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0459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选登Word格式.docx

  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提升农村党建整体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浉河区茶叶、板栗、生猪养殖、蔬菜、水产、小杂果等支柱产业快速形成,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注重效益的新阶段,如何引导农民由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到发展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农村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复杂化、个人追求的趋利化、人群活动的分散化等。

如何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凝聚人心显得尤为紧迫。

同时,从业方式的多元化使处在不同阶层的农民党员对活动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需求有所不同。

只有不断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和党员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尽快解决。

少数农村党员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工作能力与农村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些村党组织领导发展创新能力不强,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调动农民积极性不力,吸引人才在农村干事创业措施不多,农村党组织发挥农民积极作用与农村科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只有不断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些问题才能得到有

  【做法与成效】

  为顺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浉河区以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为手段,把支部建在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上,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党支部实施有效管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育特色农业人才,壮大特色农业人才队伍,培育“双强”村组干部,培养发展新党员,扩大党在农村的覆盖面,逐步形成了“党支部+双强村干部+合作社(协会)+远程教育+特色农业人才示范基地”五位一体的农村基层党建模式,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推行新模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在实践中,浉河区本着“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的原则,以创新党组织设置为手段,着力构建“五位一体”党建模式,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1、强村弱村联建党总支,以强带弱构建“五位一体”模式。

针对一些地域相邻、产业相同或相近、经济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性的行政村,因势利导,实行强村弱村联建党总支,在经济发展强村建立党总支,在弱村设党支部,在组织上实行党总支统一领导,以建立稳定的互利和帮扶关系,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董家河乡孔畈村经济发展起步早,处在全乡的前列,其周边的黄龙寺、三角山、集云三个村发展相对滞后,乡党委采取强村带弱村的方式进行组织整合,在孔畈村设置党总支,下辖孔畈、黄龙寺、三角山、集云四个村党支部,党总支在乡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统一领导四个村的经济社会事务,统一规划村镇建设,统一开发支柱产业,统一培养实用人才,走上了强村弱村共同发展的良性轨道。

  2、组建跨行政村的合作社(协会)党支部,产业支撑构建“五位一体”模式。

对规模较大的跨行政村的农民合作社(协会)建立隶属于乡镇党委直接领导的合作社(协会)党支部,明确党支部在合作社(协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履行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教育管理党员,参与合作社(协会)重大问题讨论决策,发挥党员“双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等职责,使党组织设置由区域型向产业型、功能型转变。

对合作社(协会)中的党员,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将组织关系从行政村党支部转到合作社(协会)党支部,创设科技示范、致富信息等功能型党小组。

 3、升格行政村党组织,以村为主构建“五位一体”模式。

对村内有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且党员人数接近50名的行政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根据党员从业情况下设合作社(协会)、农业、企业、老年等党支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合作社(协会)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合作社(协会)与行政村的优势互补,农村党建与合作社(协会)发展的互动双赢。

如五星办事处琵琶山村升格设置党总支,下设农业科技协会、农村社区、老年党员等专业党支部,党员按从业情况分别划到相应的党支部。

  4、根据党员职责、特长和从业状况,重新编排党小组。

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或岗位、特长相同”的原则,重新调整划分党小组,以便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技能培训,利于党员互相沟通、交流提高。

在重新划分党小组过程中,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民主权利,把组织意图和党员意愿结合起来,根据党员自己的从业情况和特长以及兴趣爱好,本人提出参加哪个分类党小组的意愿,再召开支委会研究,最后在党员大会上宣布,不搞硬性分配,使广大党员心情愉快地参加新的党小组生活。

重视选配党小组长,注重把“双强”党员、村民小组长党员和威信高的老党员充实到党小组长队伍。

明确各类党小组的任务和职责,开展设岗定责、发挥无职党员作用。

  目前,浉河区按照“五位一体”模式建立了行政村党总支8个,跨行政村的合作社(协会)党支部5个,强村弱村联建党总支1个,重新编排党小组125个。

  二、构建新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新模式催生新机制,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农村党建“五位一体”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社会资源,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由单一化、封闭化走向多元化、开放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大党建”格局,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1、党组织统领抓发展。

在行政村党组织中,明确党总支的核心领导地位,统揽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全局,围绕本村人才、资源等状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参与支持合作社(协会)建设,鼓励“双强”村组干部领办合作社(协会),引导党员加入合作社(协会),指导帮助合作社(协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运作。

各专业党支部以合作社(协会)为载体,以示范带动为手段,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典型引导农民,用服务帮助农民,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使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上显出活力,构建起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新机制。

董家河乡孔畈村党总支带领群众组建了集云茶叶合作社,统一为群众提供技术、物质、信息等服务,引导群众新发展茶园5000亩,年人均增收800多元。

  2、合作社(协会)牵头壮产业。

合作社(协会)在党组织的带领和“双强”村组干部示范带动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为农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最终落脚点,通过技术帮扶、产品销售、信息服务等为会员和农民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同时,有计划地加强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增强农民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组织化程度和闯市场、搞经营的能力。

浉河港两潭茶叶合作社实行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机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产业效益。

据统计,2008年该社会员比上年平均增收1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0多万元。

  3、整合资源育人才。

党组织牵头,以合作社(协会)为纽带,以远程教育、特色农业人才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培育“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邀请农业专家、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以培育“经营型”人才为目标,组织会员开展技术、信息交流,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以培育“发展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有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

