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2972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岸加油站挡土墙岩土工程报告Word格式.docx

层数(F)

设计地坪高程(m)

高度(m)

安全等级(m)

结构类型

拟采用基础型式

柱距(m)

荷载

条基KN/m

柱基

KN/单柱

站房

1F

240.67

97.00

砖混

桩基

8

350

1200

加油棚

240.47

14.20

框架

储油池

237.47

-3.0

筏板

按设计高程整平后,在场地北东、北西、南西侧形成边坡,边坡高约0~11.35m,为填方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技术标准

2.1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工作目的是通过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的基础方案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地质资料。

根据执行勘察规范和业主委托任务要求本次勘察具体任务如下:

1、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工程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的类别、结构构造、厚度、分布、工程特性等,分析、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等情况。

4、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提供设计所需的各项岩土参数。

6、对场地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出场地类别和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

2.2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根据甲方委托任务要求执行《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规范及参照以下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工程岩土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

3、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3.1勘察等级

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划分,拟建站房(1F)、加油棚(1F)、储油池(-5.0m)安全等级为二级;

场地北东、北西、南西侧存在的环境边坡高0~13.2m,为填土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场地类别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表4.1.6进行划分,见表3.1-1,本场地为中等复杂,综合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二级。

表3.1-1场地类别划分表

判定因素

拟建场地分项基本特征

单项复杂程度

综合判定

场地类别

1

地形、地貌

地貌单元单一,地形坡角10~35°

中等复杂

2

岩层倾角(°

岩层倾角12°

3

岩土特征

有2种类型土,分布较不均匀,厚度总体较薄

4

土层厚度(m)

土层厚度达0.75~4.10m

简单

5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分布较小的基岩裂隙水,水量小,埋藏深度较浅

6

不良地质现象

不发育

7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

场地内原始地形,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

相邻建筑的影响

场地内较为空旷,仅在场地南部距离一栋村民房屋3F较近,本场地多为填筑区,对该建筑无影响。

注:

判定标准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表4.1.6场地类别划分及注释进行。

3.2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布置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的有关要求执行,勘察工作主要以地面工程地质测绘、钻探、采样室内试验为主。

勘探线、点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岩土体岩性、结构、土层厚度及拟建物特点等综合分析进行布设,共布钻孔17个,其中控制性钻孔6个,控制性钻孔进入预计持力层以下6~8m,一般性钻孔预计持力层以下5~7m,勘探剖面线11条,勘探点、线距6.90~26.00m。

根据场地地质地质条件布置1孔作提水试验。

本次勘察共取土样6组,作常规试验及腐蚀性试验;

取岩样10组,其中泥岩样5组,砂岩样5组。

试验项目为密度,天然、饱和抗压强度,变形试验等。

3.4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我院于2013年12月25日进场踏勘,编写勘察纲要,经院总工审批后执行,于2013年12月26日进场施工。

全部野外工作于2013年12月31日完成,随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编写本报告,完成主要的实物工作量详见表3.4-1。

表3.4-1完成主要工作量表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地面测绘

1:

500平面

km2

0.022

工程测量

钻孔定测

17

剖面测量

km/条

0.546/11

勘探

钻探

m/孔

158.60/17

现场试验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次/孔

17/17

提水试验

台班/孔

1/1

室内试验

土样

6(含腐蚀性分析)

岩样

10

3.4质量评述

本次勘察工作是在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定、勘察纲要,针对拟建工程性质及场地地质情况,结合业主委托任务要求进行完成的。

本次勘察中采用了地面测绘、工程测量、钻探、提水试验、室内岩土测试等手段。

现分别对这些工作分叙如下:

1、钻孔布测:

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见下表(表2.2)

表2.2控制点数据

点名

坐标

高程

备注

X

Y

H

GD01

65490.315

78360.804

239.91

GD02

65515.056

78404.108

238.145

使用GTS-336全站仪在点GD01点设测站,以点GD02为后视方向作支导线(光电)测量,引点到区域内,然后用极坐标法施测,共测放钻孔17个,钻孔均到位施工。

本次勘察测量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1954年黄海高程系,测量精度均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剖面测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成果,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进行,采用GTS-336全站仪对剖面线实测。

精度要求:

剖面比例尺1:

200,勘探点高程误差小于1cm,平距误差小于5cm。

3、工程地质测绘:

对拟建物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1:

500的工程地质测绘,测绘工作包括了以下内容:

着重调查地形地貌、特别是微地貌特征,调查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在图上圈出分布范围,调查了解土层的形成条件、颜色、颗粒组成、结构特征;

调查了解岩层的出露情况,岩石的成分、结构、厚度、风化程度、产状以及裂隙发育的规模、规律和特征。

重点调查了场地内拟建物体与周边相邻建筑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4、钻探质量

钻探施工由重庆宇豪建筑劳务公司承担,开孔孔径为φ110,终孔口径为φ91,投入XY-100型回转钻机2台,对第四系土层采用干钻和小水量钻进,基岩采用清水钻进,土层回次进尺控制在1m以内,岩石回次进尺控制2m以内。

