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421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doc

湖南大学自考网

2012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

第二章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发展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

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为主。

  第一节早期文明与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

  一、早期文明的管理

  早期文明国家都有经典的管理实例。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古代中国的管理实力和管理思想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

  1、工业革命的意义与管理特点

  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文化环境,带来一批和以前不同的管理问题。

工厂企业有了新特点:

(1)作业场所集中与劳动分工,组织本身也在发生较大变化;

(2)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组织有创新、发展、竞争意识;(3)机械化和作业专业化使工厂规模不断扩大。

使得企业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合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早期企业职能来管理生产活动。

  2、工业革命时期管理先驱的思想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劳动分工产生经济优势的学说。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之父,关心工业中的人的因素。

  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偏重技术方面研究。

擅长运筹学和管理科学。

  英国早期管理教育先驱安德鲁·尤尔,培训管理人员,认为工厂有“三个行动原则”或“三个有机系统”。

  美国也涌现了一系列的有关的管理先行者。

  丹尼尔·麦卡拉姆认为管理需要严格的纪律性、具体的详细职务说明,明确岗位责任;要经常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成绩确定职工工资和提升职务;明确规定上下级权力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机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

采取系统的、常识的报告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麦卡拉姆是比泰勒早得多的,提出并确立了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他是早期对管理思想做过杰出贡献的人物之一。

  「例题」:

下列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革命前,劳动生产以工场手工业为主,工业革命后,劳动生产逐渐转变为信息工业。

  B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将产生经济优势。

  C罗伯特·欧文关心工业中的人的因素,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D麦卡拉姆较早地提出并确立了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

  答案:

A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工业心理学的兴起

  略

  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的形成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提出,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导。

行为科学凭借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一切与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的理论来研究人的各种行为和规律。

莱维特1958年出版《现代管理心理学》一书,标志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第四节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一、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二战后管理形势逐渐向经营国际化、科技现代化、生产社会化、组织系统规模化方向发展。

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就此发展起来,将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上来。

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系统工程学派等。

  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运筹学

  由英国布莱克特提出,是一门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学。

  三、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包括社会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学派两大派别,社会系统分析代表人物巴纳德认为:

①社会的各级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②非正式组织也有重要作用;③组织中管理人员是协作系统的核心,对协作起调节作用;④权威的来源不在于权威者,而在于下级是否接受这个权威。

  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等认为用系统的观点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四、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决策论★

  决策论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代表人物:

西蒙和马奇。

他们认为:

①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②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③详细分析了决策过程、决策准则、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结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④主张把数学方法应用到管理上来,导致现代控制论、信息论方法应用到管理中,企业组织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五、系统工程理论及最新管理理论阶段★

  摩尔斯和洛希奇强调权变理论(超Y理论),认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没有万能不变的方法,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随记应变,才可提高管理效能。

在权变理论基础上产生了系统工程理论。

  维克、马奇等为代表的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强调系统的组织和规划,将多学科的技术与理论综合在一起应用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五节人性假设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对人的本质与本性的看法是管理理论,管理原则与方法的基础。

把人看成“性本恶”的经济人、性本善的自动人还是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会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看教材对应内容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的提出及其内容要点★

  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与组织心理学家雪恩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提出(归纳总结)了四种人性假设及其对应的管理理论。

  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年代 

人性观 

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 

管理措施 

管理重点 

管理职能 

管理措施 

管理体制 

20世纪20年代 

经济人假设 

X理论 

泰勒、韦伯、法约尔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传统管理职能 

外部奖惩(胡萝卜加大棒) 

专制集权领导体制 

20世纪30年代 

社会人假设 

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等 

以人为中心 

人际关系协调职能 

集体奖励方式 

新型民主参与、沟通的领导体制 

20世纪40-50年代 

自我实现人假设 

Y理论 

马斯洛 

以环境与人,实质是以人为中心 

设计环境与采访的职能 

强调内部奖励与成就动机 

新型民主参与决策的领导体制 

20世纪60-70年代 

复杂人假设 

超Y理论 

摩尔斯与洛斯奇 

奖励措施、管理方法、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的权变 

  「例题」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是()