以培育“领导型”人才为目标,把“双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

浉河港两潭茶叶合作社党支部自成立以来,新发展党员18名,培养“双强”党员32名,培育特色农业人才56名。

董家河乡孔畈村党总支在农村实用人才中培养了22名“双强”党员,在“双强”党员中选拔了6名村干部,有3名党支部书记成长为“双强”村支书。

  4、服务流动党员建“金桥”。

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交易地域广、交际面宽、销售网点多的优势,加强本地党员与流动党员联系,利用合作社(协会)销售网点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点。

目前,已建立42个流动党员服务站点,476名流动党员都有了固定地联系人,架起了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致富桥”、“连心桥”,形成了本地与外地的人才流、资金流。

五星办事处外出务党员熊广群致富不忘乡亲,回到家乡琵琶山村创办了五星生态科技农业观音山种养基地,带动周边180户群众发展养殖业,500余户群众发展种植业,年创社会效益2000余万元。

湖东办事处外出党员张有宽优先安排家乡60多名群众就业。

截止目前,全区通过外出务工党员牵线搭桥,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上项目30多个,增加就业岗位4000个,带动2000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发挥新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力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

我区“五位一体”农村党建模式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增强了引领农村改革发展新跨越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1、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集聚合力。

“五位一体”农村党建模式的推行,增强了农村组织的凝聚力,拓宽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渠道,形成了联系群众的新阵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了“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热情。

谭家河乡大桥村养猪协会党支部,定期从郑州畜牧专科学院请来专家教授给协会成员及养猪散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群众中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

东双河镇杜河村党总支书记左法军说:

“过去组织党员学习,除了读报纸就是念文件,一些党员不是这理由就是那原因借故不参加,现在通过下设的协会党支部举办学习活动与科普讲座、技术培训、信息发布结合起来,大家一次都不愿落下,即使丢下手中的活也要来参加支部组织的学习”。

  2、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汇集智力。

“五位一体”农村党建模式的推行,增添了培训群众的新途径,找准了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阵地,形成了集聚各类人才的新平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锻炼了一大批致富本领强、带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造就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队伍。

据统计,全区已累计培养特色实用人才23700余人,“双强”党员816名,“双强”村干部489名,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3、发挥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增添动力。

“五位一体”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的推行,找准了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推动了农村支柱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游河乡养猪协会党支部开展的猪病防治统一用药,统一饲料供应等工作,降低了协会成员的养殖成本,产业的效益大幅提高。

十三里桥乡生态甲鱼养殖合作社党支部带动周边叶湾、左利、学堂岗等村发展甲鱼养殖面积4000亩,亩产商品甲鱼达400斤,年均亩产值24000元,产品远销郑州、武汉、上海等城市,带动1000多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许多农民高兴地说:

“支部来领航,协会来帮忙;

党员做模范,基地做示范;

跟着组织干,大伙把钱赚。

”目前,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32万亩,板栗20万亩,养殖水面15万亩,生猪存栏万头以上大户30余户,形成了沿环湖路的茶叶,沿107国道的板栗,沿312国道和近郊的养殖、蔬菜、小杂果等特色农业板块,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启示】

  浉河区农村党建“五位一体”模式,实现了党建加强、产业壮大、经济发展、群众受益的多重效果,从中得出几点有益启示:

  1、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水平相适应,力求组织结构科学化。

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其结构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传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的结构形式以及农民党员的分布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社会关系日益发展的横向性决定了党组织结构不能再停滞于垂直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决定了党组织形式不能只限于一种模式,农村党员从业结构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党组织设置不能单纯依据地域原则。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巩固领导核心地位,唯有与时俱进地创新自身的设置形式。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阶层分化所产生的影响,在组建合作社(协会)党组织时审慎地把握其发展的前景,在升格行政村党组织时客观分析实际工作的需要,在重新划分党小组时切实尊重党员个人的意愿,从而使基层党组织设置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保持同步,优化农村组织资源配置,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

  2、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制度建设、班子建设相配套,力求组织功能最大化。

制度建设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班子建设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关键。

要注重用制度来规范、约束新建党组织的行为,着力防止两种不当倾向。

一是防止重视组建、轻视组织作用发挥的倾向。

党组织组建后,要及时明确合作社(协会)党支部、村党总支及其下设支部的职能定位和工作职责,形成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防止“新瓶装老酒”。

二是防止重视组建、轻视班子选配的倾向。

要按照新建党组织职能定位要求选好配强领导班子,要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尊重党员意愿,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致富带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办事的党员选进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防止合作社(协会)党组织班子建设行政化倾向,防止“老马拉新车”。

  3、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创新党员培训管理、发展新党员工作相同步,力求组织运行高效率。

新设置的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合作社(协会)示范基地优势,结合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党员致富技能、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能力。

要勇于创新党员管理方式,通过在实践中大胆探索,逐步确立双重管理的理念,使合作社(协会)党员接受合作社(协会)党支部管理的同时,可参加居住地行政村党员议事会、参与村党组织开展的“双带”活动,在居住地党组织仍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发挥作用的舞台;

确立党员组织生活与村民自治活动可分离的理念,使合作社(协会)党员继续拥有参与居住地行政村村民自治的各项权利,从而确保组织设置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注重在合作社(协会)中设立“致富信息服务岗”,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入党积极分子,在年轻致富能手、专业大户中发展党员,为党的组织输入合格的新鲜血液,增进党组织的活力。

  4、创新农村党建工作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村组干部、产业协会党组织负责人致富、带富能力的提高上。

大力培养“双强”村组干部、合作社(协会)带头人,是搞好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建设高标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也是对农村党员干部提出的先进性要求。

我们提出每个村组干部至少要选择1-2个富民项目,要掌握1-2项实用技术,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风险自己担。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