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1729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科版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网、查找工具书、观看水池中的青蛙等);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把各段连起来,理解课文内容。

3.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小蝌蚪找妈妈”代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三、深入课文,读中感悟。

四、总结全文,升化情感。

五、学习生字、词语,巩固基础知识。

设计理念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

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课文录音和录像片段

创设情境,进行情感熏陶,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许多卵,卵一天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小蝌蚪)

对: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

1小蝌蚪找妈妈

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问:

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

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中它的形体有什么变化。

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

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

它们找到了:

过渡: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5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观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

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兴。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快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该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方法:

读,想,说。

想:

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小蝌蚪看见谁?

告诉了它们什么?

说:

什么样的小蝌蚪?

看见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2)小声读第2自然段。

贴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图。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

面对面过去。

③观察小蝌蚪,迎上去时是什么心情?

(着急的心情)

④我们读小蝌蚪说的话就应该读出它们着急的心情。

指名读、女生读。

⑤我们再观察鲤鱼妈妈回答它们的话是什么语气?

(和蔼、可亲)那么我们就用和蔼的语气来读鲤鱼妈妈说的话。

分小组分角色试读,请两组分角色朗读。

⑥小结: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是先读再想这两步来理解内容,最后说出了这段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声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想。

(2)看投影,观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

追上去。

(3)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

(高兴。

)他们怎么叫的?

谁试着读一读。

(4)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

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5)乌龟怎样回答小蝌蚪的?

(笑着说。

(6)有语气地读第3自然段。

(7)这段主要讲什么?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以乌龟为妈妈,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妈妈长得什么样。

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继续往前找,这回找到妈妈没有?

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指名汇报。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

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

从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做书后练习题2。

(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

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贴青蛙图。

指图问:

我们现在应该叫它们什么呢?

(小青蛙)

追问:

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

用了哪些动词?

(蹬、跳、蹦)

这三个动词用的非常恰当,生动、具体写出了青蛙具有跳跃的本领。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跟妈妈一起捉害虫。

青蛙一天捉70个害虫,一个月捉2100个,一年捉15000个害虫,所以人们都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做事不灰心,坚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四)朗读全文。

朗读这篇课文,我们应该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

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开始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

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

今后我们做事,一定要像小蝌蚪那样:

遇到困难,不灰心,直到取得成功。

 

{板书}:

13、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青蛙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

索冻僵光秃秃倚靠塑像豹子覆盖晶莹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课中,学生在展开想象小蝌蚪的内心时,我让他们畅所欲言,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为后文的敬礼作铺垫。

学生由于从多角度想象,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

赏识孩子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爱。

当我们对孩子充满“赏识”时,我们会发现: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因此,我们应更加投入的赏识,让孩子感受到愉悦,感受到爱,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