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764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最后一天的总结大会上,村长,很多家长都如期到达,在总结大会上同学们说出了想对我们说出的话,唱出了最美的声音,跳出了最美的舞。

虽然只有短暂的五天。

但是每位学生在我心中都是优秀的学员。

此次支教活动对我来说应该是大学生涯中第一次支教,也是最后一次支教。

在这次支教中,我看到了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也看到了村民的质朴。

更让我感动的是每位志愿者,他们或许对于教学一无所知,或许是学这个专业的,他们为学生不断地努力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普通的身份--志愿者。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2

在湟中县柏树沟村的五天中,同当地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在七月中旬从我们便开头了关于“三下乡“的预备工作,从刚开头的写策划,预备物资,修改策划,几乎没停留过,在快要动身的前一个星期确定好了策划内容,预备好了所需要的物资。

我们此去的地点是湟中县柏树沟村,共计13人,在八月十二日早晨,便动身去了学校,乘坐公交车坐了60站左右,到达镇上以后又转面包车,虽然路途较远,但是志愿者热忱不减。

在没有到达学校之前,想象过最坏的环境,可是到达后才发觉,学校的环境很美,四周环山,青山绿水。

唯一没有的就是床铺,得自己打地铺,并且在其次天上课之前把被褥都整理了,摆好桌椅,等待同学来上课。

五天的高校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___实践活动,通过义务支教、七彩课堂、调研走访、放映电影、___调查等多种形式的___实践活动。

在支教活动中,有两位家长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床铺,村长叫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纸板子,也有许多村民,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蔬菜瓜果,带来的东西够我们吃一星期了,更有家长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家自制的酸奶,还很贴心的给我们带来了白砂糖。

在支教中,我给学校的同学讲解了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他们做题的确挺快的,就是写作业写的太过于简便,简单出错;

他们在移项要变号,括号前有负号在去括号时括号里面的负号要转变等这些上出的问题较多。

在七彩课堂中,我主要给他们讲解关于健康饮食的学问,虽然讲的很少,但是会有些许对他们有关心的,而且他们在课堂上气氛很活跃,对于学习,也是很主动的。

在最终一天的最终一节课上,我给学校同学上了一堂手工课,他们很喜爱手工课,做出来的千纸鹤、蝴蝶结都很美丽。

每天晚上都会在学校教室里播放电影,每晚小孩子们都格外早,来了以后与我们玩耍,跟个别老师问题;

很圆满由于个人缘由没法出去调研,每天只能待在学校,为他们做饭打铃。

老师们在课堂上收取他们的小当心愿卡片,有许多写的是盼望我们下一个假期还能连续过来为他们教学,也有同学写到他们想要的到的东西,不过都是与自己爱好爱好相关的,我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他们的小当心愿。

最终一天的总结大会上,村长,许多家长都如期到达,在总结大会上同学们说出了想对我们说出的话,唱出了最美的声音,跳出了最美的舞。

但是每位同学在我心中都是优秀的学员。

此次支教活动对我来说应当是高校生涯中第一次支教,也是最终一次支教。

在这次支教中,我看到了同学对待学习的主动,也看到了村民的质朴。

更让我感动的是每位志愿者,他们或许对于教学一窍不通,或许是学这个专业的,他们为同学不断地努力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一般的身份——志愿者。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3

装起行李,背上书包,离开柏树沟意味着义教结束了。

直到此刻,坐在桌子前,闭上眼睛,回想起这一周的点点滴滴,不知从何记起,有意义的收获太多太多,帮助了孩子们,塑造了自我。

为了更好的完成好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策划、讨论、互相参考意见,进行了很多准备工作。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习惯以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

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喜欢,同学的羡慕。

这次我们义教秉着一视同仁,有教无类的原则进行活动,充分做到与每一名学生互动交流。

我们不是专业的教师,我们所能给他们的只是我们自己掌握的那些知识。

所以,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与其说是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把知识交给他们,不如说是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去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用一周的时间,去做一生难忘的事。

