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569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县防洪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称涞水,发源于涞源县涞山,境内河长32.5公里。

由玉山铺流入境内,自西向东流至高庄突转90°

变为由南向北,流至北辛庄出境入涞水县,落差148米,河道纵坡1/300~1/50,紫荆关以上河谷宽1公里,河床多大漂石,以下河谷宽1.5~2公里,河床为卵石夹砂。

境内支流主要有清源河和建城司河。

流域面积438平方公里,为常年性河流。

2)北易水:

发源于云蒙山南麓,自太宁寺向东南流至龙泉庄转为向东北,至梁格庄转为向东南,经县城南侧,于石赛出境,于定兴县汇人中易水,境内河道长约39公里。

长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0条,主要有五里河、安河、黄蒿河、旺隆河、五道河等7条,梁格庄以上河床宽100~200米,为河卵石组成,纵坡1/100~1/300,以下河床宽400~l,200米,为砂夹卵石组成。

流域面积约510平方公里,干旱年冬春两季无基流。

3)中易水:

古称武水,俗称罗村河、白涧河。

发源于西部蚍蜉岭东麓,自川角向东南流至良岗转为向东流,横穿中部和东部,至周任村出境入定兴县,于北河店汇入南拒马河,境内河道长约61.5公里,长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2条,主要有大兰河、许家河、鸭子沟河等4条。

安格庄以上河床宽300米左右,为砂夹卵石组成,纵坡1/100~1/200,以下河床宽2~3公里,为中细砂组成,纵坡1/500~1/1000,流域面积约829平方公里,旱年冬春季无基流。

4)南易水:

古称鲍水,发源于狼牙山东麓,由沙岭向东南流至西山北转为向东北,流至塘湖又转向东南,至曲城出境流入徐水县。

境内河长33公里,长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7条,主要有潦水河。

河谷宽一般4~5公里,塘湖附近河床宽约100米,为砂夹卵石,纵坡1/300。

西山北附近河床宽50~60米,纵坡1/1000。

流域面积约213平方公里,呈扇形。

流域内地下水位很深,补给地下河段有潜流现象,塘湖以下常年有水。

5)漕河:

古称徐水,发源于西部五回岭东麓,自大岭沟向东南至周庄,转向东北至龙门出境人满城县,境内河长约50公里,长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两条,主要是南河。

河谷宽3~4公里,河道纵坡1/100~1/500,南管头以下河床宽260米左右,河床为卵石夹粗砂,以上河床宽约200米,河床为卵石。

由于落差大,水流声似銮铃响,故有銮铃河之称。

流域面积约420平方公里,呈长条形。

河水流经白云岩缺水区,为间歇性河流。

北易水流域比较特殊,干流右侧紧邻高山,汇流面积极小,没有明显的支流,绝大部分汇水面积位于干流左侧,先后有十几条较大支流汇入干流,在这些支流上已建有旺隆、马头、累子三座中型水库,总库容3030万m3,控制流域面积111.1km2,其中马头水库所在的马头沟和累子水库所在的累子沟均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交叉断面下游汇入北易水。

6)主要水库

易县境内水库众多,现有水库17座。

大型水库2座:

安格庄水库,位于大清河北支中易水上游易县城西20公里处的安格庄村西,以防洪、灌溉为主,以养鱼、发电为辅的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为2.80亿立方米;

龙门水库,位于漕河中上游满城县东龙门庄西,是漕河流域唯一大型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养鱼、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总库容为1.18亿立方米。

中型水库两座:

旺隆水库,位于易县城西,北易水上游,以防洪为主兼养鱼等的水利工程,总库容486万立方米;

马头水库,位于易县城北,马头村南,以防洪为主,总库容490万立方米。

其他为小型水库。

北易水流域中型水库主要防洪指标见表1-1。

表1-1北易水流域中型水库主要指标表

水库名称

所在支流

集水

面积

(km2)

设计

标准

(a)

校核

总库容

(万m3)

防洪

库容

旺隆水库

旺隆沟

37.0

100

1000

1275

789

马头水库

马头沟

49.0

822

312

累子水库

累子沟

25.1

933

393

备注:

