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0245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4.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

4.2.1、隧道掌子面钻眼6

4.2.2、爆破作业6

4.2.3、支护8

4.2.4、装碴与运输8

4.2.5、隧道防塌方及塌方处理技术措施9

4.2.6、二次衬砌施工10

4.2.7、通风与防尘10

4.2.8、供电与电气设备11

4.2.9、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12

4.2.10、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13

1、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1.1、工程概况

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至汉中试验段(石泉过境段)A-C05合同段工程,起迄里程为:

ZK211+780~ZK214+845、YK211+815~YK214+940,本合同段线路左线长3.065km,右线长3.125km,主要工程为隧道工程。

主要工程为:

石泉2号隧道出口端(左线施工长度2475m;

右线施工长度2495m);

石泉3号隧道进口端(左线施工长度495m;

右线施工长度470m)。

两隧道之间设计采用路基通过,左线路基施工长度95m;

右线路基施工长度160m。

1.2、工程难、特点

石泉2号隧道区域内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都极为发育,致使不同地层的岩石发生了强烈的变形改造,整个隧道要穿越一条一级断层和四条二级断层,洞身地层岩性因断层而发生变化,从进口端糜棱岩到出口端的变砂岩夹灰岩,因此工程地质十分复杂。

石泉3号隧道进口端岩性为风化砂岩夹灰岩,洞身位于弱风化带上;

中部岩性为弱风化灰岩夹硅质页岩及变砂岩,洞身位于微风化带上,地质较差。

石泉2号隧道是本合同段的控制工程。

Ⅳ、Ⅴ级围岩占施工长度的80%,而Ⅴ级围岩除洞口段外,其余Ⅴ级围岩地段都是在断层之内,并且是2%的反坡施工,加上隧道渗水大,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

2、编制依据

(1)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试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本工程施工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①《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②《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③《施工技术管理办法》(Q/G∙ZTWJ001-027-2006)

(3)国家其它相关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制度。

3、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体系

3.1、安全目标

“三无”:

无因工伤亡、无交通伤亡、无火灾及水灾事故;

“一杜绝”:

杜绝重大机械安全事故;

“一控”:

控制年负伤频率在2‰以下;

“三消灭”:

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3.2、安全防范重点

根据本标段的施工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隧道塌方事故,特别是在洞口软弱围岩段及断层段;

(2)严格控制隧道爆破,防止爆破伤害事故;

(3)加强隧道通风,防止缺氧窒息事故;

(4)加强地质预探,防止突水伤害事故;

(5)防止机械伤害、触电事故;

(6)注意洞内运输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伤害事故。

3.3、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下页“图1全员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框图”。

 

4、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1、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合理安排施工。

(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

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如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

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并立即上报。

(4)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措施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未刷好洞口仰坡或未做好洞顶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得开挖进洞。

4.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2.1、隧道掌子面钻眼

(1)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支护、顶板及两邦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立即加以支护或处理。

(2)检查靠近掌子面初期支护是否开裂、变形,防止因围岩应力释放出现塌方。

(3)开钻前检查风水管路是否牢固,防止因风水管路突然脱落引起伤人。

(4)检查炮眼残留情况,不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5)不在工作面拆卸修理凿岩设备。

4.2.2、爆破作业

(1)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

按爆破物品管理规定办理领取、运输、使用手续,在装运过程中严禁起爆器材与炸药混装,必须有专人清点押运,未使用完的爆破物品,必须及时办理退库手续,严禁私自存放,严禁丢失。

(2)洞内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撤离的安全距离应为:

①、独头巷道内不小于200m;

②、相邻上下导坑内不小于100m;

③、相邻坑道、横通道不小于50m;

④、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500m;

(3)遇有下列情况时,严禁装药爆破:

①、照明不足;

②、开挖面围岩破碎尚未支护;

③、出现流沙、流泥未经处理;

④、有大量溶洞水及高压水涌出,尚未治理;

⑤、出现③、④种异常情况未经地质预报的;

⑥、没有警戒好的。

(4)爆破后必须通风排烟,15min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开挖面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①、有无瞎炮;

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③、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的围岩;

④、支撑有无损坏与变形;

(5)装药与钻眼不得平行作业。

(6)两个相向贯通的开挖面之间的距离只剩下15m时,只允许从一个开挖面进行贯通,另一端应停止工作并撤走人员和机具设备,在安全距离处设置标志。

(7)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远离洞口50m以外。

若洞口距开挖面大于1000m时,可在洞内设立加工房,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存储药量仅限于当班药量;

②、洞身应大于10m,并与隧道中线有60°

交角,设有两道外开的门;

③、设立明显的标致和专人看守;

④、加工房设在坚固的围岩中,并应设置栏杆,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8)处理瞎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由装药人当场处理;

处理瞎炮时,不得撤除警戒;

遇特殊情况,经施工负责人准许后,可在下次放炮或休息时处理;

瞎炮位置应设置明显标志,其周围5m内禁止人员通行。

②、炮眼中的爆破线路、导火索、导爆索等检查完好时可将引线或电线重新接通,再行起爆。

③、应在取出堵塞物后重装起爆药包。

④、不得在残眼中继续打眼。

⑤、可在距瞎炮不小于0.6m处打一平行炮眼进行诱爆。

4.2.3、支护

(1)隧道各部开挖后将根据围岩情况,选用有效的初期支护和超前支护。

(2)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副经理吴理义)会同工程、安质有关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

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责成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将立即整修加固。

(3)当喷射砼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容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应及时改变支护参数进行支护。

(4)安装钢架支撑,严格遵守起重和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则,尽量选用小型机具进行吊装;

所有接头要求连接牢固。

(5)喷层的异常裂缝将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之一,经常进行观察与监控量测,并作为施工危险信号引起警惕。

