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行》曹操.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75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蒿里行》曹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蒿里行》曹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蒿里行》曹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蒿里行》曹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蒿里行》曹操.doc

《《蒿里行》曹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蒿里行》曹操.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蒿里行》曹操.doc

一.蒿里行

一.介绍

1.作家生平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作品背景及地位

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政权。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

3.文学作品知识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

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这首诗不仅时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它是汉未之实录,是史诗也。

全诗气度雄阔,笔力雄健。

诗以叙事起,以抒发战争带给人民深重灾难之情终,是诗亦是史,“诗史”之誉,足以当之。

二.疏通

1.字词注释,及文意疏通

蒿里行:

蒿同薨,枯也,人死则枯槁,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蒿里行为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关东:

指函谷关(今河南新安县东)以东。

  义士:

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群凶:

指董卓及其婿牛辅、部将郭汜等人。

  盟津:

即津,在今河南孟县南。

相传周武王起兵伐商纣王时,曾与各路诸侯在此地会合订盟。

这里用“会盟津”代指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结成联盟。

  乃心在咸阳:

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

《尚书·康诰》:

“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此处化用其句。

咸阳是秦朝首都。

这里的“咸阳”和上句的“盟津”都是用典,并非实指。

  雁行:

大雁飞行时排行的行列。

比喻讨董各路军队都列阵观望,畏缩不前,不愿齐心合力,奋勇杀敌。

  嗣还:

随即。

  戕:

残害。

  称号:

即称帝,指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寿春(安徽寿县)称帝之事。

  刻玺:

刻皇帝所用的印章,指袁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图谋废黜汉献帝,拥立刘虞为皇帝的事。

  虮:

虱子的卵。

2.语法知识:

虚词“于”的用法

十八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到)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

良曰:

“长于臣。

”(《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劝学》)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三.诵读

采取加篇制,分组分男女,个别,全班等模式相结合。

要求:

流畅,断句准确。

四.赏析作品

1.内容赏析

诗的前四句是交代背景:

群凶作乱,义士讨伐,形势大好。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是说义士们起初希望结成联盟,心向着汉室,即通过讨伐这一举动来平定叛乱,拥护汉室。

(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王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

形势是大好的)“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表明诗人是憎恶董卓等人作乱,渴望国家统一。

这个时候作者的感情流露出的是:

激情。

  中间六句是交代这有关讨伐的情况:

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

导致的原因是“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袁术分裂,自立为帝;而袁绍也阴谋废掉汉献帝,立刘虞为帝;他们搞分裂、谋私利,造成的结果是: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貌合神离、互相观望,畏缩不前、按兵不动甚至是自相残杀。

这个时候作者的感情是:

悲愤、失望的。

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

由于连年战争,将士的铠甲不离身,长出了虱子;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

面对着这荒凉、凄惨、惨绝人寰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这时候作者流露出的感情又是:

凄凉,同情。

3.写作技巧----感情的流露

从曹操的《蒿里行》中,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写作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自己的文章中使得自己的感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可以提问一下)

两个方面:

通过回忆和情境表现出来。

(1)先说如何是通过回忆。

其实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其实都是我们记忆的回放。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并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你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同样的,生活中并不缺乏感动,而是你回忆的太少。

那么,如何能在很多年,很多月,很多天过后,你在写下这段回忆的时候还能够有着很清晰的记忆,需要的是你在生活中多多的,细致的观察。

(2)情境----场面烘托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场面描写。

无论你是的文章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只要你的场面描写成功了,那么感情也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了。

例如说电视剧,我相信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过在看一部电视或者电影的某一个场面时流泪的经历。

像韩剧,《蓝色生死恋》;恐怖片;汶川地震报道等。

战争场面:

主战场北面的山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团整肃的排列在“风”字大纛旗下严阵以待,愤怒的望着南面山头的晋军,随时准备再次冲杀。

南面山头的晋军,也重新聚集成步骑两阵,同样愤怒的望着北面山头的紫风军,同样准备随时冲杀。

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既没有任何一方撤退,也没有任何一方冲杀,谷地主战场上的累累尸体和丢弃的战车辎重也没有任何一方争夺。

就象两只猛虎的凝视对峙,谁也不能先行脱离战场。

可以让学生练习:

考试失败后,用情境来变现自己的感情。

五.引申知识

汉末文人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培养自己的这种气魄和意识。

1.曹操的豪迈气魄赤壁之战的三笑。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败得那样惨,为什么还要大笑呢?

每一次大笑,他的属下都疑惑地问他为什么发笑?

他都说:

不笑别人,只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由他部署就必定在此埋伏一军……可见曹操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在精神上从来没有失败过更没有认过输。

他虽然打了败仗,但在心里早已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他在精神上已经把自己变成他自己的对手。

在头脑里暗自设想:

我如果处在你们的位置,我会怎么对付你。

曹操的这种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个极端自信的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决不会动摇他的意志和信心;其二反映了他的机谋和勇气,在仓皇逃命的境遇中还能笑出来,而他的设想又每每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谋而合。

2.联系现实生活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有忧患意识。

六.诵读

要求:

要有感情。

七.互动

国家统一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我们该如何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