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3541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的费用按项目及检修分类分别支付。

  2、实行科学文明检修,认真执行检修技术规程,设备动力处必须严格控制大修理基金的使用。

  制定合理的检修定额,提高检修技术水平,逐步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3、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大、中、小修计划,设备检修计划与生产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同时检查考核。

  任何检修项目都要办理检修任务书。

  4、设备检修计划由车间编制。

  厂设备动力组织平衡,报生产总监批准后下达。

  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

  年度计划在年前4个月提出;

季度计划在季前1个月提出;

月计划在月前15天提出。

  5、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要做到

  1由生产总监指挥并委托相关的主管负责大检修工作。

  2在大检修前要成立大检修筹备领导小组,负责搞好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施工准备,劳动力的准备和开、停车置换方案的拟订等工作。

  3组织和指挥大检修的人员要统一计划、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

  要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五到现场即思想工作到现场、生产指挥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设计科研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切实抓好停车、置换、检修、试压开车四个环节。

  4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修任务,达到一次试车成功。

  检修完后,应进行总结评比。

  5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发生事故。

  6、严格认真执行设备检修计划,若确实需要调整,必须办理批准手续。

  设备中、小修计划调整由厂设备动力处批准;

大修计划调整,每年六月份由厂设备动力处组织进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7、结合设备大、中修实现技术革新的如改革结构、使用新材料配件应由车间向厂设备动力处提出报告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方可执行。

  重大革新由厂设备动力处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8、设备大修需要有大修方案。

  复杂工程,需要绘制网络图。

  大修方案包括检查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劳动力、备品配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用量、试车验收规程、安全措施等。

  设备的大修方案确定后,有关部门要做好材料、备品配件的供应和劳动力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设备动力科组织落实,确保大修工作顺利完成。

  9、设备检修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接手续,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在检修前按规定办理签证检修任务书及动火证等手续。

  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合格后交施工单位,并派专人帮助施工人员联系处理有关安全事宜。

  施工现场应设安全防护栏杆或标记,以确保安全检修。

  10、设备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

  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向车间或设备动力处报告,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11、设备检修要把好质量关,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贯彻于施工的始终。

  主要承压承载部件要有鉴定合格证。

  主要设备大修竣工验收由设备动力科组织;

一般设备的大修及所有设备的中修竣工验收由车间组织;

施工单位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12、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13、设备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

大修要有完整的交工资料,并记入设备档案。

  14、施工单位要按计划节约使用材料、配件,开展修旧利废,检修后的余料、余配件必须按项目退库,不得转移使用,尽力节约检修费用。

  15、检修人员必须做到科学检修、文明施工、采用专用工具,现场要清洁,摆放要整齐,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

  16、各车间每月必须做好设备检修执行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

  四、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本公司减少跑、冒、滴、漏,增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

  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

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

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

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

1000‰

  三静密封检验标准

  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氢气、氯气、氯甲烷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6、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7、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8、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9、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机、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四动密封检验标准

  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

  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

  填料函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

  范围1滴/2分钟。

  5、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6、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周期小修1个月,中修3个月。

  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大于15滴。

  8、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五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

  1、生产装备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

  2、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路、风管、仪表专用伴热管线,包括一次手阀及阀后所属引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理,由仪表车间负责。

  3、消火栓的密封管理,由消火栓所在单位负责。

  4、装置外生产系统的外供原料和其它物料公用工程管线的密封管理由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

  5、动力管网一、二次水;

循环水;

上、下水;

消防水;

冷凝液;

高、中、低压蒸气等管路的密封管理由输送供应单位至用户的第一个阀门包括阀门由输送供应单位负责,第一个阀门后的管线的密封管理由接受单位负责。

  6、公用管廊上物料管线及加热伴管的密封管理由送出单位到接受单位的第一阀门的第一道法兰不包括阀门由送出单位负责。

  7、厂与厂之间管路的密封管理,一般以用户厂的围墙为界,围墙内由用户厂负责若两厂间另有协议,则按协议执行。

  六管理措施

  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账,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密封档案一般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

  台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部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2、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责职明确,厂、车间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

