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7471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

3、我国各地的熟制,略,注意两年三熟。

种植方式如下图:

一般是秋季(10月份)种小麦,第二年6月份收割,然后接种玉米,大约在十月底收获,这时种小麦已来不及,所以在来年早春种一季其他作物,如棉花、玉米等等。

秦岭淮河一线不是一年两熟与两年三熟的分界线,因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以南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4、一些主要农作物的种、收时间:

单季稻、双季稻、冬小麦、春小麦、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

(长江流域的“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分别是种什么、收什么?

5、一些常见水果的分布地区:

苹果、桃、李、梨(温带);

柑橘(亚热带);

荔枝、龙眼、菠萝(热带)。

6、农业发展方向常答不完整:

从结构、投入、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市场、与环境关系等方面去组织答案。

其中结构调整有产品结构如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种植结构如发展多种经营,农村产业结构如发展加工业、生态旅游等。

简单讲就是优质、高产、高效,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综合改革特别是产业化经营。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要具体到什么农作物。

还有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

三、重点知识点分析(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辅以记忆,教师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问):

(一)农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气候

光、热、水等气候因素影响极大

南方柑橘等亚热带水果;

北方苹果等温带水果;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畜牧业

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温度等进行

调节

地形

不同地形类型不同,直接影响机械化水平

影响机械化水平

平原耕作业;

山地畜牧业

山区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

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东南亚砖红壤区的茶树

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如黑垆

土、水稻土

市场

决定生产类型和规模

工矿区、城市周围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

“订单”农业

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影响生产经营

的规模

交通

运输

方便快捷的交通

荷兰成为世界鲜花基地;

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交通条件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

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影响的地域范

围扩展。

政策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

我国宏观调控下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化生产

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

科技

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影

响巨大

橡胶生产北界的推进;

温室农业;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差距

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扩大农

作物区位范围;

对不适宜农业生产

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

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少,素质高,发展

中国家相反;

水稻种植业

区域劳动力数量影响产品成本和

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环境因素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销售

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影响农业结构调整

2、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对气候的改造和合理利用。

例如温室农业、大棚育秧、杂交品种的推广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扩大。

(2)低洼地、丘陵山地、黄土高原等对地形的改造与立体农业的发展。

主要形式有基塘农业、鱼塘一台田、里下河地区的鱼塘-垛田农业、丘陵山区的林地一梯田一鱼塘、黄土高原的打坝淤地与梯田等,都是对不利的地形条件加以改良,再进行立体农业的综合开发。

(3)改良土壤,使之适宜农业发展,提高产量。

如东北的沼泽土改良、黄淮海盐碱地的治理、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壤的改良等。

(4)开辟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

(5)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应科学、因地制宜和适度,应遵循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结合的原则。

如“让冰盖变粮田”、“让沙漠变绿洲”是不可行的,是不科学的态度。

干旱地区发展农业要侧重于改善水源,针对措施是引水和节水相结合,发展旱作农业或灌溉农田;

将热带山地辟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要考虑坡度的大小。

我国东南丘陵以亚热带经济林果为主的农业生产,则充分合理利用热量、水分、地形等有利区位优势,产生了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3、进行区位选择的方法。

文字、数据、表格、图形是农业区位因素的表达方式。

解题即是从中挖掘有用信息,确定或评价农业区位。

第一步,通过经纬线、等高线、山体朝向、坡度大小、景观特征,探究相关的气候、河流水源、地形、土壤等要素。

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础。

第二步,从所在国家或地区及说明性文字、注记中,了解市场、政策、劳动力状况;

还要通过符号注记,了解市场距离、交通运输条件,这些是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要素;

还应注意这一类条件的发展变化。

第三步,进一步进行微观分析,从地价、生产成本、单位土地面积收益、运输成本等综合分析,有时要进行必要的计算。

引入简单的数学计算是近几年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新方向。

(二)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比较

农业地

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典型

分布区

生产特点

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稻种

植业

东亚、东

南亚、南

亚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亚洲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人多地少,种植历史悠久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太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南非