表中数据摘自水利电力部海河水利委员会1983年《海河流域中型水库》。

另外还有莲花池、下黄蒿和太宁寺三座小

(一)型水库,总控制流域面积36km2,总库容672万m3。

北易水的现状河道在易县徐家厂以上为山区河道,河道宽100~200m,河底纵坡10‰~3.3‰,为卵石河床。

自徐家厂以下河道进入平原,河槽逐渐拓宽,在徐家厂至易县城区段,河道宽150~400m,纵坡2.2‰,为卵砾石河床。

城区下游,河宽为400~1200m,纵坡2.0‰~0.7‰,为砂卵石河床。

4.气候

北易水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时日短促,冬季寒冷干燥。

据本流域易县站实测资料,极端最高气温41.6º

C,极端最低气温-21.4º

C;

多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8m/s;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666.6mm(20cm蒸发皿);

最大冻土深度68cm。

本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560mm,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80%的降水量集中于6~9月,而暴雨又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七、八两个月占全年雨量的65%。

降水量年际变化也较大。

北易水为季节性河流,径流量主要随降水量的大小而变化。

径流量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十分相似,多集中于汛期,7~9月占年径流量的70%。

径流量年际变化也很悬殊。

5.矿产资源

易县境内矿床、矿点、矿化点主要有250处,按成因分类:

内生矿产76处,外生沉积和风化矿点149处,正负变质矿产25处。

按矿种分类:

黑色金属矿30处,有色金属矿13处,贵金属矿9处,冶金辅助原料矿23处,燃料矿1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7处,建材石材粘土矿137处,其他非金属矿30处。

二、城市概况及沿革

约公元前2l世纪,有易氏部落定居在易水流域。

夏代,王亥之子上甲微灭有易氏,其地域入于商族。

战国时期(公元前311年),燕昭王营建武阳城为燕下都。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破燕师,燕入于秦。

隋代隋开皇元年(581年),在北易水北岸置易州,十六年(596年),于州东二里许置易县,州、县以水得名。

隋大业九年(613年)九月,改易州为上谷郡,易县隶属上谷郡。

元代,元太祖八年(1213年)七月,蒙古攻金入紫荆关,大破金军于五回岭,拔l12卷二建置志涿、易二州。

元析易县地置五回、娄亭二县,张柔改易州为燕宁府,后又复称易州(辖易县、涞水、定兴三县)。

元至元三年(1266年),并五回、娄亭二县于易县,易县属顺天府易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灭宋,易县属直隶中书省大都路易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易县属直隶中书省保定路易州。

清代,清顺治五年(1648年),易州属直隶省保定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易州升为直隶易州(领涞水、广昌二县)。

民国时期,民国二年(1913年),降易州为易县。

易县属直隶省范阳道。

民国三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易县属直隶省保定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20日)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易县属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易县属冀西区第一专区,同年1月在独乐建立易满徐县政府。

同年7月在西古县建立易县县佐公署。

1939年1月撤销易满徐县政府,3月撤销县佐公署并建立易县人民政府,恢复易县原区划。

1940年7月,易县分为易县、龙华两县。

并在大兴安建立龙华县政府,易县、龙华县属冀西区第三专区。

1944年2月,建立定易涞县政府,易县扬威城村一带划归定易涞一区。

易县、龙华县、定易涞县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区。

1944年6月易县改属第一专区,同年10月易县属冀察区行署第一专区。

1945年8月日军投降,易县县政府进驻易县城,龙华县政府进驻涞水县城。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15日,在宣化成立察哈尔省,撤销冀察区。

1946年4月撤销龙华县和定易涞县,龙华县与易县合并,定易涞一区归回易县,恢复易县原区划,易县属察哈尔省第四专区。

1947年2月国民党第五师占领易县城,县政府迁驻北淇村,同年6月,日伪时期,1937年9月20日易县沦陷,在县城置伪易县公署。

易县属日伪河北省保定道。

月易县属察哈尔省第五专区。

同年6月28日,国民党第五师从易县撤至平汉线,易县政府进驻易县城。

同年11月易县属北岳行政公署第五专区。

1948年9月26日后,易县属华北人民政府第五专区。

1949年1月15日,察哈尔省五专区改为易水专区,易县属察哈尔省易水专区。

同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撤销冀中行署察哈尔省的易水专区,同年8月9日易县属河北省保定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县仍属河北省保定专区。

1960年2月易县属河北省保定市。

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1970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为保定地区,易县属河北省保定地区。

文物古迹:

易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仅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7处。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龙兴观遗址——道德经幢、万里长城——紫荆关、燕下都遗址、清西陵、荆轲塔、北福地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千佛宝塔、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镇国寺、清真寺等;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北淇村血井、北娄山烈士陵园、梁各庄天主教堂、白塔等。

易县已初步形成了清西陵、燕下都、紫荆关古文化旅游、狼牙山红色旅游、云蒙山生态观光农业旅游、洪崖山道教文化旅游、南湖观光度假旅游和县城周边综合旅游共八大旅游景区。

易县辖区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3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境内山川秀丽,特产富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待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易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矿产建材业、机械制造、副食加工、能源工业、工艺美术、建筑业、旅游十大骨干行业。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6.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586元。

“十五”期间,易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据统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6.1亿元,五年中年均增长10.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586元(合819美元),是2000年人均水平的1.72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2.8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6倍;

财政收入达到1.85亿元,是2000年水平的1.86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3元,比2000年增加59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44元,比2000年增加819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日益凸显。

“十五”期间,立足山区优势,通过聚力培育生态旅游、林果、畜牧、矿产建材四个特色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日益凸显。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开放度和外向度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累计投资3亿元,对全县文明生态村进行了重点建设。

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资2200万元完成了县医院、中医院病房楼工程,部分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全县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易县发展目标是:

易县在京津冀地区中的总体定位是:

“华北地区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休闲度假胜地。

”以人为本,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生产工作高效,生活方便舒适,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

三、城市规划(易县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

易县县城的职能是:

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旅游服务基地。

在未来发展中,要实施四大主体战略:

农林固县、工业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

第8条战略定位

第9条总体发展战略

第11条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一)加强巩固第一产业。

1、农业——高效生态农业。

以建设“直供京津小杂粮基地”为目标,重点建设“三大基地”(无公害小杂粮基地、优质花生基地、中药材基地)。

2、林果业——绿色生态林果业。

以营造生态水果业为基础,突出抓好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以磨盘柿、杏树、李子为主导品种的林果业。

实施精品示范带动工程,重点建设“五大精品示范园”(松山——石家统柿树精品示范园、独乐设施水李精品示范园、豹泉绿色果品示范园、井尔峪贡品柿示范园、西陵生态旅游精品示范园),加快建设“六大林果基地”(柿树基地、李子基地、杏树基地、枣树基地、用材林基地、苗木基地)。

3、畜牧业——优质生态畜牧业。

以建设“直供京津鲜活畜禽产品基地”为目标,突出发展肉牛,稳定发展瘦肉型猪、生态鸡。

肉牛重点抓好“三区一市”(塘湖肉牛屠宰区、裴山肉牛繁育区、凌云册肉牛育肥区和北方牛市)建设。

瘦肉型猪养殖,重点抓规模猪场建设。

生态鸡养殖,以甘河净、紫荆关、坡仓、良岗等乡镇为重点,建设西部山区生态鸡养殖基地。

(二)优化提高第二产业。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集团战略,注重产业的升级与换代,培育工业经济的增长集群,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较为优势的建材、矿产、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努力打造六大工业园区即燕兴文化石项目集中区、燕旺工业项目集中区、燕发科技项目集中区、燕达食品项目集中区、易欣文化石项目集中区、易荣矿产项目集中区。

(三)发展壮大第三产业。

将易县发展成为华北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休闲度假胜地,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重点开发“三古两湖五架山”景区(三古即燕下都遗址、清西陵、紫荆关;

两湖即易氺湖、龙湖;

五架山即云蒙山、千佛山、狼牙山、望龙山、红崖山),提高景区档次和服务质量。

第12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易县、文化易县、繁荣易县、和谐易县,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第13条:

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步骤

根据河北省、保定市安排和易县实际,确定易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分三个步骤推进。

第一步:

从2006年一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13%,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0亿元,人均达到1.3万元。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现在的29:

39:

32调整为20:

42:

38左右,城乡人民生活实现基本小康。

第二步:

从2011年一2015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人均1.8万元。

三个产业比例调整到15:

44:

41。

第三步:

从2016年一2020年,实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人均2.4万元。

,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9:

47:

44。

第14条:

县域总人口发展预测

预测易县的人口分期控制目标为:

2010年:

56.5万人,2015年:

58.1人,2020年:

59.5万人

第15条:

