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教育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育最新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30年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
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是有很大误导性的。
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20%至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
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3%。
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
其次,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
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分配指数,如基尼系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
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等和羸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
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
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有失公平,结果是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GDP增长速度。
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
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10%至15%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50%。
(摘编自《未富先老的中国》,有删节)
1.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总人口目前已有13.5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增长,但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B.“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将会动摇,30岁到40岁的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工作入口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
C.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这是富裕群体人均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D.退休金的有无以及退休工人所处的企业性质的不同,造成养老方式的不同,使得老龄化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带来了令人咋舌的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B.从20xx年开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会快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低龄人口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短时间里很难改变。
C.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与人口和寿命的快速上升有关,也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D.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多数人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寿命显著增加,生育率却急速下降,这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
B.不能用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因为收入的增长是不平等的,财富的分配是不平均的。
C.长期地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压制普通中国居民,使得一些居民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
D.如果我们不能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就不能持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丰乐亭记
[明]肖崇业
由柏子潭北行二矢,即幽谷。
入狭径,岩傍镌“幽谷”二字,大如斗,“谷”字微断难辨。
蛇旋百武①,为丰乐亭。
原亭废久,历元迄今,代有圮葺。
正门仍颜曰“丰乐”,重古迹故名不朽也。
进门数武,矗矗为亭,周垣悬游人诗咏。
丰碑二,乃苏东坡书《丰乐亭记》。
古碑剥泐②,字经后人摹写,然书法道劲,铓锷尚存。
亭后为保丰堂,嘉靖二年滁守陈则清立,侍御李震卿记,杨鸥溪具记。
中壁间题刻甚多,有“从今丰乐非陈迹,还拟当年尽种花”之句,志鼎新也。
阅三重,为二贤堂,设木主,祀宋王元之、欧阳永叔。
盖二公故滁守,以功德及民,故祠之。
可见人生天地间,要在先立其大者以之为本。
苟非其人,即瑶室琼台,临春结绮,过辄澌灭耳。
然则名之所传,岂不在德哉!
亭故天宁寺旧址改创,其景欧、壮怀二亭亦废,并六一移菱溪石,皆无存。
意必好事者窃去,秘以自私,岁久而世无赏识者,遂因循沉没,与瓦砾等,是石所遭之不幸也。
夫方其僵卧其溪侧,六一以三牛曳置此,又作记以垂炯戒,而竟不能长有此石,岂借之于造物者,复还之于冥漠乎?
由亭北上高十寻,为来远亭,内刻《倚丰亭记》。
亭畔石岩镌“六一后游”四字,王邦瑞题。
亭南下百武,为紫薇泉,湮塞不知何时,始发于永乐二年州守陈廷器,嘉靖十五年侍御闻人诠立亭其上。
泉甃以石,滃然而仰出,如珠涌玉漾,涓涓流涧外不绝。
命从吏取一碗饮之,甘冽异常。
泉右回折二十武,稍高为阳明祠。
祠深三层,中多士人展谒之作。
壁嵌先生石刻像,少司空万两溪有赞。
祠东陟三十余武,更高为醒心亭,壁嵌曾南丰碑记,兴国徐卿为小叙纪其由。
余前二月初游丰乐,晚仅过醒心小酌以归,未暇穷奇。
时与莞石再游,乘兴登最高处。
屡息,得至三茅庙,左有关公祠,右有石屋三间。
入庙礼神,遇滁生五人,以午节③携榼游此,各相向从余二人揖。
俯视幽谷内,花数十百品,古木千章,鸣鸟千群,岩石突兀千块,远山千重,岫云江霭千状,城闉④人户千家,悉送耳睫,而丰乐诸亭掩映丛薄中如画,上有醒心、来远二亭,又如二童子拱侍左右甚恭,诚宇宙一伟观。
籍令不登三茅,乌睹所谓幽谷奇哉!
余因笑顾五生,谈问此中关塞之由。
忆及国初宋景濂尝欲访临其地,闻居人凉烟、白草之言,辄怅叹,不果来,径往醉翁、琅琊去。
讵意百年后好奇怀古者,相继疏流筑土,使结构岿然,再成锯丽。
山川兴废在人,信矣,信矣!
