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080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精校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详解】A.海水晒盐得到NaCl,通过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故A错误;

B.因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为提高漂白粉的产量,工业上利用Cl2与石灰乳反应来制备漂白粉,故B错误;

C.由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很低,工业上一般从海产品(如海带等)中提取碘,故C正确;

D.由于Cl2与H2光照化合会发生爆炸性反应,所以工业上制盐酸通常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化合后,再溶于水制得盐酸,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工业制取钠为电解熔融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Cl(熔融)

2Na+Cl2↑;

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2NaCl+2H2O

2NaOH+2H2↑+2Cl2↑,这是氯碱工业的反应。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2 

g肼(N2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4NA

B.标准状况下,4 

.48LCO2 

和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NA

C.0.5L0 

.5mol·

L-1醋酸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0.25NA

D.常温常压下,NaH 

与水反应产生2g氢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3.2 

g肼(N2H4)的物质的量为3.2g÷

32g/mol=0.1mol,其分子结构中除了含有4个N-H键外,还含有1个N-N键,所以3.2 

g肼(N2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5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4.48LCO2和N2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而每个CO2分子和N2O分子均含有22个电子,则所含电子总数为4.4NA,故B正确;

C.醋酸溶液中除了醋酸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所以该醋酸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大于0.25NA,故C错误;

D.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当反应产生2g氢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故D错误;

答案选B。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

本题的易错点是C项,解题时要注意在醋酸溶液中除了含有醋酸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

4.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但被违法添加在饲料中,俗称“瘦肉精”,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式为C12H17N2Cl2O

B.它含有氨基、氯原子、碳碳双键等官能团

C.1mol克伦特罗最多能和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一定条件下它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等

试题分析:

A、根据克伦特罗结构简式知它的分子式为C12H18N2Cl2O,错误;

B、根据克伦特罗结构简式知它含有苯环、氨基、氯原子、羟基等官能团,不含碳碳双键,错误;

C、该有机物含有1个苯环,1mol克伦特罗最多能和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D、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聚反应,错误。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5.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

Y+和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Z的原子序数等于W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氢化物的酸性比WX2的水化物的强,说明Z的非金属性比W的强

B.离子半径大小:

Z>

Y>

X

C.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

1

D.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高

【分析】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应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4,W为C元素,若W为S,X、Y、Z不可能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Y+和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O元素、Y为Na元素;

Z的原子序数等于W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Z的原子序数为6+11=17,Z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Na、Z为Cl。

A.盐酸为无氧酸,不能由盐酸与碳酸的酸性比较C、Cl的非金属性,故A错误;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大小:

Z>X>Y,故B错误;

C.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为Na2O或Na2O2,其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

1,故C正确;

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X>Z,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非金属性一致,则氢化物稳定性X>Z,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原子结构、离子结构、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O和Cl非金属性的判断,可以借助于电负性的数值判断。

6.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

工业常用惰性电极电解亚硫酸氢钠的方法制备连二亚硫酸钠,原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电极应该接电源的负极

B.装置中所用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电路中每转移1mole-消耗SO2的体积为11.2L

D.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SO3-+2e-+2H+= 

S2O42-+2H2O

【答案】D

A、由装置图中物质转化关系可知,左边由NaHSO3得到电子转化为Na2S2O4,右边由SO2失去电子转化为H2SO4,所以a电极接电源的负极,b电极接电源的正极,故A错误;

B、a电极的反应式为2HSO3-+2e-+2H+=S2O42-+2H2O,b电极的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所以装置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则B错误;

C、由电极反应式可知,每转移1mole-消耗SO2的0.5mol,但没有给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所以SO2气体的体积无法计算,故C错误;

D、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S2O42-+2H2O,所以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对于新型原电池问题,要认真分析装置图所给的信息,明确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结合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写出电极反应式;

本题中左边a电极上由NaHSO3转化为Na2S2O4,而NaHSO3中的H+和通过离子交换膜转移过来的H+都生成了水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

pAg=-lg{c(Ag+)},Ksp(AgCl)=1.56×

10-10。

如图是向10mL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

L-1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像(实线)。

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提示:

Ksp(AgCl)>

Ksp(AgI)]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

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C.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恰好完全沉淀

D.把0.1mol·

L-1的NaCl换成0.1mol·

L-1NaI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当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0时,pAg=0,所以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是1.0mol/L的,选项A不正确;

pAg=6时,二者恰好反应,所以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100ml,选项B正确;

