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315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docx

份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Word版

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仿真模拟卷(四)

第Ⅰ卷 (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

2.秦朝三公九卿制中的丞相的主要职责是

A.任命郡守和县令B.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代表皇帝监察百官D.管理全国军政事务

3.如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图中所示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4.中国被古代西方国家誉为“丝国”或“瓷国”。

下列对“丝国”和“瓷国”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产量最大B.中国是丝绸和瓷器的原产地

C.丝绸和瓷器都仅出产于中国D.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最精美

5.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

内涵

唯物史观

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

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

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

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

C.《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6.毛主席在《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A.唐诗和《离骚》B.《国风》和《离骚》C.楚辞和汉赋D.《国风》和汉赋

7.据图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人称“跪着造反”,其根本原因是

A.维新派力量薄弱B.减少变革的阻力C.为变法寻找依据D.封建观念的影响

9.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创举”指的是

A.中国同盟会的建立B.辛亥革命的爆发

C.中华民国的成立D.宣统皇帝正式下诏退位

10.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

与后者相比,前者更具有时代进步性,这主要表现在其

A.变革封建土地制度B.反对外国殖民侵略

C.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D.促进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11.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这体现了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2.下列诗句中,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形容,恰当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1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一百年”的起点分别是

A.1912年1919年B.1919年1949年C.1921年1945年D.1921年1949年

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选项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B.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C.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D.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15.1940年,中国军队在华北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7.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该“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8.1964年10月16日,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当时中国研制成功“核武器”是

A.导弹B.氢弹C.人造地球卫星D.原子弹

19.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在改革开放时期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城市

A.福州B.宁波C.厦门D.上海

20.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美国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B.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中日建交

2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雅典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代议制度B.城邦制度C.民主政治D.法律体系

22.古希腊学者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慧,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其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天赋人权C.美德即知识D.生而平等

23.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权力,限制了王权,这标志着英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C.出现了两党制D.确立了共和制

24.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

”下列选项最能为此佐证的是

A.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B.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

C.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D.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5.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否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6.1921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27.刺激消费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和目的。

下列措施中,与此目的直接相关的是

A.以工代赈B.开展“蓝鹰运动”

C.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D.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28.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牛顿——经典力学B.普朗克——量子论

C.爱迪生——改良蒸汽机D.爱因斯坦——相对论

29.“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该作品是

A.《红与黑》B.《人间喜剧》C.《唐璜》D.《战争与和平》

30.自1981年,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

1998年6月18日,该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为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

“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

”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唐朝、明朝三个朝代相权与君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

(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

——赵翼《军机处》

材料二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涉及的机构是什么?

此机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此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请运用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等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指出材料二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

表现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 ① 、轮船和 ②  

通信工具

邮政通信、 ③ 、电话 

材料一 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

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近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材料三

(1)请你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①     ②     ③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3)材料三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以下主张:

时期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春秋

①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战国

孟子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汉代

②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宋代

朱熹

“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顾炎武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填写出表格中序号的内容。

归纳材料中黄宗羲、顾炎武的各自主张。

(4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角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6分)

 

仿真模拟卷(四)

一、选择题

1.B 由材料“姓氏寻根”“族谱编修”可知指的是宗法制,故B

正确。

2.B 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中,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故选B。

郡守和县令由皇帝任命,排除A;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排除C;太尉管理全国军务,排除D。

3.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

图片显示的是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故选A。

4.D 中国被古代西方国家誉为“丝国”或“瓷国”,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丝绸和瓷器最精美,故D正确。

5.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答的关键是对“史料实证”的理解,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可知,C属于史料实证,故排除A、B、D,故选C。

6.B “风骚”指的是《国风》和《离骚》。

“风”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写作。

“骚”指的是《离骚》,作者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写作而成。

故选B。

7.C 从图示信息反映的是日军和清军之间的战争,以及地名平壤、黄海、威海卫等信息可以看出,图示应当是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

故选C。

8.A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因此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表达维新思想,故A正确;B、C、D均是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9.C 根据材料“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指的是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C符合题意。

10.C 太平天国也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所以变革封建土地制度无法体现辛亥革命的时代进步性,故排除A;辛亥革命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与太平天国相比无法体现时代进步性,故排除B;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体现了辛亥革命的时代进步性,故选C;辛亥革命主要宣扬了民主共和思想,促进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之一,故排除D。

11.A 根据材料中的“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可判断出李大钊主张民主,反对专制,因此选A。

12.C A描述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B描述的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描述的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D描述的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故选C。

13.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故D正确。

14.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精神形成于井冈山时期(1927~1934年),长征精神形成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1934~1936年),延安精神形成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西柏坡精神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综上所述,故选B。

15.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是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结合材料可知A项符合题意。

16.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从1919年到1949年,此时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故选A。

17.A 根据题干“1954年……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结合所学可知,该会议为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故A

正确。

18.D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故

选D。

19.C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故C项符合

题意。

20.A 美国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提出“双重方案”,即台湾和大陆政府实行双重身份,并不是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A错,符合题意。

21.C 雅典民主政治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的民主,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民主政治制度是雅典对西方社会最主要的贡献,故C正确。

22.A 结合所学可知,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地位,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故A正确。

23.A 根据所学知识,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所以A正确。

24.B 材料中说明文艺复兴影响的是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影响的社会阶层广泛,故B符合题意。

25.D 本题考查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故D项正确。

26.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因此B正确。

27.A 为失业青年提供有报酬的工作,通过增加就业来刺激消费和生产。

故答案为A。

28.C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而不是

爱迪生。

29.B 材料“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社会百科全书”可知,材料中的作品是指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故B正确。

30.C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它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它的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中国应该向世界银行贷款,分析选项,A是世贸组织,排除;B是亚太经合组织,排除;C是世界银行,符合题意;D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31.

(1)本质:

君主专制强化,专制主义制度走向极端。

(4分,有相近意思均可给分)

(2)变化:

秦朝:

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

唐朝:

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

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4分)

趋势:

君权日渐强化,相权日渐削弱。

(2分)

32.

(1)机构:

军机处。

(1分)直接原因: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1分)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或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分)

(2)原始史料:

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1分)史料解释:

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1分)历史评价: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1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33.

(1)①火车 ②飞机 ③电报。

(3分)

(2)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3)现象:

服饰(装);婚姻礼俗。

(2分)原因:

西方文化的影响;本国政府的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推动。

(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34.

(1)内容:

①孔子。

(1分)②董仲舒。

(1分)主张:

黄宗羲: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分)

(2)示例一:

论题:

宋明理学不断吸收借鉴,进一步使儒学哲学化、思辨化。

(2分)

阐释:

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格物致知”或者反省内心作为探寻万物的方法。

并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在对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把握和体证上,都比前代更为深刻,使其成为了一门思辨性较强的哲学。

(2分)

结论:

儒学通过宋明时期的发展使其成为了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并在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了官方哲学。

(2分)

示例二:

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使得儒学在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阐释、结论均略)

示例三:

汉代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确立起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阐释、结论均略)

示例四:

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阐释、结论均略)

示例五:

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阐释、结论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