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3759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吧大考卷》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有些人认为“国内一切仰给于外国,所费更大,节流无从谈起”,理财应重在“开源”,而不在“节流”。

据此,他们主张清政府应当(  )

A.大力发展农业

B.兴办军事、民用工业

C.发动反侵略战争

D.增加统治者的消费支出

晚清时期并没有主张大力发展农业,并且农业的发展也不会带来开源的作用,故A项错误;

晚清时期,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兴办军事、民用工业,起到了开源的作用,解决了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的财政困难,故B项正确;

晚清时期中国没有发动侵略战争,而是被西方国家和日本侵略,故C项错误;

增加统治者的消费支出不会起到开源的作用,故D项错误。

5.表 1870—1894年中国茶叶生丝出口变化表

时间

茶叶出口值五年平均数

生丝出口值五年平均数

1870—1874

3515.3万海关两

2572.3万海关两

1890—1894

2921.8万海关两

2412.1万海关两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面临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下降

C.经济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D.关税主权保护意识增强

材料中1870—1894年中国茶叶生丝出口下降,原因是中国农产品面临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故A项正确;

仅仅从出口无法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变化情况,还要关注国内市场商品化情况,故B项错误;

从整体看,中国农产品出口数量仍然较大,农产品的商品化体现出经济结构变化比较明显,故C项错误;

关税主权保护意识增强主要针对外国商品的进口,而不是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故D项错误。

A

6.(2018·

南宁测试)下面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

万海关两)。

下图信息用以反映出(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

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额,反映不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加,故A项错误;

从中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可知中国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处于贸易逆差,反映出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输出地,是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的体现,故B项正确;

中国原材料价格低廉会带来出口额增加,与材料中进口额大于出口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海关受列强控制,故D项错误。

7.(2018·

安阳模拟)清末光绪年间盐税征税税率表

盐区

每引斤数

税率(银两)

长芦

550

0.510

四川

陆行400

水行5000

自0.277

至3.405

河东

0.710

云南

300

2.115

两浙

0.390

山东

225

0.240

福建

2.800

淮北

400

0.800

两广

1.300

淮南

1.170

据上表可以推断,清末(  )

A.经济中央集权渐趋削弱

B.盐税与地域密切相关

C.制盐技术制约税率水平

D.税制及税率较为混乱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中央集权渐趋削弱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

根据表格可知全国各地盐税税率没有明显的地域划分标准,故B项错误;

表格没有涉及制盐技术,故C项错误;

根据表格可知全国各地盐税税率不同,尤其是四川省没有固定的标准,故D项正确。

8.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未提及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故B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上海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上海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重要场所,故D项正确。

9.(2018·

福州检测)1902—1903年,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

这一条款的施行(  )

A.加强了列强对中国海关控制

B.有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平竞争

C.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

D.结束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9世纪中期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意味着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故A项错误;

华商在自己国家还要征收“由海关征收出厂税”,实际上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不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平竞争,故B项错误;

民族工业的负担加重,同时还要受海关的控制,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C项正确;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C

10.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

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

A.“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近代我国的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呈现出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故A项错误;

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劣势,因此不是贸易顺差,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我国轻工业出口的增加和机器进口的增加,说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故C项正确;

我国的经济结构仍是以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11.1926年,针对日本“味之素”垄断中国的调味品行业,民族实业家吴蕴初宣布放弃自己成功研制的“国货味精”专利,国内由此出现了十几个味精品牌。

吴蕴初此举(  )

A.迫使日本调味产品退出中国市场

B.推动了国货运动并取得最后胜利

C.拓展了国内食品工业的国内市场

D.为民族工业发展争取了稳定环境

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实力较弱,不能迫使日本调味品退出中国市场,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味精品牌增加,没有涉及国货运动,故B项错误;

吴蕴初放弃自己成功研制的“国货味精”专利,有利于国产味精产品的发展,为国产味精争取了市场,故C项正确;

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主要受政府政策和外国侵略行为的影响,吴蕴初的举动无法带来稳定的环境,故D项错误。

12.1936年,国民政府国家资源委员会拟定《中国工业发展三年计划》,并向德国借款三千万元法币,主要用于兴建冶金、电力、化工等厂矿。

此举(  )

A.开启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B.借鉴了苏联经济发展的模式

C.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D.扭转了中国工业失衡的局面

币制改革,与材料中“工业发展三年计划”不符,故A项错误;

苏联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中“工业发展三年计划”相符,故B项正确;

材料中“1936年”拟定“工业发展三年计划”,而抗日战争于1937年全面爆发,该计划被战争打断,故C项错误;

虽然材料中“主要用于兴建冶金、电力、化工等厂矿”,该计划被战争打断,不可能扭转了失衡的局面,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

泉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盗勾结,颁布了不准民间私自出海到国外定居或经商的禁令。

由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居民大量失业,有的开展武装走私,加入“倭寇”队伍。

隆庆帝即位时,沿海较大规模的倭寇已基本肃清。

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此后,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备,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

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

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海关征收货税与船钞两项正税。

额定正税之外,还有缴送、归公、行用等附加征课。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

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1843年,双方确定《海关税则》,为了征收方便,列入税则的商品基本采用从量税率。