当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小于1.0×

10-5mol/L时即可以认为沉淀达到完全,而X点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是1.0×

10-6mol/L,所以选项C不正确;

由于碘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的,所以如果换成0.1mol·

L-1NaI,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应该再实线的左侧,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B。

8.漂白粉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某同学利用下列仪器在实验室进行制备漂白粉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I.氯气的制备

(1)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氯气,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漂白粉的制备

(4)已知:

氯气和石灰乳在反应的过程中会放热,当温度较高时会生成Ca(ClO3)2。

为了制得纯度较高的漂白粉并提高产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石灰乳的浓度和体积)。

(5)若将100mL12.0mol•L-1盐酸与3.48gMnO2反应制得的氯气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_g。

【答案】

(1).干燥管

(2).BFEDC(3).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杂质(4).缓慢通入氯气(5).充分冷却反应装置(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6).2.86

(1)根据图示,装置C为干燥管,故答案为:

干燥管;

(2)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先制取氯气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洗气装置导气管需要长进短出,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利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氯气密度大于空气,需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有毒需进行尾气吸收,所以其连接顺序为:

BFEDC,故答案为:

BFEDC;

(3)根据上述分析,装置F是用来除去Cl2中混有的HC1杂质,故答案为:

除去Cl2中混有的HC1杂质;

(4)氯气和石灰乳在反应的过程中会放热,当温度较高时会生成Ca(ClO3)2。

为了制得纯度较高的漂白粉并提高产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缓慢通入氯气、充分冷却反应装置等,故答案为:

缓慢通入氯气、充分冷却反应装置等;

(5)3.48gMnO2的物质的量为

=0.04mol,100mL12.0mol•L-1盐酸中含有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2mol,根据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盐酸过量;

足量的浓盐酸与0.04mol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得到定量关系:

2MnO2~~~Ca(ClO)2

0.04mol0.02mol

所以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质量=0.02mol×

143g/mol=2.86g,故答案为:

2.86。

9.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

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注:

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

(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A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________;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________CuO+________Al2O3

________CuAlO2+________。

(4)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和干燥。

【答案】

(1).Ag++e﹣=Ag

(2).2NO+O2=2NO2(3).CuOAl(OH)3(4).424O2(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由工艺流程图可以知道,废料在空气中熔炼时,Cu被氧化,滤渣中含有CuO及少量Ag,向滤渣中加入硫酸进行酸浸,CuO与硫酸反应,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含有硫酸),滤渣A为Ag;

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铝、氢氧化钠,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铜,灼烧中会得到CuO、Al2O3,二者反应得到CuAlO2,

(1)在阴极,溶液中的银离子在此极得电子生成银;

无色的NO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N02;

(2)未煮沸之前是Cu(OH)2和Al(OH)3,根据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判断产物;

(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来配平;

(4)可溶性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详解】滤渣中加入硫酸进行酸浸,CuO与硫酸反应,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含有硫酸),滤渣A为Ag;

(1)电解精炼银时,粗银做阳极,纯银做阴极,银离子在阴极析出,阴极反应式为:

Ag++e﹣=Ag;

滤渣A中含有银,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

无色的NO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N02,发生2NO+O2=2N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g++e﹣=Ag,2NO+O2=2NO2;

(2)未煮沸之前是Cu(OH)2和Al(OH)3,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煮沸后Cu(OH)2分解产生氧化铜,可以知道B为Al(OH)3和CuO;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CuO、Al(OH)3。

(3)反应前Cu为+2价,反应后为+1,化合价降低1,Al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反应前氧为-2价,反应后为0,化合价升高2,两者的最小公倍数是2,再根据原子守恒得:

4CuO+2Al2O3=4CuAlO2+O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4,2,4,O2;

(4)由CuSO4溶液获得CuSO4•5H2O晶体,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结晶),过滤等操作;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0.

