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大连民航国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定稿Word下载.docx
《09 大连民航国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定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 大连民航国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定稿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旅客总体出行比例来看,大连出港旅客男性比女性高3%。
细分淡旺季观察,男性比例淡季60.9%,旺季下降到43.1%,而相应地女性比例旺季比淡季高,也就是说旺季出行旅客中,女性比例比淡季增加。
2.旅客年龄特征
80后(37.5%)和70后(30.0%)成为大连出港旅客最主要的两大群体,二者占据了67.5%的份额,比全国总体市场上该年龄段旅客比例(64.5%)高出3个百分点。
而其中80后群体的比例(37.5%)比全国总体市场(33.9%)高出近4个百分点。
3.旅客收入情况
大连国内出港旅客中32%年薪在5万以下,27.4%在5~10万,年收入10~20万的旅客出行比例占13.5%,无收入的旅客为15.5%且旺季出行的较多,可能与大连是典型的旅游城市有关。
而20万以上年薪水平的旅客淡季出行比例比旺季出行比例大,约多出1%。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大连出港旅客中年收入5万以下(含无收入)旅客比例较高,而年收入20万以上高收入旅客群体比例却偏低,这说明大连出港旅客平均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偏低。
与2008年相比较,2010年大连出港旅客年收入变化趋势并不十分明显,年收入5万以下的旅客比例有所增加,而年收入20万以上的旅客比例也有所增加,年收入5-20万之间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高。
表2-12010年与2008年大连出港旅客收入淡旺季对比
无
5万以下
5~10万
10~20万
20~40万
40万以上
2008淡季
13.4%
31.9%
31.8%
14.5%
3.5%
4.9%
2008旺季
9.5%
34.1%
30.2%
15.2%
5.6%
5.4%
2010淡季
14.2%
27.5%
6.6%
5.5%
2010旺季
16.6%
32.2%
27.4%
12.9%
7.2%
3.8%
4.旅客来源(经常居住地)
如图所示,大连出港旅客中,本市比例为37.3%,本省外市比例仅为2.5%,外省市旅客比例达60.2%。
本省外市的旅客比例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2.7%)低10个百分点,这说明与全国其他城市的机场相比,大连机场支撑本省其他市居民外出的作用有待加强。
5.旅客出行目的
从图2-5-1显示数据看,大连公商务旅客比例超过探亲,也超过度假旅客比例,但后两者之和(休闲旅客)则超过公商务旅客的比例。
而在休闲旅客中的主要贡献因素是度假旅客。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大连旅客出行目的构成无明显突出异点。
比较2010年与2008年大连出港旅客旅行目的的变化趋势可知,淡季探亲访友旅客比例增加显著,而旺季度假旅客比例增加显著。
总体来说,2010年休闲旅客比例比2008年有所提高。
表2-22008-2010年大连出港旅客旅行目的变化趋势
公商务出差
探亲访友
度假旅游
其他(含学生上学)
46.1%
10.3%
36.2%
7.4%
48.5%
16.4%
30.0%
5.1%
47.9%
20.2%
21.5%
37.8%
12.2%
42.2%
7.8%
根据调查结果,大连旅客以散客为主(2008年结论亦然)比例高达83.9%,比全国整体市场(81.9%)高2个百分点,随团旅客仅占16.1%比同期全国整体市场比例(18.1%)偏低。
6.旅客购票资金来源
可以看出,大连国内出港旅客票款来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
自费(57.5%)和单位支付(39.3%)。
里程兑换或者其他来源的旅客比例很小。
而且大连市场里程兑换的比例(2.3%)低于同期全国水平(3.3%)。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大连旅客购票资金来源构成无明显突出异点。
与2008年大连旅客购票资金来源构成比较发现,2010年大连出港旅客自费购票者比例增加,公费旅客比例降低,这与休闲旅客比例增加不无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用常旅客里程积分兑换机票的旅客比例也比2008年有所增加。
表2-32008-2010年大连出港旅客购票资金来源变化趋势
公费
自费
里程积分兑换
其他(免票赠票)
47.7%
48.6%
1.2%
2.5%
44.4%
53.2%
1.0%
1.4%
42.1%
54.5%
0.9%
36.8%
60.3%
2.1%
7.旅客旅行频率
大连旅客旅行频率以年12次以下为主(81.1%)。
年旅行13次以上的旅客比例为18.9%,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偏低,这说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大连出港旅客年平均航空旅行次数比全国平均水平偏低。
对比2008年:
淡季,大连旅客年航空旅行4次以上的低频率旅行者比例下降,而年旅行4-12次的旅客比例升高;
旺季,年旅行4次以下的旅客比例明显上升,而年旅行25次以上的旅客比例明显下降。
以上数据反映出的市场特征需要航空公司注意研究。
表2-42010年与2008年大连旅客出行频次对比分析
4次以下
4~12次
13~24次
25~48次
48次以上
52.2%
27.0%
12.1%
38.8%
36.6%
13.7%
7.7%
3.2%
41.0%
39.7%
12.6%
4.2%
46.4%
35.0%
4.4%
1.6%
8.旅客航程特征
(1)转机比例
