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
A、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B、水通电可分解
C、湿衣服可以在太阳下晒干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均匀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首次使用毒气作战,说明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间隔
5、()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
“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6、()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间有间隙来解释的是
A、黄豆与芝麻混合体积变小B、水通电可分解
7、()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
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隙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9、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C)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
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⑴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1分子和原子
(2)
1、掌握原子的特征;
理解并应用原子的知识解释现象,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原子的定义;
原子的性质;
理解并应用原子知识解释现象
一.课前先学:
(课本50——51页上)尝试完成以下内容:
1.原子有那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原子重新构成________________;
二.达标检测:
1.()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4.()下列变化由原子重新组合引起的
A.水在0℃时结冰B.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
C.分离液态氧和液态氮D.水在100℃时沸腾产生气体
5.()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分子能在分,原子不能在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在分
6.()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7.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可再分,而___________则不能再分。
8.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
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9.如下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
将活塞从A处推到B处时,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
。
10.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2.()清澈的西湖水属于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课题2原子的构成
(1)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阅读教材P53,完成下列各题:
1.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注意:
氢原子核中没有_______)
2.质子带________电,电子带_______电,中子__________。
3.原子核很________,原子里有很________空间.
4.相对原子质量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达标检测
1.()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而分子可以再分
B原子体积小,而分子体积大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质量小,而分子质量大
2.()下列对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不显电性
3.()除氢原子核外,其他原子核都是由
A电子和质子构成B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电子和中子构成D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4.()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核外电子质量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外电子数
5.()原子的种类是由决定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6.()在原子中,占有最大运动空间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
7.()在原子里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和质子D原子核
8.()相对原子质量是
A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B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C碳原子的质量D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9.()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56gB56kgC9.288×
10-26kgD56
10.()下列粒子不带电的是
A原子核B核外电子C中子D质子
11.()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和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B49C66D164
1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t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油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
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8,核电荷数为92,质子数为
A146B92C136D238
13.()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B.3C.4D.7
14.核电荷数==。
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内有12个中子,则钠原子的质子数为。
碳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其核内有6个带正电的,核外有6个带负电的。
(选择“分子,原子,质子,中子或电子)。
15.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原因是。
16.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1
碳原子
6
12
氧原子
8
16
钠原子
11
23
镁原子
24
通过此表,你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
(2)
(3)
课题2原子的构成
(2)
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说出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
一.课前先学
(课本54——55页书)尝试完成以下内容:
1.核外电子是__________排布的,最少的有_______层,最多的有_______层;
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时,小圈表示___________;
圈内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
弧线表示____________,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元素(B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溴原子核内有____个质子,核外有____层电子,第一层上有____个电子,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它属于________元素(金属或非金属);
则下列元素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
1.()元素A和B,核电荷数分别为10和18,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它们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A.核外电子总数相等B.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C.核外电子层数相同D.核内中子数相等
2.()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电子层数B.质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中子数
3.()铝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层数
4.()下列粒子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5.()如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是11B.最外层电子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层D.核外电子总数为10
6.()实验室中运用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
这里的“钙”是
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
7.某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它的第一层有________个电子,核电荷数为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
8.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则:
①该粒子有________个电子层,y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非常密切.
②如果该粒子是原子,那么x与y的关系是________.
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1869年,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上表中12号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
(4)氧元素与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5)铝元素的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核外有层电子,最外层有个电子,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课题2原子的构成(3)
1.建立离子的概念。
2.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读懂一些常见原子结构示意图。
3.说出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
建立离子的概念
(阅读课本55页)尝试完成以下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叫离子,_______________叫阳离子,_______________叫阴离子;
2.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_______,表示为______________
,溴原子核内有________个质子,核外有________层电子,第一层上有________个电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它属于________元素(金属或非金属);
它容易_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__离子,符号是________;
下列元素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2.()Al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确切意义是()
A.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B.铝原子有3个电子层
C.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D.3个铝离子
3.()某粒子X3+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
A.23B.26C.30D.56
4.()原子变成离子后,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A.电子层数B.中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5.()关于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它们质子数相同B.它们核外电子数不同
C.它们三者质量几乎相等D.三者都是稳定结构
6.()某粒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该粒子()
A.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B.一定是已达到稳定结构的阴离子
C.一定有10个质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
7.某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它的第一层有________个电子,核电荷数为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__离子.
8.有一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________10填“<”、“=”或“<”);
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________10(填“>”、“=”或“<”);
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________10(填“<”、“=”或“<”).
9.钠跟氯反应时,钠原子_______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
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____离子.
10.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水的粒子是___________;
构成金属汞的粒子是___________;
构成氯化钠固体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离子.
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_离子。
(2)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
。
(3)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
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并写出其中两条:
课题3元素
(1)
1.理解元素的定义
2.知道地壳中的前四位元素;
人体中的前两位元素;
3.记忆元素符号并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记忆元素符号并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一.课前先学:
1.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不同。
3.元素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
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镁MGB.锰mNC.锌ZuD.钙Ca
2.()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氯、钙、铜B金、银、汞C氖、钠、锰D镁、锰、锌
3.()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B核电荷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氧气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相同的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氧气
5.()下表所示为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份的含量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营养成份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
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钙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