1843年前后中国进口税率比较表

项目

1843年前税率(银两)

1843年后税率

(银两)

正税

实征

棉花(每担)

0.298

1.740

0.400

布(每匹)

0.069

0.373

0.100

白布(每匹)

0.285

0.702

0.150

棉纱(每担)

0.483

2.406

1.000

双幅细布(每丈)

0.712

1.242

——摘编自(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关”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进口税率的变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11分)

(1)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沿海居民大量失业”得出,为了解决沿海人民生计问题;

由“沿海较大规模的倭寇已基本肃清”得出,沿海地区相对安宁;

由“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得出,开明官员的建议和推动。

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一“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得出,减轻倭患的同时,也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由“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得出,促进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也有利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由“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得出,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到鸦片战争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中外协议;

“额定正税之外,还有缴送、归公、行用等附加征课”,到鸦片战争后“为了征收方便,列入税则的商品基本采用从量税率”得出,税种由繁多到单一;

由材料二1843年前后中国进口税率比较表可知,进口商品税率总体明显降低。

第二小问“影响”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1)原因:

解决沿海人民生计问题;

(2分)沿海地区相对安宁;

(2分)开明官员的建议和推动。

(2分)

影响:

进一步减轻倭患,(1分)有利于沿海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1分)促进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

(2分)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分)有利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变化:

关税由中国自主到中外协议;

(2分)税种由繁多到单一;

(2分)进口商品税率总体明显降低。

评价:

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1分)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分)客观上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14.(2018·

泰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时,设计了如下示意图。

根据材料,从上图①、②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对图中所示关系进行探讨。

(12分)

根据材料中问题:

“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不难看出涉及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政治运动和思想的演变;

中间轴为经济,辐射政治和经济,故得出结论:

经济决定政治与文化(或经济的发展引起政治的变革和思想的改变)。

问题中涉及的两段:

第一阶段代表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一步发展”引起的;

第二阶段是“迅速发展”下引起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思想解放;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思想解放。

围绕材料中的史实论述。

示例①:

观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思想解放。

论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甲午战争的冲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救亡图存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4分)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形成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

示例②: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彻底反对封建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刷题加餐练

1.(2017·

新课标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据题干材料可知,洋务企业开平煤矿的土煤税重,不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以及与列强煤矿业的竞争。

李鸿章奏准降低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的出口税,有利于减轻该类企业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选A项。

材料未体现对开平煤矿的管理,排除B项;

降低开平煤矿的土煤出口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但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项;

D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

2.(2017·

新课标全国卷Ⅱ,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材料表明,福州船政局制造的船,由无偿派拨各省到由用船方承担造船所用材料费,体现出“协造”的意图是缓解经费压力,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造船所用材料费由中央承担转为由用船方承担,但主办方仍然是政府,A项错误;

材料中所造船舶供各省使用,并未投入市场,C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近代轮船制造业的整体情况,D项错误。

3.(2017·

新课标全国卷,28)1897年,有人指出: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从材料信息可知,此时期中国出现了兴办实业的高潮,这得益于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故选D项。

这一时期,维新变法运动并未影响经济领域,故A项错误;

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并未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

这一时期,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大大增加,C项与史实不符。

4.(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材料表明,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生活用品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说明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的标志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A项错误;

中国近代商品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始终未取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B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Ⅰ,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从材料信息可知,一些西方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军备优势,这与洋务运动兴办军事企业、编练海军、举办民用工业和新式教育,多方面推进近代化并取得明显成效有关,故C项正确。

当时中国未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A项错误;

B项中“集权制度”与题干材料中“军备优势”的叙述不符,排除;

当时中国是西方侵略的主要对象之一,不会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D项错误。

6.(2015·

新课标全国卷Ⅰ,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1852年时,尽管东南沿海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品仍有顽强的抵制力,这导致西方工业品很难在中国销售。

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中国被认为是“无用的”、被在华英国商人当作生丝包装布使用,说明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故选D项。

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

A、C两项与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不符。

7.(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中期,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远远低于印度,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西方工业品有顽强的抵制力,故D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B项与史实不符;

1853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低于印度,C项与史实不符。

8.(2015·

新课标全国卷Ⅱ,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从事洋务的官员遭到蔑视和嘲讽,说明洋务派的活动还未得到认可,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的冲突,故A项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奉行“中体西用”,并非崇洋媚外,B项错误;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一种保守思想,而非主张改变制度的先进思想,C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国人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态度,D项错误。

9.(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从题干中“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关键信息,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加强,故选D项。

A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

仅从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一件事不能说明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故B项以偏概全;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

10.(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Ⅲ,30)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1932年正处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出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排除A项;

材料信息未体现新的营销方式,排除B项;

实业救国思潮早在甲午战后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

只有D项符合题意。

11.下表是1844~1851年上海茶出口量统计表,此表反映出(  )

年份

茶出口量

指数(1844-1845年

指数为100)

1844-1845

3800627

100

1845-1846

12459988

328

1846-1847

12494140

32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