于是五生唯唯。
余二人怜奇惜景,复眺望久之而别。
(节选自明万历《滁阳志》,有删改)
[注]①武:
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此处泛指脚步。
②剥泐:
石料剥蚀断裂。
③午节:
端午节。
④闉:
瓮城,护城门的小城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志鼎新也志:
记述,记载
B.滃然而仰出滃然:
水势盛大的样子
C.未暇穷奇穷:
穷尽
5.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作者“怜奇惜景”的一组是(3分)(
①岁久而世无赏识者
②湮塞不知何时
③涓涓流涧外不绝
④中多士人展谒之作
⑤以午节携榼游此
⑥复眺望久之而别
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总共去丰乐亭游玩了两次,第一次游玩得并不尽兴,真正完全领略丰乐亭美景是在第二次去丰乐亭时。
B.丰乐亭雄踞幽谷之上,历经毁弃修缮,仍是古迹胜地,丰乐亭保存下来的一些碑文石刻都可以体现这一点。
C.天宁寺存于世间太久,因而当世已经没有喜爱观赏天宁寺的人了,它也在历史发展中变得像瓦砾一样普通。
D.作者陶醉于丰乐亭的山石花树等美景,在欣赏美景和询问美景来由之后,作者也发出了一些对山川自然的感慨。
7.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盖二公故滁守,以功德及民,故祠之。
(5分)
(2)又如二童子拱侍左右甚恭,诚宇宙一伟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晚登江楼有怀
唐·
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宝年间进士,授秘书正字。
以罪谪鄱阳,贬为江阴令。
8.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
这些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9.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心闲”与“欲沾巾”?
请加以赏析。
(6分)
10.背诵默写(6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
(2),此时无声胜有声。
(3),老大嫁作商人妇。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无以至千里。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
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
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
水火可以同源吗?
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组合。
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肉都是脑”,大女婿私下戏称他为“小巨人”。
女儿姗姗说:
“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
”
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
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
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
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
他看花时,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
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
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
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
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
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
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宴会上,余光中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
“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
”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无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
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
“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
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
”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
珊珊说:
“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
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
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相关链接】
①余光中,台湾诗人,籍贯福建×
×
市×
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故也自称“江南人”)。
重九日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
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及台大教授。
1974~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教授,1975年兼任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
20xx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②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
苦瓜》、《天狼星》等十余种。
其中最著名有《乡愁》。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仍在“与永恒拔河”。
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11.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这在余光中身上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
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C.余光中爱憎分明,有时和朋友闲谈,不幸对方是俗人,他就会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
D.在余光中家中平常听不到音乐,因为他做事认真、全神贯注、从不马虎,他知道音乐会影响他的写作。
E.余光中是潜心育人的人师,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诙谐地称自己“艺术的多妻主义者”,他对美的人、事、物,品味极为敏感。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余光中的性格特点。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余光中的“诗思那么妙”的原因。
(4)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的书生气十足的人”,你怎样看?
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第II卷表达题
四.基础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国平的《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
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B.合唱队获得全市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C.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D.艺术家大多有流浪者的内心,无法忍受别具只眼的生活,即使身体安顿了,精神还是需要漫游,永远在寻找什么,这让艺术家自己和周围的人很不舒服。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的现象。
D.批评学生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④①⑤⑥②③B.④⑤②③①⑥C.③②④⑤⑥①D.③②⑥④①⑤
15.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3日晚,首届中国好书评选结果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公布。
当晚,从40万册当年图书中脱颖而出的25本“20xx年中国好书”的作者和编者都现身央视舞台,娓娓道来纸面背后的故事。
记者从这份中国式好书单中发现,科技和经济社会类图书超过总数的一半,这与以前明显不同。
受访专家认为,社科经济、历史类图书在多元的阅读趣味中占据主流,反映了当代读者关注中国现实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6.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
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
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3分)
答:
①
②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
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
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她的叙说,沉默片刻,说:
“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
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