  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

  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5、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附无泄漏工厂和无泄漏区标准

  1、无泄漏工厂标准

  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消漏堵漏记录、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

  4全厂主要生产车间必须为无泄漏车间,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2、无泄漏车间区标准

  1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泄漏。

  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五、设备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技术基础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的设备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定额、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台帐和图纸资料等工作。

  二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管理技术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等规程。

  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工作标准。

  公司制定标准时,应该认真总结公司工人、技术人员的实践与吸收国内先进经验相结合,经过充分讨论,最后交厂长批准颁发实施。

  三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

  应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

  2、建立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的制度。

  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四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设备的技术档案。

  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目录。

  2安装使用说明书。

  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3设备履历卡片。

  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5设备运行累计时间。

  6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7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8设备评级记录。

  9设备润滑记录。

  2、设备动力科应建立全厂管网图、地下管网图和电缆图及密封档案。

  3、基建、技措、安措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隐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4、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五设备技术台帐

  1、设备动力处应建立全厂的设备技术台帐。

  设备技术台帐是全厂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主要设备装置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装置〉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

  3设备装置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计划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实际完成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6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2、设备动力科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

  六图纸资料保管

  1、厂资料室负责保管和供应全厂设备的图纸。

  2、设备动力科负责保管、复制和供应全厂设备备品配件的图纸。

  3、凡向外单位索取的主要图纸资料由厂资料室保管。

  4、设备迁移、处理,其档案均应随设备转移,设备报废后档案置于厂资料室存查。

  5、基建、技措、安措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交厂资料室保管。

  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隐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设备动力科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

  6、设备动力科和车间还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图纸、建立定期检验记录。

  六、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润滑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减缓磨损,提高设备效率,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设备动力部门必须加强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配备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工作,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润滑管理经验,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润滑知识,组织定期检查,制定润滑油品的使用定额、贮存保管、发放、废油回收利用及润滑工器具的管理规定,不断提高润滑管理水平。

  二车间设备主任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负领导责任。

  设备员应负责提出车间年、季、月的使用计划,具体执行设备润滑制度,认真作到

  1、按设备润滑规定做到五定三级过滤,具体内容如下。

  五定

  1定点按日常的润滑部位注油,不得遗漏。

  2定人设备的日常加油部位,由操作工负责;

定期加油部位,由保养工负责。

  3定质按设备要求选定润滑油脂品种,油脂质量合格,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清洁无杂物,方可加入润滑部位。

  禁止乱用油脂或用不干净的油脂。

  4定时对设备的加油部位,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清洗或更换新油。

  5定量按设备标定的油位和数量,加足所选定的润滑油脂。

  三级过滤

  1领油大桶到固定贮油箱。

  2贮油箱到油壶。

  3油壶到润滑部位。

  2、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为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

  汽缸油、齿轮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

  特殊油品,按特殊规定执行。

  3、自动注油装置,要经常检查油位、油温、油压、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

  4、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

  5、常用阀的丝杆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

  不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油脂封死。

  三新购入油品,必须随附质量保证书,库存3个月以上者,应逐桶分析检验后方可使用。

  不同种类及牌号的润滑油要分别存放,写上标记。

  废油应分类回收,以便再生。

  再生油经质量鉴定,不合格不能使用。

  四车间应有专人负责润滑油品、润滑油品、润滑器具的管理。

  五关键设备在用润滑油必须定时取样分析,一般设备至少每3个月取样分析一次,分析结果应记入润滑档案。

  在用油质不符合使用要求,应及时更换。

  六根据设备要求和工艺条件,正确合理地选用润滑油脂,不得任意滥用或混用。

  改变油品,必须经设备动力科批准。

  在不影响润滑性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润滑油脂的品种,以利管理。

  七设备装置的润滑系统各部件应齐全好用,管道畅通,不漏,不渗。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二

  1总则

  为加强白溪水电厂设备检修管理,执行计划检修、预防为主的检修方针,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保持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本设备检修管理制度适用于电厂各类设备检修管理。