说的就是我们此次的经历,为了这个活动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期间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前期资金的严重不足,差点迫使我们放弃这个活动了。

这个活动在众人的期待之下,还是办起来了,由于是第一次搞这个活动,使得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准备不足,比如一些上课需要的东西,我们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非常感谢许多村民们送来的各种蔬菜以及被褥等,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参加这个活动的十几人都憋足了一股劲,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恨不得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把自己所知的知识都传授给我们的学生,由于时间太短,不能把更多的知识留给孩子,对于这点,我们怀有深深的遗憾!

而这次的调研活动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再是简单的给村民们做设定好的题目,而是和他们深刻交流,进行多方面的聊天,走进他们的生活。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4

一直都在听说着某某偏远山区的贫穷,却一直未曾亲眼目睹那种凄凉。

感谢“留守梦想·

壹行动”活动,感谢辅导员和面试团能给我这样一个珍贵的机会,去了解去接近大山深处那些有着大梦想却贫困的优秀儿童,让我看到了他们背后无限放大的希望和未来。

还记得在人员确定后出发准备的一个月时间里,每次开会,都是拖着军训一天后疲惫的身体,低迷的神经来参加会议。

每次开会,总是会将准备的进度推进一部分,在完善上次会议的不足时,找出可发现的新重点,就新重点展开一番策划与讨论。

在会上,大家都预设着孩子们会有的各种反应和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并且讨论应对的策略,这让我们在现场处理紧急问题时有了充分的备用方案,得以让我们的活动在实际中顺利的进行。

虽然有几次开会真很晚很晚,但是这一个月的成绩就是充实的调研策划和团辅本,它们凝聚着我们团队每个同学的想法和思路,是它们让我们这次的某某调研团辅行动如此顺利。

回头想想,如果不是那一个月充实的准备,自己也不会对团队活动有这么清除的了解,只有参与过程,才能让自己铭记自己的职责,也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胸有成竹。

这一路,真可谓是记忆深刻,某某队26小时的火车,某某队30个小时的火车,当我们在某某水火车站会合相拥的那一刻,感觉到团队是我们在一起;

15个人开一间钟点房轮流洗澡,15个人在桌子拼起来的地方打通铺,每晚10点后的开会总结,调研小组坐在路边吃土豆玉米,晚上回来时留守队员做好的虽然勉强但美味的饭菜,团队每次转移阵地时的物质搬运,这些经过,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重来一次,这些记忆,一直刻在了脑海里。

这一路,真可谓是收获颇丰,未曾出远门的孩子走进了大山深处,未曾做过饭的孩子也得尝试着做两下,未曾洗过碗的孩子还得轮流洗碗,那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在太阳的烘干下,逐渐干燥,我们也逐渐褪去了娇气,这一路,得走的像个汉子,像个成熟的人;

我们,看到了满是石头的陡峭的山,看到了只能种玉米和土豆但贫瘠的土地,看到了轻危的土房,破旧的石房,若是你看到一家的水泥房还比较新,那么他家大人应该是去打工了;

我们,了解了山区的学校,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孩子,他们胸怀着志向,坚定地走在自己追逐的路上,只是,少了我们给他们点灯。

这一路,真可谓是坎坷困苦,从市区到村里的车,真的是让人难以忘记,挤满了人的jeep对于那样凹凸不平的山路,仿佛毫不入目一般,颠簸着就上去了,司机稳健的驾驶,我们却早在车里翻了翻了;

玉塘转三庄时,小伙伴们都扛着物资行李走到彩虹村,坐在皮卡车后,吹着风,唱着壮志豪情的歌,奔向需要我们的地方,风很凉。

调研组的小伙伴们一走就是一天,朝八晚八,还得带着20个爱心书包,山路崎岖,人家分散,走访下一家通常得走好半天,条件有限,中午的伙食只能是小卖部或者早上出发时郑姐装给我们的土豆,晚上到营地时,才能吃到一顿像样的饭,每天的行程,基本都在15公里左右,最多的一次,貌似达到了30公里。