  A.“社会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

B

  「例题」下面对经济人假设说法错误的是:

  A经济人假说认为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B经济人假说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泰勒等古典管理理论人物

  C经济人假说对应的管理理论是X理论。

  D对经济人的管理需要民主的、和谐的沟通和管理方式

  答案:

D

  解析:

D答案错误,对经济人管理应该使用专制的、集权式的领导体制。

  三、对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评价★

  1、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1)经济人假设是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否认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职工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3)经济人假设的工人观反对工人参与管理。

  (4)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X管理理论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是科学管理理论思想的体现。

  2、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1)从经济人到社会人是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进步,但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

  

(2)我国的群众路线的民主管理方法与社会人假设的参与管理有相似之处。

  (3)社会人假设过于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

  (4)过于偏重非正式团体与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势。

  (5)对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有参考与启示作用。

  3、对自动人假设的评价

  

(1)自动人假设重视人的价值和创造能力,采用了自我实现人假设和Y理论的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等管理措施。

  

(2)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础缺乏科学依据。

  (3)仍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相信职工的自主力量与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4、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1)强调因人而异与灵活多变的管理,包含有辩证法思想,对改善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2)超Y理论有其局限性,强调了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团队精神与组织气氛在管理中的作用;过分强调应变性、灵活性、不利于企业组织与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稳定。

精品学习网教师频道编辑为参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整理了:

2012自考《管理心理学》串讲笔记:

领导理论研究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二节领导理论研究

一、领导特质理论

(一)传统的特质理论

“伟人说”理论:

领导特质是天生的。

拉尔夫·斯托格迪尔提出了27个反复出现的领导特性:

有良心、可靠、勇敢、责任心强、有胆略、力求革新进取、直率、自律、有理想、良好的人际关系、风度优雅、自信愉快、身体健壮、智力过人、有组织力、有判断力。

吉普(1969)研究认为,天才的领导者应该是:

善良、外表英俊潇洒;智力过人;具有自信心;心理健康;有支配他人的倾向;外向而敏感。

(二)现代的特质理论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通过训练和培养来造就。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学习习惯:

①善于利用时间;②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③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④分清主次,集中精力;⑤作有效的决策。

现代特质理论认为成功领导者应具备个人素质为:

一是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二是非智力因素,如事业心、道德感、意志品质。

(三)当代胜任特质理论

该理论不仅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可以通过训练和特性来造就,更强调那些深层次的动机、自我角色认知等特征,及任何可以区分优秀与一般领导者的个人特征;同时胜任特征理论不强调通用的纯粹的领导特质,而是结合了具体工作情境、具体职业提出了不同的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

斯班塞的六大类领导特征:

1、成就特征;2、助人/服务特征;3、影响特征;4、管理特征;5、认知特征;6、个人特征。

二、领导作风理论

(一)利克特的领导系统

1961年利克特发表了《管理新模式》一书,介绍了四种领导作风方式:

专制集权式领导;仁慈集权式领导;民主协商式领导;参与民主式领导

(二)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

领导作风与领导者运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在制定决策时的自由度有关。

民主与专制是两极。

1、领导作决策,宣布并执行;

2、领导者说服下级,执行决定;

3、领导者提出观点,征求意见;

4、领导者提出可作修改的决策草案;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决策;

6、领导者明确范围,请集体作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级在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三、领导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是从领导行为角度来研究最佳领导模式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考察领导者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和怎么做的。

认为领导者是后天培养、发展的,可以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培训项目把有效的领导行为模式移植到其他人身上。

(一)密执安大学的领导行为研究

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提出两种领导行为方式:

一为员工导向,二为生产导向。

定义:

员工导向领导重视人际关系和下属需要;生产导向领导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完成。

不同导向领导方式对生产效率各有不同影响:

密执安大学的研究结论表明,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团体高生产和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们则与团体低生产率和低工作满意度联系在一起。

(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及其发展

俄亥俄州立大学商业研究所,大型组织的领导行为调查,1000多种描述领导行为的因素,逐步概括为两个维度:

w结构维度:

是领导者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