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5523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emo注规考试模板文档格式.docx

厄尔曼)

经济合理性出发:

区位决定土地租金(与CBD的距离;

可达性、竞争者的数量和位置、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

CBD——墨菲和万斯,CBHI高度指数>

1;

CBII强度指数>

50%

道路交通出发:

玛塔的工业城,新都市主义,TOD模式。

空间形态出发,西谪的《城市建筑艺术》,罗西—新理性主义,克里尔兄弟—街道和广场,科林.罗何柯伊特《拼帖城市》

城市生活出发,马丘比丘宪章——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

〉经济学理论(汤普森《城市经济学导言》)

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主导产业的依据:

产值在全市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产品中外销部分的比重;

与其他经济部门联系的深度与广度。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划定国内生产总值是以生产的国界为准。

1、供需理论三个假设:

完全竞争、经济人(不是自由人)、完全信息

供给基础包括:

物质与技术基础+专业化协作程度+投资环境。

2、价格的弹性与刚性。

必需品顷向于刚性;

非必需品倾向于弹性。

土地供给——弹性;

短期看住房——刚性

3、政府价格如果高于均衡价,无实际影响;

价格上限在均衡价格下——造成物品短缺VS价格下限过高——供应过剩。

4、补贴比价格管制好,不会引起短缺。

5.《经济成长的阶段》,罗斯托“起飞论”条件:

1)5-10%的生产投资率;

2)一个或几个主导部门;

3)起飞的制度保障等,科技氛围

经济增长表现:

实物、价值、人口的增长三方面。

增长方式:

1)要素推动,2)要素生产率提高。

增长路径:

1)要素推动,2)投资拉动,3)创新推动,4)财富推动。

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农业比重下降和工业比重增加。

〉社会学理论—经济发展不一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

1、社会构成的五个要素:

自然+人口+经济+文化+社会

社区构成的五要素:

人口、文化、空间、活动、设施。

(社区失落论/社区继存论/社区解放论)

2、社会发展理论:

需要——互动——管理与控制——变迁与进步

社会需要:

生理、安全、友爱、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

社会控制:

积极的和消极的。

美国罗斯首次提出“社会控制”。

社会变迁:

1)历史循环论2)社会进化论3)社会均衡论。

社会发展过程分为:

竞争、冲突、调节、同化

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3、人类生态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芝家哥学派):

将竞争淘汰原理引入。

城市居民三特征(沃思):

人口众多,居住稠密,异质性。

4、新城市社会学派:

城市空间受财富和权力的支配

1)新韦伯主义(城市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冲突) 

2)政治经济学派(资本运动三级环程,哈维)

3)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

5、老龄社会:

60以上10%,65以上7%;

6、失业,经济因素以外的因素:

科技进步、季节性工作、人口控制和劳动力流动。

经济的不发展是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

7、城市社会的整合:

制度性、功能性、认同性整合。

〉城市地理学

研究方法:

1)空间结构:

极点法、等高级法、网络法、相互作用法、密度法、地域等级体系法、栅格法、系统动力学法。

2)地域结构:

景观分析法,城市填图法(方格法和断面图法)

1、城市首位律,城市=P1/(P2+P3+P4)

城市金字塔,K,不同等级城市数量之间关系。

位序—规模法则。

q=1,理想状态,q<

1,分散状态,q>

1为集中分布。

2、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受韦伯的区位论的影响,

1)不同等级的中心地;

2)市场六边形;

3)中心地组织;

市场原则:

K3,1,3,9,27……,中心地1,2,6,18……经济开放、交通方便的地区,

交通原则:

K4,1,4,16,64……,中心地1,3,12,48……新开发区和发展中的年轻国家,交通线是开发关键

行政原则:

K7,1,7,49,343……,中心地1,6,43,294……山间盆地,联系不便,

3、核心—边缘理论,弗里德曼,解释区域非均衡发展。

核心对边缘有两种完全不同效果,一种是负效果(极化),一种是正效果(扩散、涓滴效应)。

注:

均衡增长(纳克斯,为打破供给和需求的贫困的恶性循环,多部门平衡投资),

非均衡增长(赫希曼,通过压力推动发展,差异化投资)

4、增长极理论:

佩鲁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匀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

增长极存在与否,决定在于有无发动型工业。

〉生态学理论—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

1、生态学,德国赫克尔。

生态因子——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物质环境:

空间性、营养性。

能量环境:

唯一性、区间性。

3、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物质循环2)能量流动3)信息传递

物质循环:

气相、液相和固相 

能量流动:

不可逆的;

以热量形式消耗;

各级能量利用率平均约10%(十分之一定律)

信息传递:

不可逆的,物理、化学、营养、与行为信息。

〉环境容量

自然环境:

大气、水环境、土壤环境三种。

水环境:

自净能力+水质标准。

(PH5~9能生存)

土壤:

污染物性质+土壤净化能力。

4、城市环境:

自然、人工、社会、经济、景观五部分。

飘尘,小于10微米;

降尘,大于10微米。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噪声,交通噪声约占80%。

办法是增加距离。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环境分析+影响量因素分析+制定措施。

大气:

1)大气容量;

2)集中控制

水:

1)水环境容量;

2)节约用水;

3)水污染治理,4)排水系统合理规划,5)工程

〉交通通讯理论(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交通及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

5)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两种主要趋势:

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

分散发展理论,包括卫星城理论(恩温)、新城理论(芒福德)、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绿化隔离)和广亩城理论(赖特,《消失中的城市》,大城市应当让其自行消灭)。

集中发展理论,源于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体系理论=分散发展+集中发展,源于格迪斯(城市生态学)。

贝利等人。

包含:

城市职能、城市规模、空间分布。

三、城市要素

〉城市空间:

深度和层次是空间的本质。

●影响因素,自然、社会文化、经济与技术、政策制度因素;

●演进规律:

1)单中心到多中心,2)平面到立体,3)从生产性空间到生活性空间,4)从分离的物质空间到连续的多样空间

●1、市域城乡空间:

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生态敏感空间。

2、生态适应性分析:

鼓励开发区、控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3、主体功能区:

优化调整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控制发展区。

4、空间形态:

集中型、带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散点型六类。

集中型:

长短轴之比小于4:

1,格网状、同心圆、摊大饼。

带形:

大于4:

1,单向或双向发展

放射型形态:

三个以上明确发展方向,指、星、花状等。

平原,容易变同心圆,蔓延

星座状形态:

主体团块+三个以上较次一极的基本团块。

首都,特大型

组团型形态:

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主体团块和若干个基本团块组成。

河流、自然因素

散点型形态:

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

资源分散、地形复杂

●空间布局的艺术性:

1)用地布局艺术,2)体现审美要求,反映在城市尺度的均衡、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景观的组织,主要是轴线艺术4)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外部空间——以人的视觉感受为依据,人的视线与界面划分为开敞空间(18°

,少于1/10的用地有建筑物)、围合空间(45°

)和封闭空间(45°

以上)

〉城市用地

●用地平衡表:

居18-28(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

工10-25(门类的产值预测)

道7-15

绿9(公7)

●城市用地评价:

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用地经济性评价。

自然条件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

总规阶段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

工程适宜性评定:

1)一类用地:

10%以下,承载力满足、没有100一遇危险,没有地质灾害影响等。

2)二类用地:

基本适宜修建的用地。

轻度淹没不超1.5M

3)三类用地:

不适宜修建的用地。

地耐力低2米以上泥炭或流沙层,洪水常淹,且1.5米以上,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

丰产农田等。

坡度:

工业0.5%--2%,居住0.3%-10%,机场0.5%-1%,

〉方便排水,场地0.3%,最大8%。

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

〉道路中心标高低地块0.25-0.30米,地下室高出最高水位0.5-1米以上时外培部分需做防潮处理。

承载:

小于100kpa,变形问题注意。

一层60-100kpa,二层100-120kpa,三层120kpa

自然条件

地下水分为:

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城市水源:

潜水和承压水。

风象:

风向、风速及污染系数,风玫瑰图:

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风向:

工业区布置于居住区的下风向;

工业用地放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居住位于下风向;

两个方向盛行风时,工业区及居住区一般可分别布在盛行风的两侧。

建设条件评价:

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经济构成/人口

用地经济性评价:

土地质量优劣差异,基本因素,派生因素,因子层。

1)基本因素层:

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他。

2)派生因素层:

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城市规划(其他基本因素层)

土地四特性:

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使用方式变更困难性、区位效益性。

工业用地,土壤的耐压强度15t/平方米。

一般工业可分散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独立地段上。

三、其他

〉1867年西班牙赛达,《城市化理论》,我国是自下而上的城市化道路

〉城市化的基本阶段:

1)集聚城镇化;

2)郊区化,3)逆城市化( 

70年代英国),4)再城镇化

〉城市化理论:

第一前提(农业生产力),第二前提(农村剩余劳动力),

现代城市化:

最基本动力(工业化),初始动力(农业发展)。

〉城市化三阶段,30%以下第一阶段,30——70%快速发展,70%以上城市化稳定阶段。

〉工业化:

1)霍夫曼定理,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4<

H<

6→1.5<

3.5→0.5<

1.5→H<

0.5

2)工业发展阶段论:

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小于20%;

初兴20-40%;

工业加速阶段大于40%。

3)、产业成长阶段论:

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三产最高)。

工业化又分为前期(轻纺工业)、中期(重化工业),后期(机电一体化)

come to play new conception

〉经济全球化下城市体系结构重组:

1)全球城市产业和中心城市主导作用2)跨国投资3)高科技,传统工业城市衰退(重组:

重塑中央商务区/更新和滨水地区开发/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文化设施建设)。

全球性中心城市:

1)公司总部,2)金融中心,3)生产性服务业,4)交通、通讯枢纽

世界城市的七个指标:

金融中心、跨国总部、国际性机构集中、商业部门高度成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知识经济

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

高新技术园区分为四类,1)高科技企业集聚区,2)科技城,即科学研究中心,3)高技术园区 

4)科技都会

〉可持续发展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

1992年《全球21世纪议程》共同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城市:

1)循环使用土地和建筑,2)改善城市环境,鼓励紧凑城市,3)优化地区管理,4)旧区复兴5)鼓励创新,6)高密度,7)加强城市设计。

CHINA 

〉发展史:

西周(规划事件,洛邑(洛阳) 

〈〈周礼〉〉)→战国(大小套城,〈〈考工记〉〉;

"

地利说"

强调城市选址,〈〈管子〉〉)→秦汉(“相法天地”的理念,强调方位)→三国(邺城,功能分区)→ 宋(冲破《周礼》,里坊制度被废除,开封城的街巷制)→元(“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和宫城;

左祖右市,前朝后市)→1980年10月(提立法,上海、温州等控规)

〉市治的特点:

广域性,是城区型和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模式。

〉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二元结构;

2)收入差距拉大1/6-1/7;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

4)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失衡。

〉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企业;

2)商品短缺时代的乡镇企业,3)市场经济早期的分散家庭工业,4)以外资及混和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五个统筹:

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三、规划方法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

1)法律规划体系2)行政体系3)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作用:

1)宏观经济调控;

土地资源配置和开发权 

2)保障社会公共利益,3)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4)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规划方法论:

1)综合规划方法论:

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理性。

2)分离渐近方法论:

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

3)混合审视方法论:

基本决策(规划的方向)和项目决策

4)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

在于对总体规划所提出的终极状态的批判而提出的。

5)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公众参与,1962<

<

规划的选择理论>

>

,达维多夫

〉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系统评价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图/结构分析)

四、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概念含义:

1)有一定相对完整的范围;

2)核心是有中心城市;

3)一定数量的城市;

4)相互关系,构成有机整体。

〉作用:

1)指导总规,上下衔接;

2)布局重大基础设施;

3)资源保护和利用统筹;

4)促进城市之间有序竞争与合作。

〉体系规划的内容

1)发展策略

2)市域城镇体系空间规模与建设标准;

3)重点城镇的建设规模与用地控制;

4)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

5)相邻地段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

6)划定城市规划区。

〉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基本规律:

低水平均衡阶段;

极核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

扩散阶段至高水平均衡阶(后工业化阶段)

总体规划

〉总规纲要:

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作为总规审批的依据。

文字说明,图纸和专题报告(注意,没有文本)

〉总规的主要任务:

1)确定性质,规模。

2)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节约集约用资源。

3)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地。

4)合理统筹城乡基础和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6)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确保城市安全。

7)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营造城市特色。

8)保护历史资源,延续城市文脉。

9)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

强制性内容包括五类:

一范围一规模两设施;

一水一田加绿化,两个保护加防灾。

〉空间发展方向:

1)自然条件,2)人工环境,3)现状形态结构,4)规划及政策因素

〉城市发展目标:

1)经济、2)社会,3)城市建设,4)环境保护。

(没有文化)

〉城市性质:

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

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

取决于它的历史、自然、区域这些较稳定的因素。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为主。

主导行业/经济结构/用地结构

〉城市人口:

户籍和暂住一年以上的人口总和。

现状对应建成区

●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

劳动人口又分为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

非劳动人口(被扶养)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

校核(环境容量法,比例分配法,类比法) 

综合平衡法,基本人口难以确定,自然+机械增长率

时间序列法,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

  相关分析法,又称间接推算法,影响因素较为确定,如工矿城市、海港城市;

