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725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整理1

1.1数一数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2比多少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位置

2.1认识上下和前后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2.2认识左右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11-5的认识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2比多少

1、使学生认识符号“〉”、“V”和“=”的含义;知道

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3几和第几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4分与合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5加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3.61〜5的加法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3.7减法

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3.85以内的减法

1、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5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结合课堂教学渗透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3.9加减法的练习

1、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100的认识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11有关0的加减法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4.1认识立体图形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2我会拼图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16和7的认识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

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26、7的组成

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36和7的加减法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46和7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5用数学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

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6用数学练习课

1、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78、9的认识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8和9.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5.88、9的组成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5.98、9的加减法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

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5.108、9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1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

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5.1210的认识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l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5.1310的加减法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l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5.14填未知加数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1510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16连加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

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17连减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的连

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5.18加减混合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19加减混合计算的综合练习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

关式题.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20整理和复习

5.20.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整理和复习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l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熟练地书写0—10各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熟记加法表;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20.210以内减法和综合练习的整理复习

1、通过减法表的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10以内减法;

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2、使学生能正确解答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3、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6.111〜20各数的认识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6.211〜20各数的写法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

2、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6.3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6.4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通过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

为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准备.

6.5排队中的学问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7.1认识整时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7.2认识整时练习课

1、使学生结合操作进一步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