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8220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保障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项目经理-郭永红

副组长:

总工-张莉

组员:

程祥华、陈瑛、王学强

第三节施工计划

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需要在安装双向洗墙灯L1:

5880套,单向洗墙灯L2:

432套,投光灯R1:

8套,庭院灯R2:

16套。

计划从2016年2月20日至2016年4月10日,计划工期为50天。

跨文海路通车路段施工工期预计3个工作日可完成。

第四节交通组织方案

此次施工是在占用慢车道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作业区域附近交通流量大,车速快,施工及通车环境具有重危性、恶化性、突发性、集中性、随机性、连锁性等特点。

因此,在施工前,做好安全维护、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是顺利完成拼宽施工的重要保障。

为此,根据《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009)、《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等,针对通车路段施工特点编制如下交通组织方案。

一、施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1、对作业人员进行思想动员教育,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认识到确保高速公路畅通的重要性。

2、请有关交警交通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教育每个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施工人员横穿高速公路,确保高速公路行车不受干扰。

4、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前对操作证进行核查,不得超期使用。

5、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受交底者履行签字手续。

6、班组在班前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

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

二、作业装备的准备

1、在施工现场配备工程车辆设备,一旦在施工区域附近发现车辆侧翻等紧急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协助交警做好清理工作,确保通车路段能早点畅通。

2、在施工现场配有钢丝绳等物质,一旦发现封道区域有车辆抛锚情况,立即协助交警将车辆拉离封道区域,或派交通管理人员将车辆推离封道区域。

3、配备有足量的交通安全设施,在施工需要时随时增设交通安全设施,确保高速公路畅通。

所有标志标牌、安全设施已布置到位并验收合格。

4、在通车施工期间,拟派2个道路施工巡查人员进行全天候道路巡查。

三、施工现场安全设置及维护方案

针对本次灯具安装,对高速公路慢车道进行封闭施工,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根据杭州境内高速公路施工作业标志设置标准、施工作业安全标志设置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交通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路面特点和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遵循“有序、缓慢、可控”的原则设置相关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岗位。

(一)总体要求

1.对通过施工路段的车辆速度进行控制,保障通行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2.上游过渡区不少于200米,封闭一个车道的警示桩不少于15只,形成缓和过渡。

3.缓冲区不少于150米,封闭车道的警示桩纵向间距不大于15米;

距工作区100米、50米和20米处设置施工告示牌或沙包;

缓冲区大于500米的,应当间隔不大于200米设置施工告示牌或警示桩,防止车辆驶入封闭缓冲区行驶或超车。

4.工作区前方应当安排安全员警示,封闭车道的警示桩纵向间距不大于10米;

工作区内连续施工点间隔在200米以上的,应按缓冲区重新设置。

5.夜间不进行施工作业。

(二)具体要求

1.硬路肩施工(三类施工),具体如图4-1三类施工规范所示。

⑶在施工范围前方300米处放置一块“前方300米施工”告知牌。

⑸在施工范围后方200米处放置一块导向标志。

⑹在施工范围后方100米处放置一块“车辆慢行”警示牌。

⑺在施工区域后方150米处放置一块“右道封闭”和“车道变窄”标志牌,并在检修道上设置爆闪式警示灯。

⑻在施工区域后方150米开始,每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交通路标。

图4-1

2.封闭慢车道施工(二类慢车道施工),具体如图4-2二类慢车道施工规范所示。

⑴在施工范围后方1600米处放置两块“前方1600米施工”告知牌。

⑵在施工范围后方1200米处放置一块施工区域内8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志。

⑶在施工范围后方800米处放置一块“前方800米施工”告知牌和一块“禁止超车”标志牌。

⑷在施工范围后方600米处放置一块施工区域内6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志。

⑸在施工范围后方400米处放置一块“右道封闭”和“车道变窄”警示牌。

⑹在施工范围后方300米处放置一块“前方300米施工”告知牌。

⑺在施工区域后方250米处放置一块施工区域内6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志。

⑻在施工区域后方150米处放置一块导向标志。

⑼在施工区域后方100米处放置一块“车辆慢行”警示牌。

⑽在施工区域后方50米处放置一块“向左改道”标志牌。

⑾在施工正后方,放置“禁止驶入”标志牌。

⑿在施工区域后方250米处开始,每隔10—15米放一个锥形交通路标。

⒀在施工前方60米处,放置一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牌。

图4-2

(四)现场安全管理

1、安全保畅组

安全保畅人员随时注意现场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保证设施、标志清洁易于辨认,并始终处于正确位置或工作状态。

避免非施工作业车辆误入作业区,没有作业时留有不少于2人的值守人员,相互照应,看管现场安全设施、施工设备,并对现场的交通通行情况进行观察。

保证交通设施整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发生事故及时报警。

2、施工现场人、机安全管理要求

(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时,不得穿拖鞋,不得有吸烟、饮食等其它有碍安全作业的行为;

