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44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docx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6篇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感谢中心校领导给我这样一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我感到非常荣幸!

下面,我就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谨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身作则,与时俱进。

身为学校校长,首先,我在教学上以身示范,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亲自抓教学,成为教学的内行。

二是在教学思想上,我努力成为教学思想的先行者。

我要求自己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思想上要走在教师的前面,走在时代的前沿。

不断用新的教学思想影响教师、感染教师,当好老师们教学上的带头人。

而且,要求别人做到的我必须先做到,安排别人搞好的我必须先搞好,要以能服人,以绩服人。

二、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的发展关系着学校教育的质量。

为使学校教学研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尽力选拔思想觉悟高,有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参加外出培训学习,为打造骨干教师打下基础。

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校后,我通常会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集体学习,以点带面,使全体教师受益。

(2)、良好的成绩离不开高效的课堂,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学校经常会领导教师队伍集体备课,每周组织两节公开课,并进行说课、评课。

这些举动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

三、师德师风建设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拥戴。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

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

在我校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

总之,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我会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措施,不断在反思中促进教学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在今后,我们会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谢谢大家!

【篇二】

近几年来,我市教育系统抢抓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发展的机遇。

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加快建设,强化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随着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仍存在着南北、城乡、校际之间发展差距。

如何让教育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在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育信息化突破了不同地域在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上的差距,用较低的成本高效便捷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20XX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会上确立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在陕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教育信息化列入“百亿教育强市工程”八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中。

市教育局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了“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先后编制了两期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协调有关部门将市电教馆建制由科级升格为副处级,明确教育局、电教机构、学校的工作任务,积极构建“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0XX年和20XX年,市教育局先后两次召开教育信息化现场推进会在全市产生了积极反响,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发展态势。

榆阳、靖边、子洲等县区先后召开了信息化现场会,全市教育信息化工程快速推动。

二、加大投入,大力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条件,经费投入是基本保障。

我市先后出台《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的意见》、《榆林市教育局榆林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12.2亿元,完善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

通过大手笔投入,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一是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化。

全市596所中小学全部接入互联网;295个教学点有261个接入互联网。

在继续用好农远工程设备的基础上,又为31个教学点安装了数字教育资源接收播放设备,使全市中小学和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6%,数字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99.7%。

二是实现了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化。

一期行动计划中,全市共更新教学计算机4.5万台,生机比达到7:

1,师机比达到1.4:

1;装备触控一体机(电子白板)9922套,10个县区实现“班班通”全覆盖,教室和主要功能部室普及率达94.4%,实现了“宽带网络进校园,优质资源进教室”,为“人人通”实现奠定了基础。

三是实现了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网络化。

市财政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市直学校、薄弱县建设奖补和实施榆林教育云工程,建成OA综合办公平台、同步教学资源平台、在线教学研平台、微课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使教育管理者和广大师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开展管理、教学、学习、办公等活动。

三、强化管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常态应用

需而不建是失职,建而不用是浪费。

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是基础,教师是重点,应用是关键。

我市坚持“建设为先、管理为本、应用为重”原则,市县先后出台《榆林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等28个管理文件,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相融合。

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重点,提升教师应用水平。

为了让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常态化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几年来,市县两级采取送培到县、到校的方式,逐校、逐人开展应用培训,累计培训教师4万多人次,实现了人均一轮培训,使每一位教师基本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是重活动,强化教师常态应用。

全市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

即50岁以下所有教师注册“人人通”空间,每年参加一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每名教师在教学研平台上传一份校本研修成果;每名教师每学期制作一个微课;每名教师每学期上一堂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示范课;中青年教师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次新媒体新技术竞赛活动;每名教师课堂使用新媒体不低于80课时/学期,并进行一次考核。

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形成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良好局面,我市教师应用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全国各类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中先后126人获奖。