(1)已知: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kJ/mol

②CH3OH(g)+3/2O2(g)===CO2(g)+2H2O(g) ΔH=-192.9kJ/mol

由上述方程式可知:

CH3OH的燃烧热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92.9kJ/mol。

已知水的气化热为44kJ/mol。

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

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 ΔH=-159.5kJ/mol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 ΔH=+116.5kJ/mol

③H2O(l)===H2O(g) ΔH=+44.0kJ/mol

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①Fe(s)+1/2O2(g)===FeO(s) ΔH1=-272.0kJ/mol

②2Al(s)+3/2O2(g)===Al2O3(s) ΔH2=-1675.7kJ/mol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生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等产物,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

25℃、101KPa下:

①H2(g)+1/2O2(g)===H2O(g) ΔH1=-242kJ/mol

②CH3OH(g)+3/2O2(g)===CO2(g)+2H2O(g)

ΔH2=-676kJ/mol

写出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于

(2).H2(g)+1/2O2(g)===H2O(l) ΔH=-124.6kJ/mol(3).2NH3(g)+CO2(g)===CO(NH2)2(s)+H2O(l) ΔH=-87.0kJ/mol(4).3FeO(s)+2Al(s)===Al2O3(s)+3Fe(s) ΔH=-859.7kJ/mol(5).不能(6).该反应的引发,需消耗大量能量,成本较高(7).CO2(g)+3H2(g)===CH3OH(g)+H2O(g) ΔH=-50kJ/mol

(1)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又因为水蒸气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所以CH3OH的燃烧热大于192.9kJ/mol;

由已知设③H2O(g)=H2O(l)ΔH=-44kJ/mol,(②-①+③×

3)÷

3得:

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O2(g)=H2O(l) ΔH=-124.6kJ/mol。

(2)由盖斯定律,①+②-③得:

2NH3(g)+CO2(g)=CO(NH2)2(s)+H2O(l) ΔH=-87.0kJ/mol。

(3)由盖斯定律,②-①×

3FeO(s)+2Al(s)=Al2O3(s)+3Fe(s) ΔH=-859.7kJ/mol;

铝热反应虽然放出大量能量,但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引发反应,成本较高,故不能用于工业炼铁。

(4)由盖斯定律,①×

3-②得:

CO2(g)+3H2(g)=CH3OH(g)+H2O(g) ΔH=-50kJ/mol。

11.A、B、C、D、E、F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的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于数的2倍,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与F位置相邻,F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完成下列填空题:

(1)B在元素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1个C原 

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的电子。

(2)D、E、F三种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其半径由l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3)写出D 

与C 

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4)常温下,1molA的单质在C 

的单质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化合物,并放出28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非金属性的强弱:

E_____F 

(填“强于”、“弱于”、“无法比较”),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6)Na2SO3可用作漂白织物时的去鼠剂。

Na2SO3溶液及收Cl2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

(1).第二周期第IVA族

(2).2(3).S2->

Cl->

Na+(4).

(5).

(6).2H2(g)+O2(g)→2H2O(l)+572kJ(7).弱于(8).S 

与C1的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S<

Cl(9).SO32-+Cl2+H2O→SO42-+2Cl-+2H+

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为H元素,B为C元素,C为O元素,D金属性最强,位于短周期左下角,为Na元素,F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位于同周期最右侧,为Cl元素,E为S元素。

(1).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IVA族,O元素外2p能级中有2个占据单独轨道的电子,故未成对电子数为2;

(2).DEF的简单离子为:

Na+,S2-,Cl-,S2-和Cl-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Cl元素质子数大,离子半径小,Na+核外电子为2层,半径最小,则顺序为:

S2->

Na+;

(3).Na元素与O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和Na2O2,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分别为: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Δ=+572kJ;

(5).同周期由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S元素弱于Cl元素;

Cl

(6).Na2SO3溶液及收Cl2后生成强酸,Cl元素被还原,S元素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SO32-+Cl2+H2O→SO42-+2Cl-+2H+;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电子总是有限独自占用一个轨道,O元素外2p能级中由3个轨道,有4个电子需要排布,则存在2个电子各单独占据一个轨道的情况。

12.丁子香酚可用于配制康乃馨型香精及制作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图。

(1)丁子香酚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丁子香酚反应的是__________。

a.NaOH溶液b.NaHCO3溶液c.FeCl3溶液d.Br2的CCl4溶液

(3)符合下述条件的丁子香酚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任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与NaHCO3溶液反应

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③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4)丁子香酚的某种同分异构体A可发生如下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提示:

RCH=CHR′

RCHO+R′CHO

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滴加少量溴水振荡,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C10H12O2(2分)

(2)a、c、d(2分)(3)5(2分)

(2分)

(4)

(3分)

取代反应(2分)溴水褪色(2分)

(1)根据丁子香酚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2O2;

(2)NaOH溶液与酚羟基发生酸碱中和反应,FeCl3溶液与酚发生显色反应,Br2的CCl4溶液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故不能与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