇(女民粹主义
者)刺杀彼得堡总督事件,同时,屠格涅夫受到女革命家索菲亚•彼洛夫斯卡娅活动的影响,受到女友尤•伏列夫斯卡娅献身精神的感染,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钦敬不已。
于是,集他们于“俄罗斯的姑娘”之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他们的崇高信仰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从“俄罗斯的姑娘”身上,人们可以看到索菲亚式的革命者水晶般纯洁的灵魂。
现了作者所写散文诗的特点:
简单而又深刻,
素而富有哲
门槛》作为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代表作,在艺术上集中表理,情、景、理、事配合默契,既含蓄,又明晰,既连贯,又跳跃,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第一,象征手法运用得很好。
象征这种艺术手法能借助一个或一组具体、生动的形象,暗示出一种思想或事物的某些本质的东西来,它能使形象性的艺术与抽象性的思想概念相沟通。
屠格涅夫的《门槛》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文章的开头,作者就通过自己虚幻的梦境(《门槛》的副标题
黑暗”,“发散着寒气”,象征沙俄专制制度的黑暗统治和革
站在这“高高的门槛前”的,是“一位姑娘
位俄罗斯
前的一切艰难险阻。
的姑娘”。
这个姑娘,象征索菲亚式的女革命家。
作品开头几句把读者的思路从梦境一下子带到现实的俄国,引起人们对现实中的“俄罗斯的姑娘”的联想;“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象征革命事业对有志者提出的考验;最后两行的“傻瓜”和“圣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揭示出市侩主义者和革命人民之间的尖锐对立。
只要循着这些具体、生动的象征性形象的轨迹进入屠格涅夫给你描绘的意境,你就会豁然开朗,这篇散文诗的寓意是多么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恩格斯说:
“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些。
象征性手法的运用,使《门槛》的主题比较隐蔽,但是,毫不含混。
尽管作者直到最后一行,才用“圣人”两字对他笔
的英雄表示了赞美,但通篇都在为这个结论酝酿气氛,字里行间给你的感觉正是这谜底似的两个字。
这也是作者纯熟地运用象征手法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第二,风格冷峻、凝重,结构严谨、自然。
屠格涅夫素以擅长描写女性著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曾经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于理想色彩的进步的女性形象。
但是,纵观“屠格涅夫家的姑娘们”(人们的戏称),从《罗亭》
的娜泰丽雅到《贵族之家》的丽莎,《前夜》的叶琳娜,女地》的玛丽安娜等,作者都是以清丽的文笔,抒情地、富有诗意地加以描绘、塑造的。
只有《门槛》中的女革命家形象,描写的风格是冷峻的、凝重的。
这位女革命家,从出现在“高高的门槛前”到“跨进了门槛”,没有姑娘的动人微笑,也没有女性的脉脉柔情。
然而,作者通过她沉静的回答、坚毅果敢的态度和无私无畏的选择,不加任何评判,非但不失其可爱和魅力,反而更能震撼人心,令人肃然起敬,使这位“俄罗斯的姑娘”的形象不同于屠格涅夫一生中塑造的其他任何女性,气质非凡,独放异彩。
由于《门槛》的主题是通过梦境来表现的,所以,从表面上看,全文自始至终给人以虚幻、朦胧的感觉,正如人们在梦中所能见到的那样。
结尾处用了“有人”和“不知从什么地方”两个不确定的词,似乎“傻瓜”和“一个圣人”这两个声音是山谷里飘来的回声。
这些与全文的象征手法融为体,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协调自然。
第三,内容浓缩、凝练,语言朴素、精当。
没有任何修饰,连描绘性的词藻都很难找到。
全部笔墨只用来勾勒出一个决心跨越“门槛”的女革命家形象,充分显示出她为事业献身的内在的壮美。
中间部分,也是重点部分,作者着力表现艰难困苦是多么严峻,俄罗斯女郎的决心却又是何等坚定!
考验通过“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传出来: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
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跟人们疏远,完
那更是简单之极:
三个“我知道”
个“我也知道”,两个
全的孤独?
”每一个词都是一幅怵目惊心的图画!