这一路,感受最多的是无言的凄凉和深深的感动。

看着破旧的房子,看着行动不便的老人,看着放牛归来的小孩,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又看着那一双双无奈的眼睛,着实让人内心一阵颤动,家庭条件限制,很多孩子都只能上完9年义务教育,高中的学费,是一般家庭不能承担的,他们,要不是出去打工,就是嫁人,希望之火,在这个时刻熄灭。

行走这么多天,让我倍感无奈的是这里的男人,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都是不出去打工的,宁愿留在家里种地,但是种地每年的收成都只是勉强维持生计而已,或许这样会使比较安逸点,但是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富强,却都没有了希望,为什么只有少部分的青年人才出去打工,为什么山里的孩子走不出去......在调研过程中,总有些让你凄凉的家庭,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叹上天的不公,他们,不禁让人在他们的记录表上划个着重号,无能为力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能有社会爱心有能力人士来帮助他们,让孩子读得起书,走得出大山;

当然,调研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山区的封闭,让一些孩子很自闭,这让我们对他的调研变得相当困难,我们的问题,他们一言不发,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说出自己的愿望,我们的真心帮助只能转化为默默地祝福,希望他们能得到一个好的发展,变得开朗起来。

对于那些看到书包后,故意虚报调研内容的母亲,很想跟你们说:

其实没那个必要,我们只是关心孩子罢了。

这次,可是真的凄凉了。

在感受完了各种凄凉后,能抚慰人心的是各种感动,再做团辅活动时,孩子们异常的配合,让我们怀疑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小学生,总该是敬畏着老师的吧。

每当我们到一家,他们喊我们老师,这让我们有点招架不住,如果说,有可能,给他们当当老师也挺好的。

在抹倮村的团辅,是让人一直感动着的,我们到学校的那一天,全校学生都在操场里,这是前两个学校都没有的状况,也让我们很吃惊;

第一节团辅,孩子们很配合,在分发奖品时,那么三四声“谢谢”,感觉暖暖的;

在结束时,我们小组的小组长把一个很大梨塞进我手里,当我要还给他时,他说给你吃。

我也因为这颗梨乐呵了好几天,虽然这个梨我没有吃到。

第二节团辅,在亲情部分,理解父母的职业,体会父母的辛苦,留守的孩子们都触动了心弦,留下了自己思念父母的泪水,他们日积月累的心思,全部倾泻在那张纸上,满满的对父母想说的话,孩子们写的真心,我们看的.感动,他们很懂事。

调研的过程中,总是会有累得时候,行李总是轮流提,谁累了谁歇着,女生也不甘示弱,老是从提东西多的男同学那里抢着帮忙;

当我们休息,坐下来看着彼此剥土豆吃,吃冰棒吃零食开玩笑嬉戏,四个人吃一桶泡面时,再苦再累,队员们一起受累一起开心是这么的感动。

暑期活动是结束了,可它留给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我们能做的,是在这些凄凉悲惨的记忆背后创建起来的更好,更完善的帮扶体系,让他们不会为自己的学习而担忧。

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仅有的力量来带动大家,我希望可以看到某某山区贫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希望无论哪里的贫困都可以用我们满满地爱心来改善。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5

为期15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

这是活动结束第二天,我已经回到家里了,但总感觉家里的这份寂静来得太突然。

周围一下子都变得好安静,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舍友们、队友们。

此刻我就静静地坐下来,回忆着与孩子们愉悦相处、在广播站认真广播、与村民们真情交谈的画面。

快乐的时光之所以总是那么短暂,也许是为了去寻找下一站的快乐。

在他们身上我懂得了一句话:

用你的笑容去改变世界。

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艰难,只要我们能够勇敢的去面对,早晚都会克服。

在我们的人生里需要一些裂缝,这样的话阳光才可以照进来。

和学生们的相处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童年。

那时的我们不会想的那么多,不会考虑各种艰险,对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总是努力向前去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慢慢长大了,我们会觉得,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收获。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

没有汗水与血水就一定不会有成功。

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活泼、天真、无忧无虑、热情积极。

也许,现在的自己也一直是这样,只是有些时候在外面的世界下有些黯淡了。

坚持最初的梦想,一直走下去。

记得第一次到张家岗,那也是我第一次来到张家岗这个温馨和谐的下村庄,虽然离学校不是很远,我却从们有认真地打量过这个小村子,当时仿佛自己已经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周围的一切显得格外的熟悉与温暖。

我们身着队服,高举旗帜“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心怀热情与激情开始我们的活动。

村主任对我们的到来甚是欢迎,为我们讲解了本村的一些基本情况,譬如经济来源、农作情况、人口结构、村民的生活状况、学生的教育等等,这给我们的活动带来很大的帮助。

当天我们在村委会就认识到了很多的小朋友,他们欢快、天真、可爱活泼,他们都很乐意加入我们的活动之中,积极报名参加了支教活动。

这真是件欣慰的事。

这天我的主要任务和其他俩个队员是办黑板报,在此期间,这里的小孩甚是积极热心,帮我们擦黑板,带我们去找水,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的板报也快要完成了。

临走时,很多孩子依依不舍,临走时一再叮嘱他们我们以后的这些天都会在这。

我们的活动主要由:

“夏日清凉行”活动,这主要包含建立我们的广播台—“健康之音”、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绘制宣传板报,还有社会调差系列,这包括水质检测、卫生监管、关于合作医疗的社会调查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最后就是“爱心学堂”之义务支教。

在活动结束的最后一天我们举办了一场晚会作为我们活动的结束也是和孩子们的道别。

我的主要工作有支教、广播、宣传。

其中最喜欢的便是支教了。

支教的时间一般是下午四点到六点,我们都是提前十几分钟到达,这时就已经有很多学生在外面等候了。

我们负责支教的队友安排了每天的课程表及代课老师,安排的课程有课堂辅导、音乐、体育、美术、社交礼仪、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及演练、素拓等。

说真的,有时候,学生们真的很是调皮,所以我们每天的支教人员中都安排了男生。

这样的话,支教就顺利多了。

支教的时间是短暂的,也是难忘的。

短短十几天的支教活动,在每一个支教队员的心中都扎下了一个个深深的烙印,我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对时代的庄严承诺。

通过此次支教活动,我们走进农村,接近农民朋友,亲临实地去了解并关注农村的教育现状,从而更全面的认识社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短短的十天支教,我们无法把想要教授的东西都教给他们,但我想我们最主要的是在学生们心中撒播下了爱的种子,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决心,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孩子们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那一份份学习的激情、那一个个对外面世界的欲知问题,这一切将始终留在我们的心中。

孩子们那种吃苦耐劳,热爱学习的劲头将激励着我们,我们教授孩子们知识,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知识。

这次支教是我宝贵的经历,我想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多点参加这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

支教,我得到了太多…..

每一个活动不是去施舍同情,不是去浪费光阴,也不是去享受青春,而是去感受同一片蓝天下不同的生活,感受童年的纯真与热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心里播下一粒种子,然后用我们的爱心、祝福和能带去的那一点点知识帮助它发芽。

我们的广播内容主要含有:

今、明两天的天气情况;

夏日健康小常识;

笑话一则以及协助我们队其他小组进行消息通知等。

在我们的宣传单中,内容更是丰富,有讲到对一般人群常见疾病进行健康预防知识的宣传(如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如何从中年开始进行预防;

“三高”群体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

推荐简单易制的夏日消暑美食,提高村民生活满意度;