(6)喷砼及注浆作业,应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

4.2.4、装碴与运输

(1)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倒车时需要专人守望。

(2)洞内成洞地段,自卸汽车最大行车速度为10km/h,洞内施工地段,自卸汽车最大行车速度为5km/h。

(3)接近或通过较大坡度地段、洞口、横通道口、施工作业地段及前面有障碍时,必须减速鸣笛。

4.2.5、隧道防塌方及塌方处理技术措施

4.2.5.1、隧道防塌方技术措施

本隧道施工难点是需要穿越一条一级大断层,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围岩情况很差,出现塌方、涌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在施工中高度重视,严防塌方。

(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①、通过对掌子面围岩和临近掌子面5m范围内暴露岩面的观测、素描及地质作图,来分析判断掌子面前方10m范围内的围岩情况。

②、采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20m范围内的围岩情况进行探测。

③、对于探孔突水、突泥、渗水增大等特殊地质地段,通过地质钻机钻孔探测,根据钻孔围岩情况,清楚地了解前方50m范围内的围岩地质情况。

④、对于长距离(100~200m)围岩的探测,采用TSP203地质预报仪进行探测预报。

(2)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3)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

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4)保证施工质量。

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2.5.2、隧道塌方处理技术措施

(1)隧道发生少量塌方,应及时迅速处理,处理前必须详细观测塌方范围、形状、坍穴的地质构造,了解塌方发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及隧道覆盖厚度,制定相应处理方案。

(2)处理塌方原则是“先治顶,后治底”,处理塌方应先加固未坍塌地段,防止继续发展。

坍穴没加固之前,一般情况不应清除坍碴。

也可以在坍碴上架设临时支撑,撑稳顶部,再边清碴边换正式支撑。

小塌方,纵向延伸不长,坍穴不高,可利用坍塌间隙时间,首先加固坍体两端洞身,并加紧喷射砼或用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坍穴顶部,处理塌方所需的材料要备齐,要准备必要的原木、竹条板、木板等,以防万一。

4.2.6、二次衬砌施工

(1)衬砌工作台上搭设不低于1m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梯子安装牢固,没有钉子露头和突出尖角。

(2)工作台、跳板、脚手架的承重量,不超过设计要求,并在现场挂牌标明。

脚手架与工作台的底板铺设严密,木板的端头搭在支点上。

(3)吊装拱架、模型板时,工作地段有专人监护。

(4)在隧道内作业地段倾卸衬砌材料时,人员与车辆避免穿行。

(5)在2m以上高处工作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符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6)检查、修理压浆机械及管路,先停机并切断风源与电源。

(7)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或管道,先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4.2.7、通风与防尘

(1)隧道施工中的通风符合交通部隧道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并设专职人员管理。

隧道内的空气成份,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

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2)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

(3)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准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4)隧道施工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

(5)隧道施工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做好下列防尘工作:

①、放炮前后进行喷雾与洒水,

②、出碴前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

③、在压入式的出风口,设置喷雾器。

4.2.8、供电与电气设备

(1)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安装,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后运行。

(2)隧道施工照明线路电压在施工区域内不大于36V。

所有电力设备设专人检查维护,并设警示标志。

(3)在操作洞内电气设备时,要符合以下规定:

①、非专职电气操作人员,不安排操作电气设备。

②、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将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胶鞋并站在绝缘板上。

③、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位,保证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先进行绝缘检查。

④、低压电气设备应加装触电检查。

(4)电气设备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每班均由专职电工检查。

(5)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

(6)洞内照明的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凡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库房或洞室,均采用防爆型灯具或间接式照明。

(7)配电系统分级配电,用漏电保护,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并统一编号。

其安装形式均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8)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分开布设。

(9)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10)现场所有用电设备的安装、保管和维修由专人负责,非专职电器值班人员,不操作电器设备,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缆和设备)时,先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11)施工现场所有的用电设备,将规定设置电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12)电器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如靠背轮、链轮、皮带和齿轮等),均加装遮栏或防护罩。

(13)直接向现场供电的电线手动合闸时,先与洞内值班员联系。

(14)工作现场照明使用安全电源。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金属容器内或钢模、支架密集处作业,行灯电压不大于24V,同时采用双线圈的行灯变压器。

4.2.9、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各种机械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

(2)机械安装时基础保证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准站人,操作时,机械臂距架空线符合安全规定;

(3)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

(4)运输车辆服从指挥,信号齐全,不超速,遇障碍物时减速鸣笛,制动器齐全,性能好。

(5)起重作业前先检查绳扣、挂钩、钢索、滑车、吊杆等部件,确认良好后作业。

作业时,有专人指挥,同时注意起吊范围内设备的安全,严禁任何人攀登吊立中的物件和在起重物下通过、停留及作业。

(6)起吊设备时,不起吊超过规定重量的物件,不用来运送人员。

其中吊装的钢丝绳,定期进行检查,凡发现有扭结、变形、断丝、磨损、腐蚀等现象达到破损限度时,及时更新。

(7)起重机械的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可靠,不任意调整和拆除。

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检查项目符合有关规定。

(8)机械吊装管材时,吊具应完好,栓绑要牢靠,防止管子滑脱。

(9)起重作业中,司机先发信号然后起吊。

起吊时,重物在吊离地面20~50cm时停车检查,当确认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再继续起吊。

起吊重物旋转时,速度均匀平稳,防止重物在空中摆动发生事故。

吊长大重物时,有专人拉放溜绳。

4.2.10、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1)针对本工程地质复杂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爆破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2)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

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

变换工种或参加采用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及技术难度较大的工序的工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才准上岗。

(3)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和考核,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执行。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

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规范管理。

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

(4)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

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