至于回答,
是”。
简单重复,斩钉截铁,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然而,她勇于为革命事业捐躯的崇高形象,却已生动地矗立在读者面前。
这里的奥秘在于屠格涅夫充分信任他的读者,相信只要他写出了作品的“灵魂”,他就把理解作品的钥匙交给了读者,没写出来的部分读者自己是会加进去的。
另外,《门槛》避开了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只写心理活动的结果,这也大大浓缩了作品的内容。
例如,当问到“你
还准备犯罪”时,作者只写了结果:
“姑娘埋下了头……”如此果敢无畏的女郎竟然埋下了头,其痛苦抉择时的心理是多么复杂就不待细说了。
屠格涅夫语言的简洁、朴素,并不意味着单调、枯涩,而是紧凑、凝练又不失其细腻,清新淡雅又不失其含蓄。
难怪列宁在列举俄罗斯语言大师时,让屠格涅夫名列首位。
再来谈谈屠格涅夫贵族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哲学观点在《门槛》中留下的印记。
其一,屠格涅夫只希望如1861年那样温和的改革,而不能接受车尔尼雪夫斯基所倡导的那种轰轰烈烈的革命,以至从内心深处感到革命、流血、暴力,是一种应该感到内疚的“犯
为他隐约意识到,他们才是历史前进的路标,
如果这样的
罪”行为,这大概可以作为女郎“埋下了头”的解释,尽管
人没有了,那么历史这本书就该永远合上了”其二,虽然作者由衷地赞美女郎对自己信仰的坚定、真诚和自我牺牲精神,但屠格涅夫自己却不具有、也不赞成那种信仰。
他认为用木犁浅翻处女地的工作成效甚微,几乎等于白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甚至认为姑娘将来会否认自己
现在这个信仰”。
这在女郎光彩照人的崇高形象背后投来了悲剧的阴影。
用如此悲观的眼光去看女郎跨过的门槛后面那所巨大的建筑里所有的,当然只有黑沉沉的昏暗了。
作者在他所描绘的未来中,几乎没有一点光明、温暖和希望,虽然他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圣人”这就是这位贵族知识分子的狭隘和偏见,也是屠格涅夫自己始终没能跨过“门槛”的原因。
门槛》赏析之二从视觉形象来说,这里有“一座大楼”,有一道敞开的“窄
俄罗斯姑娘”。
从肤觉的感受来说,黑暗中散发着“寒气”从听觉的角度来说,大厦里传出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
然后是一连串的对答随着阅读进程的展开,读者从多种感官中体验着这首散文诗对心灵的撞击。
屠格涅夫似乎把每个人都带到了这座令人颤栗的“门槛”前,来聆听那近乎严酷考验式的问询。
然而,
令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那“门槛”内传出的“寒冷,饥饿,
尽渲染之能势,几乎用尽人们可以想象到的所有表现残酷的词语。
其目的却在于衬托那位站立在“门槛”前,就要走进来的俄罗斯姑娘。
姑娘,对这一切都“知道”,并“准备好了”。
其坚毅与果决已经着实令人钦佩了。
可更深一层的痛苦:
亲戚、朋友的打击,姑娘也能“忍受”。
为了把姑娘的形象刻划得更深刻,
姑娘还是要走进这革命的“门槛”。
她真的走进来了,随之
文章写道:
“你准备着无名的牺牲吗?
你会灭亡没有一个
而来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当然这是意料之中的)。
我
们说,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又的确是一位真真正正的
圣人”啊!
这是作家的赞叹,也是每一个读者的由衷的赞叹。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其表现含蓄与深刻的功力简直是
无可限量的。
作家对象征性物象的选择显示着作家所独有的
了两种人生;一个“门槛”考验着革命者的勇气和真诚;
个“门槛”检验着一个战士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生命价值的判
启示给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当是无法穷尽的。
象征具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围绕着“门槛”作家还设计出一系列的象征符号,诸如“女郎”、“重浊的声音”、“犯罪”、“傻瓜”、“圣人”等,也都赋予了相应的含义。
因此,整篇散文诗的意韵解读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白鼎心
门槛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信仰的一切障碍。
那个“缓
慢的重浊的声音”与女郎的回答,其实是她思想矛盾的过程,
华,真正地坚强又结实地迈出了自己渴望又犹豫的那
f匕
步。
心灵斗争的历程。
正是在这种矛盾斗争中她得到了一次升
要坚持自己认为美好的但又不为现行思想法律制度风俗习惯所容的信仰,就必须付出代价。
怎样的代价?
一切的肉体的精神的痛苦与磨难:
必须承受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必须承受跟现行不
合理的法律、制度以及一切的不合理斗争的残酷;必须承受别人给予的疏远孤独痛苦和打击,甚至是朋友亲人给的;必须承受为信仰献身后却不被理解承认的失落与不平衡;必须承受信仰忠诚的考验;必须承受可能的失败后的惆怅迷茫。
作者梦中的俄罗斯女郎,从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她的思想分析,不难看出是作为反罪恶的农奴制的勇士存在的。
推翻农奴制建立有利于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形态是她的信仰与理想。
这种信仰理想无疑是符合时代的,必定会推动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未必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也必定会遭受到当局所控制的意识形态的侮辱诽谤,以及当局暴力的迫害打击。
真的勇士,就必须要有所付出,甚至于鲜血与头颅。
如果你选择了这条道路,或许只能与寒冷,饥饿,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孤灯长伴。
律。
如果你违背了他们的意志,他们就可以给你扣上
“犯罪”
腐朽的但在政治上依旧占统治地位的政权,他们掌握了法
的帽子。
既然是政权,在群众中,至少是在没有觉醒的群众中,必然是有威严与声望的。
再加上他们掌握了意识形态,于是你就真的“犯罪”了。
法律,任何一个统治者的法律,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共同的利益,这是共性。
同时又有维持不同统治者统治的特殊性,无论是腐朽的,还是进步的。
女郎埋下了头,说明她在这上面有着犹豫,但她还是做出了决定一一“我也准备去犯罪……”勇士们应该分清楚法
律与法律的不同,做“罪犯”没有什么可耻的,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信仰。
真理面前,朋友亲人未必是志同道合者,甚至于反对者,坚决的反对者。
对一个人来讲,冷眼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