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762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小抄.doc

填空题

18.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离散变量)。

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

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社会调查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

一是趋势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三是(追踪研究)。

13.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

15.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16.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

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

20.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21.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27.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29.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

31.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

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

33.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35.(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43.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

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个单位。

44.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46.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

47.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构和(互联网)三种。

51.文献法具有历史性,(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

59.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

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

60.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63.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65.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

66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告别)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66.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

72.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76.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

77.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79.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84.(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85.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86.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87.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93.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94.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

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

110.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

它没有固定的格式。

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

111.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

112.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113.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

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

4.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6.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7.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定量化)进步。

10.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1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14.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1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18.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

19.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

22.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

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23.(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2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25.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

26.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

28.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

30.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32.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34.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6.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

37.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

38.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39.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40.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41.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类抽样两种。

42.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

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

45.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

48.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

标记、(批注)编制纲要和(撰写札记)等。

49.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概念组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50.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52.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

53.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54.问卷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55.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56.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57.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两端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

58.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6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62.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64.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表情)自己的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

67.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

68.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

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69.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70.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7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73.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

74.(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

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75.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78.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

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80.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问题,

81.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82.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精确度)问题。

83.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

88.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