大连国内旅客中约86.6%的旅客都是从大连始发的,中转旅客比例很低,其中由飞机转飞机的比例为10.9%,由地面交通转飞机的比例为2.5%。
大连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大连机场的枢纽地位应在此基础上得到加强。
(2)选择中转考虑的因素
图2-8-2说明了旅客选择中转航班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
票价便宜(23.6%)、时间合适(20.4%)、航班衔接时间短(15.6%)。
由此可见,对中转的旅客而言,中转航班票价便宜仍然是吸引他们的最主要因素。
这一特征与全国总体市场特征相一致。
9.旅客从事行业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种类越来越多,旅客在填写自己行业的时候也越来越难以清楚、准确地表达,故此从图2-9知,“其他”选项的比例是最高的(18.9%)。
分析其他选项的数据发现:
从事商业/贸易的旅客比例相对最高(18.6%),其次是政府、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等行业,他们的比例均在10%以上。
三、大连国内民航旅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旅客购票时间行为特征
如图所示,提前1~7天购票旅客占绝大多数。
从购票时间看,1~3天占比例最高(34.9%),其次是4~7天(28.2%),再次是8~14天(14.3%),三者加起来占77.4%。
提前15天以上购票的旅客比例很低,约为13.5%。
从收益管理的角度出发,航空公司应当进一步细分旅客群体,利用价格歧视达到进一步扩大航空市场的目的。
对比淡旺季,发现旺季3天内购票的旅客群体比例明显比淡季高,这与旺季票源紧张有直接关系。
与全国平均市场情况相比,2010年大连出港旅客3天内(含当天)购票旅客比例偏低,而提前15天以上购票者比例偏高,这说明大连出港旅客更喜欢或更习惯提早安排行程。
与2008年相比可以发现,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提前15天以上购票的旅客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大连出港旅客的购票时间整体在提前。
表3-12010年与2008年大连出港旅客购票时间对比分析
当天
1~3天
4~7天
8~14天
15~30天
30天以上
7.0%
44.8%
26.5%
10.5%
7.5%
3.7%
39.1%
21.0%
16.5%
7.9%
1.8%
8.0%
32.5%
28.0%
15.5%
4.0%
10.2%
37.2%
28.4%
13.2%
8.2%
2.9%
2.旅客购票考虑因素
大连出港旅客购票时最关注的三个因素依次是价格(40.4%)、时刻(26.0%)和是否直达(12.9%),这一特征与同期全国总体特征相一致,而大连出港旅客对价格的关注度更是超过全国总体水平(36.7%),说明大连出港旅客大多为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休闲旅客。
3.旅客预定附加服务要求
在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各航空公司越来越重视除了实现空间位移转换以外的延伸服务或附加服务,比如为客人租车、安排会议、预定酒店等等。
图3-3调查数据显示,虽有56.2%的旅客是不需要预定服务的,但需要航空公司提供附加服务的旅客也占到了43.8%。
这说明航空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还是有必要在延伸服务方面花些精力和财力的。
仔细分析大连出港旅客的这些预定服务需求,需要航空公司安排酒店的最多,占到16.9%,而旅游度假和会议/会展等也都有相当的旅客提出需求。
航空公司可以根据旅客的这一需求特征开展延伸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旅客。
4.购票方式及购票渠道
(1)购票方式
如图3-4-1所示,大连出港旅客中,自己购票的旅客最多占44.7%,委托别人购票和单位负责购买的各占27%左右。
这一特征与同期全国总体特征相一致。
(2)购票渠道
如图3-4-2所示,对于自己购票者,大连出港旅客的购票渠道主要是航空公司官方网站和代理人网站。
而2008年大连出港旅客最常用的购票方式则是代理人电话。
通过网站(航空公司官方网站和代理人网站)购票的比例合计为41.7%,这说明通过网络预定机票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并且不管是航空公司还是代理的网站建设也都逐渐趋于成熟,比较而言,旅客更喜欢或更信赖航空公司官方网站。
5.支付方式
从图3-5发现,支付方式虽然呈现多样化,但大连国内出港旅客在购票时使用最多的仍然是传统的支付方式——现金或支票,占到44%,使用银行刷卡和网上支付的旅客比例分别为26.1%和18.3%。
与2008年相比可以发现,无论淡季还是旺季,使用现金支付的旅客比例都在下降,而使用银行刷卡、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等新型支付手段的旅客比例在逐年攀升,尤其是使用网上银行支付的旅客比例增幅显著,这与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旅客支付手段的变化值得航空公司注意。
表3-22010年与2008年大连出港旅客支付方式变化分析
现金或支票
银行刷卡
电话支付
网上银行
其他
61.8%
17.2%
7.3%
61.0%
21.9%
2.8%
6.4%
42.6%
23.4%
4.6%
20.7%
8.7%
45.4%
28.7%
16.1%
6.航空公司资讯了解途径
从图3-6可以看到,大连旅客获取航空公司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和杂志/电视/广播,其中通过网络(航空公司网站和其他网站)获取航空公司信息的比例高达49.6%,已经超过电视成为第一媒体。
这一调查结果与2008年调查结果一致,说明网络这一媒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了解信息的主要且固定的途径。
在分析旅客年龄特征时得知,大连旅客中80后占据37.5%,这一群体上网时间较长,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
