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92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doc

石景山区2019年初三统一练习

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3道小题,满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杯B.橡皮擦C.塑料文具盒D.钢尺

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赵州桥在水中的倒影

B

图1

月食的形成

C

我国古代利用日晷计时

A

幕布上的皮影

D

3.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B.用湿布擦抹正在工作的台灯

C.用电器的开关装在火线上D.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4.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BCD

图2

轴承中装有滚珠

汽车轮上加装防滑链

鞋底上有凹凸的花纹

防滑地砖做的凹凸不平

5.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

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

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ABCD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刀刃磨得很薄

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图3

6.如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7.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冻的河流开始融化B.盛夏,盛冷水的杯壁出现水珠

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图4

8.图4是台球比赛中的情景,运动员手推球杆撞击静止在水平球台上的白球,白球运动后再撞击黑球。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球撞击黑球后,白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运动员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白球撞击黑球后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白球有惯性

D.白球撞击黑球时,它对黑球的作用力大于黑球对它的作用力

9.下列说法中的错误的是

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静电复印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

D.光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图5

R1

R2

S

10.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闭合开关S后,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

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1>U2B.I1>I2

C.I1=I2D.U1=U2

11.中考体检时用到了身高测量仪。

小明为其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能够

实现测量时,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

R

R0

S

滑片P

V

C

R

R0

滑片P

V

S

图6

R

R0

S

B

滑片P

V

R

R0

S

D

滑片P

V

12.如图7所示,将电水壶和白炽灯分别接在装有相同电能表的家庭电路中做实验,当它们正常工作时,发现与灯连接的电能表表盘转动得比较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白炽灯消耗电能比电水壶消耗电能少

B.通过电水壶的电流比白炽灯中的电流小

C.电水壶消耗电能比白炽灯消耗电能快

D.白炽灯两端的电压比电水壶两端的电压低

1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B.一瓶560mL的矿泉水质量约为1200g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D.做完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0s

图8

甲线圈

磁体

乙线圈

14.中国科技馆的“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个“电磁感应摆”如图8所示,甲、乙两线圈分别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体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用手使甲线圈在磁场中摆动时,乙线圈也会随之摆动起来。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甲线圈摆动的原理可以制成电动机

B.乙线圈摆动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甲线圈相当于用电器,乙线圈相当于电源

D.若使乙线圈摆动,则甲线圈中不会有电流

图9

F

15.如图9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N的物体,经过2s物体被竖直提升0.4m,绳自由端拉力F=1.3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2m/s

B.拉力F做的功是0.8J

C.拉力F的功率为0.52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0分

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B.利用小磁针可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故其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只要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铁棒很难被拉伸,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厨房煤气泄露的时候,可以闻到煤气味,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18.图10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图10

司南

两心壶

曾侯乙编钟

桔槔

A.古人用桔槔提水既省力又省功

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C.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D.曾侯乙编钟由大小不同的钟排列起来,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时可发出不同的音调

图11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1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蜡烛置于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实像,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C.蜡烛置于35cm刻度处,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屏上呈现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D.蜡烛置于45cm刻度处,光屏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放大的虚像

图12

20.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我国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图12是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后下落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B.运动员下落过程中他的惯性增大

C.运动员下落过程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D.运动员下落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大

图13

0

1

2

3

cm

图15

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

图14

S

N

S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第21、28、29题各3分,第22、24、25、27、30题各4分,第23、26题各5分)

21.

(1)如图13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

(2)如图14所示,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N极将向偏转。

(3)如图15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图16

O

A

O

B

22.图16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16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侧调节。

(2)如图16乙所示,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B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下列可行的操作是(选填字母)。

A.减少一个悬挂在A处的钩码B.增加一个悬挂在A处的钩码

C.将悬挂在A处的钩码向左移动D.将悬挂在A处的钩码向右移动

23.小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时,进行了实验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17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水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17乙,则倒出的牛奶体积为V=mL。

(3)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17丙,则量筒中的牛奶质量为m=g。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牛奶的密度为ρ=_____g/cm3。

图17

0

1

2

3

4

5

g

50g

10g

0

1

2

3

4

5

g

mL

50

10

30

20

10

30

20

40

(5)若操作第

(2)时有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4.小丽利用如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18

白纸

蜡烛A

蜡烛B

平板玻璃

支架

(1)实验中,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做

的目的是。

(2)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A放在平板玻璃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A相同的蜡烛B放在平板玻璃后面移动,透过平板玻璃观察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此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3)蜡烛A经平板玻璃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4)将蜡烛A向靠近平板玻璃的方向移动时,像的大小。

25.小明用如图19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因素。

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同种液体,阻值不变的电阻丝R1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9

相同的

玻璃管

R1

R2

(1)(2分)此实验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有关(填字母)。

A.电阻大小B.电流大小

C.电流方向D.通电时间

(2)实验中用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反映。

(3)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乙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的高度较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

26.小亮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他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