岩芯采取率75~95%,强风化基岩采取率70~80%,中风化基岩采取率大于80%。

钻孔深度严格执行勘察刚要和《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的相关规定。

工程地质人员跟班野外编录,编录时认真观察,仔细描述,确保了编录资料的可靠性。

钻探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5、钻孔地下水位观测及抽水试验

对场区内各钻孔终孔后提干孔内循环水,待24小时后进行地下水位观测,以确定有无地下水。

本次勘察选取了代表性钻孔ZY1进行了抽水试验,试验严格按抽水试验规程完成,其成果可靠。

6、取样送检

取样送检工作按专业技术人员的安排进行,对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敞口)采取,并采取了妥善密封(封蜡),确保了湿度未发生变化,土试样质量等级为Ⅱ级;

对岩样通过水钻回转取芯采样,进行了准确编号及封装,并对取样时间、层位、深度、岩性、存放地点进行了全面记录;

水样在钻孔ZY1提水完成后钻孔内所取,对样品进行详细记录;

按规范要求及时送检,试验工作由重庆岩土检测中心完成。

岩土水样试验分别采用标准为《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及;

其试验数据精度满足岩土测试规范要求,保证了本次勘察成果,较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7、在本次地质勘察施工过程中,由见证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外业施工进行旁站见证,见证员:

卢骧宇,印章号:

YKJZ-2320024-0013,确保了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

8、本次勘察图件整理所使用的软件为AUTOCAD2004和我院研究的quickge1.2,图件成果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工作勘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场地气象、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4.1气象、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春早夏长、秋雨连绵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为18.7oC,日极端最低气温-4°

C(1977年1月30日),日极端最高气温42.9°

C(2006年8月28日);

年平均降雨量为1104.5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为93.9mm,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历史年最大降雨量为1357.7mm(1986年),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

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其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且多大雨、暴雨;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

据现场调查,场区内及附近地带无溪河分布,仅在场地北西部发育宽缓冲沟,总体呈南西高北东低,原为稻田,最近两年无耕种迹象,无积水,已为荒地。

北西部距离本场地最近2.0m处分布鱼塘,水位229.58m,水深约0.50m。

4.2地形地貌

勘察区为丘陵地貌区,总体呈南东高北西低的斜坡地形,场地中部以北西侧及南西侧地形平缓,南东侧为斜坡地形,斜坡坡向300°

,坡角0~33°

,场地西部用地边缘地形为由南西至北东发育的宽缓冲沟,分布稻田,南西高,北东低,纵坡率约3%。

场区最高点位于场地东部,高程240.50m,最低点位于北西部,高程229.60m,相对高差10.90m。

4.3地质构造

根据重庆幅1/20万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拟建场地位于大盛场向斜南东翼,场区无断层分布,岩层呈单斜产出。

在场区东部处测得岩层产状为300°

∠12°

,层面结合程度一般,属硬性结构面。

构造裂隙调查如下:

L1-240°

∠75°

,裂面较平整,张开1~3mm,见泥质充填,间距0.5~1.1m,可见延伸长度0.6~1.8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L2-140°

∠83°

,裂面较平直,局部张开1~3mm,见少量泥质充填,间距0.5~1.8m,可见延伸长度1.7~2.6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4.4地层岩性

场地内地层岩性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残坡积土层(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J2s-Ms)、砂岩(J2s-Ss)组成,现分述如下:

4.4.1第四系全新统(Q4):

(1)素填土(Q4ml):

色杂,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粘性土多为硬塑状,块石直径一般5~25cm,个别达40cm,含量约30%。

其中既有挡墙为砂岩条石砌筑而成,回填时间在3年左右。

据勘探揭露及调查,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南东部,既有挡墙东侧地带,勘探揭露厚0~4.10m。

(2)粉质粘土(Q4el+dl):

红褐色,斜坡地带呈硬塑状,在宽缓冲沟地带呈可塑状,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据勘探揭露,厚度0.60(ZY8)~2.15m(ZY3),底面标高227.92(ZY1)~234.39m(ZY11),主要分布在南东部及西部地带,位于填土层之下。

4.4.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1)泥岩(J2s-Ms):

紫红色,泥质结构,巨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钻孔揭露的泥岩含砂质重。

据勘探资料,泥岩与砂岩互层状产出,钻孔揭露厚0.50~5.30m。

(2)砂岩(J2s-Ss):

灰白色,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暗色矿物次之,泥质胶结;

据勘探资料,砂岩与泥岩互层状产出,钻孔揭露厚1.70~7.35m。

据勘探资料,场地岩面起伏与原始地形基本一致,强风化层厚1.60~2.80m,标高225.82~230.63m,强风化岩质极软,手捏易散等特点,中风化岩体较完整。

4.5水文地质条件  

4.5.1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区原始地形属浅丘地貌区,总体呈南东高北西低的斜坡地形;