干旱、半干旱气候

阿根廷

潘帕斯

草原

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

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商品谷

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美国中部平原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和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

农业成本高、能耗大

混合

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优越的自然条件、人少地多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

种植园

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的气候、便利的交通运输

单一经济作物大规模种植的密集型农场

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乳畜业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

市场、饲料供应

轮转放牧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

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

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该区农业和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

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

三是科技水平低

对策:

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

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农业方向发展。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东北国营农场与美国商品农场的区位共同之处。

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区位条件。

大面积可垦荒地是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区借鉴;

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某些牧区有着与潘帕斯相似的自然条件。

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工作。

我国牧区“靠天养畜”的现状与生态破坏。

①人工草场建设;

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4)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

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

①生态农业体系。

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②多样化经济。

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济;

③市场灵活性。

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的特色经济。

(三)我国的农业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光照条件优越,且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季,利于农作物成熟及产量提高

大风、寒潮、暴雨、冰雹、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受季风影响强烈,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

总量大,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地下水资源丰富

空间分布不平衡,南方有余,北方不足;

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

土地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大

山地多,干旱地区广,耕地、林地所占面积比例小

农垦历史悠久,土壤肥沃,耕地质量好

可耕荒地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垦殖费用较高

生物

种类繁多,有利于农作物或牧畜品种的优化、改良,有利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有些动植物缺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2、商品性农业基地:

基地类型

商品粮基地

九大基地:

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

江汉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黄淮平原;

南疆

油料

作物

基地

花生

重要性居于首位;

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糖料

甘蔗

生长习性: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

甜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出口农产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3、我国主要农业区的条件分析:

农业区

东北商品农业基地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②地势平

坦.土壤肥沃;

③人均耕地多,交通便

利;

④工业基础好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旱作农业区

①雨热同期,光热充足;

②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

①人多地少;

②旱涝、盐碱、风沙

南方水田农业区

(平原区)

①光、热、水丰富,配合好;

②劳动力充

足;

③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的伏旱和洪涝灾害

西北灌溉农业区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③有灌溉水源

水分不足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

①河谷避风,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

②地势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①光照条件

好,昼夜温差大

热量不足

4、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

(1)加入WTO,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粮食生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可大规模的农产品),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调整农业的结构调整,实行农业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发展“二高一优”农业。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形成和正在形成一些农业区域化产业地带(如图)。

(2)东部经济地带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形成以生产肉、禽、蛋、奶、花卉、蔬菜等出口型、附加值高的商品农业。

中部经济地带形成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建成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西部经济地带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如内蒙古畜牧业带、新疆的优质商品棉带、云南的鲜花产业、宁夏的中草药带,发挥各农业产业带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加入WT0后,我国农业单就农产品来说因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规模小、成本高而受到的冲击最大。

而蔬菜、水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农业有着成本低的价格优势,但也存在品质差、科技含量低、农产品污染严重、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3)我国目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中农业生产结构(地区农业结构和国家农业结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方向是“两高一优”,动力是科学技术,具体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

所谓农业产业化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农户”,农户与公司签定合同,农户负责生产,公司收购、加工、销售,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其实质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乡村地区全面发展为目的。

因此,面对市场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结合我国的国情,非常有必要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体制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才能应付日益变化的市场,才能迎接来自国外农业的挑战。

同时,农业产业化是持续农业到乡村综合发展的环节,我国农业其最终目的是乡村综合发展,也是加速城市化,提高我国小城镇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是世界各国对未来农业、乡村发展思路的共同认识。

我国自身的需要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决定了在农业上我们须立足生态农业的已有经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吸收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采取先进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农业纳入与二、三产业的有机循环当中。

(4)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村农产品深加工。

优势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涉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区位选择,其工业区位的选择要本着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综合考虑。

(四)世界粮食问题

世界粮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营养不足,又没有能力更快地增加粮食生产,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