(2)、车辆在施工现场行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车速,注意周边作业人员,启动前必须先鸣喇叭;

(3)、非特殊原因严禁作业人员在施工区外活动;

(4)、作业人员的随身工具禁止伸入到通行车道内,并随时关注身边的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

3、加强长下、上坡路段的安全巡查。

对于长下坡路段,适当延长封道间距,控制好过渡区变窄的变化情况,安排专人指挥车辆,防止车辆追尾。

对于长上坡路段,适当缩短封道间距,防止车辆堵塞。

4、恢复正常交通

撤除场内设备,清除场内剩余材料及废物,使路面洁净,撤除所有人员,撤除警示灯具、标志标牌,并通知交警部门,汇报施工已全部结束,车辆通行正常。

5、安全保证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为:

“重大危险源控制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率100%,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率100%”。

(2)、安全保证组织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各部门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生产班组配兼职安全员,做到安全管理无盲区。

第五节应急保障措施

本工程采用的是边通车边施工的交通管制,车辆通行采取单幅单通形式。

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社会车辆通行出现重大交通事故而中断交通的现象,减少或消除险情对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快速恢复交通并保障行车和施工安全,对相应险情提出的紧急处理临时措施(包括安全布控、现场清理),保证救援抢险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到及时、有效地排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

拟定的交通应急方案如下:

1、设置应急救援机构 

安全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

相关安全责任人:

项目总工、专职安全员、专职交通保畅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电话

备注

1

郭永红

项目经理

2

张莉

项目总工

3

王学强

专职安全员

4

吴海

专职交通保畅员

5

何旭东

保障措施:

物资保障:

确保相关装备齐全有效。

根据预案工作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套车辆、抢险、防护服等物资。

为确保处置设备、物资的及时、快捷,各相关部门应提前与社会相关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处置需要,可以租用社会交通工具进行统一使用。

人力资源保障: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和人员备勤保障,加强应急处置技能锻炼,提高临危处置能力。

信息保障,建立相应的联系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事故报告程序:

报告的形式:

先口头,后书面。

对事件过程有持续的监控和反馈制度及规范的书面记录。

报告的内容:

时间、地点、桩号位置、险情状况、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预计修复的时间、已采取的措施和拟采取的措施。

2、应急救援机构的实施原则:

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公路的抢险救灾现场,应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抢险工作和来往车辆的安全。

快速、准确、果断的原则:

通过完善、高效的工作程序使现场的处理做到:

A、情况汇报准确、及时;

B、组织工作果断、高效。

先通后畅的原则:

公路发生交通中断或部分影响交通时,首先应确保尽快恢复交通,以引导堵塞车辆通过故障路段。

在确认后续抢险工作或修复工程不再直接影响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完全恢复公路的使用功能。

3、工作要求 

在施工区域内进行病害处治时,专职交通保畅员组织施工人员在车道与施工区域间摆放锥标和相关标志牌;

负责施工区域内疏导交通,指挥社会车辆通行;

并始终在此区域内保证有一台小型应急车辆,以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如遇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的情况,项目部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将积极组织应急车辆及相关人员抢救伤员,同时电话通知120或就近的医院组织抢救或作好抢救准备,在第一时间内送入就近的医院。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机构相关人员(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到场)应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执法队有关人员一起确定安全处置措施,并向业主单位电话报告处置方案(书面材料后补),同时进行应急救援、安全疏导工作。

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预备人员,保证30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

根据现场情况,规范设置交通标志,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及应急救援工作的施工安全;

应急救援工作最紧要的任务是保证道路通行,应全力保畅通;

对路障不能完全清除的,应规范设置标志,保证行车安全;

应急救援工作应遵循相关安全作业规定,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及时反馈应急救援情况,采取谁通知,向谁反馈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工作不脱节,信息不断链。

待事故处置完毕恢复施工。

恶劣天气情况应急预案 

雾天 

①大雾能见度在200米时,施工单位停止一切施工。

将路面所有施工车辆及设备清理干净。

路政部门及交警大队加强巡逻工作。

②大雾能见度低于100米时,施工单位及路政部门请求封道。

交警大队将该段公路上行驶车辆进行引导。

③大雾能见在50米时,施工单位及路政部门坚决请求封道。

交警大队将该段公路上行驶车辆引导出施工路段。

大雨天 

施工单位停止一切施工,将路面所有施工车辆及施工设备清理干净。

大风天 

保通人员应采取压重的方法来维护反光锥不被风吹倒。

施工单位事前要检查并加固施工设施固定牢固,确保万无一失。

施工区域发生堵车时保通应急预案 

车道发生堵车现象时,停止施工,让出一个车道行走车辆引回原车道上行驶,车辆疏通后,再进行单幅通行,再恢复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