  2职责划分

  21电厂运行部负责设备运行管理,运行部是电厂生产运行、检修调度的中心。

  22电厂生产计划部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和检修管理,是电厂技术管理中心。

  23电厂生产计划部负责全厂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的定期维护、缺陷处理、事故处理、主设备小修、辅助设备大小修及外委工程的监理工作。

  24主设备大修、技改、两措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项目通过竞标外委。

  3检修分类

  31缺陷处理和事故检修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之后进行的非计划检修。

  其目的是迅速排除设备缺陷、故障、事故,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32定期维护指按设备说明书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的计划性检修。

  其目的是对设备进行检查、局部修理、保养和清洁,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保持设备健康水平。

  33年度预防性检修指按有关检修、试验规程和设备说明书要求,每年枯水期对设备进行的检查维护、试验和检修工作。

  其目的是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定检、预试、消缺、技改,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保持设备健康水平。

  34主设备大修指按《发电厂检修规程》要求和设备状况,对主设备进行定期的大修,为计划性检修。

  其目的是恢复设备原有的技术性能。

  4年度检修计划

  41电厂每年在枯水期对全厂机电设备进行一次年度预防性检修。

  年度预防性检修的任务是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定检、预试、消缺、技改。

  42年度预防性检修项目根据《发电厂检修规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等规程规范、设备说明书要求及设备运行情况制定。

  43年度预防性检修项目计划在每年9月由生产计划部提出,报总工程师审核。

  总工程师组织运行部、维护班专业人员对项目计划进行讨论、修改,形成年度检修项目计划,报公司总经理批准,由公司下达电厂各部执行。

  44维护部每年10月根据年度检修项目计划制定年度检修计划,报电厂厂长审核,报公司总经理批准,由公司下达电厂各部执行。

  45维护部按公司批准的年度检修计划和年度检修项目计划进行年度预防性检修工作,不得漏项、延期、超预算。

  5定期维护计划

  51设备定期维护项目在《维护手册》中规定,《维护手册》由维护部每年修订一次。

  52维护部应制定分月、分周的定期维护计划,报总工程师批准后认真执行。

  53定期维护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不管设备的状况如何,必须按期进行。

  在定期维护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提出检修计划。

  6检修质量验收

  61检修质量主要靠《检修规程》、《维护手册》、检修工序卡和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责任心来保证。

  设备检修维护完成后实行分类验收。

  62设备消缺验收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相应条款进行。

  63一般设备事故检修完成后,由工作负责人自检,运行当值值长和运行部主管复检验收。

  重大设备事故检修完成后,由总工程师组织运行部和维护班专业人员验收。

  64设备定期维护工作完成后,由工作负责人自检,运行当值人员复检验收。

  65辅助设备年度预防性检修完成后,由设备主管工程师自检、专业工程师复检,运行部经理和维护部经理验收。

  66主设备年度预防性检修完成后,由设备主管工程师自检、专业工程师复检,总工程师组织运行部和维护部专业人员验收。

  67设备检修验收投运后,在保质期内发生因检修质量引发的故障或障碍,要追究工作负责人及验收人员责任。

  68外委检修工程由生产计划部负责监理,完成后,由总工程师组织运行部和维护班专业人员验收。

  69检修质量检查、验收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程规范、设备厂家说明书要求执行。

  7检修报告管理

  71设备消缺工作完成后,检修报告由工作负责人在《设备缺陷记录》、《设备检修交待》、《设备缺陷通知单》中完成。

  72事故检修工作完成后,检修报告由工作负责人在《设备检修交待》中完成。

  73定期维护工作完成后,检修报告由工作负责人在《设备检修交待》、《定期维护记录》中完成。

  74年度预防性检修,主设备和与主设备同步进行的辅助设备检修报告,应在工作结束后七日内由设备主管工程师完成,专业工程师审核,主任工程师总结,十日内提交整体检修技术总结报告,报总工程师批准。

  75主设备大修报告在工作结束后三十日内由外委单位完成,主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批准。

  8检修现场管理

  根据白溪水电厂部门职能划分,检修作业管理是维护部的主要职能。

  维护部主要承担电厂设备消缺、定期维护、检修和技改的施工和监理工作,确保检修作业安全、检修维护质量,按规定工期完成检修任务,控制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