场地东部既有挡墙东侧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覆盖。

场地中部及西部为粉质粘土层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粉质粘土及泥岩渗透性差,为相对隔水层,人工填土和砂岩层透水性相对较好且岩体中发育裂隙。

场区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形成地表水多沿地表向西部汇集与排泄,部分地表水渗入岩土体形成基岩裂隙水,在场地西部地势相对较低,在一定深度处可能赋存一定的地下水。

本次勘察对各钻孔进行了地下水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场地内仅钻孔ZY9抽干后无恢复水位,其余钻孔均存在恢复水位,说明场地内勘探深度范围内存在地下水。

根据勘察场地特点,选取了代表性钻孔ZY1进行了抽水试验,抽水成果见表4.5-1。

工程名称

重庆南岸区加油站工程地质勘察

钻孔编号

ZY1

钻孔坐标(m)

X:

65529.94Y:

78326.02

孔口标高(m)

229.12

抽水段次

静止水位

含水层厚度

滤器长度

抽水时间(时:

分)

水位恢复

(m)

H(m)

l(m)

开始

结束

累积

稳定延续

总时间

最终水位(m)

1.65

16.00

12-229:

00

12-2213:

04:

01:

50

03:

6.20

钻孔半径

稳定水位

稳定降深

稳定流量

渗透系数

影响半径

r(m)

s(m)

Q(m3/d)

K(m/d)

R(m)

0.055

5.50

6.60

9.50

0.103

16.96

计算公式:

图4.5-1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图

4.5.2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在ZY1钻孔中取水样1组,试验项目为侵蚀侵蚀性CO2和简分析,试验委托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所作,通过对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5.2-1。

表4.5.2-1水质分析成果

编号

水样

产状

PH

游离CO2

侵蚀CO2

HCO3-

CO32-

Cl-

SO42-

NO3-

Ca2+

Mg2+

Na+

总矿

化度

mg/L

SZY1

ZC63

7.52

35.67

0.85

337.28

0.00

6.96

52.72

7.86

118.79

7.44

13.07

545.22

根据统计结果,该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HCO3----Ca2+型水,PH值7.52。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章的12.2节判定:

本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按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4.6不良地质作用

据实地调查及访问,场地内及附近地带斜坡岩土体、既有挡墙等未见变形迹象,斜坡区岩土体稳定。

未见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5、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5.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来源及可靠性分析

勘察区主要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层;

基岩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

填土层分布面积较小,仅场地东部有少量覆盖,在钻探和调查过程中,其特性了解相对较清楚,故未采取现场试验等工作。

对粉质粘土层及下伏基岩采取了样品进行室内试验;

本次勘察共取土样6组,岩样10组,分别作土常规试验、腐蚀性试验及岩石的密度、干湿抗压强度、变形强度试验。

测试成果报告由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提供,所取样品具有场地代表性,试验数据真实、可靠。

5.2岩土参数的数理统计方法及统计成果

土体、岩石试验数据均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第9节有关公式统计计算。

5.2.1粉质粘土

本次勘察,对场地内的粉质粘土采取了6组进行常规试验,其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见表5.2.1-1。

表5.2.1-1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

土样编号

天然

含水量

天然密度

土粒比重

孔隙比

液限

塑限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土的压缩性

天然快剪

w0

ρ0

Gs

e0

Wl

Wp

Ip

IL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凝聚力

内摩擦角

a1-2

E1-2

(%)

(g/cm3)

-

MPa-1

MPa

Kpa

°

TZY1

33.9

1.84

2.72

0.979

41.6

27.8

13.8

0.44

0.460

4.306

21.6

12.7

TZY6

31.5

1.86

2.71

0.916

39.6

27.5

12.1

0.33

0.415

4.618

31

13.7

TZY11

33.3

1.85

0.960

42.8

29.5

13.3

0.29

0.482

4.067

29.5

11.6

TZY12

29.7

1.89

2.70

0.853

36.4

24.2

12.2

0.45

0.414

4.307

28

9.2

TZY15

32.6

0.939

38.2

26.8

11.4

0.51

0.386

4.819

30.3

10.4

TZY16

31.2

1.87

0.901

39.5

26.6

12.9

0.36

0.391

4.768

26.3

11.3

统计数

最小值

24.20

0.39

4.07

21.6

9.20

最大值

29.50

0.48

4.82

31.0

13.70

平均值

32.0

0.925

39.7

27.07

12.6

0.40

0.42

4.48

11.48

标准差

1.54

0.02

0.01

0.05

2.30

1.74

0.88

0.08

0.04

0.30

3.47

1.60

变异系数

0.048

0.009

0.003

0.049

0.058

0.064

0.070

0.210

0.090

0.067

0.125

0.139

修正系数

 

1.07

0.96

0.90

标准值

0.46

4.47

24.92

10.16

由表5.2.1-1可知:

粉质粘天然含水量平均值32.0%,天然重度平均值18.60g/cm3,天然孔隙比平均值0.925,土液限平均值39.70,塑限平均值27.07,塑性指数平均值12.60,液性指数平均值0.40;

压缩系数平均值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