三是建资源,为师生数字化学习提供支撑。

我市积极构建以录播教室为基础的视频采集、制作、应用体系,通过各类竞赛,评选优课、微课加强本地生成性资源建设,市级资源平台通过自建、购买优质教育资源达到80T,并以“人人通”空间等形式,为学校数字化管理、师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环境支撑。

四是重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我市通过OA办公平台、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考试管理平台、“三评一访”等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管与教、教与评、教与学的高效互动。

四、立足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在抓好常态应用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促进教学形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新的模式不断呈现。

一是课堂教学涌现新模式。

我市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创新活动,翻转课堂、名师专递课堂、慕课、晒课、VR等教育教学新模式已在各学校不断涌现。

榆林十一中“网络学习空间”和“翻转课堂”应用模式、榆林一中VR教学模式、高新一中“互联网+智慧课堂”、清涧县城关小学“互联网+社团”、榆林特校智慧教室常规教学应用等超过百所学校教学模式已在全市产生影响。

二是均衡发展得到新提升。

我们积极推进城乡学校网络结对工作,先后有106所学校开展了网络结对工作,在各学科开展网络同步课堂互动教学,帮助乡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例如,榆阳区青云镇中学和榆林七中结为学校发展共同体,积极开展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在线教研等活动,实现了共同提升。

佳县王家砭镇程家沟小学原是规模较小的村办教学点,交通不便、条件落后,通过同步课堂,生源逐年增加,学生达到了280多名。

三是特色办学出现新亮点。

各学校通过建成的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等,积极开展新技术新设施创新应用,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智能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实行特色办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榆林十中、靖边县宁条梁镇中学等80多所学校的3D打印、数字星球、机器人实验制作等在全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绥德县实验中学等14所学校参加全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九个项目比赛中,8人获得第一名。

高新完全中学在澳大利亚国际机器人大赛中获得“最佳新秀奖”,两名学生被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免试录取,并获得奖学金。

通过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我市教育现代化和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实现新跨越,也得到了上级、同行及群众的肯定。

市教育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

市政府、市教育局先后4次在省上相关会议上介绍了经验,成都、银川、吴忠、鄂尔多斯等地市的教育同行相继到我市考察。

《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和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中、省媒体也宣传报道了我市教育工作亮点。

在省委考核办组织的社情民意调查中,群众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连续4年名列第一。

我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中、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对比兄弟市区工作现状来看,我们还有差距、有不足。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再上新水平,为构建“智慧榆林”、建设教育强市,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篇三】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3)班的班主任工作,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各任课老师的帮助,使我们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接下来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做到以身作则。

一位哲人曾说过:

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坏习惯错失好机会。

七年级正好是起始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没有定性,有很大的可塑性,抓习惯的养成尤其重要,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的学生,有些习惯上还是较差,比如:

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勤俭节约,不乱花零钱;爱读书的习惯;热爱劳动,做好值日生工作;认真听课的习惯;拾金不昧,捡到东西要归;还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就应该做到:

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等等;我就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现抓卫生习惯,针对个人卫生较差的学生,注意私底下谈话,在与家长结合,督促,反馈,复查,效果明显;班级卫生,利用班会分组,征求个人意见,每一项工作细化到个人,哪里有问题就找那一个人,方法易操作,卫生虽然说打扫及时,但是重在保持,这些孩子,有随手乱扔的习惯,纠正起来很不容易,光说收效甚微,于是,我也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发现纸片弯腰捡起,和学生一起做值日,学生看到我这样做,慢慢的也有了不乱扔的好习惯;学生习惯上,我把一些表现好的同学习惯推广给他们,比如,自己收拾自己的学习物品,上课前5分钟,准备好下节课的东西,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记作业,在班级管理上,对表现好的,进步大的同学,发一些小的物品进行奖励;课间不大声喧哗,到了教室就看书;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不要坐在座位上说闲话。

二、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的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要多激励学生。

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情感和尺度对待每个学生。

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