另一方面,有些发达国家粮食又大量“过剩”。

产生原因:

①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制度的后果尚未根除、帝国主义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

②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落后。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等自然原因。

⑤一些国家政局动荡。

解决亚、非、拉粮食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生产、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改变不合理的旧经济秩序等。

四、典型例题: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春小麦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玉米③咖啡④亚麻

C.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大豆

D.①油棕②甘蔗③棉花④春小麦

2、③④两地农业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农业生产经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3-5题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3.这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太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

4.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

A.水稻甘蔗B.花卉蔬菜C.花卉甘蔗D.蔬菜甘蔗

5.如何该地距离城市为1千米,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哪两种作物

A、水稻、甘蔗B、花卉、蔬菜C、花卉、甘蔗D、蔬菜、甘蔗

6、读法国水系示意图(甲图)及法国部分农业用地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根据甲图描述法国的地势特点。

(2)甲图四条河流的干流中,有一侧河岸陡崖连绵的是河。

该河流的干流最有可能沿(地质构造)发育。

(3)罗讷河从源头到河口,共建有19级水坝,除了上游建有一座80米的高坝外,其余18座都为低坝,没有一个因修水坝而移民。

你认为修建低坝还有哪些好处?

(4)说明乙图中葡萄种植园景观的分布。

(5)从自然环境分析影响乙图中作物分布的共同的有利条件以及制约各自发展的气候因素。

共同的有利条件:

制约各自发展的气候因素:

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高西低)(2分)

(2)罗讷(2分)断层(2分)(3)农田淹没少;

船只过闸时间短,过闸用水减少;

对生态和景观影响小;

考虑地质因素,溃坝的威胁性小等(4分)(4)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和河谷平原地区(2分)(5)共同有利条件:

都位于河谷或盆地平原区;

水源较丰富(2分)制约因素:

北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

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4分)

7、天津市为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因地制宜发展了结构多样化的城效农业。

(1)据图说明本市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参考范例,用简练词语(不多于8个字)分别概括某乡镇农业持续发展三类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6分)

范例: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调整产业结构,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

定期组织农业科技培训。

优化农业人口  

①采用喷灌、滴灌;

施行间作、套种;

冬季发展大棚农业。

_____________

②用农家肥,少用化肥;

生物治虫,少用农药;

发展沼气,少用矿物燃料。

③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选用优良品种,集约化生产;

开拓销售渠道。

____________

(3)若在本市推广上述某些措施,能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4分)

(1)海岸线长,沿海滩涂地广,适合发展海水养殖;

湖泊,水库和注定较多,适合发展淡水养殖。

(2)①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

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③发展商品农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3)旱灾(虫灾);

寒潮(冻害)。

8、下图反映了地貌中最主要的要素——海拔高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其中甲图是“农作物在不同纬度种植高度上限示意图”,乙图是“喜马拉雅山南坡植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从甲图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的种植纬度最高可达_______度。

我国成为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甲、乙图,说说同一种农作物生长的上限在不同纬度有何分布规律?

并解释为什么各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分布上限。

(3)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哪一坡的自然带类型复杂?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图甲解释为什么各种农作物有一定的分布上限和一定的分布地域。

(1)47(1分) 地处最大陆东岸和最大洋的西岸,夏季风强盛,夏季较同纬度地区气温高,降水多(3分)

(2)在低纬度地区的山地分布的海拔较高,在高纬度地区分布的海拔较低(2分)农作物生长对气温有一定的要求,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降低,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出现某一作物分布的上限。

再上升,热量就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2分)(3)南坡的自然带比北坡复杂(2分)南坡山麓的海拔较低,垂直高差大,从亚热带的常绿林直到山项的积雪冰川都有(2分)北坡山麓是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垂直高差小,加之降水又少,缺乏森林带的分布(2分)(4)各种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当海拔上升,气候、水等资源的数值低于某一极限时,某些农作物就不能生长。

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形成各自的农作物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