另外,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对于在旅客心目中建立航空公司的品牌功不可没。
7.产品偏好
从图3-7可以看出,大连国内出港旅客的产品偏好中,有条件
的优惠机票居首位占23.8%,其次是来回程套票15.5%和银行卡购票优惠12.2%。
与同期全国总体市场相比,大连国内出港旅客对银行卡购票优惠的偏好要更强。
8.高铁民航的选择偏好
(1)选择航空或高铁的比例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连国内出港旅客中,偏好航空的旅客比例为74.9%,选择高铁的旅客比例为25.1%。
(2)选择航空的原因
从图3-8-2可以看出,总体旅行时间更短是旅客选择航空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时间合适和舒适。
与同期全国市场总体特征不同的是大连国内出港旅客认为时间合适是他们选择航空的理由中仅次于节省时间的第二大因素。
(3)选择高铁的原因
从图3-8-3可以看出,安全、搭乘便捷和价格便宜是大连国内出港旅客会选乘高铁的三大主要因素。
这一特征与同期全国总体市场特征基本一致。
四、大连国内民航旅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分析
1.常旅客会员发展情况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将拥有常旅客卡的旅客定义为常旅客。
大连民航国内旅客中常旅客即至少拥有一张常旅客卡的旅客占50.6%,无卡旅客占49.4%。
常旅客所占比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2%)。
根据图4-1-2,在大连的常旅客中,绝大部分持单张常旅客卡,这一部分比例高达78.7%。
持多张常旅客卡的占21.3%。
持多张银行卡旅客的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4%)。
可见,大连民航旅客的忠诚度相对较低。
由4-1-3图可知,大连民航旅客中,拥有南航卡的常旅客最多,所占比例为42.9%,接下来依次为国航(17.2%)、东航(10.9%)、海航(9.7%)等。
大连常旅客中南航的常旅客比例将近一半,占有绝对优势。
2.最常乘坐的航空公司
大连旅客最常乘坐的航空公司首先是南航,这一群体约占41.2%;
其次是国航,约占21.9%;
然后是东航,占10.0%;
再往下是深航,约占7.1%和海航6.8%,其他航空公司比例相对比较小。
3.旅客认可航空公司的原因分析
对于大连国内出港旅客,选择自己经常乘坐的航空公司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航班时刻,其次是班次,第三是服务。
这一特征与同期全国总体特征一致。
认为机票价格低的旅客比例(15.1%)与同期全国总体比例11.4%相比偏高,说明大连出港旅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要更强。
4.旅客对航空公司的推荐意愿
在被调查的旅客中,一半以上的旅客会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向别人宣传自己喜欢的航空公司。
另有36.6%的旅客持不确定态度,只有10.8%的旅客没有向他人推荐意愿。
这提醒我们,航空公司的好口碑、优品牌是广大乘客赐予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给乘客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乘客回馈给航空公司的将是比任何媒体广告都要奏效的宣传。
5.服务改进的要求
从图4-5大连国内旅客希望航空公司改进服务的调查结果来看,旅客最不满意的是航空公司的机上餐食,其次是座椅舒适度和机上娱乐设施,再次是办理乘机手续和机上服务等。
与2008年调查结论相同,要求改善机上餐食一直是旅客呼声最高的。
五、高票价等级旅客的分类及消费特征
为更进一步了解不同群体旅客的市场特征,本次调查设定了“舱位等级代号”项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旅客分为高票价旅客、中票价旅客和低票价旅客三类群体。
其中,高票价旅客包括头等舱、公务舱及经济舱8折(含)以上票价的旅客;
中票价旅客指经济舱4折(不含)至8折(不含)之间折扣票价的旅客;
低票价旅客指经济舱4折及以下折扣票价的旅客。
接受调查的旅客没有填写舱位等级代号或仅仅填写“经济舱”的,视为折扣不明,在做以下分析时不予考虑。
1.三类旅客的比率构成
从图5-1中的数据发现,中票价旅客比例占总体出港旅客的比例最高,达到44.2%;
高票价旅客43.9%;
低票价旅客12%。
这些数据说明大连国内出港旅客所购买的机票以中高价为主。
2.高票价旅客旅行目的对比分析
大连出港的高票价旅客中,公商务旅客比例超过一半,达54.3%,度假旅游的比例为26.4%,探亲访友的比例为12.7%。
分析其原因是公商务旅客出行时间安排紧张,同时单位支付票款占多数,因此选择航班时不太受机票价格的影响。
而休闲旅客在出行时间上比较自由,由于要自己负担机票,因此选择航班时往往就比较注重价格。
3.高票价旅客购票考虑的因素对比分析
价格和时刻是大连国内出港的高票价旅客购票时关注的两大主
要因素,这二者比例达62%,而对于价格的关注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1.5%)。
4.高票价旅客承运人选择及原因对比分析
(1)承运人选择情况
大连高票价旅客最常乘坐的航空公司依次是:
南航38.6%、国航26.9%、东航10.7%、深航7.1%,海航6.6%,其他航空公司比例很小。
与2008年调查结论一致,南航是大连出港旅客(包括高票价旅客)的首选。
(2)承运人选择原因分析
大连国内出港的高票价旅客最看重的首先是时刻,其次是班次,再次是机上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大连的高票价旅客对票价的关注度(10.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6%)。
5.高票价旅客对不同航空产品的偏好
从图5-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国内出港的高票价旅客对航