常用易学“穴位按摩”养生知识等。

我一直对养生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这次我主要担任的职务又与此相关,做起来非常轻松,也很开心。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很有干劲。

希望我们给村民们所介绍的这些方面的知识,他们可以掌握并运用实践,时间短暂,一些穴位按摩不能亲自帮村民们找准、按压。

感觉有些遗憾,也许也后还会有机会再去张家岗,期待我们的重逢。

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会碰到多少风雨和霜雪,会尝到多少艰辛与困难。

风云能够磨练你的性情,霜雪会让你变得从容坦然;

艰辛能够磨练你的意志,困难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

不要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不要工作在别人的眼色中;

不要把前途命运交给幻想,不要把开心快乐随便遗忘。

看看那些欢快的孩子们,重拾信心,勇往直前!

志愿者下乡心得体会6

我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青春的梦想,给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送去一丝温暖。

我们是湘西的大学生,更是一群有志于回报家乡的志愿者,这个假期,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不管别人说我们的行为有多么幼稚,冷嘲热讽下我们只想说:

“让我们干点实事吧。

带着青春的梦想,顶着炙热的骄阳。

7月23日,在副会长吴猷的带领下,我们一行6人首先来到了山江镇板畔乡下茶村对这里的留守儿童进行了梦想调研。

与留守儿童的第一次接触让我感觉到他们非常怕生,与外面的世界缺乏交流。

他们用一双双的好奇的眼睛望着我们,对我们颇有些排斥,让我们几个碰了壁,找了村长和村小的老师都没在家,还吃了闭门羹,耗了半天时间却没有任何收获,倍感失望。

之后我们用糖衣炮弹的办法留守儿童终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其实,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梦想,或者说用希望来解释更为准确,他们的家庭情况与想象中相差无几,他们爱唱歌,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却少了别的孩子都拥有的父爱母爱,甚至连一个拥抱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在问及他们的的梦想时,他们有的说“长大后我想当一名老师。

”有的说“我长大后想当一名歌手”。

不管他们的梦想是什么,都值得为之而努力奋斗。

下午3点左右,村小唯一的龙老师得知我们前来调研,走亲戚半路返回来接待我们,在龙老师家里,我们对村里的留守儿童基本的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他们大多是和爷爷奶奶呆在家里,父母外出打工挣钱。

对他们来说,与父母在一起的记忆少之又少。

爷爷奶奶又很少管他们,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龙老师对我们说:

“每次下课,孩子们就跑到我跟前争着要我抱。

”龙老师既担任一名教师,同时又是一位母亲,顿时让我们心生敬佩之意。

龙老师把小孩子们都叫到自己的家里来,队员问一个小女生现在最想做什么,女孩说:

“最想坐车。

”“坐车想去哪里呢?

”“去浙江。

”“为什么想去浙江呢?

”“因为爸爸妈妈在浙江,我想去浙江看他们。

”一个小孩子这样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

当时我在想,或许他们想要的,我们根本给不了,因为他们要的是父母的爱。

第一天的调研情况大致如此,在与其他5名女队员的相处中相互了解对方,虽然是第一次相处,但很快我们就成了好朋友,这样的记忆弥足珍贵。

第二天我们又前往凤凰县木里乡的木里小学寻找典型留守儿童,在木里小学校长的帮助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龙丽蓉的家里,其实是她二姨的家。

一进门就看到一群小孩子,丽蓉对我们这些说都是外婆的外孙,从小就住在外婆家里,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她还说自己的弟弟都是在浙江出生的,自己只见过几次。

丽蓉是整个木里学区的第3名,今年已经被凤凰县第二中学的阳光班录取,成绩十分优秀,生活上也十分节约,她深知父母在外打工十分不容易,学习非常刻苦。

她拿出自己在学校获得的一大沓奖状给我们看,各类比赛的奖状都有,是一个综合能力非常强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