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80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

《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doc

关于文化及语言层面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思考

摘要:

最近一些年来,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探讨和争论很多,散见于国内的各种外语类刊物,如《中国翻译》2002年第五期还专门开辟一个专栏来探讨这一问题,所有近年来的努力大大推动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进展。

但尽管成果丰厚,翻译界依旧在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上存在不一与争论。

本文试图从文化和语言的层面讨论文学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现象,从归化和异化的具体内涵入手,明确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同时介绍其与直译、意译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该术语的概念界定更加准确。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涉及到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方面,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归化与异化互补的双重翻译策略。

关键词:

归化异化直译意译双重翻译策略

引言:

中国的翻译界一直以来存在着两派之争,从第一次翻译高潮时佛经翻译的“文”与“质”之争,到近代“直译”与“意译”之争,及至当代的“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大讨论。

而近些年来,国内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章,这些研究努力将西方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运用于翻译理论与实践之中,有的研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角度对直译和意译做出概括,还有的研究运用相关理论来寻求归化和异化的最佳关联点,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拓宽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但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有些研究还是没有区别开“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两对不同的概念,并且没能够详尽的论述“归化”与“异化”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具体操作问题。

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从文化和语言的层面对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1.归化与异化的含义

1.1归化

归化是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用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取代源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

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提出了如下理由:

1)把源语的语言规范强加给目的语,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同样,试图把源语文化的体系强加给目的语文化也是危险的。

因此,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误解。

所以,译者在把一种文化译到另一种文化中去时,要仔细权衡文化中思想意识的内涵;3)如果译文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在译文读者对现实世界了解的知识范围内,读者就能更好的理解译文。

所以,要尽可能地要将源语文化转化成目的语文化。

同时,译者也是“传播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消除隔阂,把源语文化的意义传递给目的语文化的读者;4)译者不能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强求目的语文化的读者理解源语文化作者的世界;5)从交际的观点看,在一种文化中有效的交际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就不一定同样有效;在翻译中,即使原文中的每一个词在译文中都能用“对等词”译出来,也不能够保证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译者就是在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

1.2异化

“异化”一词,本来是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

哲学上指把自己的素质和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

在翻译学里,“异化”有两个意思。

一是原作经译者手笔转化为译文时发生的变异,包括外语译为汉语时的异化和汉语译为外语时的异化;二是特指“外国化”,即“尽可能让外国作家安居不动,而引导我们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

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化派”提出如下理由:

1)有必要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而且这也往往是读者译作的目的;2)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在目的语文化中移植进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4)翻译应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这也正是翻译主要的目的;5)译文如果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作是“忠实于原作”。

其实异化的成功的例子已融为汉语的一部分,几乎看不出移植的痕迹来,他们是二元文化的融合,如从英语中来的sourgrapes(酸葡萄),globalvillage(地球村),astickandcarrotpolicy(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等。

2.归化、异化与直译、异议

在以往的论述中,时常有把归化、异化和直译、意译等同的情况。

这两对概念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直译、意译是针对两种语言的不同结构和特点提出的,讨论的重点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属于语言层次的讨论。

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理论界文化转向下的产物,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而且也表现在文化内容的层面上。

第二,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直译、意译是具体的翻译方法。

前者直到后者。

在归化和异化的指导下,译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译法,除直译、意译外,还有夹译、音译、编译等多种方法。

第三,第三,直译和意译是对立和排斥的,而归化和异化从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上来考察问题,可以并存于同一次翻译行为之中。

因此,除了排斥性和对立性的一面,还有兼容性和并存性的一面。

当代的中外译坛似乎已经结束了直译、意译的争论,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并开始了归化、异化的论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归化、异化比直译、意译更能说明问题,更具有指导意义。

3.双重的翻译策略

如上分析,归化,异化要从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进行考察。

以异化派的文章中经常引援的一个英语习语及其三种汉译为例。

Tokilltwobirdswithonestone.

译文一:

一石二鸟

译文二:

一举两得

译文三:

一箭双雕

异化派非常欣赏译文一,将其视为异化翻译的经典。

但是译文一其实并不是彻底的异化翻译。

除了“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汉语中还有很多与之类似的成语,如一鼓作气,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一清二白,一年半载等。

仅从语言表达形式来看,“一石二鸟”的“形”正是借助于地道的汉语四字成语之形。

如果从语言形式来看,则认为它其实应该是归化才是。

而在文化内容方面,译文一照搬原文化意义,这是一种归化。

“一石二鸟”采取的正是双重翻译策略:

在文化内容层面上它采取的是异化译法,保存了“异国情调”,所以“传神”;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它采取的是归化译法,发挥了译文优势,所以生动流畅。

由此可见,作为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可以共存于同一次翻译行为之中。

而归化和异化矛盾中的这种兼容性和共存性常被异化派所忽略。

针对译文二,“一举两得”淡化了原文的文化内容,丧失掉了原语的形象,实为不足可取。

译文三将原文转译为另一汉语成语“一箭双雕”,用汉语文化中的“箭”来代替英语文化中的“stone”,并把英语里具有广泛意义的“bird”转译为汉语语义狭小的“雕”。

这种文化内容上的归化译法也有不恰当之处。

就上述译文而言,可简单的把“一石二鸟”归于“直译”,把“一举两得”和“一箭双雕”归于“意译”。

然而从归化和异化角度来看可作出更加详细的区分。

“一石二鸟”采取的是双重翻译策略,把语言形式的归化和文化内容的异化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一举两得”在语言形式上采取归化策略,在文化内容上采取淡化策略(淡化策略也是一种归化策略,只是在程度上不是太过强烈);“一箭双雕”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上都采取了彻底的归化翻译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能更加明白归化,异化和直译,意译的联系与区别,也证明了归化、异化较之于直译、意译能更加清楚具体的说明翻译的问题,指导翻译的实践行动。

总之,从文化内容的层面来讲,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因为翻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传播,而传播的又是异域文化,因此,翻译就应该采取异化策略。

从语言形式的层面来看,翻译应该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这同样是由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

很少有哪种翻译,其主要目的只能是为了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文化内容。

但在强调归化为主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异化为辅的作用。

适当采取语言上的异化翻译,能够丰富译语语言。

4.结语

本文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产生于两种语言文化有差异的前提下,而两种语言之间是会有或多或少的的相似和相同的。

有时还需要运用“等化翻译”。

因为归化和异化并非构成翻译的全部。

同时,译者应掌握好归化和异化之间的度的问题,适时的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即通过双重翻译策略来实现。

最后,以对归化和异化的学习研究中得到的三点思考作为本文结语。

一,翻译的目的是交流,是互通有无,因此忠于原文是达到真正交流的基础。

译者只能是传达原文主旨,而不能自由发挥,因此要力求最大的语际等值转换,把增删加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二,归化或异化翻译不是翻译中贯穿始终的单一标准,但由于翻译绝非创作,异化翻译旨在输入新的思想和表达法的翻译方式,应占主导地位;三,为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可采用归化翻译进行适当调节,使行文流畅通顺。

参考文献

1.黄晓丽,苏瑜.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简述【J】.海外英语,2011年(10)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异化与同化【J】.外国语,1998

(2)

3.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5):

20—24

4.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

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

(1):

40—44

5.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

6.张智中.兼容并蓄,双层操作——异化归化之我见【J】.语言与翻译,2005

(2):

44—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