县域城市化水平发展目标

易县的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为2010年24%,2015年33%,2020年40%。

第47条:

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京南文化旅游名城,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职能:

易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中心;

全县的旅游服务基地;

保定西部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第48条:

城市发展目标

(1)狼山易水、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

(2)山水城林、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3)人杰地灵、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城。

第49条:

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10年为9.2万人,2020年为14万人。

2、用地规模:

201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1.0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20平方米;

202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5.2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8.9平方米。

第99条:

防洪标准:

规划确定易县县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第100条:

防洪措施

(1)规划疏通河道,并沿北易水河两岸修建防洪堤,以阻止洪水进入城区。

(2)沿防洪堤外侧划定蓝线管理范围,蓝线内禁止修建一切构筑物,已有的建筑应逐步拆除,保证河道畅通。

第二章城市防洪规划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标准和必要性

2.1设计依据

(1)《易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城乡规划法》。

(3)规范依据

《防洪标准》(GB50201-94);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水规计{1998}215号);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有关文献、资料

《易县水务局提供北易水河水位资料文件》;

《易县北易水河防洪综合整治规划及设计图》(以上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3月编制);

2.2编制原则

一、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实行雨水统一导排规划,保护城市的环境和发展。

防洪规划以城市防洪为主,并兼顾城市建设和综合治理效应。

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城市防洪采用“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分区设防、分步实施”的原则。

根据易县城总体规划,城区外围防洪为主,城区内部疏导为辅。

四、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自然河底和地面现有工程情况综合考虑,确定设计河底纵坡和河道断面。

2.3编制范围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本规划编制范围为易县城整个城区,城市规划用地范围:

西起南水北调干渠,东到宋村西的东外环路,北起高易铁路,南到张石高速公路,规划控制用地27.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15.25平方公里。

2.4规划指导思想

北易水河防洪整治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分期治理、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利益”的指导思想,把北易水河建设成为一条防洪标准适宜、生态景观协调的河流,为易县城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美观的水环境,使其在城市生态建设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发挥特有的功能。

2.5规划任务和目标

规划的任务和目标是:

通过各种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该河段防洪能力,同时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等综合措施,逐步修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促进河道两岸防洪保护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有序进行,改善易县城区生态环境。

2.6防洪标准

根据《大清河流域防洪规划》,北易水河治理标准为10年一遇。

本次规划河段保护对象为易县县城,按照《河北省易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县城人口规模2020年为14万人。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对一般城镇非农业人口≤20万人时,其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

参照河系整体防洪标准并考虑兼顾重点、分区防守、分期实施的原则确定规划河段近期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远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第三章城市雨水排放现状与规划

3.1城市雨水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雨水排放现状

现有的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城市建成区内部分地区的雨水、污水都排入同一管网系统,城区地势北高南抵、西高东低,城区雨水和污水通过合流管渠收集后顺排水管渠自流入污水处理厂。

雨水和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北易水河。

3.2城区过境客水导排

城区东南部客水从城区东部过境雨水客水部分通过北易河小支流——七里庄沟,最终排入北易水河,七里庄沟平时无水。

3.3城市雨水排水规划

根据易县建设局和水务局提供的资料,北易水河20年一遇防洪水位:

县城南水北调工程干渠下游100米处为54.14米;

西关桥处为48.10米;

易河桥处45.70米;

固村桥处40.50米。

具体数据如下表:

桩号

河底高程

设计水位

现状堤顶高程

设计堤顶高程

左堤

右堤

南水北调工程干渠下游100米

52.40

54.14

60.4

55.14

西关桥

48.10

51.53

53.0

52.3

52.53

易河桥

45.70

49.11

50.6

50.0

50.11

固村桥

40.50

45.59

45.5

45.0

46.59

易县城地势为北高南低,北易水河由城区西南穿过,城东部有自然形成的小支流穿过小部分城区汇入北易水河。

为了尽可能及时畅通地排走城区汇水面积内的暴雨径流量,使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城区雨水采用集中后就近排放的分散排放方式。

本次规划区域内有易水河、南水北调干渠通过,根据城市道路竖向规划,管道布置为重力流、多出口的枝状管网,就近排入水体。

管网充分考虑现状排水管道的利用,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排水合流管道逐步改造成为雨水管道。

3.3.1主城雨水排水区系统规划

易水河以北,经三街路以东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