空产品的偏好依次是有条件的优惠机票(21.2%)、旅游套餐(14.0%)、来回程套票(13.9%)和银行卡购票优惠(12.0%)。
与同期全国总体市场特征相比,大连国内出港的高票价旅客对银行卡购票优惠的偏好要强。
第二部分项目概要
2010年3月到8月,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市场研究所《2010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研究》课题组在各加盟企业单位的通力支持下,对民航国内旅客运输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问卷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民航国内旅客的市场特征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项目研究意义
当前,正是我国建设民航强国、确立民航在构建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战略地位的关键历史阶段,清楚地了解民航市场的结构与需求现状,准确把握民航市场的发展趋势,洞察潜在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前瞻性地制定民航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关系到正确制定我国民航发展规划,及时出台促进民航业相关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性研究。
同时,必须看到,“高铁”的兴起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得运输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民航的管理部门、航空运输企业,还是其他民航相关企业,都需要及时掌握民航旅客市场需求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深入探询民航旅客的服务及产品要求,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结构和消费偏好,才能实现以需求为导向制定民航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增强民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旅客是民航运输市场的主体,深入了解民航旅客的构成及消费行为偏好是准确把握市场的关键,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的研究在民航界是备受关注的。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市场研究所对于我国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
十年来,我们已经先后五轮、共计九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完成了对全国旅客市场构成、消费偏好的基础性研究。
该项目研究成果为民航政府行业政策制定,为很多航空公司的经营战略、策略和计划的制定,产品的设计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提供了行业内关于旅客群体构成、消费需求偏好方面的权威研究报告。
二、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取主要向候机旅客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第一手获取旅客真实有效的信息。
抽样机场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型机场,根据抽样机场淡旺季的特点,全年共进行两次抽样调查。
对国内、国际出港旅客的调查分别使用中、英两种语言及中、英、日、韩四种语言设计问卷。
项目组成员到达每一个调查机场现场,参与、组织、监控整个调查过程,确保问卷回收数量及质量,问卷回收后组织问卷录入形成电子数据库,在甄别、筛选有效数据之后,用频数分析、交叉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等方法分析研究2010年民航旅客的市场特征,并结合历史数据库探索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的发展趋势,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通过桌面调研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当前民航市场基本情况,确定抽样机场及抽样时间,通过科学方法计算每个抽样机场所需有效样本量;
第二,在以往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合作单位的不同实际需求,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确定国内民航出港旅客调查问卷和国际民航旅客调查问卷,并请专业人士完成问卷的翻译工作;
第三,组织抽样机场两轮现场调查,确保回收问卷的数量和质量均达到要求;
第四,组织问卷录入,剔除无效问卷,形成真实有效的2010年民航旅客特征数据库;
第五,基于数据库分析研究2010年民航旅客的市场特征,并结合历史数据库探索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的发展趋势,完成研究报告。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定量指标
(2)民航旅客群体构成情况(年龄、年收入、行业、旅行目的、旅行频率、购票资金来源)等等;
(3)不同类型旅客的旅行偏好(转机需求、航空公司偏好、航空信息获取渠道、购票时所需服务等)、购买行为习惯(购买时间、购买方式、选择原因等);
(4)不同类型旅客对承运人的认可与满意程度;
(5)不同类型旅客对航空公司的改进建议;
(6)不同类型旅客对民航和高铁的选择意愿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