  区位法,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接近克氏理论模式的;

  职工带眷系数法,适用于新建的工矿小城镇。

〉城市用地标准,分为四个等级。

65.1-75,75.1-90,90.1-105,105.1-120,边缘地区150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3年,无近期建设规划的,停止新建选址。

〉近期建设规划依据:

1)]总规,2)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3)土地利用规划4)其它方针政策

〉近期规划的六条内容(人口用地两设施,居住文化保护好,确定控制和引导)

 强制性内容

 1)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2)确定近期发展区域3)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保护

镇村规划

〉设镇的标准为:

1)总人20000人以上的乡,乡驻地人口超过2000人;

2)特殊情况。

〉所有的镇必须制定规划,而乡和村庄并非都必须编制规划。

在编制建制镇规划时,应编制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乡规划可按《镇规划标准》执行。

〉镇规划的期限20年,近期5-10年,整治规划3-5年

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的第一功能“组织城市的骨架,”第二功能“交通的通道”。

城市交通由:

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

现代城市交通有两大特征:

对外联系加强和机动化加强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

(1)基础资料调查分析;

(2)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交通出行OD调查分析(交通流特征)

出行特性要素:

(1)出行目的,出行方式;

(2)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我国平均2-2.8人次,外国2.4-3.0次/人。

机动车量预测方法,

(1)弹性系数法,

(2)趋势外推法(3)千人拥有法

交通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

“交通分流”

三大城市交通政策:

引导政策,差别化政策,建设与协调发展政策。

道路交通控制(管理):

(1)区域控制,(2)路线控制,(3)时段控制。

铁水飞:

铁路会让站8-12公里,中间站20-40公里;

   水深10米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一级航道3000吨,净高12.5米

   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机场,跑道中心与城市边缘5-7公里(城区10公里),垂直则15公里以上。

〉道路技术要求

城市道路的分类: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按功能分:

交通性和生活性(生活让交通)

道路网

(1)方格网式

(2)环形放射式(3)自由式(4)混和式

道路应避免正东向,南向偏北15度以内。

平曲线最小于250米时,应加宽超高缓和段。

城市道路面积率8-15%,15-20%(大于200万人的城市)

道路交叉口间距

(1)快速路1500-2500米,(立交净距1000米)

(2)主干路700-1200  

(3)次干350-500 (4)支路150—250米

超过2700辆/小时,不宜设置环行交叉口

断面:

一块板,“钟摆式”。

  二块板,当车速大于50公里/小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

  三块板,红线在40米以上。

 四块板,城市交通性主干路,机非混行的慢车道。

自行车道:

1条1.5,二条2.5,三条(双向)3.5米。

一条自行车800~1000辆

非机动道:

4.5米。

机动车道:

一条车道平均500~1000(小汽车),车道拆减(0.8-0.89,0.65-0.78,0.5-0.65)

人行天桥的条件:

1)人5000人次/小时,车1200辆/小时;

2)行人横过城市快速路

行人(地下)

机动车

净高

2.2(2.3)

4.5

净宽

0.75(4)

23

〉停车:

公共停车场城市人口每人0.8~1.0㎡,其中机动车80%--90%,市中心占50%-70%。

路外临时停车带车位数不超过10辆,宜采用港湾式停车布置。

〉公交:

地铁—单向客运能力在3万至6万人;

轻轨—100万人口以下,快速轨道交通网—规划人口超200万

小公交站距:

市区500-800m,郊区800-1000。

服务半径一般550-600米。

 公交站3条线路;

超3个设换乘站,并在交叉口50米以外,同向换乘50米,异向100米,对向设置应错开30米。

首末站:

每条线4-5个车位,一条线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

〉货运:

分为货运站场、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用地一般5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40公顷。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供水:

水质水压要求及校核(详规)

排水:

总规,排水制度+利用措施;

详规,初步工艺。

电力:

总规,配电负荷+高压配电原则;

详规,用电负荷+低压电网。

 详规是管径+管网。

一、给水工程

城市水源的保护包括水质和水压的保护。

水体五类标准:

Ⅰ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一级保护)——禁止排放

〉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地表取水点周围100米,地下水源、水井周边30米;

单独泵站、池周边10米;

〉取水构筑物:

水深2.5-3米,100年防洪标准,枯水量保证90-97%

〉干管200,配水100,消防不小于150,入户20;

平行干管500-800米,连通管800-1000米。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米,与污水管相平行时,间距取1.5米。

〉给水设施布置形式:

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和循环给水系统

二、排水工程

1、污水量按7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